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樱椒一优双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樱椒俗称小辣椒,1976年引自日本,在我国又称天鹰椒、山鹰椒。是一个植株矮小紧凑,果实小而朝天簇生,辣味较强的干椒品种,适于大面积种植,在华北地区发展很快。柘城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近几年来,我县开展三樱椒高产优质高效益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三樱椒一优双高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筛选符合贵州山地特色农业种植的簇生椒品种,为簇生朝天椒品种改良及机械化采收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试验地对引进的9个簇生型朝天椒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并以河南三樱椒DM-6为对照,对所有品种的产量、植物学性状、抗性及辣椒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华为高抗王、北科子弹头、椒万金和吨椒高产抗病王4个品种在熟性、植株生长情况,抗病性,鲜椒产量,辣椒素含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DM-6,其鲜椒产量依次为1 290 kg/667m2、1 275 kg/667m2、1 238 kg/667m2、1 310 kg/667m2,分别较对照DM-6高70 kg/667m2、55 kg/667m2、18 kg/667m2、90 kg/667m2。华为高抗椒王、北科子弹头、椒万金和吨椒高产抗病王的辣椒素含量分别为2.35 mg/g、2.66 mg/g、2.83 mg/g、2.58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DM-6(2.06 mg/...  相似文献   

3.
以5个朝天椒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朝天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系数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侧枝数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加而提高,转而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品种间产量潜力差异明显,大角三樱椒>柘椒一号>新一代三樱椒>半簇生子弹头>日本三樱椒。柘椒一号、大角三樱椒、新一代三樱椒、日本三樱椒4个品种12 000株/亩的处理产量最高,半簇生子弹头10 000株/亩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三樱椒优质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樱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植株矮小,果实簇生,朝天生长,故称朝天椒、三鹰椒、天鹰椒、小辣椒等。三樱椒适应性强,具有高产稳产、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不仅用途广且可出口创汇。近20年来,三樱椒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是比较紧俏的商品,价格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2007年每千克价格达到20元,近两年也一直稳定在每千克10元左右,亩产按400kg计算,亩(1000mz,下同)收入可达到4000元,除去亩投资500元,亩纯收入达到35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种植三樱椒是调整种植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非常好的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5.
一、品种选择
  三樱椒要选纯度高、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大田常用的品种有三樱椒6号、樱椒8号、新一代、红太阳等,多为簇生。  相似文献   

6.
正朝天椒是对椒果朝天生长这一类型辣椒的统称,包括簇生椒、圆锥椒、长辣椒、樱桃椒4个类型。朝天椒具有色泽油亮、浓辣芳香、皮薄肉厚等特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漯河市栽培的主要品种是簇生椒,栽培模式是麦椒套种。一、选种朝天椒种类较多,主要有日本三樱椒、散生子弹头、天霸、鸡心辣、黑弹头、樱桃辣、日本五彩樱桃椒、黑珍珠、幸运星及樱桃辣椒等几十个品种,可根据需要选用株型紧凑、  相似文献   

7.
朝天椒是我县特色产业,常年种植40万/667m2左右,一般单产干椒300~400kg/667m2,产值达5000~7000元.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三樱椒在西华县有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8年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主要品种为三樱椒8号系列、天问2号、天问5号等,亩产最高达500 kg,亩均效益3000元左右。为了给各地三樱椒无公害生产提供借鉴,归纳总结了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1.1晒种播前2 d晒种4~6 h。可将辣椒种子摊在透气的布上,薄摊,并经常翻动,使每粒种子能充分接受阳  相似文献   

9.
正一、间作模式及品种选用(一)三樱椒与西瓜间套2米一带,栽1行西瓜。选择南北方向长的地块,西瓜为东西行向,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800株左右,地膜覆盖栽培,瓜蔓向南爬行。三樱椒南北行向,地膜覆盖栽培,行长144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14~18厘米,每行栽9~11株,每667平方米栽7500~9100株。三樱椒行处于两株西瓜之间,先栽试栽三樱椒,均育大苗移栽。三樱椒选用无限分枝、植株高大、生长势强、椒果单生的品种,如柘椒1号、三樱8号、农友满天红等。无籽西瓜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介绍了大蒜套种三樱椒栽培技术,大蒜亩收入3 000~10 000元,大蒜地蛆防治采用生物杀虫剂,可使大蒜达到绿色食品级别;三樱椒采用苗期打头,比传统打头方式节约用工1/3以上,三樱椒亩产干品300 kg左右,高产的可达500 kg,亩收入4 000元左右。当地利用贮藏大蒜的冷库出库后冷藏辣椒,可使辣椒周年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技术对黑龙江省主栽辣椒品种(哈椒1号、先锋2号、威风3号、湘研1号、茄门、普莱特、日本樱椒)进行了抗/感疫病的鉴定.对辣椒叶片组织DNA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表明:哈椒1号、湘研1号、普莱特、日本樱椒在550 bp处均出现一条亮带,说明以上四个品种均为抗病品种;而先锋2号、威风3号、茄门在550 bp处均未出现条带,说明该三个品种均属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一、品种选择三樱椒要选纯度高、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大田常用的品种有三樱椒6号、樱椒8号、新一代、红太阳等,多为簇生。二、培育壮苗(一)小拱棚育苗一般拱宽1.5~1.2m,拱高0.6m,麦套三樱椒在3月上、中旬育苗。三樱椒育苗的时间应根据栽培时间、移栽苗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可在当地终霜期往前推50~60d开始育苗。  相似文献   

13.
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1.1 三鹰椒该品种植株为伞形 ,株高 5 0~ 6 0cm ,果实红色 ,果长5cm左右 ,朝天生长 ,顶端形态似鹰嘴 ,果皮油亮 ,香辣味浓 ,抗病能力强 ,一般亩产干椒 30 0kg左右。1.2 子弹头该品种头尖尾粗 ,似子弹头 ,植株生长高大 ,连续坐果性强 ,抗病、抗涝能力强 ,香辣味特浓 ,籽粒饱满 ,产量高 ,适应性广 ,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2 栽培要点2 .1 育苗春椒于 3月上、中旬拱棚育苗 ,拱棚宽 1.5m左右 ,高0 .7m ,夜间加盖草苫。夏椒在 4月初育苗 ,栽 1亩地需育苗 10~ 15m2 ,需种子 2 0 0~ 2 5 0 g ,播种后用细沙土覆盖 ,厚度以…  相似文献   

14.
出口干辣椒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选择 根据干辣椒出口标准,目前深受外商欢迎的干小椒品种新一代三樱椒原种、高产一号、椒都998、椒都红等.  相似文献   

15.
高辣度小尖椒的优质高产品种有:三鹰椒、陕椒2001、内椒1号、红椒干鲜1号、红椒干鲜2号、自贡七星椒、遵义子弹头、成都二金条、王椒、陕西线辣椒、天宇3号、丰收4号等。小尖椒的鲜销价是普通辣椒的1~3倍,干椒是普通辣椒的1~2倍。小尖椒用途广泛,是食、药、化妆品的原料,出口  相似文献   

16.
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樱椒又名朝天椒,是70年代从日本引入我国。其株型紧凑,果实簇生,质细肉厚,辣味极浓,维生素含量居蔬菜之冠。青椒一季采收3次,亩产1 500~2 00O千克,红椒一季采收1次晾干,亩产250~300千克,规模种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一、品种特征特性红满天18号是由河南红满天种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以红满天9号作母本,日本子弹头作父本杂交选出的一个新品系。该品种属有限生长类型,中早熟,生育期150-160天,株型紧凑,株高85厘米左右,分枝9-11个,单族成果10个左右,椒果朝天簇生,果长5-6厘米,果径1.5厘米,果皮薄,生长势强,抗逆性强,耐旱耐涝,抗病抗重茬。青果期浅绿色,熟果红色,辣味浓。经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近几年,博湖县农技站在猪大肠鲜食辣椒、墨两哥板椒、红安8号等品种上进行钵盘育苗移栽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猪大肠鲜食辣椒产量达4500 kg/667m2,墨西哥板椒干椒产量达640 kg/667m2,红安8号干椒产量550kg/667m2,经济效益2500-3000元/667m2.现以猪大肠鲜食辣椒为例,将钵盘育苗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日本引进的三樱椒为辣椒栽培品种中的簇生椒变种,针对生产中品种严重混杂退化,产量低,品质劣,商品性差的问题,探讨了其生物学特性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三樱椒在河南省安阳地区的种植面积每年达710公顷.针对三樱椒种植中出现的死苗、枯秧、病毒和低产等问题,安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历时2年,进行三樱椒春、夏2茬的栽培技术研究,采用防小、防早、高垄、密植和遮阴等关键栽培技术,三樱椒的干椒产量由每667米2的200千克左右提高到250~300千克,增幅25%以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