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金融由于其特有的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职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农村由于其特有的产业结构自我复制和治理结构非制度化,是经济发展的软肋与瓶颈,为此以农村金融组织资金运作来解决农村经济主体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便应运而生。回顾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存量金融改革循序渐进,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6,(12)
正深化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是今后一段时期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头戏,急需加强思路研究、路径摸索和举措探索。本文结合浙江省象山县近几年金融支农特别是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实践,就激活农村"沉睡"资产资源、创新农村"多权一房"抵押贷款进行探索,以期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金融支持力度。1.现状象山县2009年开始推行金融支农服务创新,先后推出渔船、海域使用权、农村住房、大  相似文献   

3.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更好地推动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河南金融服务"三农"为分析例证,对河南省金融服务"三农"现状和做法进行分析。河南省金融支持"三农"在提高金融资源供给、丰富金融供给主体、调整金融供给结构、弥补农村发展短板等方面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农村金融政策体系有待改进、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足、金融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农村多层次需求、金融服务"三农"领域风控难度加大等现实问题。基于此,围绕完善金融供给顶层制度设计、加大金融资源供给力度、丰富金融供给主体、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完善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政策红利的有效落实及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甘肃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相较于国内、省内及"三农"内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整体落后,掣肘了农业发展进程。本文旨在从寻找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着手,依托亚行贷款甘肃特色农业及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准备情况,提出既符合甘肃农村地区特征,又切实可行的金融创新模式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乏力,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掣肘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中共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应为:在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下,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规范化的市场竞争,以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为翼,改革土地制度,发展小额信贷和保险制度,构筑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上,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增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疆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体系对推动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仍然滞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需求.因此,应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明晰金融产权,建立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重塑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互为补充的新格局.构建农村资金可持续回流机制,完善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此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相似文献   

7.
充足有效的金融支持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和数字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使用2020年南京市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对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分析发现,接近40%的农业经营主体存在正规贷款需求,但12%的农业经营主体因申请贷款手续复杂、需要抵押、审批时间长等原因未向银行申请贷款;获得贷款的经营主体中,60%以上资金来源于农村商业银行,且收入水平越高信贷规模越大.同时,农村地区数字金融普及深度不足,数字金融产品的使用停留在支付、收款等初级阶段,对申请贷款、投资理财等线上业务缺乏了解,且信息孤岛问题使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因此,建议通过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发展、加强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路径,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村金融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广西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广西农村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全自治区农业农村经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农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缺失、金融机构实力较弱,农村保险体系尚未健全、金融信贷产品服务创新不足等诸多瓶颈问题,要使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以服务"三农"为核心,完善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快金融创新,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农村自身积累不足,资本在农村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要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无力承担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致使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缺少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及落实全面发展观意义重大。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新常态下的"三农"逐步交融,加速了农村金融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速率,并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还面临多方面的掣肘和挑战,迫切须要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进行深化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直接反映着我国"三农"政策对西北农村地区的影响.通过对甘肃省农村金融存贷款基本状况、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系统性负投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甘肃省农村金融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低、供给主体单一、金融服务产品不齐全、金融生态环境差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简称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围绕建立这一体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重点做好深化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工作.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金融工作的部署,基本上涵括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体现了这些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理论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分工不明确,运转不协调,监管不到位.正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和制度功能的缺陷,使广大农户和农村其他经济主体贷款相当困难,存贷款之外的其他金融需求更难以得到满足.因而在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上,有几个方面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的不断深化,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涉农银行机构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制约"三农"发展的资金瓶颈得到了缓解。但同时,商业银行避险逐利的天性与"三农"弱势弱质的弱性并存,放贷机构严控追责与承贷主体信用不足并存,造成金融机构"难贷款"与农民兄弟"贷款难"并存。因此,金融机构必须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积极矫正制约金融服务"三农"创新的瓶颈和制约的因素,科学谋划支农  相似文献   

14.
<正>24.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优化涉农贷款结构。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提供更优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着力于解决"三农"基础问题,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将发展"普惠"农业金融作为重点支持农业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向农商银行转变,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不断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孕育出适合农村经济的新的金融模式,例如:农村金融。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关于如何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不断探索支农惠农的农村金融道路,才能推动现代化新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与焦点。深入分析农村合作金融运行的问题,建立完善有效的产权权能让渡机制,真正实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有效改革,对破解"三农"问题将发挥十分关键以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对农村金融体系的补充,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让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对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成效显著。以2001-2019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水平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研究指标,基于农村经济发展视角,运用chow分割点检验法探究在2007年新型农村机构建立前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绩效。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核心要素,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社会前进必不可少的力量。费孝通曾说过: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由此可见,农村金融对“三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农村要高质量发展,少不了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当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三农”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农村金融要更好发挥自身的作用,支持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农村经济社会需求和农村金融的实际出发,提出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拓宽金融服务渠道;积极调整贷款政策,适应“三农”需求变化;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核心。201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农村金融是服务"三农",助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农村金融一直是金融服务环节中的薄弱力量。现阶段农村金融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支持乏力,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存在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等问题,无法满足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及其应对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的构建和发展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现有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具体表现为供求总量矛盾、供求结构矛盾、额度及期限结构矛盾。文章通过对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成因分析,提出了构建多样性农村金融体系、引入民间金融、提高农村经济收益率和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等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