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芋头(Coiocasia esculenta)又名芋、山芋、冬芋、艿芋、毛芋,是菜粮兼用作物,可加工成淀粉和工业原料,也可作出口创汇。目前,在镇宁县种植面积达200hm2,是镇宁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有效途径,现将芋头无公害化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缙云县芋头主要病害有芋疫病、炭疽病、污斑病、芋黑斑病、软腐病、细菌性斑点病,虫害有芋蚜、斜纹夜蛾、烟粉虱、蛴螬、蝼蛄等。芋头生长期间常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引起芋头叶片干枯,植株枯死,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在病虫害防控措施上,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轮作防病、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物理控制、选用对口低毒药剂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芋污斑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邹慎茂梁宗贵仪秀芳于谅文侯成晓王志葵(山东省即墨市植保站266200)近几年,随着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芋头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之一。由于芋头种植面积连年增加,芋头产区连作重茬等原因,导致芋污斑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  相似文献   

4.
缙云县芋头主要病害有芋疫病、炭疽病、污斑病、芋黑斑病、软腐病、细菌性斑点病,虫害有芋蚜、斜纹夜蛾、烟粉虱、蛴螬、蝼蛄等,芋头生长期间常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引起大量叶片干枯,以至植株枯死,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在防控措施上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轮作防病,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物理控制,选用对口低毒药剂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谭光新 《广西植保》2003,16(3):14-14,36
芋头 ,其质松软 ,味香可口 ,既可作为杂粮又可作为蔬菜 ,贺州市素有种植习惯 ,其产品远销粤、港、澳等地区。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 ,芋头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现年种植面积 1 5 0 0~1 80 0 hm2 ,品种以香芋、槟榔芋等为主。芋疫病是我市芋头的一种主要病害 ,常年发生面积 90 0~1 2 0 0 hm2 ,损失产量约 2 0 % ,2 0 0 2年芋疫病大发生 ,损失产量 40 %以上。了解芋疫病的发生为害情况 ,探索其大发生的原因 ,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对今后进行持续监测和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发生实况   2 0 0 2年全市种植面积 1 …  相似文献   

6.
<正>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ot)属天南星科芋属单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1]。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和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并且在医药和观赏方面具有多种用途[2-3]。我国是世界芋头种植大国之一,各地区均有种植[4]。白庙芋头为山东即墨特产,有600余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山东即墨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细菌性软腐病,严重影响白庙芋头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对生物所承担的院成果转化项目"优质芋头新品种桂芋2号配套技术示范"进行田间查定。查定小组由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区种子管理局的3名专家组成。院成果转化处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现场查定。查定结果表明,桂芋2号配套技术实施示范区平均每667 m~2产2 961 kg,比对照增产10.1%;  相似文献   

8.
芋头疫病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出口芋头种植地疫病发生逐年加重,造成产量损失15%一30%。我们从1992年起经连续三年的观察、研究,现将芋头疫病的识别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一、症状 芋头疫病又称芋瘟,是由鞭毛菌西门疫霉属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球茎。叶片开始发病时,病斑呈圆形,黄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浓淡相间的同心轮纹,愈合后为不规则的大病斑。  相似文献   

9.
芋是揭阳市的传统蔬菜作物,潮汕香芋也是著名品种,常年种植面积约200 hm2。20世纪 80年代以来,芋疫病严重发生,─般年份发病率30%~70%,重发病年份发病率达100%,使芋的产量受到巨大损失,甚至绝收。   芋疫病属藻菌纲疫霉属的真菌。是芋最重要的─种病害,在多雨高湿的盛夏为害最重。其特征是在叶片病斑上着生轮纹白色霉状物,以叶背面病斑外侧最为显著。病斑扩大后,使叶片逐渐枯烂,有时芋头也可感染而腐烂。近几年来,芋农经过反复试验,在众多的杀菌剂品种中找到防效最好的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又称雷多米尔·锰锌…  相似文献   

10.
55%福美双&#183;烯酰吗啉WP对芋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2使用商品量75g、150g经处理3次后10d对芋疫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4.53%、85.79%,其防效均优于72%灭霜啉WP100g/667m^2、64%嗯霜&#183;锰锌WP100g/667m^2、90%三乙膦酸铝SP100g/667m^2、25%甲霜灵WP100g/667m^2的防效,对芋头无药害,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芋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王德旭(山东莱西市植保站,266600)近几年,我市种植出口芋头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种植集中,重茬较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地块减产15%左右,重者减产30%以上。作者于1992~1994年对该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  相似文献   

12.
香蕉束顶病毒的寄主及其在病害流行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种测定结果表明:香蕉、粉芭蕉和大蕉等是香蕉束顶病毒的寄主,但美人蕉、芋头、艳山姜、芭蕉芋、姜黄、长春花、甜瓜等其它24种供试植物不是该病毒的寄主。研究结果还认为:在福建省香蕉产区,香蕉束顶病流行的主要侵染源为香蕉病株,而粉芭蕉和大蕉等病株则可在病区中病害的长期定殖和流行起重要的作用。本文还讨论了这些研究结果对该病害的流行学和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芋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5%福美双·烯酰吗啉WP对芋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2使用商品量75g、150g经处理3次后10d对芋疫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4.53%、85.79%,其防效均优于72%灭霜啉WP 100g/667m2、64%噁霜·锰锌WP 100g/667m2、90%三乙膦酸铝SP 100g/667m2、25%甲霜灵WP 100g/667m2的防效,对芋头无药害,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方法,基于Ypt1基因特异序列,设计芋疫霉的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可视化的芋疫霉重组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PA)检测方法,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优化,评估其特异性与灵敏度,并对田间疑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芋疫霉LFD-RPA检测方法最适反应条件为39℃恒温反应30 min。LFD-RPA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芋疫霉,而对其他卵菌近缘种和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均未检出,且该检测方法对芋疫霉DNA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pg/μL。对田间带病组织检测发现,LFD-RPA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从田间自然发病植株中检测出芋疫霉。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芋疫霉LFD-RPA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单快捷,可用于芋疫病的田间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芋疫病抗病性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芋头疫病的抗病性鉴定及药剂筛选对芋头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芋头疫病的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经形态学观察和菌落PCR鉴定为疫霉菌。从我国南方4个芋头产区收集40多个芋头品系,采用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方法,从中鉴定出8个抗病品系,11个中抗品系。从6种药剂中筛选出3种可用于芋头疫病的防治的药剂。  相似文献   

16.
魔芋是安康地区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 ,1 999年全区种植面积已达 5.3hm2 。种植魔芋产量高 ,效益好 ,群众乐于接受。但是栽培魔芋风险大 ,主要风险是魔芋病害发生严重 ,轻者减产 ,重者连种芋也收不回来。为摸清软腐病侵染来源 ,1 999年特设此试验研究。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处理项目A.切芋接菌播种 ,种芋切开后在软腐病菌液中浸 1分钟 ,捞出播种 ;B.整芋接菌播种 ,整芋在菌液中种 1分钟捞出播种 ;C.播种烂芋 ;D.播种健芋。1 .2 供试种芋情况试验种芋来源于岚皋县滔河乡露地过冬的新挖鲜芋 ,大小 50~ 1 0 0 g,播前统一用 2 %的水浸泡1 2…  相似文献   

17.
黄德社 《植物保护》1988,14(4):51-52
据我县试验,搞好种芋和园田土壤消毒对防治魔芋病害非常重要。种芋、土壤均消毒发病株率为6%;只消毒种芋,发病株率为29%;只消毒土壤,发病株率为35%;二者都不消毒,病发株率高达56%。故魔芋下  相似文献   

18.
安康地区魔芋种植面积为 5.3万hm2 ,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 1 / 6,年产值过亿元 ,魔芋已被列入安康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项目。但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 ,白绢病发生和为害程度逐年加重 ,国内还未见其初侵染来源的研究和报道。为此 ,在近几年生产调查的基础上 ,于 1 999年开展此项试验 ,为指导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①切芋播种 ,每窝在种芋旁放入少量带白绢病的菌核土 ;②整芋播种 ,每窝在种芋旁放入少量带白绢病的菌核土 ;③整芋播种 ,用上年魔芋白绢病发生严重田块的带病土壤 0 .2 5kg覆盖种芋 ;④整芋播种 ,不作处…  相似文献   

19.
通过3年调查研究,初步明确在浙江温州夏秋季节斜纹夜蛾喜产卵于毛芋上,毛芋上平均卵块量为0.162块/m2,青菜上为0.04块/m2,是青菜上的4.0倍;青菜套种毛芋与青菜田(CK)相比青菜上平均落卵量和幼虫量分别减少39.13%和52.17%;青菜田套种毛芋控制斜纹夜蛾落卵的有效距离约20 m。青菜田套种毛芋并用频振式杀虫灯控害效果更佳,与青菜田(CK)相比,落卵量和幼虫量平均减少73.91%和83.23%,比单用频振式杀虫灯的控害效果提高21.74%。  相似文献   

20.
魔芋白绢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鸣  赵兴喜 《植物保护》2002,28(6):35-37
魔芋白绢病主要发生在接近地面 1~2cm的植株基部。初侵染源为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及带病种芋。大田 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 ,8月上旬至 9月上旬高温高湿条件下危害最重 ;随着种植年限增加 ,田间菌量累积 ,病害逐年加重 ;植株受机械损伤有利于病菌侵入。建立种芋基地 ,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倒茬、拔除病株、推行荫蔽栽培和增施钾肥等措施可减轻发病 ;化学防治应采取土壤消毒、种芋处理和大田统防统治等措施控制魔芋白绢病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