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苗期低温对23个早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苗期低温对水稻苗期株高影响较大,对少数品种的秧苗叶色有影响,对水稻单株有效穗数的影响也较大,但对后期的株高、生育历期、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遗传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陕西汉中的25份水稻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5.9%~19.62%;供试水稻品种按照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大类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粒数,相关系数r=0.8099,其次是穗长、株高和千粒重,相关系数分别是0.5408、0.5053、0.4696,因此在水稻材料改良和品种选育上,重视大穗、大粒兼顾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农艺性状,选择穗粒兼顾型水稻品种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育期盐胁迫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甬优1540、甬优1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桨期、成熟期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成熟期穗部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各生育期的盐胁迫处理对2个水稻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均有影响,其中孕穗期盐胁迫处理对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拔节期和抽穗期。随着灌溉水含盐量的提高,水稻的株高变矮、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产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每穗粒数、单株穗重变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4个粳稻品种(系)划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有效穗数、经济系数、千粒重、单株穗重对迟熟中粳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结实率、每穗粒数、株高、单株干重对产量影响也较大,在迟熟中粳水稻品种高产育种中,应优先选择有效穗数多、千粒重高、穗型大、穗粒多的性状。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水稻育种效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因此,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对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寒地水稻产量因素间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对单株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穗长、千粒重、穗粒数、株高、食味分值、穴穗数、结实率、抗稻瘟病性、生育期、耐冷性,说明在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要注重穗长、千粒重、穗粒数等性状改良。  相似文献   

7.
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超高产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其相关性,明确水稻高产机理。[方法]选取有完整观测数据的水稻品种58个(含对照),2011年在云南永胜水稻综合试验站实施了水稻新品种高产潜力鉴定及筛选试验,考察全生育期、茎蘖数、主茎绿叶数、株高、茎高、茎基宽、剑叶高、穗高、穗颈高、伸长节间数、高峰苗、有效穗、成穗率、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结果]水稻在超高产条件下,生物产量因子的改进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将产量分为有效穗与穗重两部分选择较合理,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变量间的相关影响,还能针对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地选择指标,增加可操作性;重视水稻苗期生长势及生物产量选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超高产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农民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以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24份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抗稻瘟病较好,有近一半品种有不同程度倒伏发生,有个别品种表现结实率偏低。在农艺性状上,各品种株高差异较大;穗数和每穗粒数上各品种表现为分蘖少大穗型品种,分蘖多穗数型品种,还有二者兼顾型品种;其它性状变化较小。产量高于平均值的品种有11个,整精米率超过70%的品种有14个。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其次是要产量和出米率兼顾。适当增加株高,调控穗数,增加粒数,提高品种抗逆性为主要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对单株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稳长、千粒重、穗粒数、株高、食味分值、穴穗数、结实率、抗稻瘟病性、生育期、耐冷性,说明在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要注重穗长、千粒重、穗粒数等性状改良.  相似文献   

10.
特效植物营养素对常规稻性状表现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处理水稻常规种3个不同品种,比较了不同品种相同处理相同栽培及不同品种相似处理不同栽培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SPNE对常规稻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上代用SPNE处理后代的产量还能超过对照产生表观遗传效应,两代用SPNE处理的产量表现最好,与小区产量和单株产量成正相关,对株高、穗长、穗粒数等基本结构性状影响较小,与产量不一定成正相关,不同品种不同处理不同栽培表现的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的早熟突变体扬6早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鉴定,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不同时期播种,大田记录生育期、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等,并鉴定米质和稻蔸越冬性;在室内低温条件下测定苗期叶片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等的变化;对不同密度处理的扬6早再生力进行鉴定.[结果]扬6旱生育期为99 d,比扬稻6号少32d;与扬稻6号相比,扬6早除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略高外,其他主要性状尤其是单株有效穗数明显降低;扬6早米粒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直链淀粉含量较扬稻6号低,米饭柔软,粘聚性好,食味佳.扬6早轻感稻瘟病,抗病性和抗寒性均优于扬稻6号,且稻蔸越冬性较好.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以每穴3苗、株行距16.7 cm×20.0 cm处理的出苗总数、稻蔸成活率、每蔸平均出苗数较高,扬6早表现较强的再生能力.[结论]扬6早株型适中,抗倒、抗病、抗寒,长势好,再生力较强,米质食味性好,在华南稻作区可作早稻种植,收获后稻田可作晚稻秧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照[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3 mm]2个处理,对供试品种已催芽的种子培养处理10 d,处理结束后,恢复到28 ℃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使种子恢复生长。测定成苗率、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其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25个水稻品种的成苗率胁迫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胁迫系数为0.935。各指标胁迫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其他性状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 0.05)。苗高与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根数和株鲜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的耐低温淹水胁迫能力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耐性强的品种有9个,分别为桂育12号、五山丝苗、优质农家种2号、桂育9号、金丝苗、象州香米、河西丰占、Y两优1号和桂育11号;与耐性弱和耐性中的水稻品种比较,耐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根长、根数、根鲜重和苗高上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相比,低温淹水胁迫下,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所降低,其中根长降幅最大,达19.0%,其次是根鲜重和根数,降幅分别为18.2%和16.3%。【结论】成苗率、根系指标(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和苗高可作为直播早稻耐低温淹水逆境胁迫的关键筛选指标。桂育12号等9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广西直播稻生产上,也可为水稻耐低温淹水机理研究及培育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野生稻DNA导入后代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方法]以普通野生稻的基因组DNA导入宁夏主栽品种宁粳16号和宁粳23号所产生的后代07DJ-4、07DJ-26、07DJ-27、07DJ-28、07DJ-39、05D4-92、05D4-160和05D4-161为试材,以宁粳16号和宁粳23号为对照,各材料幼苗经8℃低温处理后对其进行苗期(三叶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各材料幼苗经低温处理后其株高、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均有所降低。在低温胁迫下,05D4-92、05D4-160和05D4-161的幼苗平均枯死率较其他参试品种低24.7%,且其株高、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受低温影响较小,是耐冷性较强的材料。[结论]野生稻DNA导入后代05D4-92、05D4-160和05D4-161的耐冷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早春"倒春寒"气候特点,研究了"齐苗快"和灌溉对芽期人工低温下直播水稻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齐苗快"浸种结合湿润灌溉有利于提高芽期低温后精量穴直播水稻的幼苗质量.与清水浸种相比,"齐苗快"浸种处理能显著降低湘早籼24号和株两优2号的株高和叶片质膜透性,提高2种水稻品种的叶龄、茎基宽、苗高干质量、总根体积、顶1叶SPAD值;与淹水灌溉相比,湿润灌溉能显著提高2种水稻品种的成苗率,并降低其质膜透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鉴定北方粳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盐碱性并筛选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指标,为北方粳稻耐盐碱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线性对数主成分评价法,对水稻苗期进行盐碱胁迫,以水稻苗期的13个性状为指标,从形态特征、物质积累、生理特性对56份北方粳稻种质资源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结果】利用对数主成分分析将13项指标的耐盐碱系数转化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86.368%。根据耐盐碱综合评价值Sf将56份材料分成5类,分别为极强耐盐碱型、强耐盐碱型、中耐盐碱型、盐碱中敏感型和盐碱敏感型。龙粳29、NF13G280、长白9号、龙粳46属极强耐盐碱型,占总材料数的7.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3个指标的耐盐系数与耐盐碱综合评价值的关联系数大于0.5,可作为苗期耐盐碱性筛选的指标。【结论】从56份北方粳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龙粳29、NF13G280、长白9号和龙粳46等4份极强耐盐碱种质材料,从13个指标中筛选出株高、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作为苗期耐盐碱性筛选的指标,该统计方法适宜作为北方粳稻苗期耐盐碱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16.
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20—50 cm范围内,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套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著。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留茬过低,成苗率和成株率低,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成熟期密度不足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留茬过高,成苗率和成株率显著提高,但个体生长发育偏弱,不能发挥群体生长优势,最终影响产量形成。在4个稻茬高度下,留茬高度以40 cm为宜,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密植油菜苗期和成熟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菜幼苗期和成熟期各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在高密度下油菜苗期冠层特性和成熟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为选育适合高密度栽培的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油菜幼苗期不同叶型品种(系)的冠层覆盖面积和叶片重合面积不同,有显著性差异,其冠层覆盖面积越大,叶片重合面积越大;其中以叶片重合面积、分枝部位和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在株型方面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在相关性分析中,株高、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冠层覆盖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重合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相关农艺性状分为"产量贡献因子"、"密植株型因子"、"丰产遗传因子"、"密植苗形因子"4大类,在主成分综合评价中以ZX5的得分最高,ZX1得分最低。合理的性状特征是密植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昆明小白谷和大理早籼杂交培育的孕穗期耐冷性重组近交系(RIL)为材料进行籼粳稻区水稻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1)籼粳稻区株高、穗下节长、穗长和总粒数均呈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2)籼粳稻区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冷凉粳稻区株高与结实率等性状密切关性;相反高温粳稻区穗颈长与穗部4个性状达极显著或显著相关。(3)遗传研究表明对低温和高温均敏感的穗颈长和结实率受主效基因控制,多数弱耐冷单株的耐热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地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东农422和耐冷性强水稻品种空育131为亲本,构建F2 3代18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分蘖期17℃人工冷水胁迫下,进行水稻耐冷性鉴定.以SSR标记构建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根据微卫星标记间的距离和顺序绘制一个包含75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连锁图谱总共覆盖水稻基因组约1351.7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9.04 cM.对水稻分蘖期的苗高、分蘖数、地上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其冷水反应指数(CRI)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性状经冷水胁迫后,在F3家系群中均表现为单峰的连续分布,推断分蘖期耐冷性是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冷水胁迫下分蘖期苗高、分蘖数、地上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及其冷水反应指数相关的QTL 21个,分布于第2、3、5、6、7、8和12条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省201份玉米种质资源的27个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抽丝期,抽雄期,穗位高,株高,穗行数,一次分枝数等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是早代育种选择中应注意的性状;而出苗期,主轴小穗数遗传力较低,穗粒重,穗重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而出苗期,出籽率遗传变异系数很小,选择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