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病害种类很多,我省以大豆花叶病毒病、紫斑病、霜霉病危害较重,致使籽粒变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此外,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炭疽病、细菌性叶烧病也在部分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豆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我县大豆产区主要害虫,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少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此虫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史明 《现代农业》2011,(6):43-43
大豆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富锦市大豆产区主要害虫,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少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4.
一、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大豆生产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重要病害。该病一旦大面积发生,可造成植株生长严重受阻,产生大量的褐斑及秕粒,甚至不结实,造成严重减产,大豆品质变劣。(一)症状识别大豆花叶病毒病症状差别较大。出现轻花叶型时,叶色有轻微淡黄斑。皱缩花叶型,病株矮化或稍矮化,叶片小,叶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而皱缩,严重时病叶呈狭窄的柳叶状,沿叶脉生泡状突起,叶脉变褐,向下弯曲,后期坏死。顶枯型植株极度矮化僵缩,项部和侧枝新生幼嫩芽变褐枯死。病株豆粒受害,种皮常变为褐色斑驳,从种脐向外呈放射状,或通过脐部成带状,或蔓延全粒。  相似文献   

5.
危害症状:大豆蚜虫是大豆田常见的重要害虫之一,以成蚜和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用针状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片卷缩、发黄,植株发育不良,分枝及结荚减少,百粒重降低,大发生年份若不及时防治减产严重,并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大豆蚜虫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嫩叶背面、幼茎及生长点等处刺吸汁液,造成叶背扭曲或皱缩,致使植株生长受阻、生育期推迟,同时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蚜虫还会在取食处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妨碍光合作用,减少干物质积累,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豆蚜虫虫体虽小,但繁殖快,数量多,所以危害大。  相似文献   

7.
甜椒病毒病全国各地部有发生,植株发病后几乎没有产量,对甜椒影响极大。 1 症状 甜椒病毒病的症状主要以花叶型为主,在叶上产生明脉、花叶或大型黄褐色环斑,以后幼叶变窄;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呈丛枝状,发病后的植株及椒果变小,变畸形,严重的不结果。  相似文献   

8.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花叶病毒病在我国大豆主产区普遍发生.植株被病毒浸染后的产量损失,根据种植季节、种抗性、浸染时期及浸染的病毒株系等因素而不同,常年产量损失5%~7%,重病年损失10%~20%,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产量损失可达50%.  相似文献   

9.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对辣椒的危害极大。前期引起植株矮化、花叶、叶片黑色坏死脱落;后期引起丛枝、蕨叶、花蕾和幼果枯萎,整株黄化落叶。发病严重时,减产明显甚至绝收。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田间识别。辣椒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是植株矮化,叶片褪绿或呈斑驳花叶。植株叶片有时变小、狭长。叶脉、茎秆枝条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片脱落,小枝生长点落光成“秃桩”,腋芽抽生呈丛簇状。辣椒病毒病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CMV)引起。不同病毒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异。黄瓜花叶病毒侵染辣椒苗期造成植…  相似文献   

10.
<正>1.大白菜病毒病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俗称抽风。各地普遍发生,危害较重。本病除危害大白菜外,还危害小白菜、芹菜、萝卜、青菜、甘蓝和芜菁菜等蔬菜作物。(1)症状特点:病毒病在苗期、成株期和采种株上都有发生,但以苗期发病为主,在7片叶以前感病,心叶叶脉透明,并沿叶脉两侧失绿,形成淡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称为花叶。此时心叶扭曲、病叶皱缩、植株畸形;成株期受害,叶片表现轻微花叶,叶背主、侧脉上产生褐色条纹和黑褐色坏死斑点,严重  相似文献   

11.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豆9号(原名淮03-1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9.62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20%;2007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9.53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67%。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籽粒蛋白质含量40.6%,脂肪含量19.9%。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对流行株系SC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病抗性0~1级,为中抗。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百粒重22 g,外观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产量逐年下降,植株变矮,薯快变小,并伴有茎叶异常现象,如花叶、叶片卷曲或皱缩等。这种现象称之为退化。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病毒病,是一种传染性病毒。这种病害在田间靠昆虫(主要是蚜虫)或叶片接触而传播。)它可以导致植株生理代谢紊乱、活力降低造成大量减产。严重时可减产70%--80%,甚至没有商品产量。1.发病症状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类型。花叶型叶面叶绿素  相似文献   

13.
<正>1.大白菜病毒病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俗称抽风。各地普遍发生,危害较重。本病除危害大白菜外,还危害小白菜、芹菜、萝卜、青菜、甘蓝和芜菁菜等蔬菜作物。(1)症状特点:病毒病在苗期、成株期和采种株上都有发生,但以苗期发病为主,在7片叶以前感病,心叶叶脉透明,并沿叶脉两侧失绿,形成淡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称为花叶。此时心叶扭曲、病叶皱缩、植株畸形;成株期受害,叶片表现轻微花叶,叶背主、侧脉上产生褐色条纹和黑褐色坏  相似文献   

14.
付国会 《新农业》2023,(18):21-22
<正>1大豆胞囊线虫病1.1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表现及发生规律大豆胞囊线虫病可发生于大豆整个生长周期。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土壤中的线虫侵入大豆根系,吸取大豆营养,导致大豆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植株发育不良、矮小、茎叶呈淡黄色、开花迟缓、结荚率降低和结瘪荚、籽粒萎缩褶皱,严重时大豆不结荚,导致大豆产量严重下降。病株根部可见乳白色小颗粒状物质,  相似文献   

15.
<正>1.大白菜病毒病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俗称抽风。各地普遍发生,危害较重。本病除危害大白菜外,还危害小白菜、芹菜、萝卜、青菜、甘蓝和芜菁菜等蔬菜作物。(1)症状特点:病毒病在苗期、成株期和采种株上都有发生,但以苗期发病为主,在7片叶以前感病,心叶叶脉透明,并沿叶脉两侧失绿,形成淡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称为花叶。此时心叶扭曲、病叶皱缩、植株畸形;成株期受害,叶片表现轻微花叶,叶背主、侧脉上产生褐色条纹和黑褐色坏  相似文献   

16.
商丘1099系商丘市农科所大豆研究室用商86118作母本与阜8329-1杂交选育而成。1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高70cm左右,主茎16.5节,株型收敛。叶圆形,大小中等,叶色浓绿。紫花、棕毛、荚褐色。单株结荚97.7个,每荚2.4粒。籽粒卵圆,种皮黄色,有光泽,子叶黄色,脐色淡褐,百粒重17g左右。黄淮海夏播生育期105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抗花叶病毒病、紫斑病,高抗倒伏,抗大豆食心虫。成熟时不裂荚,落叶性能好。品质优,蛋白质含量42.7%,脂肪含量19.46%,属高油品种。2 产量表现1996年破格参加品系比较试验,产量209.9kg/亩,较对照豫…  相似文献   

17.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大发生年可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除此之外,大豆蚜虫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18.
正1、大豆花叶病毒病。病原菌为大豆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初侵染源是带毒种子在田间形成的病苗,由介体蚜虫在田间传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因品种、感病阶段及气温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分为轻花叶型和重花叶型。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叶上出现轻微淡黄绿相间斑驳,后期发病和抗病品种多表现此类症状;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叶脉坏死,植株矮化。品种抗性差异显著;种  相似文献   

19.
春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物,以成、若蚜虫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春玉米蚜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物,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春玉米蚜还会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具体防治时,一是要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