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玉米螟危害特点7~8月是二、三代玉米螟的危害盛期,主要危害夏玉米和晚播春玉米。幼虫取食玉米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农业防治在玉米收获时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有效减少玉米螟越冬基数。在越冬代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处理完毕,可消灭  相似文献   

2.
一、玉米螟 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相似文献   

3.
<正>一、玉米螟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幼虫孵化后先群集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被害叶长大出现成排小孔,玉米抽雄授粉时,幼虫为害雄花。2,3代幼虫蛀食花雌基部,雌穗顶端,雌穗并从叶片茎部蛀入,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秕现象。在豆科植物中,常从嫩茎分枝处蛀入,使上部枯死,蛀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近孔处化蛹。防治措施:(1)越冬期防治。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主要危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以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玉米抽穗后钻蛀茎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折倒。幼虫在穗期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降低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一、玉米螟1、危害特点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2、综合防治(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虫品种。(2)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二)生物防治(1)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防治效果达70%。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为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折断率增加,使子粒产量下降。一、发生规律及特点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7.
1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性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宾县玉米田的重要害虫,以老熟幼虫在秸秆、穗轴或根茬里越冬,6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飞到田间产卵。幼虫4龄前多在玉米植株含糖量高、湿度极高的心叶丛、雄穗苞、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及叶腋等处活动危害。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又称钻心虫,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有害生物,其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导致雌穗发育受阻。近年来,玉米螟有加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山区玉米发展。①选用抗虫品种。可选用福单2号、正大999等品种。②减少虫源。在越冬幼虫化蛹前,处理寄主作物的茎秆,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 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危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前期幼虫钻蛀叶片,啃食叶肉,形成花叶,影响光合作用,穗期危害,常使穗部发育不全,茎秆折断,造成玉米减产。一、发生及危害规律玉米螟在我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茎秆内越冬,其次在果穗内和玉米茬内越冬。玉米螟化蛹始期在4月下旬一5月中旬,盛期在5月下旬,成虫羽化始期在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旬,第1代卵开始出现在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1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玉米螟幼虫大小、重量、钻蛀时间、化蛹羽化时间和数量,以及产卵量和危害率等因子相关关系,准确掌握玉米螟化蛹羽化时间,为玉米螟的预测预报提供准确依据,科学有效的指导防治,减少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一、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3.
一、玉米螟   初龄幼虫在玉米心叶期蛀食嫩叶造成排孔状"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长势衰弱,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被蛀茎秆遇风易折断,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害特点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群居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  相似文献   

15.
双条衫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x)],是柏类树种的毁灭性害,此虫以成虫在被蛀寄主的枝、干的蛀道蛹室内越冬.翌年当日平均温度达10℃时的2月下旬,3月上旬成虫出木,交配,产卵;3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蛀入皮下,反复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其蛀道内充满虫粪和碎屑,因切断其输导组织,而引起树木生长衰弱,或被害部位上部枝条枯死或整株枯死,9月上、中旬化蛹,9月下旬羽化为成虫越冬.此虫为钻蛀性害虫,防止十分困难,只有在成虫期采取防治措施,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6.
对玉米螟越冬基数与翌年玉米螟种群发生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明确了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成虫羽化到1代幼虫化蛹、成虫羽化的期距,为玉米螟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桃蛀螟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桃、李、玉米、高粱、石榴和向日葵等多种植物。近年危害玉米较重,玉米田常常与玉米螟危害混合发生,危害玉米常常占80%以上。为害玉米时,把卵产在雄穗、雌穗、叶鞘合缝处或叶耳正反面,百株卵量可高达1729粒。主要蛀食雌穗,取食玉米粒,并能引起严重穗腐,且可蛀茎,造成植株倒折。初孵幼虫从雌穗上部钻入后,蛀食或啃食籽粒和穗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钻蛀穗柄常导  相似文献   

18.
以两个转Bt抗虫基因玉米品系G03-2396、G03-2739和1个常规对照品种苏玉16为材料,研究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和实验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的心叶组织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毒性很强,1龄幼虫取食这两个转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8 d死亡率超过97%;2龄幼虫取食心叶组织8 d后死亡率超过80%;1~4龄幼虫或全部死亡不能化蛹,或平均蛹重与对照品种相比显著降低,仅5龄幼虫各测定指标与对照品种相比差异不显著;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的雌穗组织对玉米螟幼虫的毒性较低,即使低龄幼虫取食8 d后的死亡率与对照苏玉16相比差异也不显著.②玉米螟高龄幼虫取食两个转基因抗虫玉米心叶后,存活的部分幼虫化蛹羽化后的成虫寿命明显缩短,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甚至卵的孵化率也有所降低.表明所选的两个转Bt基因玉米品系对玉米螟的毒性具一定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9.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危害玉米、高梁、谷子、麦类等。一、危害症状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引起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子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24~35毫米,黄褐色蛾子。雌蛾前翅鲜黄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雄蛾略小,翅色稍深。卵长约1毫米,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幼虫体长约25毫米,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为淡灰褐色、淡红色或黄色等。  相似文献   

20.
一、生物学特性苹果蠹蛾世代不整齐,在北疆一般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果树树干裂缝和其它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3月底越冬幼虫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3~6天产卵,产卵高峰是在日落后,此后逐渐下降,至午夜成虫停止活动,每雌虫产卵40粒左右,最多可达140多粒,卵散产在果实和叶片上。卵期8~10天。幼虫一般从果实胴部蛀入后,在果皮下咬成一小室,并在此蜕第1次皮,随即向种子室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