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李江 《农村科技》2005,(9):47-47
在严寒低温的情况下,含水量高的作物种子最容易受冻害。据试验,种子含水量在28%时,在-10℃短时间冷冻,发芽率即严重下降;当气温下降到-30℃时,就会全部丧失发芽能力。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一定要把作物种子的含水量降低到安全水分标准。一般粮食作物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3%~15%的范围内,油料作物种子含水量控制在8%~13%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以牧草苦荬菜种子为材料,选取4个种子含水量(6.94%、3.27%、1.24%、0.98%)及6个贮藏温度(常温、25℃、15℃、10℃、3℃、-15℃),连续贮藏5个时期(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6个月),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苦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对苦荬菜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贮藏温度在-15~15℃条件下,苦荬菜种子活力相对较高(贮藏16个月发芽率33%~42%),常温和25℃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明显,到16个月时种子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发芽率1.9%~2.4%);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受贮藏温度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最适含水量相对要求越低。贮藏温度25℃,种子含水量为0.98%、1.24%、3.27%时种子发芽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0%、30%、34.7%,与种子含水量6.94%的种子发芽率(14%)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箱及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花生种子低温贮藏对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低温贮藏,种子含水量5%时,受贮藏温度影响较小;种子含水量10%时,种子活力和出苗率降低,苗期主茎高度、主茎叶数、侧茎长度、侧茎叶数、总茎数减少,叶片叶绿素含量、POD活性降低,叶片电导率升高,根系活力下降;当种子含水量15%时,则完全丧失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菏豆13号和辽豆11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大豆种子活力;随贮藏时期的延长,大豆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25℃贮藏各水分处理与4℃贮藏高水分(12%)处理影响大豆种子活力;-20℃贮藏时,水分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反应敏感度较低,中水(8%)和低水(4%)处理可以减缓大豆种子老化速率,较好地保持大豆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5.
以吐鲁番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树体上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和贮藏种子含水量对梭梭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冰箱贮藏种子9个月,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46.50和35.50个百分点,各时期冰箱贮藏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常温贮藏。不同温度下贮藏梭梭种子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鲜重特征为-10℃-18℃-4℃4℃常温,且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差异显著。不同梭梭种子含水量贮藏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种子含水量为5.50%的降低幅度最小。贮藏温度与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贮藏种子含水量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而发芽势、发芽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温度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6.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把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为4.1%的来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含水量为8.6%的在25℃、3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11.1%的种子则劣变加快,在贮藏温度35℃条件下经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0.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经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以上的发芽率.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选种方式、温度、包装方式、包装量、保水剂、活性炭和木屑7个因素对橡胶树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方式显著地影响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带孔塑料袋和河沙保存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河沙保存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温度对贮藏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但对种子含水量影响不显著,27℃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0℃,而室温(18~35℃)下和20℃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5个因素对贮藏种子的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在贮藏5个月后,在27℃和河沙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于60%,其余17个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低于20%。  相似文献   

8.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 ,把 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 ,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 4 1 %的未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而含水量为 8 6%的在 2 5℃、3 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 ,含水量为 1 1 1 %的种子则劣变加快 ,在贮藏温度 3 5℃条件下经 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 0 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 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 ,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 ,经 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 %以上的发芽率 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9.
毛竹种子种质保存对含水量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自然干燥的毛竹种子在4℃下自然老化过程,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4℃和25℃条件下贮藏2年后生活力变化。结果表明:4℃下毛竹种子(MC9.09%)的最佳保存期为1年,贮藏2.5年后种子基本丧失生活力。贮藏温度直接影响毛竹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4℃和25℃贮藏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分别为7.45%和6.46%。毛竹种子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与种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SOD、POD、CAT活性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适度干燥的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种内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保持膜的完整性、提高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质过氧化是低温和适度干燥条件下有效保持毛竹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严格控制种子的入库水分 小麦种子贮藏期限的长短,取决于种子水分、温度及贮藏设备的防潮性能等.当种子水分不超过12%,又能防止吸湿回潮,种子可进行较长时间贮藏而不生虫、不发霉、不降低发芽率;如水分为13%,种温为30℃,则发芽率会随之有所下降;水分在14%~14.5%,种温升高到21℃~23℃,如管理不善,发霉可能性很大;水分在16%,种温即使在20℃,仍能造成发霉.因此,小麦种子的贮藏最好保证种子含水量在12%以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09,(8):28-28
<正>作物种子从收获到再播种,要经过一段较长的贮藏时间。在贮藏期间,即使种子已处于休眠状态,也绝不会停止其生命活动,因此,为保证作物种子安全贮藏,应做到以下10个注意。  相似文献   

12.
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贮藏,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率迅速下降,贮藏8个月后种子基本失去活力;在石灰条件下贮藏,能有效降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少历程缓慢下降;在5-1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能较长时间保持种子活力和提高田间出苗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环境条件下水稻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水稻种子的活力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解析水稻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以粳稻津原E5和津原11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贮藏条件下(4、-10和-20℃)及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产生的活力变化及相关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标如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贮藏时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与贮藏时间呈线性关系;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丙二醛反之。当温度一定时,发芽指数随种子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在超低温高含水量情况下受到明显破坏,含量最低。在不同贮藏温度,随含水量下降,丙二醛含量上升。该研究为水稻种子安全贮藏及在兼顾成本的前提下选择最适贮藏条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2个在山东广泛种植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银杏种子发芽特性及其与含水量、贮藏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鲜龙眼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为81.7%、85.1%,新鲜梅核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均为90.5%;但随着种子干燥脱水,种仁硬化,种子发芽力和活力迅速降低,种子含水量降低到30%以下,发芽力基本丧失。与新收获的种子相比,沙藏半年后种子的发芽力、活力略有提高,种子含水量也有所提高;而在冰箱塑料袋中贮藏半年后,虽种子含水量降低不明显,但发芽力、活力均显著降低。2种贮藏方式都未降低种子无胚率。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玉米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将不同含水量的玉米种子分别置于50、35、20℃贮藏,研究温度对种子贮藏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玉米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不同,呈现出随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的趋势。50℃时的最适含水量为4.3%~5.0%,35℃时的最适含水量为5.4%~6.2%,而20℃贮藏的最适含水量变化范围较大。经过老化处理后,最适含水量种子比高含水量种子的电导率低30%,抗氧化酶活性保持较好,种子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量减少。在种子可溶性糖积累的测定中发现,玉米种子不含有对耐干性起重要作用的水苏糖,这可能是玉米种子贮藏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高良姜产区没有种子标准,为了制定高良姜种子质量标准。[方法]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了解高良姜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对高良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高良姜种子活性对含水量较为敏感,应属于顽拗型种子;随着贮藏时间越长,种子含水量越少,种子活力越弱,种子发芽率越低;在室内正常贮藏条件下,种子贮藏11 d发芽率90%,贮藏30 d发芽率80%,贮藏51 d发芽率73%,贮藏73 d发芽率仅65%,贮藏在111 d以上,种子丧失生活力。[结论]种子育苗应随采收随播种,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贮藏时间与环境因子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福建青冈种子不易贮藏而导致育苗困难的现实,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研究温度、土壤湿度和发芽基质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率、含水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福建青冈种子丧失萌发力;温度、土壤湿度是影响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25%和土壤含水量24.24%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作物种子安全贮藏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存放不好将丧失种用价值。为保障种子质量,在贮藏期间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9.
<正>1注意种子含水量含水量高的玉米种子不能入库,一般应控制在含水份13%左右。含水量过多,春天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受热而霉烂变质;冬天温度降低易受冻害而丧失生活力。2注意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9个种源的香椿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质量、适合的贮藏条件以及幼苗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主要品质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贮藏温度下,香椿种子的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17℃为较理想的贮藏温度,初步认为香椿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为10%;不同种源香椿幼苗(苗龄40d)的苗高和地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苗高与地径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各项指标评价,认为靖西、隆安、阳朔种源种子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