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简称丰收计划)是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推广计划.旨在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普及,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自1987年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效,深受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亿万农民的一致好评和普遍关注.丰收计划之所以长期实施而有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围绕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需要,以技术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推广为手段,把重大新技术快速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在项目管理上不断改革和调整,通过运行机制和组织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加以规范和保证.其中,从1999年起,在丰收计划中实施后备技术项目就是一个例证.本文就丰收计划后备技术项目及其实施管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有关人员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实践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计划编制说明 2001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在农业部、财政部的共同组织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精神.根据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紧密围绕为农业中心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这一主题,针对我国即将加入WT0和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形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产品的新需求,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重点,适当压缩规模,突出支持重点,增强支持力度,集中资金解决生产上带有行业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199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计划已于1999年5月5日以农业部农科教发(1999)4号文下发执行.1999年财政部加大了对丰收计划的支持强度,在经费安排上贯彻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行业安排上仍以种植业为主,突出粮棉油,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等新技术的推广;区域布局上适当向1998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省份倾斜.  相似文献   

4.
湖北是个农业大省,近 20年来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位次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果、猪、淡水产品生产基地。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八五”、“九五”期间,各地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全省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 湖北省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的大力支持,近几年来在丰收计划的立项数目、项目拨款上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1987年以来,我省共承担实施国家农牧业丰收计划项目 149项,其中种植业项目 102个(粮食项目 58个、棉花项目 13个、油料项目 15个、蔬菜项目 5个、水果项目 3个、其他 8个),畜牧业项目 19个(生猪 14个,肉牛、肉羊、水禽项目各 1个,饲料项目 2个),淡水养殖项目 14个,农业机械化项目 14个,项目覆盖 750个县次,也就是我省平均每县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达到 10项次。同时,还配套实施省级丰收计划项目 428项。参加实施丰收计划农牧业项目的科技人员达到 9万人次,种植业项目实施 1. 2亿亩次;畜牧业项目技术推广规模达 7 000万头(只)。累计增产粮食 36亿公斤、皮棉 2亿公斤、油菜籽 7亿公斤、蔬菜 60亿公斤、水果 3亿公斤,新增肉类 4亿公斤,新增总产值超过 100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充分认识和肯定丰收计划的作用 丰收计划是促进农业丰产、农民增收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推广计划。 14年来,丰收计划对湖北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湖北省近年研究、引进的 500多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模式,几乎都通过列入部、省丰收计划得到大范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全省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持续稳定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八五”至“九五”期间,在耕地面积减少 600多万亩,多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主要农作物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主要靠的是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品种更新换代,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水平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在此期间,全省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的平均单产分别提高 37%、 56%和 81%,杂交稻比重由 3.3%提高到 61%,杂交棉的应用已表现出较强发展势头,而杂交优质油菜为我省实现优质油菜产业化更是起到了巨大作用。近年,全省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较大步伐,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 57∶ 43;农业“四优”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 30%以上。  相似文献   

5.
2002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在安排上,从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对农业科技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中心任务,在计划安排上重点突出了东北地区高油大豆生产技术推广,加强了"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 50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技术的培训工作,以有限资金着力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上带有行业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100026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年财政部进一步增加了丰收计划的投入,使丰收计划经费总规模达到1亿元.新增加的199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第二批),已于1999年6月14日以农业部农科教发(1999)10号文正式下达执行.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以下简称“丰收计划”)一般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牵头实施,通过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和质量改善,从而使参加项目实施的农户受益,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意义重大。丰收计划项目实施总的来讲是正常的。但是,根据笔者近年来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在项目实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问题。仅在此进行简单剖析,以期引起各级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的重视。 1 项目实施应按原计划进行 项目计划既已下达,项目合同既已签订,当然应该按照承诺的内容执行项目。然而,一些地方在项目实施中变了形、走了样,有随意变更原计划的现象。其中主要包括:①实施地点的变更,将某县改为某市;②项目经费分配的变更,下拨到项目点经费的数额与合同不相符;③实施内容的变更,本来应该推广 A品种,但实际推广的是 B品种,或是在推广 A品种的同时,夹带 B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推进农业科技重大成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从1987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  相似文献   

9.
(一)1998年种植业丰收计划项目总结 1998年种植业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包括1997年安排的项目到1998年结题和1998年安排的项目1998年执行情况.1997年种植业丰收计划共安排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糖料等8个项目,计划面积450.80万hm2,项目承担单位93个省市区(次),安排经费2869万元.1998年种植业丰收计划涉及粮、棉、油、糖、菜等共10项,计划推广面积467.87万hm2,安排资金2810万元,由90个省市区(次)承担.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在农业部、财政部的共同组织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些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新情况,在安排项目计划时,以确保农产品稳定增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方针,适当控制规模,增大项目的投资强度,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最后一年.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些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新情况,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迎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今年的计划安排以确保农产品稳定增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方针,适当控制规模,增大项目的投资强度,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昆明市农业科技工作围绕省、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积极搞好畜牧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示范,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52项,投入总经费10049.3万元,其中科技经费757万元,解决了畜牧生产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为保障昆明城市的肉食品供应和畜牧产业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吉林省承担丰收计划项目的实践,结合科研单位参与执行丰收计划项目的体会,从推广体制、技术水平、项目内容及配套经费等方面,探讨科研单位与推广部门的优势互补关系,提出了科研单位承担丰收计划项目所具备的四点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经过10多年的实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简称"丰收计划")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知名品牌,深受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广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和农村亿万农民的普遍欢迎.丰收计划实施以来为增强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农民增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稳定农技推广体系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强化丰收计划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农业部组织编写了“1999—200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立项指南”,并已下达执行。 该立项指南分“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和“农业推广后备技术”三部分。该立项指南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丰收计划是一个科技推广计划,担负着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使命。指南在组织推广综合配套技术的同时,相对突出了对单项成熟技术的推广强度,特别是能推动农业大面积、大范围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二是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农业工作、特别是农业科技工作已是必然。在安排推广高产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同时,注重安排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建立“丰收计划” 制度以来,10年间,济宁市承担了部级“丰收计划”38项,省级“丰收计划”33项。累计实施种植业1917万亩,畜牧业饲养家畜67万头,水产养殖5万多亩。10年来,济宁市通过实施“丰收计划” 累计增产粮食40.4万吨,瓜果菜等经济作物20.3万吨,增加畜产品3.75万吨,水产品3.14万吨,直接经济效益8.83亿元,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10年来,围绕“丰收计划”的实施,我  相似文献   

17.
丰收计划是一项振兴农村经济的佳好项目.多年来,丰收计划的实施给我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成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当可观.丰收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在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当前,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应成为丰收计划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8.
我省农机部门"九五"期间共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全国"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五项,在全省海东、海南、海北、黄南四州的15个县143个乡(镇)近3万户农户中组织实施.五年来我省农机部门把组织实施"丰收计划"项目作为全省科技兴农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以"丰收计划"为龙头带动科技推广向纵深发展,在广大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学种田能手,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谈谈对组织实施丰收计划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向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优化调整,面临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生产和增长方式,以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这为丰收计划的进一步组织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市场需求.如何更加科学地组织实施好丰收计划,保证丰收计划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是摆在丰收计划的每一个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为此,笔者就丰收计划几个认识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供有关人员在实践中参考,希望能对丰收计划的健康发展和科学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农业部2002年重点工作,增强我国大豆市场竞争力,促进东北地区高油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今年重点下达了“东北地区高油大豆品种与生产技术推广”丰收计划项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农业厅(委员会)及黑龙江农垦总局等5家单位实施。项目从2002年开始实施,示范推广高油大豆245万亩,分别落实在上述四省区及农场总局的16个示范县(农场),2003年重复实施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