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然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菜籽油为原料,对菜籽油合成生物柴油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法,得出了较理想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材料成本核算,探讨了菜籽油合成路线的经济可行性,并对菜籽油基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柴油与化工产品综合生产线,所得生物柴油十六烷值达52.8,硫含量为0.003 8%.主要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德国生物柴油标准DIN-V5106,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松香为原料,进行了松香合成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并对松香基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松香可以在 270 ℃、催化剂用量为 10 % 的条件下经 2 h 合成液态枞烷,枞烷经科学复配,形成的生物柴油十六烷值达52,含硫量为 0.004 %,达到了生物柴油燃烧性能所要求的基本标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生物柴油性能与零号柴油相近,使用生物柴油无需对现有柴油机进行改动。燃烧甲酯(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是将菜籽油、大豆油、米糠油脚料及野生植物小桐籽油等。经过化学与物理改性生产出的生物柴油,可替代零号柴油。也可作为柴油清洁燃烧的的添加剂,年产...  相似文献   

4.
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对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法,得出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100 g,磷酸0.6mL,甲酸9mL,双氧水48mL,石油醚50 m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5 h,所得环氧脂肪酸甲酯具有以下性能:环氧值4.89%,酸值0.2mg/g,碘值9~10 g/100 g,黏度5.87mm2/s.通过对生物柴油降凝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甲酯可降低生物柴油冷滤点3℃,但对生物柴油凝固点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的生物柴油、蔗糖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蔗糖酯,确定了合成工艺的各项工艺条件:占总物料量2%的K2CO3为催化剂,10%的硬脂酸钾为助溶剂,生物柴油和蔗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1,在130℃下反应3 h,控制真空度低于0.09 MPa,采用混合溶剂萃取法纯化粗产物,得到产品质量较高的蔗糖酯,产率可达78%。  相似文献   

6.
黄连木生物柴油的黏度、闪点、十六烷值等指标符合美国ASTM PS121-1999生物柴油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可替代燃料。但是其自身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在储存过程中易于被氧化。降低了其品质。将葡萄籽的乙醇提取物和微波辅助水提取物分别加入到黄连木生物柴油中,并与抗坏血酸、市售的合成汽/柴油抗氧化添加剂TP26进行抗氧化性对比,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对提高生物柴油抗氧化稳定性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抗坏血酸和TP26,在添加量为0.02%时可达到抗坏血酸和TP26添加量为0.1%的效果。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柴油抗氧化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微藻异养发酵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地沟油等。在生物柴油的生产中,原料油脂费用占其生产成本的80%以上,目前原料油脂价格高居不下并不断上涨,制约了生物柴油产业化和商业化。这些原料与农业争地,与食品及饲料争原料,单位生物量的产油率低,生产周期长,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化肥和能源。  相似文献   

8.
对富酸油脂进行了甘油无催化酯化降酸的研究,通过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甘油与脂肪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1,反应温度为240℃,反应2 h,酸值即可降至1.66 mg/g以下。优化工艺实现了富酸油脂2 h内快速降酸的目的,且所得产品可直接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FT-IR分析确认了羧酸的消失和甘油酯的形成。GPC分析结果表明了降酸后油脂的组成为甘油三酯21.93%、甘油双酯37.93%和甘油单酯40.14%,所得生物柴油组成仅为脂肪酸甲酯。此外,该工艺的完善还直接补全了“不同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路线图”,对生物柴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即燃料甲脂,性能与零号柴油相近,使用生物柴油无需对现有柴油进行改动。在欧美国家均建有年产万吨级工厂,产出的生物柴油用于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以及旅游区游艇。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出的尾气含有害物比燃烧柴油尾气排放有害物降低了50%,远低于发达国家排放的标准。为解决植物油厂水化油脚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利用水化油脚生产醋化植物油燃料(生物柴油)及其综合利用,经小试鉴定后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技术曾列人国家计委节约能源计划项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成功地进行了酯化植物油燃烧中试,1990年…  相似文献   

10.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又称燃料甲脂。性能与零号柴油相近,使用生物柴油无需对现有柴油机进行改动。在欧美国家均建有年产万吨级工厂,产出的生物柴油用于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以及旅游区游艇。 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出的尾气含有害物比燃烧柴油尾气排放有害物降低了50%,远低于发达国家排放的标准。 为解决植物油厂水化油脚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进行了利用水化油脚生产酯化植物油燃料(生物柴油)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经小试鉴定后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列入国家计委节约能源计划项目。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酯化植物油燃料中试,曾通过了中科院…  相似文献   

11.
乌桕梓油酸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乌桕梓油为原料,采用酸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探讨温度、醇油比、催化剂含量等因素,在碱催化酯交换反应过程中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醇油比、催化剂含量的升高,乌桕梓油的转化率呈上升的趋势;在温度60℃,醇油比6∶1,KOH 1%的条件下,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可达98.84%,基本性质符合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和0#柴油的国家标准。表明,乌桕籽可以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一种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地沟油的有效回收利用,采用热裂解和催化酯化工艺制备了地沟油生物燃料油,并把制得的燃料油与0#柴油调合进行台架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热裂解反应,油品的物质组成发生了变化,热裂解油主要组分为C10~C18的烷烃、烯烃和羧酸等,其中烃类质量分数占64%。裂解油再经过催化酯化反应,油品的燃料性能进一步提高,所制得的生物燃料油性能如下:酸值0.29 mg/g,黏度2.58 mm2/s,热值为44 MJ/kg,冷凝点-7℃,冷滤点-3℃,各性能都符合国家生物柴油标准。台架试验测试混合燃料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数据表明地沟油生物燃料油对于柴油机动力性能影响甚微,排放尾气环保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3.
磁性固体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乌桕是我国特有的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本研究用磁性固体催化剂催化乌桕梓油制备生物柴油。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条件下的酯化率为95.59%;气相色谱检测表明:由乌桕梓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C16∶0、C18∶0、C18∶1、C18∶2和C18∶3的脂肪酸甲酯。  相似文献   

14.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Spicehush (Lindera communis) seed (LCS) oil with methan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The methyl esters of LCS oil were compared with soybean esters to determine biodiesel fuel performance and properties. The fatty acids content in the seed kernel oil (LKO) and coat oil (LCO) were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GC-MS). LKO contains 95.1% saturated acids (capric, lauric, myristic and palmitic) and 2.3% unsaturated acids (oleic). LCO contains 24.6% saturated acids (palmitic and stearic) and 73.6% unsaturated acids (oleic, linoleic and palmitoleic).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cloud point, flash point and cetane index were determined. The methyl esters of LKO had a higher kinematic viscosity and a lower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value, so it has better per- formance in cold weather. The biodiesel of LCS oil has fuel properties within the limits prescribed by American (ASTM D 6751-02) standards, except for a slightly lower flash point of LKO biodiesel than that prescribed by these standards (130°C). Thus, LKO and LCO biodiesel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e used on a large scale as fuel for diesel engines.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生物柴油是一种新的生物质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作者就国内外生物柴油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指出我国生物柴油发展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以国内现有工作为基础,以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燃料油植物研究与创新体系研究。建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加大扶持力度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柴油发展道路。并对我国生物柴油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肉桂油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肉桂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作者用GC/MS联用仪对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区)的肉桂叶油和肉桂皮油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鉴定出广东肉桂叶油13个组分;广东肉桂皮油11个组分;广西肉桂叶油14个组分;广西肉桂皮油12个组分;福建肉桂叶油12个组分,结果表明五种肉桂油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均以反式肉桂醛为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81.0,84.1,54.6,73.2和73.6%。  相似文献   

17.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南星蕨挥发油的提取与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报道了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江南星蕨挥发油,经气相色谱一质谱联机分析,分离出23个峰,确认出其中21种成分,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一己醇、己酸和谷氨酸,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8.39%。  相似文献   

19.
沙棘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苯乙烯改性桐油基醇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酮油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苯乙烯改性酮油基醇酸树脂。研究了桐油和苯忆烯含量对改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树脂的分子质量、涂膜性能和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乙烯改性桐油基醇酸树脂涂膜具有快干、高硬度和耐水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