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浅析影响棉花单产因素及科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兴棉、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是保持我国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21世纪以来,石首市棉花单产由10年前的1359kg·hm-2下降到1323kg·hm-2。原因何在?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影响棉花单产因素1.1种植密度不足。当前由于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个别种子经销商夸大其词地宣传杂交棉的个体优势,导致自杂交棉推广应用以来,石首棉花种植密度从1995年的每公顷4.36万株下降至2005年的2.59万株,减幅40.7%。由于种植密度过稀,导致棉花投肥量增加、生产风险性加大、棉花的品质和产量下降。据历年农户调查资料显示:棉花公顷平均物质投入由19…  相似文献   

2.
对盐城杂交棉密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永歌 《中国棉花》2007,34(4):59-60
1杂交棉普及促进了栽培体系的变革江苏省盐城市是全国的主产棉区之一,也是杂交棉种植较早、普及率最高的棉区,2006年杂交棉面积占94%。棉田密度由20世纪种植常规棉的4.5万株·hm-2以上降低到目前的2.4万株·hm-2左右,杂交棉低密度、大个体、优群体的“低大优”栽培途径取代了“中壮高”的栽培路线。“低大优”栽培显示了五利:(1)有利于应用强势品种:充分发挥杂交棉的棉苗壮、发育早、增节快、上桃快的生育优势,延长了有效结铃季节,实现了成铃高峰期、光合高峰期、富能期、富照期同步。(2)有利于增加投入。可以根据棉花生育特点、养分需求规…  相似文献   

3.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的选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义 《中国棉花》2005,32(6):38-39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是我国植棉史上种植推广的鸡脚叶棉花杂交种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品种,开创了棉花杂交种宽、稀、简的栽培方法,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突破。标杂A12004年在新疆博乐市农五师八十九兵团皮棉单产达3255kg·hm-2,创北疆皮棉单产历史之最;标记杂交棉一号2002年在河北阜城与西瓜间套作种植,皮棉产量3465kg·hm-2;2003年在廊坊皮棉产量3250.8kg·hm-2;2004年在新疆105兵团试种,密度只有2.25万~4.00万株·hm-2,每公顷总铃数115.5万多个,铃重6.19g,比当地推广品种98-2铃重5.23g多0.96g,衣分43.29%,比98-2衣分40.61%高2.68%…  相似文献   

4.
中棉所52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2005年通过国审,2006年参加国家棉花新品种展示(长江流域)。全生育期133天左右,株型较好,株高125cm左右,植株塔形,果枝节间较紧凑,第一果枝节位7.2,果枝18~20个,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通透性好。单株成铃35~40个,铃卵圆形较大,铃重5.6~6.0g,中后期长势好,不早衰。吐絮畅,絮色白。耐黄萎病,抗枯萎病,抗棉铃虫。1产量表现2005-2006年引进种植,经过生产试验表明,两年平均:单株果枝19个,总果枝42万个·hm-2,单株总果节105个,总果节236万个·hm-2。单株成铃38.2个,总铃91.6万个·hm…  相似文献   

5.
简化整枝与种植密度对中571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适宜简化栽培管理的棉花新品系中571为材料,于2013―2014年在河南安阳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整枝方式(传统整枝和简化整枝)与种植密度(4.5万株·hm-2、7.5万株·hm-2、10.5万株·hm-2、13.5万株·hm-2和16.5万株·hm-2)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铃数与铃重逐渐降低,衣分变化则相对较为稳定,而整枝方式和整枝方式×种植密度互作对皮棉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在年份间有所差异,其中2014年增加密度对产量无显著影响,但2013年显著降低了产量。在4.5万株·hm-2和7.5万株·hm-2密度下,简化整枝分别比传统整枝增产2.2%和3.7%(2年平均);而在13.5万株·hm-2和16.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整枝方式对产量的效应受年份影响较大。在4.5万~7.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简化整枝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单株铃数与铃重,进而保持较高的产量,有利于棉花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汉平原棉田种植密度偏稀的问题,研究了该地区杂交棉棉田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密度处理每公顷1.2万、1.95万、2.7万、3.45万、4.2万、4.95万株中以3.45万株子棉产量最高;单株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极显著或显著降低;铃重也以3.45万株·hm-2最高;种植密度对棉花衣分影响较小.经模拟分析,密度为3.76万株·hm-2时子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对科棉1号成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品质杂交棉科棉 1号品种兼具抗虫、优质、高产等优点 ,几年来在江苏省不同生态区多点试种、示范表现良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不同群体水平下的成铃特点及产量表现 ,确定该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宜密度。1试验方法2 0 0 1年在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 ,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 4月 1 1日播种 ,5月1 3日移栽 ,试验设 5个密度水平 ,分别为 2 .2 5、3.0 0、3.75、4.5 0、5 .2 5万株· hm-2 ,等行距 80 cm种植。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2 8.8m2 ,全生育期每公顷施纯氮 30 0 kg。其它栽培管理参照高产田要求进行。6月上旬选取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8.
在黄河流域棉区,设置4个密度(1.80万株·hm-2、2.70万株·hm-2、3.6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研究了棉花抗虫杂交种中棉所72在麦棉套种条件下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单位面积成铃数差异显著,但铃重和衣分差异不显著.3.6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处理的单位面积总铃...  相似文献   

9.
南方春种脱毒马铃薯东农303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东农303的不同播种期、不同施肥量、不同密度、不同覆盖方法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东农303产量高、品质优、熟期早、发病率低。泰顺县中低山农区播种期以1月20日为宜,中等肥力土壤施有机肥37.5t·hm-2,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并加盖地膜或小拱棚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李德成  李伟 《中国棉花》2007,34(11):39-40
1抗虫杂交棉简化栽培中的误区1.1推迟播期夺全苗的误区。抗虫杂交棉与常规棉种子相比出苗具有暴发力不强、芽势弱的特点,本地早春温度回升慢,日平均温度稳定在8℃的终日常年一般在3月22-25日,该时期是棉花营养钵育苗播种适期。在大田生产上常把播期推迟到4月5-8日,忽视了棉花营养钵早苗优势,使棉花有效生长期缩短了近13天。1.2低密度便于管理、增产的误区。抗虫杂交棉个体优势强,需要“扩行、减株”,生产上密度降得过低。本地移栽密度一般每公顷2.25万株,最低的只有1.5万株,影响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制约了高产的产量结构的形成。1.3抗虫杂交…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肥料水平对苏抗103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密度、肥料水平对苏抗 1 0 3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区域以中密、中肥处理产量水平最高 ,在江苏沿江棉区的种植密度为 4 2万株·hm- 2 ,施纯氮 2 70Kg·hm- 2 ,可获得 1 4 0 6Kg·hm- 2 的皮棉产量。在江苏里下河棉区种植 ,可获得1 983Kg·hm- 2 的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12.
新疆杂交棉的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内陆棉区是典型的矮密早种植,常规棉播种量60~90kg.hm-2,收获株数24万株.hm-2。2001年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标杂A1杂交棉试种成功后,2004-2006年,连续创造了北疆棉花的高产新记录。2007年新疆建设兵团杂交棉面积超过5.3万公顷,虽然采用了精量点播技术,但大多数还是常规棉矮密早栽培的密度,18万~24万株.hm-2,用种量22.5~30kg.hm-2。杂交棉增产潜力大,但制种成本高,如果仍以“矮密早”方式种植,用种量就成为杂交棉在西北棉区大面积推广的首要限制因子。而且,如果过分密植,杂交棉长势旺、生育进程快、株型高大、结铃性…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植棉老区。近年来,随着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植棉大县射阳抗虫杂交棉面积达5.7万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96.2%,品种以中棉所29、鲁棉研15号、科棉1号为主,平均每公顷皮棉1635kg,为提高单产、增加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也成为沿海棉区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栽培技术也因此倍受沿海棉区广大棉农所关注。因此,对射阳县大面积夺取抗虫杂交棉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探讨。1适宜密度。抗虫杂交棉个体发育优势强、植株高大,宜等行种植。一般…  相似文献   

14.
湖北潜江棉花合理密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棉的推广与普及,棉花种植密度越来越稀,棉花单产没有显著提高。为全面实施农业部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活动提出的增加密度的技术路线,2010年潜江市开展“杂交棉合理密植”行动,力争本市棉花种植密度每公顷增加3000-4500株,达到2.25万~2.40万株,高产创建示范区力争达到2.4万株,这对科学植棉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稀植棉花的配方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植棉是一种株型高大、分枝多的棉花品种,密度每公顷2.25万~3.75万株,较常规种植密度减少1.5万~3.0万株,主要靠单株成铃数、铃重提高产量,在我国的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但由于其密度小,加强对其的田间管理,尤其是施肥技术的科学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中棉所46是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中早熟抗虫杂交棉,株高100cm,植株较松散,适合稀植,一般密度每公顷3.00万~3.75万株。2004年在汤阴县主要植棉区菜园镇、任固镇进行中棉所46春棉示范,在韩庄乡、宜沟镇进行麦垄套种示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土壤测试值-1-1低产田:N<80mg·…  相似文献   

16.
设置4个种植密度(3.0、3.75、4.5、5.25万株·hm-2)和5种叶枝处理方式(不留叶枝、留1个叶枝、留2个叶枝、留3个叶枝、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密度和叶枝数量对冀丰914皮棉产量、铃重、衣分及成铃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果枝铃重还是叶枝铃重均随叶枝的增加而下降;总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衣分与密度、叶枝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密度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叶枝数量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叶枝条件下,皮棉产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密度:不留叶枝条件下,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1~3叶枝,密度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全部叶枝时,2015年密度在3.75万株·hm-2皮棉产量最高,2016年密度在4.5万株·hm-2产量最高。在低密度(3.0万株·hm-2)时保留叶枝对产量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冀丰914在4.5万株·hm-2密度下保留1~3个叶枝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抗虫杂交棉农艺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探讨抗虫杂交棉的高产育种策略和栽培技术,运用直线相关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了分析,揭示各农艺性状影响产量的原因及其相对重要性,为抗虫杂交棉育种有关性状的选择及高产高效栽培的主攻方向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利用2004年河南省杂交棉区试试验资料,共13个杂交组合,对其皮棉产量y(kg·hm-2)与7个农艺性状,如单株铃数(个)x1、铃重(g)x2、衣分(%)x3、株高(cm)x4、果枝数(个)x5、生育期(天)x6、子指(g)x7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并逐步回归,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密度3.3万株·hm-2。2结果与分析2.1农艺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抗虫杂交棉的推广应用,沿海棉区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配套栽培技术也日趋完善,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沿海棉区植棉面积最大的射阳县,2004年植棉5.6万公顷,抗虫杂交棉5.2万公顷,占92.8%。每公顷平均产量1735kg,产值2.07万元,为沿海棉区棉花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进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其高产配套栽培有关技术上一直有争议,需进一步商榷。1叶枝去留技术由于抗虫杂交棉个体优势强,叶枝生长势强,一般每个叶枝可结铃3~8个,多的可达10个以上,在特定的情况下较好地弥补了果枝上成铃不足,为夺取高产发挥重要…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湖口县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处,是江西植棉大县之一.21世纪初,该地区以常规棉种植为主,抗虫棉、杂交棉种植少,全县棉花平均密度达到52 500株/hm2;之后随着抗虫棉、杂交棉的普及种植时,其密度在27000株/hm2左右;2007~2008年湖口县平均栽植密度只有16 500株/hm2,甚至个别地块出现密度不到10 000株/hm2的现象.2009年湖口县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在其影响下,全县平均密度有所提高,示范区密度达到22 500株/hm2,全县平均密度也达到18 000株/hm2.为了展示棉花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湖口县农业局于2010年在"万亩"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武山镇)进行了棉花合理密植展示示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给在近年冬前积温增加的情况下冬小麦的种植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在山东莱州大田条件下,以两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组合对小麦叶面积系数及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籽粒库容能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组合处理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LAI、旗叶光合特性、籽粒库容能力及产量均存在明显影响,两个小麦品种的旗叶光合特性均以中播两密度处理(10月19日播种,密度分别为180万和270万株·hm-2)的表现较优,潜在库容大,籽粒充实指数高,粒叶比值大,最终产量高。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10月12日至19日可作为当前冬小麦适宜播期,大穗型品种比多穗型品种更适宜密植,多穗型品种密度应在120万~180万株·hm-2(播量60~90 kg·hm-2),而大穗型品种应在180万~270万株·hm-2(播量90~13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