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乙烯醇在草莓苗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香草莓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乙烯醇对草莓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g/L的聚乙烯醇可使草莓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发生期提前,提高愈伤组织发生率和发生量,改变愈伤组织的质量,同时能有效降低草莓组培苗在继代增殖中的玻璃化现象,促进植株分化、提高叶绿素和蛋白的含量。2g/L的聚乙烯醇可以提高组培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的生根条数、根长度、株高、叶绿素和蛋白含量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草莓品种试验、土壤处理试验和优质高产的几项生长指标调查,结果表明:为防草莓炭疽病应选用甜查理、牛奶草莓抗病品种。红颊、章姬等市场认可度较好但不抗炭疽病品种,需采取组培苗进行异地新茬育苗。为克服草莓连作障碍,草莓生产上应采用棉隆或石灰氮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3.
草莓组培苗与生产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莓品种通过组织培育可以明显恢复种性,增强生长势,最终提高产量,已被科技、生产方面公认。我们在草莓组培基础上,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1 试验与方法1.1 材料来源1.1.1 “丰香”茎尖组培苗由安顺地区农科所与安顺东关办联办“生物技术中心”提供。1.1.2 “丰香”大田生产苗取自安顺市大龙潭草霉基地。1.2 试验方法按同田块进行草霉“丰香”组培苗、生产苗对比试验。试验地点设在安顺市东关办大龙潭村草霉大棚内。棚长6.6m,厢长65m,栽培厢宽0.85m,每棚8厢,前作草莓。组培苗与生产苗各栽一半,小区面积220m2,重复2次,即同等方式各栽…  相似文献   

4.
组培过程中变异的普遍性,显著影响植物的遗传稳定性,限制组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草莓组培苗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变异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变异的发生是草莓及其他组培快繁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影响组培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外植体类型、基因型、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配比、继代培养的时间和次数,和内在遗传机理如染色体异常、转座子活化和基因突变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建议选择幼嫩的外植体、优化培养基配方、控制增殖系数和继代次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等培养条件,控制组培过程中变异的发生。同时,利用形态观察和RAPD、SSR等技术对组培苗进行检测,及时剔除变异组织或变异植株,减少变异对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总结草莓组培中变异发生的原因和有效控制变异的途径,为包括草莓在内的植物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变异的深入认识,为植物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草莓组织培养及产业化应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艾勇  赵佐敏  唐虹 《种子》2002,(5):56-58
将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草莓脱毒快繁有助于产业化应用,本研究针对贵州的高湿度,低气温,少光照条件,系统提出了草莓组培过程的形态建成与调控,以及快速扩繁的基本作法,采用此技术当年即生产适期入土试管苗2万余株,扩繁原种一级苗40万株,在我市及省内多点大面积应用,组培苗比常规苗增产124.8%-133.9%。  相似文献   

6.
基于植物微扩繁器的草莓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转转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16-220
为探究草莓在植物微扩繁器中液体增殖培养的适宜条件,以草莓无菌苗为材料,不加琼脂的MS为液体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接种数量、不同浸润时间、不同培养液体积以及蔗糖浓度,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自动更换培养液的植物微扩繁器中,当培养容器中草莓组培苗的接种数量为30株/瓶;培养系统的浸润频率6次/24 h,每次1 min;培养液体积150 mL/瓶;培养基中蔗糖浓度20 g/L时,草莓在植物微扩繁器中的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系数平均可达9.83,每瓶增殖芽数平均为295。该技术方法显著优于传统固体培养方法,为草莓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草莓组培快繁及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4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草莓茎尖诱导植株再生、增殖、生根的培养基,确立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又以4个草莓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对诱导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通过进一步试验,以MS+B5有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2.253mg/L、IAA1.752mg/L,探讨草莓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外植体对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较高频率的芽再生系统,也为基因的转化找到一个较好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脱毒草莓"梦"组培苗的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组培苗的生根配方和炼苗移栽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 MS+0.1 mg/L IBA+0.2 mg/L NAA+8 g琼脂,生根率可达100%,平均生根数达12.8,根系生长良好。生根生长25 d后,脱毒苗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上按照"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原则,保持90%左右的空气湿度,进行移栽时可以使成活率达91.2%。该方法对其他草莓品种生根和移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工光照对甘蔗组培苗假植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甘蔗组培苗在冬季的假植成活率,实现甘蔗组培苗周年规模化生产的目的,采用人工光照的方法,比较不同红外线辐射型灯泡密度和灯泡功率的设置对甘蔗组培苗假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在冬季低温阴雨天气条件下提高甘蔗组培苗假植成活率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的灯泡功率之间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在育苗棚顶部每隔1 m安装一盏红外线辐射型灯泡,组培苗假植成活率可高达84%,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育苗棚中安装密度适当的红外线辐射型灯泡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可实现甘蔗组培苗周年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河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合草莓周年生产,草莓生产中追溯系统的建立可以对草莓产品安全性进行有效监管,对实现草莓产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河套地区草莓产品全产业链进行危害分析后确定关键控制点,从而构建可追溯系统。关键控制点包括生产环境中的土壤环境或基质环境,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采后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通过在河套地区草莓生产中建立追溯系统认识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促进草莓生产可追溯系统构建的动力;企业的认识水平是促进草莓生产可追溯系统构建的关键;企业的诚信意识是影响决定草莓生产可追溯系统构建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山东烟台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草莓年生产量和生产效益均较高。现结合烟台草莓生产经验,总结出草莓高效种植配套技术,以期为草莓主产区的生产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草莓生产贸易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频繁的草莓贸易和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草莓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对中国草莓生产现状和贸易形势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中国草莓优势特色产区建设,发展绿色无公害草莓生产;培育强大的草莓加工业和高效流通渠道,实现产业化经营以及加快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等策略的实施,保证中国草莓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有机及常规草莓生产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密切相关,其环境影响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系统全面评价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对促进有机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分析和比较了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有机草莓和北京市昌平区常规草莓生产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各项环境影响指标中,常规草莓生产带来的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的潜在环境影响分别是全球人均基准值的 3.45%、 2.11%、 27.09%和 280.16%,而有机草莓生产带来的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的潜在环境影响分别是全球人均基准值的 1.22%、 0.44%、 15.17%和 202.76%,均低于常规草莓。常规草莓生产中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是富营养化、水体毒性和土壤毒性,造成常规草莓水体毒性危害严重的原因是种植阶段农药残留迁移至水体所致,而土壤毒性是由于化肥和有机肥所携带的重金属残留所致。有机草莓生产中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是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主要是由于有机草莓农作阶段施肥过程中的磷流失和重金属残留所引起的。总体上看,有机草莓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 0.22,而常规草莓为 0.43,说明常规草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明显高于有机草莓。因此,施用生物源农药与优质有机肥是控制草莓生命周期负面环境影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培苗培养技术数据库查询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从组培苗种类到研究成果日益增加和提高,为增强其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换效率,增加农业企业信息需求,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笔者采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应用ASP语言,设计完成了包含组培苗全套培养信息的培养技术数据库,编写了技术数据库检索查询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植物组培苗技术的集中与网上资源共享,为植物组培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信息,也为企业增加了农业生产创新途径,同时更有效地加强了高水平组培技术和优良组培苗的推广及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红掌通过组培快繁生产大量种苗已为市场所趋,而试管苗的生根和炼苗移栽是组培快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显示,红掌诱导试管苗生根过程的费用占试管苗总生产费用的35%~45%。培养成本高、移栽成活率低一直是红掌组织培养中的两大难题。因此,降低试管苗生根成本对提高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济效益极其重要。此次试验的目的在于找出利于红掌生根的方法、添加物以及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提高组培苗的生根率、长势、移栽成活率及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组培苗生根成本。  相似文献   

16.
草莓生产的发展趋势-省力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生产不仅劳作时间长,而且劳动强度大。中国农业生产将会面临生产者老龄化的问题,因此省力化栽培将是草莓生产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从育种和栽培两方面介绍了草莓省力化栽培的技术和措施,并探讨了在中国进行草莓高架栽培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非洲菊种子繁殖遗传稳定性差,常规分株繁殖系数低,目前国内大部分都是以组培苗为主,具有快速、遗传性稳定、周年生产及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但与常规苗相比,组培苗生长细弱、根系质量差,常导致移栽成活率低,因此试管苗的移栽是非洲菊生产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草莓不同品种果实的成熟时期不同,日光温室草莓生产茬口的安排也不相同.栽植一季品种,茬口安排为上茬草莓,下茬蔬菜.蔬菜品种以果菜类的西红柿、黄瓜、豆角为好.一般9月下旬定植草莓,3月中旬在草莓畦埂上定植西红柿,4月中旬草莓开始成熟,5月中旬草莓收获结束,6月下旬西红柿开始上市,8月末结束,土地休闲30~60d,进行人工培肥地力后,再进行翌年的生产循环.  相似文献   

19.
草莓是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近年来,市场对草莓需求量逐渐增大,但在草莓生产中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通过分析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8月16日,广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处组织专家召开了广东省地方标准《观赏凤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范》审定会,对由广州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负责起草的《观赏凤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了审定。审定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