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雌激素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包括乳腺生长发育、形态发生、增殖和分化及乳蛋白的表达。许多磷酸化蛋白调节乳蛋白合成,如磷酸化Stat5和mTOR,但在乳蛋白合成的转录和翻译后水平的调节鲜有报道。为了阐述雌激素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鉴定了雌激素调节的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在雌激素处理24h后,鉴定出7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包括以前报道过的甘氨酰-tRNA合成酶,属于氨基酰-tRNA合成酶家族Ⅱ;这些蛋白质涉及翻译起始因子、GTP结合的核蛋白、热休克蛋白、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这些筛选出来的蛋白质,揭露了雌激素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乳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mTOR对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最近新出现的细胞内重要信号途径,该途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主要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激活来调控细胞分裂、促进转录、信号翻译等,从而控制蛋白合成来调节细胞生长。mTOR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基因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细胞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过程中起着中心调控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恩诺沙星(Enrofloxacin)压力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生理状态的变化,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细菌对药物压力的应答机制提供参考,作者将E.coli接种于加入恩诺沙星(浓度为1/2 MIC)的液体LB中,绘制生长曲线,分别以光镜和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取5 h堵养菌,进行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加入恩诺沙星后细菌生长速度明显降低(P<0.01),菌体形态呈长丝状,基因芯片检测发现519个差异点,其中239个上调,而280个下调,表达变化3倍以上的基因66个,其中34个上调,32个下调,主要涉及SOS应答,细胞分裂、压力应答、物质合成、新陈代谢、转录调控等生物学功能.上述结果表明,在恩诺沙星压力下,细菌启动SOS应答,细胞分裂被抑制,细菌生理机制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肉桂醛是肉桂等植物中所提炼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因产地、品种和部位等不同,肉桂油的主要成分也会存在差异,但主要成分均为反式肉桂醛。肉桂醛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菌细胞膜合成和细胞分裂,减少细菌能量来源等发挥抑菌作用;可通过激活机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和细胞凋亡途径,清除多余含氧自由基等发挥抗氧化作用;可通过抑制多种炎症信号通路,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等发挥抗炎作用;可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或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质积累等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肉桂醛作为一种芳香族醛类的植物精油,已逐步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在猪生产中,添加肉桂醛可以缓解仔猪腹泻和氧化应激,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免疫及抗氧化能力;在牛、羊生产中,添加肉桂醛可以调控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和发酵系统,提高饲料消化率;在家禽生产中,添加肉桂醛可以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文章首先综述了肉桂醛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其次阐述了肉桂醛在猪、牛、羊、家禽等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最后对肉桂醛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菌群耐药已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耐药现象尤为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尽快阐明重要细菌复杂耐药表型的调控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s,TCS)存在于多种革兰阴性菌中,在细菌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是细菌感知环境变化并产生相应调控的主要机制之一。TCS通常由两种蛋白组成,包括感受器蛋白(通常是组氨酸激酶)和反应调节蛋白(通常是转录因子),二者可通过磷酸化介导的协同作用,整合细菌周围的环境信号、调节细菌相关的基因表达及改变细菌的某些生理行为。近年来,探索细菌TCS介导的耐药性应答机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从TCS介导临床重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增进对细菌TCS的全面认识,为今后临床上药物的科学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1 尿素只能添加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中,不能应用于猪等其它动物。因为牛羊等反刍动物有瘤胃,其内生存有多种的细菌和纤毛虫,能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然后随食糜入皱胃,菌体蛋白质被畜体消化吸收。而猪是单胃动物,它们的胃内缺乏上述微生物,故这类动物体内不能利用尿素来合成菌体蛋白,如果盲目使用,反而会造成尿素中毒。 2 添加于饲料中的尿素要搅拌均匀,并且严禁把尿素溶入饮水。否则会被机体直接吸收后引起血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地榆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MDR E.coli)体外抑菌效果及抑菌机制,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制备地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提取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菌活性,筛选最佳抑菌活性部位提取物,并通过对MDR E.coli的细胞壁、细胞膜、菌体总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125 mg/mL,在浓度为MIC和0.5×MIC时作用菌体12 h, MDR E.coli菌量分别为(2.37±0.59)×10~(6 )CFU/mL和(2.05±0.57)×10~8 CFU/mL;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别为(1.498±0.023)U/L和(0.768±0.088)U/L;在260 nm处培养基上清液OD值分别为0.363±0.003和0.168±0.009,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菌体总蛋白条带出现明显缺失。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壁、增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总蛋白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在多种重要病原体中存在抗生素排出泵,它与其它抗性一起构成了细菌显著的耐药性,其识别的底物非常广泛.G-菌中还存在与排出泵不同的另一种以蛋白质构成的排出系统,通过底物特异性内膜蛋白和外膜蛋白TolC家族的可逆性互作,也可以直接将包括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蛋白毒素等的多种分子从胞浆经周质区运到体外.粘附在内置医疗装置或组织中的细菌因其形成生物薄膜结构和以蛋白质、多糖为主的水性基质包裹的菌体也可以产生长期感染以及对抗生素的持久抗性,这种抗性与经典的质粒、转座子或突变产生的抗性不同.本文对细菌TolC家族和生物薄膜引起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反刍家畜瘤胃内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尿素等简单含氮化合物可通过瘤胃细菌的生物合成而被有效地加以利用,合成菌体蛋白。形成的菌体蛋白在反刍家畜皱胃和小肠内被消化吸收,用来合成家畜体蛋白或产品蛋白。 一、饲喂方法 1.将尿素拌入精饲料中饲喂。如把尿素干粉均匀混入反刍家畜谷物和蛋白质饲料中饲喂。 2.将尿素与粗饲料混合饲喂。如将尿素与铡碎的青干草混合饲喂,或直接将尿素、糖蜜混合液喷洒在牧草上,供牛、羊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