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苜蓿皂苷对SD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理。取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苜蓿皂苷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皂苷组,每组8只。前4周为高脂模型建立期,后4周为灌胃期,正常对照组和苜蓿皂苷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2组饲喂高脂饲粮,苜蓿皂苷组和高脂皂苷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灌胃4周。测定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粪便和肝脏中的胆固醇、胆汁酸含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5/ABCG8)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苜蓿皂苷显著降低高脂大鼠体重、肝脏系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加速胆固醇向肝脏的聚集;增加粪便中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 2)显著增加正常血脂水平大鼠粪便中胆固醇的含量,但对其体重、肝脏系数等影响不大;3)添加苜蓿皂苷后正常和高脂水平SD大鼠肝脏CYP7a1和ABCG5/ABCG8 mRNA的表达量均成倍增加。提示苜蓿皂苷能够调节SD大鼠体内胆固醇的分布,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效应,其效应可能与增加CYP7a1和ABCG5/ABCG8 mRNA表达量,加速体内胆固醇、胆汁酸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大鼠肝脏和肝脏细胞(BRL细胞)及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为研究对象,从动物和细胞水平上研究苜蓿皂苷对胆固醇逆向转运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清道夫受体BⅠ(SR-BⅠ)mRNA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苜蓿皂苷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苜蓿皂苷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苜蓿皂苷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2组均饲喂高脂饲粮,饲喂4周后,苜蓿皂苷组和高脂皂苷组从第5周开始每天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灌胃4周。采用胎牛血清作用于BRL细胞48 h,构建脂变模型,将BRL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细胞)、苜蓿皂苷组(正常细胞)、脂变模型组(脂变细胞)和脂变皂苷组(脂变细胞),苜蓿皂苷组、脂变皂苷组培养液中添加苜蓿皂苷(终浓度300μg/m L),培养24 h。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于ANA-1细胞48 h,构建荷脂模型,将ANA-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细胞)、苜蓿皂苷组(正常细胞)、荷脂模型组(荷脂细胞)和荷脂皂苷组(荷脂细胞),苜蓿皂苷组、荷脂皂苷组培养液中添加苜蓿皂苷(终浓度300μg/m L),培养24 h。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鼠肝脏、BRL细胞和ANA-1细胞中ABCA1、SR-BⅠ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苜蓿皂苷显著提高了正常大鼠肝脏ABCA1和SR-BⅠmRNA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高脂大鼠肝脏ABCA1 mRNA的表达量(P0.05),对高脂大鼠肝脏SR-BⅠmRNA表达量影响不显著(P0.05);2)苜蓿皂苷显著提高了正常BRL细胞ABCA1和SR-BⅠmRNA的表达量(P0.05),而对脂变BRL细胞ABCA1和SR-BⅠmRNA表达量影响不大(P0.05);3)苜蓿皂苷显著降低正常ANA-1细胞ABCA1 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苜蓿皂苷可通过上调大鼠肝脏和正常肝脏细胞ABCA1和SR-BⅠmRNA的表达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增强肝脏胆固醇排泄,从而发挥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苜蓿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及肝脏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 CYP7 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苜蓿皂苷预防组和苜蓿皂苷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均饲喂高脂饲粮,其中苜蓿皂苷预防组从第1周开始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苜蓿皂苷治疗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试验期共8周.测定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肝脏CYP7A1和LDL-R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结果表明:1)和高脂模型组相比,苜蓿皂苷极显著降低预防组大鼠体重及预防组和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同时改善肝脏脂化程度.2)苜蓿皂苷预防组和治疗组CYP7 A1和LDL-R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果提示,苜蓿皂苷通过促进肝脏CYP7A1和LDL-R的表达,增强肝脏胆固醇的排泄,发挥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苜蓿皂甙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及肝脏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基因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Sprague Dawley大鼠(SD)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高脂模型组B、苜蓿皂甙预防组C和苜蓿皂甙治疗组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其中预防组从第1周开始灌胃苜蓿皂甙,治疗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苜蓿皂甙,试验期8周。观察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肝脏HMG-CoAr和ACAT-2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结果表明,1)苜蓿皂甙可以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清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改善肝脏脂化程度(P<0.05)。2)苜蓿皂甙预防组和治疗组ACAT-2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HMG-CoAr 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则差异不显著。苜蓿皂甙通过降低肝脏ACAT-2的表达,抑制机体对外源胆固醇的吸收,发挥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脂饲粮和高碳水化合物饲粮对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以相同代谢能水平为基础,研究高脂饲粮和高碳水化合物饲粮对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3个组分别饲喂高脂饲粮(HF组)、高碳水化合物饲粮(HC组)和对照饲粮(CON组),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HF组、HC组大鼠的初重、末重、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饲料转化效率极显著升高(P0.01)。2)各组大鼠的Lee’s指数、肾脏指数、胃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3)与CON组和HF组相比,HC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HC组和CON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HF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CON组相比,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CON组和HC组相比,HF组大鼠肝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所述,相同代谢能水平下,HF组和HC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增加。HC组大鼠血脂升高;HF组大鼠血清葡萄糖、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升高,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且通过肝脏PEPCK和SREBP1基因表达调控途径影响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慢性应激对产蛋鸡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48只158日龄如皋黄鸡,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含15%酒精),试验组注射4 mg/kg的皮质酮,连续注射7 d建立慢性应激模型。试验结束后对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以及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皮质酮处理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重以及肝脏和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P<0.01),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胆固醇降解基因CYP7A1的蛋白表达、CYP27A1和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皮质酮处理后亦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皮质酮通过上调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以及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造成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累积。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苜蓿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及肝脏组织中胆固醇 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 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 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苜蓿皂苷预防组和苜蓿皂苷治疗组,每组 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 3组均饲喂高脂饲粮,其中苜蓿皂苷预防组从第 1周开始灌胃240mg/kg苜蓿皂苷,苜蓿皂苷治疗组从第 5周开始灌胃 240mg/kg苜蓿皂苷,试验期共 8周。测定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肝脏 CYP7A1和 LDL-R的蛋白和 mRNA表达结果。结果表明:1)和高脂模型组相比,苜蓿皂苷极显著降低预防组大鼠体重及预防组和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同时改善肝脏脂化程度。2)苜蓿皂苷预防组和治疗组CYP7A1和 LDL-R的蛋白和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果提示,苜蓿皂苷通过促进肝脏 CYP7A1和 LDL-R的表达,增强肝脏胆固醇的排泄,发挥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组织抗氧化能力及相关酶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8 kg的大×长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苜蓿皂苷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苜蓿皂苷的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降低仔猪十二指肠和盲肠的pH(P0.05),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乳酸菌数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提高仔猪肝脏和肾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并显著提高仔猪肝脏和空肠中GSH-Px mRNA表达量及十二指肠和回肠中CAT mRNA表达量(P0.05)。综上,苜蓿皂苷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其组织抗氧化能力并有效改善其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柚皮苷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机制,将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高剂量预防组,低、高剂量治疗组;低、高剂量分别为10 mg/kg和30 mg/kg。5周结束,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表明,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PCSK9的表达和血清中TG、TC、LDL-C水平都低于高脂模型组,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LDLR的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说明柚皮苷通过PCSK9-LDLR通路防治试验性大鼠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控制摄食对小鼠肝脏及肾上腺胆固醇代谢的影响。采用雄性ICR小鼠为试验对象,先适应性饲养3 d,在体重达24~25 g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自由摄食)、摄食4.0 g组[摄食量:4.0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88%]、摄食3.0 g组[摄食量:3.0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66%]、摄食2.0 g组[摄食量:2.0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44%]和摄食1.5 g组[摄食量:1.5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22%]。各组自由饮水,控食14 d后处死小鼠,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及睾丸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取肝脏和肾上腺组织分别抽提总RNA和总蛋白,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W estern blot方法检测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 A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结果表明: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控食组小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摄食3.0 g组、摄食2.0 g组和摄食1.5 g组小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B类清道夫受体1(Scarb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激素敏感脂酶(Lipe)、载脂蛋白E(Apoe)、ATP结合盒转运体G5(Abcg5)、ATP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7A1(Cyp7a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肝脏X受体β(Nr1h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g)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基因的表达则显著下调(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摄食2.0 g组和摄食1.5 g组小鼠肾上腺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A1(Cyp11a1)、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1A1(Cyp21a1)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摄食1.5 g组小鼠肾上腺St AR和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Cyp11b1)基因的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而摄食3.0 g组、摄食2.0 g组和摄食1.5 g组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2(Cyp11b2)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此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控食组小鼠肾上腺St AR蛋白表达均增强且随着摄食量的降低而增强。由此可见,严格控制摄食会影响小鼠免疫器官脾脏与胸腺,同时代谢器官肝脏也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胆固醇在肝脏与肾上腺的代谢与转化。  相似文献   

11.
旨在比较辛伐他汀与依折麦布对高脂饮食金黄地鼠降脂效果的差异。选取体况健康的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依折麦布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他3组饲喂高脂饲料;采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高脂饲喂的金黄地鼠辛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连续灌胃9周,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同期灌胃蒸馏水;试验结束时,称量各组金黄地鼠体重,取肝脏样本进行称重,计算肝体比;制备肝脏组织学切片进行HE染色,利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的肝脏重量极显著增加(P<0.01),依折麦布组的肝脏重量变化不显著(P>0.05);辛伐他汀组的肝体比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依折麦布组的肝体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肝脏颜色呈土黄色,表面有颗粒感,边缘锐利,眼观特征与高脂模型组相似;依折麦布组肝脏与空白对照组肝脏眼观特征一致,均呈暗褐色,质地柔软,边缘锐利;辛伐他汀组肝脏镜检观察可见肝周边缘部肝细胞质内出现大脂肪空泡,将细胞核挤向一边,可见空泡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依折麦布组肝脏组织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均质红染,胞质丰富,未见大脂肪空泡、空泡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索排列整齐。综上提示,依折麦布对高脂饲喂的金黄地鼠肝脏的降脂效果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阉公猪氧化还原状态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21头体重[(62.90±1.12)kg]相近的健康苏淮阉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Ⅰ组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猪分别以14%和28%的脱脂米糠部分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并使用豆粕、麸皮和豆油等物质调平基础饲粮与试验饲粮的消化能、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预试期10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苏淮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苏淮猪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苏淮猪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最高,且与试验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苏淮猪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2)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苏淮猪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肝脏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3)脱脂米糠部分替代饲粮玉米对苏淮猪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1(CYP7α1)和胆固醇-27α-羟化酶1(CYP27α1)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苏淮猪肝脏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清道夫受体BI(SR⁃BI)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此外,试验Ⅲ组苏淮猪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量最低,且与试验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将苏淮猪血清TC和LDL⁃C含量分别与血清和肝脏氧化标记物及抗氧化酶做相关性分析表明,同一个体血清TC含量与肝脏GSH含量以及GSH/GSSG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LDL⁃C含量与肝脏GSH含量以及GSH/GSSG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脱脂米糠部分替代饲粮中玉米可部分改变苏淮猪血清和肝脏氧化还原相关酶的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胆固醇代谢和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哺乳期补饲精氨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脂代谢功能的影响。试验成对选取7日龄体重相近40头哺乳仔猪,分为对照组(CON组)和精氨酸组(Arg组),每组20头猪(公母各占1/2)。7日龄起,在自然哺乳的同时,CON组仔猪每日灌服生理盐水40 mL,Arg组每日灌服精氨酸40 mL[250 mg/(kg·d]。在21日龄时,仔猪断奶并饲喂基础饲粮。每组在断奶当天(21日龄)和断奶后第3天(24日龄)每次随机挑选8头仔猪(公母各占1/2)屠宰并采取肝脏。结果表明:1)断奶后第3天,仔猪的体重与肝脏重均极显著低于断奶当天(P<0.01);与CON组相比,断奶后第3天,Arg组仔猪肝脏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2)与CON组相比,Arg组仔猪肝细胞粒径极显著提高(P<0.01),肝细胞面积显著提高(P<0.05)。3)断奶后第3天,仔猪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断奶当天(P<0.01);断奶当天,Arg组仔猪肝脏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4)与CON组相比,断奶当天,Arg组仔猪肝脏中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得,哺乳期补饲精氨酸能够促进断奶仔猪肝脏发育,提高肝脏中HDL⁃C含量,降低肝脏中LDL⁃C含量,提高肝脏中LPL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断奶仔猪肝脏脂代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阶段性饲喂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对仔猪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肝脏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用体重为(8.45±0.94)kg的35日龄"杜×长×大"雌性仔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持续饲喂基础饲粮,镰刀菌毒素组持续饲喂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玉米赤霉烯酮0.90 mg/kg,呕吐毒素1.43 mg/kg,烟曲霉毒素5.85 mg/kg),自然恢复组在饲喂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35 d后,改饲喂基础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组仔猪肝脏相对重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经21 d自然恢复后,与镰刀菌毒素组相比,自然恢复组仔猪肝脏相对重量有所降低(P0.05),血清AST、ALT和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和GLB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肝脏GSH-Px、肝脏T-SOD活性有所升高(P0.05),血清和肝脏M 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长期饲喂镰刀菌毒素能够造成仔猪肝脏损伤,影响肝脏的抗氧化、蛋白质合成和免疫功能,而经过21 d恢复期,仔猪肝脏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