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动物学报》2021,25(2):82-85,90
通过检测兽群狐脑炎(犬腺病毒CAV)中和抗体水平,了解未免疫兽自然感染情况及免疫兽免疫效果,为养殖场疫苗免疫提供依据。采用病毒中和试验方法对国内部分地区38个特养场396份狐、貉、果子狸血清样本CAV中和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免疫狐场,免疫后23~96 d,CAV抗体阳性率100%,免疫效果良好; 27个未免疫狐场CAV抗体阳率96.3%,其中18.5%部分阳性,77.8%全阳性; 4个貉养殖场CAV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 5个果子狸养殖场CAV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0,可见狐、貉自然感染严重,果子狸暂未现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2.
1病毒性肠炎 病原体为细小病毒,被病毒污染的笼舍,病毒能保持1年的毒力。狐、貉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幼狐(3~4月龄)最易感。我国各地一些凡不接种疫苗的养狐、貉场(户),狐、貉病毒性肠炎均有发生。本病的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与特点锦州地区养狐、养貉场近年来该病来常有发生,为此,对笔者河北乐亭、昌黎两地养貉专业户中两个养殖户进行了专项咨询及诊疗实验。两户共养基础乌苏里母貉、北极狐200余只,在2006年7月份咨询与诊疗调查中,据养殖场人员告知,到当时为止共发现患该病仔狐共8窝,仔貉2窝,合计仔貉、仔狐70只,进一步经过现场实地检查发现有约40只幼貉发生本病,合计占当年所产狐、貉总数的10%左右。瘫软症发病的主要特点是,成年狐、貉几乎不发生本病,发病对象主要是仔狐和断乳初期的幼貉;从疾病的流行特点来看,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不波及临近养殖户狐、…  相似文献   

4.
<正>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毒引起猪、马、牛、羊等家养动物,犬、猫等伴侣动物,家兔和小鼠等实验动物,以及浣熊、狐狸等野生动物等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狐貉感染后出现奇痒和脑脊髓炎,动物出现自咬、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笔者最近接诊河北昌黎一例病例,近800多只狐貉死亡,养殖场经济损失惨重,现报告如下,以提醒广大养殖同仁加强防范。1发病情况2012年10月11日,河北某养殖户带病死狐貉到昌黎动物疾病控制中心来诊断。主诉其今年饲养狐貉1300多只,之前动物健康,长势良好,自10月5号开始见  相似文献   

5.
<正>某养殖场近500只水貂、100多只狐貉及一头怀孕母猪、一只家养猫相继死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详情见下文……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马、牛、羊等家养动物,犬、猫等伴侣动物,家兔和小鼠等实验动物,以及浣熊、狐狸等野生动物等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水貂感染后出现急性麻痹死亡,狐貉感染后出现奇痒和脑脊髓炎,动物出现自  相似文献   

6.
狐病毒性肠炎又称为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均在80% ̄100%。1病原体病原体为细小病毒,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脱氧核糖核酸,颗粒形态多为六角形或圆形,呈20面对称。该病毒较稳定,对外界有较强抵抗力,能抵抗pH值3 ̄9的环境,能耐受66℃高温。被病毒污染的笼舍,病毒能保持1年的毒力。2流行特点狐、貉等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幼狐(3 ̄4月龄)最易感。我国各地一些凡不接种疫苗的养狐、貉场户,狐、貉病毒性肠炎均有发生。本病的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在发热和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传染期,不…  相似文献   

7.
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可导致狐狸、貂、貉等动物泌尿生殖感染、不孕和流产,并证实该病是人畜共患病。随着大庆地区狐、貉养殖量增长,狐、貉发生流产的数量不断增多,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是狐狸、貉流产的主要致病菌,因此,针对大庆地区狐狸加德纳氏菌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血液里,附着于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单细胞原生物,能引起各种动物热性、溶血性疾病,属人畜共患病,动物临床俗称为"血虫病"。近几年国内毛皮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区各毛皮动物养殖场时常发生,以狐貉发病居多,湿热环境能促进本病的发生,由于本病在前期临床多呈现隐形经过,往往得不到广大养殖同仁的重视,现将本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齐齐哈尔某养殖场饲养的仔狐突发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过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认该病是由绿脓杆菌感染引起。1发病情况发病期间该养殖场饲养的病仔狐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病程一般较短,多数于发病后3~4d死亡。该养殖场应用左氧氟沙星对该病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甚微,发病仔狐死亡率仍可达到30%。2临床检验患病仔狐多表现为体态瘦弱,被毛粗乱,鼻端干燥,出现  相似文献   

10.
<正> 犬瘟热是犬、狐、貉等犬科动物,水貂、紫貂等部分鼬科动物,以及其它食肉毛皮动物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来,某些军(警)犬养殖基地和狐、貉、貂、养殖场、户在接种犬瘟热疫苗后,仍然爆发犬瘟热.这种情况虽较少见,但死亡率很高,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有鉴于此,作者根据国内外情况,就可能导致犬瘟热预防接种失败的有关因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中动协养殖委办公室先后接到各地养貉场、狐场打来电话,反映他们所养的蓝狐、貉患了螨虫病,有的还有死亡现象,希望能得到指导。下面,特将有关毛皮动物螨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狐貉是特种经济动物,经济价值较高。但发生疫病,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此将多年积累的狐貉常发病的防治介绍给同仁,供养殖户参考。难产:因母狐貉过于肥胖,胎儿过大,或胎势不正,而导致本病。其症状是母狐貉惊恐不安,频频进小屋,回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狐貉养殖场中,除接触感染外还可以自然感染,一旦感染此病死亡率极高。犬瘟热病毒以发病时间长,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狐貉更壮     
狐貉更壮是保定天拓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皮毛动物营养添加剂,经过在河北、山东、辽宁等地狐、貂、貉等养殖场的分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狐貉更壮的皮毛动物生长发育快、营养转化率高、体硕毛亮、皮质优良、抗病力强、病后恢复快、残弱个体复壮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 2006年3月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和万全县的一些养殖场的貉开始相继发病,笔者对其中几个较大规模养殖场进行调查。病貉发病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奇痒,抓挠皮肤,皮肤溃疡,后结痂进而形成秃斑,严重影响皮毛质量。根据病貉特征性结痂初步诊断为貉子疥螨病。现对本例貉子疥螨病的诊疗综述如下:1 病原及传播途径该病的病原为低等节肢动物疥螨,它可以钻进貉子等毛皮动物的皮下产卵并大量繁殖。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季节,苍蝇大量繁殖,四处飞爬,可将外界的螨虫带到貉子的笼网上或直接带到貉子的身体上,患病貉及病貉使用过的笼具、水盒等均可成为螨病的传染源。而当地大多数养殖场没有完善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场内粪便不能及时清除,垫草长期不进行更换;有的场内甚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中国皮革协会和国际毛皮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动物福利(水貂狐貉)示范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山东潍坊远东养殖有限公司等8家毛皮动物养殖场获评"国际动物福利(水貂狐貉)标准示范场"称号。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家毛皮动物养殖企业获此殊荣,为促进毛皮经济动物养殖行  相似文献   

17.
<正>犬瘟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狐貉养殖场中,除接触感染外还可以自然感染,一旦感染此病死亡率极高。犬瘟热病毒以发病时间长,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为特征。1流行特征犬瘟热病多发生在10月至来年4月,应特别注意的是3月龄至1岁的幼狐貉最易感染。发生犬瘟  相似文献   

18.
<正>魏氏梭菌病又称肠毒血症,是多种毛皮动物及家畜较易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表现为全身毒血症、剧烈腹泻、软肾、肠道重度出血等。毛皮动物以鹿、水貂、狐、海狸鼠等发病较常见,而貉感染魏氏梭菌报道较少,笔者将遇到乌苏里貉魏氏梭菌病的诊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以貉狐为代表的皮毛动物养殖的较快发展,来我院就诊的貉狐的难产病例也相应有所增加。本病如得不到及时救治,会对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多年来对貉狐难产病例救治的体会做如下报告。1发病原因1.1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均衡,可影响母子貉狐的生长发育,致使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症状患病貉狐双后腿拖地,有时也会前双腿不能站立。解剖有骨骼肌干燥、肌肉发淡或白色现象,肌肉萎缩,心肌干燥、粗糙,有坏死灶。医学名称为"白肌病",俗语为瘫痪。本病发病快,往往一夜之间貉狐就双腿拖地不能动,但照常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