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考虑直观性和作图方便,轴测图的种类选用正等测,用四心法画出圆柱底面圆的投影-椭圆,如图1(a)为简化作图,对于此零件而言,只需作出部分圆柱即可,如图1(b)再画出截切后产生的截交线的投影。1.作特殊点:A、B、C因ab平行于y坐标轴,故其轴测投影AB亦平行于y轴测轴;在z轴测轴上由ZA(等于ZB)定出O点,过O点作平行y轴测轴的直线,在其上取OA=oa,OB=ob得A、B两点,由C点坐标C(Xc,0.Zc)画出C点。如图2,注意C点不在圆柱转向轮廓素线L上。2.作一般点:D、E、F、G1)坐标法…  相似文献   

2.
轴测图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它既能辅助学生读图,从而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在几种轴测图中常用的是正等测图,众所周知,平行投影面的圆的正等测图为椭圆,画这种椭圆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教材介绍的大多是坐标法和菱形法。由于菱形法作图比坐标法简单,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菱形法作图步骤较多,且其中有一些重复而不起作用的部分,所以菱形法也不是最简单的画法。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菱形法的基础上力求一种更为简单迅速的画椭圆的方法,使教师讲课和学生做作业都能更节约时间。一、一…  相似文献   

3.
对负泊松比多胞蜂窝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得到更加准确的等效弹性性能预测公式。使用ANSYS软件对4种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进行压缩模拟实验和三点弯曲模拟实验,选取出等效弹性性能最佳的蜂窝结构为椭圆型蜂窝结构。用有限元分析和孔隙率修正2种方法,分别求得椭圆蜂窝结构的等效弹性模量、等效泊松比、等效剪切模量在孔隙率为0.1~0.7的曲线变化,得出有限元拟合的等效性能误差较小,使用有限元拟合公式预测等效弹性性能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和优化计算来解决鼓式制动片内弧椭圆加工方法的参数确定和减少误差的问题。以椭圆凹线拟合圆曲线的椭圆法必然存在误差,分析了误差的影响因素,给出了一定条件下的误差表达式和使误差最小的参数优化方法。椭圆法具有加工精度不受砂轮磨损影响的特性(砂轮不需修整特性),从而容易解决砂轮磨损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讨论的结果得到了验证,并已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转向梯形机构在车辆上应用甚广,其设计一般采用作图法,但误差较大,不能保证所选取的参数为最佳。采用解析法虽能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但因设计计算繁琐,较少应用:借助于计算机,使用优化设计方法,这个问题则很容易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1.前言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中,为了寻求最优生产条件或最优设计,往往需要进行试验。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验数据的图象表示,就是在一定的座标系中,标出试验数据点,并用回归线将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可以根据回归分析所求得的回归方程描绘回归线,也可以根据试验数据点的分布,直接用作图法近似地画出回归线。为了使试验数据的图象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试验数据的图象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7.
转向梯形机构在车辆上应用甚广,其设计一般采用作图法,但误差较大,不能保证所选取的参数为最佳.采用解析法虽能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但因设计计算繁琐,较少应用.借助于计算机,使用优化设计方法,这个问题则很容易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中,一般来说,实验法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但比较繁琐;解析法可以计算出机构的运动误差,但常需建立比较复杂的数学关系式;图解法原理简单,方法直观,却存在作图误差。但若将计算机绘图如CAXA电子图板用于图解法设计,既可以克服传统图解法精度差的缺点,又可提高作图速度。  相似文献   

9.
调整气门间隙一妙法4125和4115发动机,可用二、三缸排气门压开量来调整其气门间隙。通过计算,4125和4115发动机的二、三缸排气问弹簧座各压下4.87毫米和5.04毫米时,恰是一、四缸活塞到达上止点位置。用此法调整气门间隙,省事、准确、可靠,同...  相似文献   

10.
以伯努利方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风力作用下物体克服重力飞起的数学模型,其中设计的物体上弧面是椭圆弧面,利用曲线弧长积分求得弧长,但由于椭圆弧长积分原函数很难求出,利用积分近似计算中的抛物线法完成计算,迭代计算次数多,在编程软件中编制程序生成计算器完成计算。在计算器中输入不同参数,利用控制变量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风力作用下影响物体上升力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拖拉机牵引性能预测模型未包含前后轮附着差异、载荷转移和前后桥运动不协调等因素对滑转效率和滚动阻力的影响,导致四轮驱动拖拉机的田间牵引性能预测精度较低。为此本文从拖拉机轮胎的驱动特性和载荷特性入手,通过引入轮胎指数、机动指数等特征参数,分别建立了土壤-轮胎驱动模型与包含轴荷转移的前后轮胎载荷模型;在牵引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实际前后桥运动不协调性对总体底盘作业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整机滚动效率与滑转效率的预测模型,导出了包含轮胎规格、土壤特性、整机前后桥运动不协调特性、传动效率的四轮驱动拖拉机牵引性能预测模型。针对模型多变量、非线性产生的求解难题,基于双维度迭代法设计了预测算法与流程;采用研究的方法开展了实例分析应用;针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验证需求,设计并开展了实车田间牵引试验,结果表明:最大牵引力与特征滑转率对应的牵引力的仿真值误差分别为1.41%与1.74%,滚动阻力误差为0.64%,较对照组准确度提升较大,总体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2.
应用稳健设计理论采用集成仿真技术,以转向梯形底角、转向臂长度、主销中心距和轴距为设计参数,传动角为约束,以转向时内轮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的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零件制造精度对转向性能的影响,采用具有正态分布参数的蒙特卡罗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转向机构进行稳健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集成仿真方法与传统数学模型设计方法相比较大地提高了分析研究效率,而且当设计参数存在微小变化时,能有效保证转向系统的运动轨迹精度和传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玉米机后桥强度分析时,需要合理的简化玉米机后桥模型。正确建立后桥有限元模型后,再根据几种典型的工况来计算后桥所受的载荷,通过nastran进行计算分析能验证后桥的强度问题。根据此方法能有效地验证玉米机后桥的强度,对产品设计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某型商用车前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应力特征的轻量化研究方法。对前桥进行理论受力分析,从而确定有限元加载方式。建立前桥有限元模型,并对前桥典型工况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最大值低于材料屈服强度,因此存在轻量化空间;通过对前桥模态分析,证明了前桥动态特性的合理性。以前桥最大应力为约束进行拓扑优化,优化后模型在满足强度、刚度及模态要求下,减质3.4kg,实现轻量化。  相似文献   

15.
轴心调校的激光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激光和PSD技术应用于机械回转系统的轴心调校的新方法。分析了测量原理,介绍了仪器组成,推导了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面向装配精度的质量控制点公差分配模型,实现了装配过程中不同类型质量控制点间非线性耦合关系的量化表达,揭示装配误差累积规律;利用混沌理论与双阶段变异策略对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在装配过程开始前,计算各质量控制点公差初始分配结果,当上游质量控制点根据初始分配结果被实例化后,启动再分配机制,结合实例化数据对公差分配模型再次求解,为后续质量控制点实例化提供决策支持,实现装配质量在线优化和前馈控制;以某型主锥总成装配过程中选垫与主齿螺母拧紧工序为例,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利用解析模型模拟土壤溶质迁移过程、估计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在假定土壤溶质质量浓度分布为n次幂函数的基础上,结合边界层方法,将描述土壤溶质质量浓度分布的低次幂函数进一步推广,得到土壤溶质迁移的n次幂函数近似解析模型.在2个时刻(t=360,720 min)、较大距离(120~450 cm)时,利用不同次幂函数模型对溶质迁移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孔隙水流速度较小(v=0.01 cm/min)时,在短历时(t=360 min)、长距离(x>50 cm)处,六次幂边界层解与其他次幂边界层解相比具有较高精确度;对边界层距离公式受各参数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较小的孔隙水流速度(v≤0.01 cm/min)对边界层距离影响甚小;基于较小土壤孔隙水流速(v=0.01 cm/min)及测量仪器的不同灵敏度,利用不同次幂边界层距离公式对土壤溶质迁移参数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用较高灵敏度的仪器进行测量,结合六次幂的边界层距离公式可准确地推求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弥散系数D及延迟因子R.  相似文献   

18.
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三轮车半轴的三维模型,在Simulation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半轴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悬浮式前桥作为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对衰减因路面扰动激励而产生的振动有着重要作用,而插装式比例阀为悬浮式前桥系统的振动控制过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设计了用于前桥悬架系统的插装式比例阀液压系统回路,并对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明确了设计部件与悬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部件参数的设计优化,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前桥悬架阻尼调节。为降低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设计方案的重复性,采用田口设计方法,选择蓄能器状态、节流阀孔径等因素作为设计因子,以阶跃和正弦激励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结合AMEsim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得到基于悬架输出力、簧载质量振动加速度评价指标的最优配置设计,并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负载阶跃变化时,约2s内,液压油缸两腔压力可调整至平衡位置;当路面阶跃激励时,插装式比例阀可快速响应,调整时间小于0.5s,系统可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运输作业工况下的减振需求。  相似文献   

20.
建立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影响、前轮回正的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求取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的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基于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解析表达式,定量解析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车辆转向特性的影响,得知随着车速提高,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的空气升力增强,车辆不足转向趋势愈加明显,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作用与前二者相反。基于上述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高速车辆路面不平度稳定性的影响,得知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可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减小,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则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