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北方水稻》2021,51(5)
水稻品种松辽122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北方早粳晚熟品种选育技术课题组育成的产量高、品质佳兼具多抗、适广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2.7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2.0%,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3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2.6%。吉林省引种备案,在中熟稻区种植,2 a试验平均产量625.6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6.3%。品质达到国标优质米2级,适应性广,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蒙松138是以"松辽02-A21"为母本,以"华越前"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穿梭育种,系谱法选育而成。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5.4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4.15%。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5.6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1%,增产点数100%。适于在吉林省中熟稻区、内蒙晚熟稻区以及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区域种植,需≥10℃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新稻41号,生育期145 d,需≥10℃积温3 000℃,在新疆属中晚熟品种。2010~2011年2 a区试平均产量778.72 kg/667 m~2,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9.7%;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8.2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3%。该品种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适合在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伊犁等中晚熟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乌兰1号(松辽1508)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早锦品种为母本,众禾一号品种为父本,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育成。生育期136 d,需≥10°C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2 a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2.5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3.9%,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0.5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2.9%。抗稻瘟病综合表现为抗(R),抗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虫,较耐寒、较抗盐碱,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适于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品种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松辽186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3-8为母本,松辽05-L328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 a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66.7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9.4%;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7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15.2%。生育期136 d,需≥10℃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王金秋 《北方水稻》2016,(4):48-50,55
水稻新品种松辽838由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经国家3 a试验,其中,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9.75 kg/667 m~2,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72.14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0.13%,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综合性状优异,适宜在北方稻区中早粳早熟区域种植。围绕松辽838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探讨性地提出优质栽培技术供广大稻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杂交早粳辽优4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优4418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以辽4A和特异优质恢复系C418测配选育而成。通过近年的生产实践表明 ,该组合具有穗粒优势明显、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该组合1994~1995两年北方杂粳区试平均每667m2 产量498kg,比对照黎优57及辽粳326增产18.4 %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继续参加全国北方水稻品种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721.5kg,较对照秋光增产15.4% ,达极显著水平。1998~1999两年区试平均每667m2 产量682.5kg,较对照秋光增产7.4%。从生产示范结果看 ,2000年北方6个点平均每667…  相似文献   

8.
辽河糯是以秀子糯为母本,以辽盐糯为父本,用系谱法育成的中熟粳糯稻品种。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57 d左右,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8.3%,胶稠度100 mm,直链淀粉含量2.1%,阴糯米率6.5%,白度1级。省区试2 a平均产量591.24 kg/667 m~2,比对照辽粳371平均产量539.85 kg/667 m~2增产9.52%。适于在沈阳铁岭以南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禾田稻2号(代号松辽628)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粳稻新品种。2 a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9.05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6.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6.1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17.1%。品质佳,整精米率74.2%、垩白度0.8%、直链淀粉16.4%,食味评价86分。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大面积生产,产量品质双优,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强势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化开发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1.
孙艳 《北方水稻》2019,49(3):58-59
绥粳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系谱法育成,主茎12片叶的早熟品种。2016~2018年引种试验平均产量548.7 kg/667 m^2,对照品种龙庆稻3号平均产量517.3 kg/667 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6.03%。绥粳18耐寒抗逆性强,活秆成熟,适合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0℃有效活动积温2 300~2 450℃的稻作区种植,可在相应的生态区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盐粳939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5 kg/667 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0.4%,6个试验点均增产,增产幅度在2.9%~17.4%。该品种具有发芽势好、成苗率高、分蘖力强、抗低温、抗倒伏等特征特性,米质较优,适合在中晚熟稻区种植。在栽培管理上,应围绕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特征特性:该组合全生育期147.1天,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弱,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直立、叶姿挺拔、叶色深绿。谷粒短圆,着粒密度较密。颖尖无芒、颖壳秆黄色、颖尖无色。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后期转色好,米饭口感软。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产量表现:2008年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16.0kg/667m~2,比对照秀水09增产8.7%,达显著水平;2009年续试平均单产511.1 kg/667m~2,比对照秀水09增产8.7%,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13.6kg/667m~2,比对照增产8.7%。2008年浙江省桐乡市种子公司试种1.33hm~2,平均单产达652.0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天龙优1340是四川西科种业股份公司与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以三系不育系天龙13A为母本,与高生物量、高配合力恢复系天龙恢140配组,共同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2-2013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5.5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平均增产6.9%,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8.4 kg/667 m~2,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7.0%,增产点次达100%。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新稻16号产量高、米质优,一般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而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两年区试点11个,有9个点较对照增产。经多重比较和品种稳定性分析,表现出很好的稳产性。2005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810.4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10%;2006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788.9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5.41%。两年平均产量799.6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0.76%,达极显著水平。在米泉市种子站、伊犁州农科所、温宿县种子管理站、塔河种业试验站和莎车农技中心的5个试点上都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适应度达100%。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禾867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并通过吉林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45 d,需≥10℃积温2 850℃,属吉林省晚熟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947.5 kg/hm2,比对照品种秋光增产7.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830.5 kg/hm2,比对照品种秋光增产6.9%。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活秆成熟和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新稻13号(红米)米质优,而且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两年区域试验点10个,其中有4个点较对照增产4.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73.1 kg/667 m~2,在区试上都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铁粳14是以盐丰47为母本,以辽24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35.4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8.4%,米质较优,抗穗颈稻瘟病,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介绍了铁粳1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20.
Ⅱ优航2号(Ⅱ-32A×航2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现将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Ⅱ优航2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602·3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570·5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9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69%。2006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音头村连片种植7 hm2,经专家验收,平均干谷产量763·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2%。2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