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饲养管理不当、挤奶手法不正确使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表现乳房发热、疼痛、肿胀、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易转成化脓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乳房出现硬结,产奶量显著减少或丧失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挤奶方法不当而造成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临床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疼痛、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死亡;或转为慢性,乳房发生硬结,奶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失去产奶能力。乳房炎对奶  相似文献   

3.
1按摩是挤奶技术的第一步   1.1挤奶时的条件反射能够促进乳汁的流出   小牛舔母牛乳房的动作刺激了母牛的乳房,激发了母牛荷尔蒙的分泌,促进了乳汁从乳腺叶排出到乳槽.这就是条件反射而形成的排乳的机械过程.因此,在挤奶之前,作为人为的刺激促进乳汁的排出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让奶牛看到挤奶机,让奶牛听到熟悉的声音,挤奶前的喂料等,这些都相当于条件反射的刺激.  相似文献   

4.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挤奶方法不当而造成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临床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疼痛、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死亡;或者转为慢性,乳房发生硬结,奶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失去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 漏奶是指未经挤奶,奶从乳头内自然流出的现象。漏奶分为正常和非正常。前者常见于母牛在正常的挤奶过程中,由于乳房内乳汁的分泌与充盈,致使内压增加而有漏奶现象,也称为生理性的;后者则见于非挤奶时间、经常也有奶从乳头内流出,此为不正常的漏乳,这种白白的漏奶,不仅极大地影响奶产量,同时也给饲养者造成了极大浪费。1 病因主要是因乳头损伤所致,如挤奶时用力过大,机器挤奶时真空压力过大,抽时过长,引起乳头末端黏膜发炎和纤维化,破坏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紧张性,导致括约肌萎缩、松弛  相似文献   

6.
急性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一种乳房疾病,多发生在母牛产犊后挤乳初期。从临床诊疗病例分析,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挤乳技术不熟练,挤不尽乳汁,使乳房积乳;牛舍不卫生,乳房不清洁;乳房、乳头外伤,受细菌感染所引起。初次养牛户的母牛多见发病。因抗菌素可引起药物残留,故笔者应用非抗菌素药物配合中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临床症状患牛乳房局部肿胀、发红、热痛,触诊时疼痛明显,挤奶时尤为疼痛不安,骚动踢腿,甚至抗拒挤奶。挤乳量明显减少,乳汁呈棕红色或黄褐色,乳汁中出现白色絮状物,带有血丝。病情重者体温升高,食欲减少。2治疗方法2.1…  相似文献   

7.
1病因 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较多,如乳腺闭塞、奶管不畅、乳汁蓄积可引发乳房炎;乳牛躺卧于不清洁之圈舍挤压乳房或造成乳房感染;泌乳期因幼犊吸吮或机器挤奶、人工挤奶不当,使病原菌侵入乳房亦导致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1.病因 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较多,如乳腺闭塞、奶管不畅、乳汁蓄积可引发乳房炎;乳牛躺卧于不清洁之圈舍挤压乳房或造成乳房感染;泌乳期因幼犊吸吮或机器挤奶、人工挤奶不当,使病原菌侵入乳房亦导致乳房炎。 2.症状 乳房肿大变硬,皮肤紧张发红,有  相似文献   

9.
1定期筛查、隔离病牛 临床检查,通过挤奶人员手和眼的感知来完成,每天挤奶前进行乳房淋洗按摩,观察乳房是否有硬块、肿胀、热、痛反应。挤奶开始时,先从每个乳区挤出三把奶于固定在大杯子口上的带滤网的黑色检查板上,检查是否有奶块、絮状物并观察奶颜色的变化,判断该乳区的健康情况。如出现异常表现则进行乳房炎实验室诊断,如无异常表现,即可正常挤奶。月检是每头牛每个乳区每月检查一次,方法采用间接乳汁体细胞计数检查法。  相似文献   

10.
1乳房炎为奶牛多发疾病,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  相似文献   

11.
奶山羊乳房炎能引起腺体组织肿胀、充血、奶质变性,甚至出现全身症状,其危害性很大。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挤奶方法不当而造成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临床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疼痛、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  相似文献   

12.
<正>牛乳房炎是产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普遍应用挤奶机挤奶的时代,往往发生成群奶牛患病的情况。临床上乳房炎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1发病原因奶牛发生乳房炎往往是由机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单个或综合作用所致。急性乳房炎是由各种不同因素使乳汁潴留、蓄积在乳房内,或由于畜舍牛床,挤奶者的手及盛乳器等被污染而发生。工作人员集中挤奶时共用洗乳桶、洗乳器是造成乳房炎大面  相似文献   

13.
饲养管理水平低是引起隐性乳序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如运动场凹凸不平、积水泥泞、长期不清理,牛舍地面和排尿沟内粪便及污物堆积,使牛乳房污染严重;挤奶员的素质不高,出现违规操作,如手工挤奶方法不当,挤奶前不擦洗乳房或擦洗乳房的水中未添加消毒剂,每次挤奶时乳汁未挤净,挤奶后不用消毒液浸乳头,  相似文献   

14.
大叶紫珠(马鞭草科紫珠属)味辛苦平。有止血、止痛、收敛、散瘀消肿等作用,对家畜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创伤出血、跌打肿痛等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笔者用于治疗各龄奶牛的各种出血病症10多例,均获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病例。病例〔1〕:1991年2月27日,我场第一牛舍2号牛挤奶时右前乳房挤出乳汁全部呈鲜红色血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养牛业 ,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症状 临床型乳房炎 乳汁稀薄 ,有絮状物 ,乳房发红、肿胀、质硬、疼痛感、产奶量明显下降。隐性乳房炎 细菌侵入乳房 ,引起临床症状 ,但乳汁在生化上及细菌学上发生变化。预防 采用科学挤奶 ,将奶挤净 ,防止留奶。挤奶后消毒。隔离病牛 ,防止传染病、子宫炎、机器挤奶并发乳房炎。对于干乳期牛 ,干奶时榨完最后一次奶向乳头内注抗菌药物。治疗 消灭病原微生物 ,控制炎症发展。局部治疗 用 1 0 %鱼石脂软膏涂患区。用青链霉素或乳炎安注乳头内。全身治疗 肌…  相似文献   

16.
血乳就是乳汁中带有血液,挤出的乳汁呈粉红色、鲜红色、紫色或暗紫色,有时乳中混有血丝,严重者挤出的乳汁旱黑紫色,很快凝结成块.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家畜,但以奶牛最为常见,多发生于奶牛生产后第一次挤奶时.  相似文献   

17.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是兽医临床常见病,如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奶牛生产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生产能力。现将1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该奶牛5岁,左侧两乳房发病严重,左侧个别乳叶有硬块;患病乳区皮肤呈紫红色,肿胀明显;挤乳躲避,有剧痛感,水肿严重,肿胀乳房下垂,接近地面;乳汁稀薄如水,呈淡红的血色,并含有凝乳及凝血絮状物。病牛精神萎顿,食欲减少,体温升高至41℃以上,反刍停止。取乳汁涂片镜检,有红细胞;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有Gˉ菌存在。2防治方案(1)病牛停用机械挤乳,人工挤奶时要小心轻缓挤奶;不能放牧。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乳房炎中兽医称乳痈,多由产后乳汁郁积及邪毒侵入,或因挤奶不当,机械性刺激而引发乳房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炎症疾病。我县近年来奶牛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但由于挤奶技术和饲养管理条件都不够规范,加之饲养人员疏忽和误治,乳房炎病时有发生,甚至迁延日久不愈,给奶牛场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轻度乳房炎,全身及乳房无明显体征,采食、饮水、精神一切正常,仅在挤乳时发现乳汁轻度变性。急性乳房炎,乳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情况2011年12月,在邯郸县南堡乡瑞达奶牛养殖场有一头黑白花奶牛右后乳头挤奶不畅,挤出的乳汁呈线状,严重时挤不出奶,触诊乳头基部的乳头管可摸到绿豆大硬结,其他乳头出乳正常,该牛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欲正常,体温不高,乳房温度也基本正常,后用通乳针插入乳头3~4cm便能顺利导出奶来,由此判断可  相似文献   

20.
无棣张某一头3岁奶牛于2002年4月分娩,产一母犊,产后3个月时,在有挤奶时,乳汁不断地从乳房溢出,其质清稀而淡,而到挤奶时奶量又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