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院于1998年至2003年对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的病人进行了肝叶切除,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基层医院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B组30例,采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7.2% vs 63.3%,P<0.01)。A、B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肝内1~3级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2例。手术切开胆总管后,采用边夹、边切、边缝、边牵引方法逐渐向上显露和切开肝内1~3级胆管,取净结石,解除肝胆管狭窄,修整肝胆管成一个宽大、平整光滑的肝胆管盆;然后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并建立一个联合的抗返流装置,术后以胆系及溃疡病症状为内容随诊83例,随诊时间3个月~4年。结果疗效优者44例,良者34例,差者5例,优良率约达94%。92例术后均行胆道引流管造影,发现9例肝内胆管终末支有残石,残石率为9.8%。讨论了不横断胆总管的肝胆管盆Roux-y定向引流术的优越性,认为该术式既能取净结石及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又能抗食糜逆流和可避免术后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91年至今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胆管结石267例作分析。治疗途径分别有术中胆镜取石、左肝小切口、皮下盲襻和术后瘘道取石;取石方法包括吸引法、钳夹法、蚕食碎石、超声碎石、胆镜扩张和扩张于扩张法。结果:按照纤维胆镜取石的治疗标准成功262例。失败5例。术中胆镜取石成功率为99.2%(124/125例),术后瘘道取石成功率97.7%(83/85例),经皮下盲襻取石成功率97.1%(34/35例),经左肝小切口取石成功率95.5%(21/22例),无严重并发证。结论: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结石疗效满意,强调手术、内镜、碎石、术中B超、术中造影等相互配合方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术后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碎石、表麻胆管松动结石、水压冲击和结石表面注入H202后经胆道镜取石的方法治疗136例胆道难取性残留结石。结果:136例中,用活检钳碎石83例;用1%利多卡因注入含残石胆管、胆管壁松驰,结石松动套入取石网篮碎石18例;用生理盐水加压冲击胆管使结石松动,再用网蓝碎石19例;注入H202至残石表面,使之腐蚀碎石16例。结论:活检钳碎石,表麻后松驰胆管壁,生理盐水加压冲洗胆管和注入H202至残石表面腐蚀变小,再套入取石网蓝勒夹碎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术后残留难取性结石的较为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作者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76例的体会,认为术前对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常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但在联合应用纤维胆管镜取石过程中常会遇到结石过大或嵌顿、铸形、堆砌,或合并胆管狭窄、弯曲、局部膨大、形成襞褶或索带等多种困难,给完全取净结石带来很大挑战~[1-6]。近年来,各种碎石设备的应用为腹腔镜下处理困难结石提供了有效手段,可快速将巨大结石或嵌顿结石击碎成多个小块,多数通过冲洗即能自行排出,少数未能冲出的结石也易于成功实施网篮套取,明显缩短了取石时间,提高了取石效率和结石取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胆道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胆道残余结石率为10.9%;经T管胆道造影和B超检出残余结石53例(93.0%,53/57),35例(85.4%,35/41)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5例(5/6)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尽结石,仅6例(10.5%)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外胆管外伤较少见,常合并其他脏器伤,术前很难诊断,多需在剖腹探查术中才能确诊。治疗方法须根据具体伤情谨慎选择:①一次性手术:主要选择受伤至手术时间不超过24 h、生理机能破坏程度较轻、未合并其他脏器伤或虽合并其他脏器伤但程度较轻者;②损伤控制性手术:主要运用于受伤至手术时间长、合并肝脏、胰、十二指肠等重要脏器伤,出现休克、低体温、严重酸中毒及凝血功能紊乱的伤员;③单纯肝外胆管外伤延迟诊断的治疗:早期主要表现为胆汁外溢,易形成胆汁瘤,可采用胆管支架、鼻胆管引流、超声或CT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等措施;④肝外胆管外伤的远期手术:发生胆管狭窄、胆系感染等,需再次手术切除狭窄段,施行胆肠吻合术。肝外胆管外伤早期死亡常与其他脏器的外伤程度密切关联,晚期死亡则主要取决于胆系感染是否有效控制以及胆汁性肝硬变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肝胆管结石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和病理改变 ,一般处理较为困难 ,术后复发率高。本文对 95例肝胆管结石的肝左外叶作了切除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95例 ,男 36例 ,女 5 9例 ,年龄在 16~ 72岁 ,其中 31~5 0岁者 78例 (占 82 .1% )。 95例中有过 1次以上胆道手术史者24例 ,其中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9例 ,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7例 ,胆囊切除 4例 ,胆肠 Roux- Y吻合 3例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1例。结石分布 :属左肝管胆总管结石 48例 ,左肝胆管结石 2 1例 ,左右肝管胆总管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应用Glisson蒂横断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采用Glisson蒂横断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术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癌8例、肝癌78例。采用Glisson蒂横断解剖性行右半肝切除(Ⅴ+Ⅵ+Ⅶ+Ⅷ段)5例,右肝前叶(Ⅴ+Ⅷ段)切除12例,左肝外叶(Ⅱ+Ⅲ段)切除37例,左肝内叶(Ⅳ段)切除4例,左半肝(Ⅱ+Ⅲ+Ⅳ段)切除28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Glisson蒂横断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术中无肝蒂Glisson鞘内管道损伤。手术平均时间4.8(3.2~8.5)h,平均失血量600(150~1200)mL,平均住院时间15.6(12~20)d。术后出现胆漏2例,出现胸腔积液4例,均经引流、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Glisson蒂横断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肝内1~3级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2例。术后以胆系及溃疡病症状为内容随诊83例,随诊时间3个月~4年。结果疗效优者44例,良者34例,差者5例,优良率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肝内胆和细胞癌的CT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加做CT延迟扫描,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均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3例CT表面低密度,伴肝内胆管扩张6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4例;增强扫描呈线样强化5例,网络样强化4例,结节状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肝尾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对36例行肝尾叶切除术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800 mL。术后,8例肝内胆道结石及血管瘤患者恢复良好,10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或肝外转移者死亡6例。结论良好显露及对第三肝门精细的解剖是手术成功关键,肝尾状叶切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术后胆道镜进行临床应用性研究并探讨提高残石取净率的方法.方法: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结果:应用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石925例,成功率96.11%,结石取净率83.09%.结论: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残石的解决起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微创腔内技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5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应用微创腔内技术治疗,12例上段结石中8例单纯留置双J管,4例将结石推回肾盂后留置双J管;13例中下段结石中7例单纯留置双J管,4例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2例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25例均首先用膀胱镜逆行置管,15例手术成功,余10例行输尿管镜治疗。21例术后肾绞痛立即消失,余4例有间断轻微肾绞痛,服用解痉药物可以缓解。4例钬激光碎石和2例气压弹道碎石患者均有碎石排出,其余19例中有6例于分娩前自行排出,余13例在生育后进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所有患者术后肾积水均消失,均顺利生育。结论妊娠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保守疗法无效的情况下,采用逆行输尿管置管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mini-PCNL)联合输尿管镜碎石(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ini-PCNL联合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结果:37例47侧肾结石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其中属一期取净结石6例,二期取净结石24侧、三期取净结石9侧.结石总取净率83.0%(39/47);37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ini-PCNL联合URS治疗中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具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微创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患者应用后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患者80例,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后腹腔镜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还有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结石清除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患者,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可以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自Phlip1991年行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以来,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逐渐受到肝胆外科医生的青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75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胆石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为10%~20%,我国约为7%~10%[1-2]。相对于肝内胆道结石而言,肝外胆道结石更容易引起化脓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或胆源性胰腺炎,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更大,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治疗这类疾病一直是肝胆外科学者探索的热点。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成功的应用于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治疗。肝外胆道系统主要包括肝门部胆道、肝总管、胆总管、壶腹部胆道以及胆囊(管)。肝外胆道结石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