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草鱼“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避免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损失。笔者总结各地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防治草鱼“三病”并发症的10种有效方法,供生产者参考应用。1.用90%晶体敌百虫50g,乐果乳剂100g,漂白粉250g,食盐500g,加少量水,按顺序拌和后,每50kg草鱼,拌入饲料1.5kg,投于食台上,连喂2—3天。  相似文献   

2.
草鱼“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重庆水产》2005,(4):31-32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广、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但是草鱼病多,尤其是“赤皮、烂鳃、肠炎”,俗称草鱼“三病”,造成的损失可能占草鱼产量的30%-40%。本文总结了几年来在实践中探索的草鱼“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网箱养草鱼最严重的疾病是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或是这三病的并发症。通常这三种病又简称细菌性“三病症”。如何有效地解决网箱养殖草鱼细菌性“三病”的防治技术,是当前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不断探讨的一大课题。本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从生态和药物方面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草鱼易感染“三病”,即烂鳃、肠炎、出血病。在这三种病中,目前对烂鳃、肠炎病已有较好的防治方法,而出血病因为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鱼病,对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刚开始摸索,研究得不深。尤其是对“三病”并发症,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开展对草鱼烂鳃、肠炎、出血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对培育优质的大规格草鱼种、提高其成活率、提高其成鱼养殖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把我所二年来对草鱼“三病”的防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1986年6月初我们采用六合剂药饵预防,结果也未发生“三病”和死鱼现象。由此认为,六合剂是一种防治青、草鱼“三病”的特效药物。六合剂的配方是晶体敌百虫50克,敌敌  相似文献   

6.
草鱼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大,食料来源丰富,深受养殖者欢迎。但是它多病,从苗种培育到商品鱼的饲养过程中,经常受到鱼病的威胁,致使草鱼成活率较低。尤以草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发生率最高,且都以“三病”并发症死亡率甚高,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损失。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7.
经过对近百味中草药的筛选,优化组合配制了针对草鱼“三病”(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有明显疗效的4号复方组方——我们命名为鱼健宝;并对各组方剂、疗效、药理分别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4号复方“鱼健宝”对草鱼“三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表明,4个组方的中草药对预防草鱼“三病”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方4“鱼健宝”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鸡冠花治草鱼“三病”效果好1994年夏季,盐城市郊区义丰镇水产村一位渔民进行了小面积鸡冠花防治草鱼“三病”的应用试验。实践证明,对防治草鱼“三病”效果显著,接着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应用。去年全镇草鱼鱼种至成鱼阶段成活率已达80%左右。为了进一步推广,笔者...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位农村基层的水产技术员,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两年来,贵刊已成为我的好朋友。它所介绍的养鱼技术知识,用则见效。1986年6月中旬,我区鱼塘普遍发病;养鱼户非常着急,纷纷拿死鱼前来就诊。我经过诊断,多数为草鱼肠炎、烂鳃、赤皮“三病”并发症。恰好贵刊第三期登载了“漂白粉茶枯综合防治草鱼三病”一文,于是,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草鱼“三病(赤皮、烂鳃、肠炎)”是我县发生最多,危害最大的鱼病。每年损失产量上百吨,经济损失超万元。前些年,我们采用多种药物防治,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采取内服85—3鱼用爱的新和外泼洒强氯精(鱼用)结合防治草鱼“三病”的效果显著,为缓解我县草鱼“三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养鱼户的反馈信息以及追踪调查结果表明:连续坚持3—4个月(每年4—7月份)定期用药预防草鱼“三病”的1000多养鱼户,面积4000  相似文献   

11.
李正飞 《齐鲁渔业》2002,19(2):20-20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其发病时间长,对草鱼危害极大,尤以2龄草鱼最易发病,而且常以2种或3种病并发。一些养鱼户采用土霉素加维生素C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100%。 用药方法是:在草鱼“三病”始发期,  相似文献   

12.
草鱼“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流行季节时间长、发病率高、治愈率低已为同行所知。防治草鱼“三病”在淡水养殖说来,确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说到承包防治谁不摇头吐舌。笔者为了寻求控制草鱼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特开展以承包形式,进行探索性试验,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3.
草鱼四大病,即为病毒性的出血病,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四病”一股很少单发,常混合感染,故治疗应先解剖即将死亡的草鱼,查清并发症的主辅关系,对症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疗效。一、防治方法草鱼感染细菌性病为主,并发病毒性鱼病,则采用下法综合施治: 敌百虫50克、乐果100克、小苏打片150克、三黄粉125克、漂白粉250克、大蒜瓣500克、食盐500克。草鱼感染以病毒性为主,并发细菌性鱼病,则改用下方治疗:  相似文献   

14.
草鱼是粤东山区水产养殖当家品种,亩产基本可达1000kg以上。但是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草鱼的病害不断增多。近年来,草鱼病毒性出血、寄生虫烂鳃病、肝胆综合并发症病已成为新“三大病”。特别在夏秋二季,新“三大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高,已成为影响山区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工作经验,笔者浅谈几点对草鱼新“三大病”的认识和防治办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1980,(4):38-39
草鱼最大的弱点,是抗病力差,易患肠炎、烂鳃、赤皮等三病,而且发病率高。我县每年因发“三病”而死亡的草鱼,约占全县总养殖草鱼数量的30%以上,它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我县地处丘陵山区,广大群众素有养殖草鱼习惯。因此,开展草鱼“三大病”在我县流行情况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促进成鱼高产、稳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是养鱼生产中的常见病,是渔业生产中较为严重的病害,历来都严重影响着渔业生产。我县在1991年至1992年这两年间草鱼发病率高达90%。几乎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鱼病,死亡率有的高达95%以上。为了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流行,我站从1991年开始应用桂林市鱼药厂(地址:桂林市四会路40号,邮编:541001)生产的“灭菌灵”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86年以来,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本地草鱼发病情况,开展了烟汁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效果介绍下,以供参考。一、治疗方法治疗草鱼“三  相似文献   

18.
草鱼赤皮、烂鳃、肠炎三种疾病,是草鱼养殖上的大患。为了使草鱼养殖有较高的成活率,笔者就几年来在实践中取得的三个防治草鱼“三病”的药方介绍给热心的读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草鱼“三病”防治法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鱼病,常并发流行,其感染率高达90%,严重地影响了草鱼的产量。由于草鱼“三病”的病原体都属革兰氏阴性菌,经本人多年实践摸索出“强氯精”(三氯异腈尿酸)治疗草鱼烂鳃、赤皮、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