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 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草地中贝加尔针茅、麻花头(Serratula centauroides)、日荫菅(Carex pediformis)和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4种主要植物的盖度、频度和植被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①通过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区草地可以划分为3个草地退化系列,即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②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强,贝加尔针茅的盖度、频度和指数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麻花头与日荫菅的盖度、频度和植被指数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菊叶委陵菜盖度、频度和植被指数则表现出增加的趋势;③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3个不同退化系列的草地变化可通过 Y1=0.020 5X1 0.003 9X2 - 0.003 2X3 0.003 9X4 - 47.245 6;Y2=0.005 4X1 0.005 2X2-0.003 4X3 0.011 9X4-16.734 1;Y3=0.002 2X1 0.003 5X2-0.001 6X3 0.004 6X4-3.854 8(其中,Y表示最终的变化值,X1,X2,X3,X4分别表示草地最优状态时贝加尔针茅、麻花头、日荫菅和菊叶委陵菜4种植物的指数)来反映.  相似文献   

2.
坝上草原退化指示种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草地面积广阔,但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急需一种有效的草地退化检测的新手段。文中以坝上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运用包络线去除法和一阶微分法对坝上草原主要优势种(羊草、针茅、脚苔草、糙隐子草)和退化指示种(冷蒿、狼毒、星毛委陵菜)的光谱曲线进行了处理并提取了多种特征参数,找到了退化指示种识别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模型计算了退化指示种的覆盖度,经验证在误差范围内,证明线性混合分解模型在研究区内有效,可为大面积的草原退化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调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植被分布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InVEST模型对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总量为3.98×107 m3·a-1,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40.68 m3·hm-2;流域水源涵养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在各草地植被类型中,草甸草原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强,沙地植被和农田次之,草甸等其他类型最差;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其中,典型草原的水源涵养功能是草甸草原的50%.在典型草原内部,克氏针茅草原的水源涵养功能分别是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的44.69%和56.06%.因此,在提高典型草原水源涵养功能的同时,应提高克氏针茅草原的水源涵养能力,这也是今后锡林河流域水土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火生态因子对草原的效应及有计划用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烧可以提高禾草类的生物量25—30%,可以快速地(当年)大幅度提高羊草种群的生物量达100%以上。火烧提高羊草的抽穗率,促进草群更新复壮。火烧可以有效地抑制针茅种群的增长,并改变群落中的种群分布格局,促进羊草种群形成均匀分布格局,扩大羊草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火烧对草原的总生产力不发生负效应,一次火烧的正效应可持续2—3年。基于以上的结果,我们认为锡林郭勒草原区中,东部含有羊草的草原群落,可在春季四月下旬进行火烧,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高寒草地针茅牧草黄枯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9—2010年青海省三江源兴海县牧业气象观测站西北针茅牧草(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兴海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黄枯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黄枯期12年来表现为显著提前的趋势,平均每年提前1.4 d;牧草黄枯期与日平均气温≥0℃的终日呈显著正相关,并且随着9月中旬平均温度的显著升高牧草黄枯期提前;兴海9月上中旬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日照时数的增加使牧草提前黄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8月下旬和9月上旬的温度对西北针茅牧草黄枯影响最大,温度每上升1℃,黄枯期分别提前5.0 d和1.0 d。  相似文献   

6.
大气氮沉降对于草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增加的系统氮输入提高了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同时也降低了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本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0/2.5/5/10g N m~(-2) yr~(-1)),以三个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和裂叶蒿(Artemisia tanacetifolia)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种群生物量、个体数量以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以探讨水氮耦合对其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程度的氮沉降会降低针茅与裂叶蒿的优势度,但不会影响其生物量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而羊草种群的生物量与种群空间聚集程度随着氮沉降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茎型禾草对水分和养分的变化敏感,特别是在养分增加和水氮耦合的条件下以强烈的空间聚集的方式所表现,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一研究为揭示全球大气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数据资料,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苏尼特右旗小针茅荒漠草原为样本区域,分别设置无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放牧5种放牧梯度,在生长季(5月~9月)内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小针茅荒漠草原三大类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小针茅荒漠草原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真菌,其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三大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放牧强度的增加,不同土层三大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 1 983-1 993年退化草原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与密度的变化 ,将这些种群区分成 6种类型 :优势增长型—羊草 (Leymuschinensis) ;缓慢增长型—大针茅 (Stipa grandis) ;典型衰退型—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变蒿 (Artemisia commutata) ;迟滞衰退型—冷蒿 (Artemisiafrigida) ;中间过渡型—米氏冰草 (Agropyron michnoi)、双齿葱 (Allium bidenta-tum)和洽草 (Koeleria cristata) ;演替中立型—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并依据各种群的拓殖 ,生物产量和根系分布等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各种群在恢复演替中的作用。根据种群根系分布范围与种群密度变化的关联 ,本文提出“恢复演替的作用域扩展”概念。在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演替中 ,表现出群落地上部分矮化和地下部分的浅层化 ,恢复演替则表现其逆过程。当恢复演替开始后 ,浅层土壤中最先出现拥挤 ,浅根性植物种群趋于衰退 ,也促使一些种群向土壤深层发展。表现出种群更替的作用空间扩展的趋势。其中衰退种群植株死亡后的资源空间可使拓殖能力强的种群或原种群增长。于是资源与种群增长构成一个反馈调节环。反馈调节使群落演替自组织过程表现出方向性。在恢复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指标均表现出波动性  相似文献   

9.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建群种和优势种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上现存量,也具有特定且复杂的空间分布区域,其在维护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建群种空间分布特点及其随放牧强度的变化规律,引入多重分形理论,揭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形式、生态位变化和种内个体关系。结果表明:建群种短花针茅在各放牧强度处理的空间分布均存在特有的多重分形特征。短花针茅空间分布主要受低密度分布区影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密度分布区的作用在加强,其生态位宽度增加,空间分布均匀性增大,个体间的竞争强度增加。多重分形不仅可用于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其在揭示不同植物种空间分布特异性的同时,能够给出较为丰富的种群生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分量分析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重要值为参数通过主分量分析(PCA)对样方进行排序,得到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种类型群落;随着植物群落的逆行演替,优良牧草盖度、高度、频度等呈递减趋势,杂类草表现为增加趋势,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丧失。未退化阶段群落羊茅(Festuca ovin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为优势种,随着退化加重,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委陵菜(Ptentilla spp.)等在群落中占主导地位,地下芽根茎型草本植物逐渐代替地面芽密丛型禾草植物成为群落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刘尧高  方祀法  王兰英 《江西植保》2003,26(4):174-175,173
木豆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导致严重减产,为了种好木豆,我们对木豆的病虫发生为害与防治进行了研究,对木豆病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害虫47种[1],病害5种[2],并对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系统观察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2.
The synthesis of o- and p-cyclohexyphenyl phosphorodichloridates and dichloridophosphorothioates and their conversion into the corresponding dimethyl phosphates, phosphorodihydrazides, and phosphorodihydrazones, is discussed. o- and p-Cyclohexylphenyl N-phenylphosphoramidic chlorides were converted to the hydrazide and the O-methyl ester. The phosphorodichloridates were converted to the dihydrogen phosphates, but the dichloridophosphorothioates could not be hydrolysed in an analogous manne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briefly discussed;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 was o-cyclohexylphenyl O-methyl phosphoroisopropylidene hydrazone.  相似文献   

13.
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其寿命和产卵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25±1℃、RH70%~75%、光照L∶D=14h∶10h、光照强度3500lx条件下,观察了以烟粉虱为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羽化雌蜂的产卵量和寿命,并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发现,根据蜕皮现象及形态特征,雌蜂羽化前的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卵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预蛹期和蛹期。一龄和二龄的发育历期均为1d左右,卵和三龄的发育历期约需2d,预蛹期0.8d,蛹期5d。在每天更换寄主的情况下,雌蜂平均寿命21.9d,最长29d,最短8d;产卵量为79.1粒,最多124粒,最少51粒。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烤烟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烤烟(N icotiana T abacum L.)养分吸收和分配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使烟株体内N素含量升高,P、K、C a、M g、F e、M n含量降低,而对Cu、Zn、B含量影响不大。在干旱胁迫下烤烟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都显著下降,营养元素在根和茎中的分配量增加,在叶中的分配量减少,烟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干旱程度越重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显著,而且以旺长期干旱对烟叶产量的影响较大,成熟期干旱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The growth and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pring- and fall-planted Conyza canadensis and C. bonariensis were studied in Fresno, CA, USA. A glyphosate-resistant (GR) and a glyphosate-susceptible (GS) population of each species were used. Time taken by each plant to reach the rosette, bolting, appearance of first bud, appearance of first open flower, and initial seed set were converted to growing degree days (GDDs). The fall- and spring-planted C. canadensis required similar GDDs to complete their life cycles but the GR type required fewer GDDs than the GS type. In C. bonariensis, the GDDs required to complete its life cycle differed between the fall- and spring-plantings but not between the GR and GS types. The total aboveground biomass of both fall- and spring-planted Conyzas at initial seed set was similar but the spring-planted GS C. canadensis produced more biomass than the GR type, whereas the fall-planted GS C. bonariensis produced more biomass than the GR type. Plant development based on GDD models can have global implications and help in planning for timely applications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s.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探明根源ABA对春玉米干旱后复水补偿生长的调控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春玉米酒单2号为材料,设CK(正常供水,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5%~80%)、MS(中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50%~55%)、SS(重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35%~40%)、MS-CK(中度干旱再复水)、SS-CK(重度干旱再复水)等5个处理,研究苗期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春玉米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根源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具有较高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85.48%、72.67%、22.58%,并导致其叶片气孔导度(Gs)和光合速率(Pn)降低51.56%、12.16%,同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及RuBP羧化酶的羧化效率(CE)降低,使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降低46.56%;复水后,较高的根源ABA含量影响其细胞膜修复和光合功能恢复的速度,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重度干旱胁迫增加90.36%,较正常供水增加1.73%,表现出补偿效应。中度干旱胁迫具有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提高幅度较小,增幅分别为64.72%、41.72%、11.62%,并使Gs和Pn分别降低15.01%和6.42%,同时JmaxVCmax、TPU及CE稍有降低,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仅降低13.64%;复水后,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最终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的中度干旱胁迫增加30.71%,较正常供水增加12.88%,表现出超补偿效应。综上,干旱胁迫产生的根源ABA主要对旱后复水春玉米光能吸收、光合碳同化及抗氧化保护功能起积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不同矿化度咸淡水混合喷灌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监测土壤水盐分布状况来选择适宜矿化度的咸淡水灌溉方式。在河北低平原地区开展大田灌溉试验,研究了淡水畦灌、淡水喷灌、2 g·L-1和3 g·L-1咸水与淡水混合喷灌对小麦、玉米生长及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喷灌相比,连续两年灌溉后,小麦收获时2 g·L-1和3 g·L-1矿化度咸淡混合水喷灌处理的根层(0~4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7.8%和42.7%,0~10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2.9%和74.3%,玉米收获时根层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40.3%和86.9%,0~10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9.0%和88.9%,且3 g·L-1矿化度咸淡混合水喷灌处理的盐分累积已超出小麦和玉米生长的盐分阈值。2 g·L-1矿化度处理的冬小麦产量较淡水喷灌处理降低了9.8%~11.4%(差异不显著),但3 g·L-1矿化度处理比淡水喷灌处理的产量显著降低了25.0%~25.9%(P<0.05);2 g·L-1矿化度处理的夏玉米单株穗粒质量和产量较淡水喷灌处理分别降低了5.1%~10.4%和6.6%~10.5%(差异不显著),3 g·L-1矿化度比淡水喷灌处理的百粒重、单株穗粒质量和产量分别降低了18.6%~22.4%、18.2%~25.9%和14.7%~15.3%(P<0.05),3 g·L-1矿化度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因此,咸淡混合水矿化度不大于2 g·L-1的喷灌模式用于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田间灌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扁蓿豆抗旱形态解剖结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6个不同来源(产地)扁蓿豆(Melilotoidesruthenica(L.)Sojak)的根、茎、叶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可初步将叶片小、叶色淡绿、气孔密度大、细胞小、叶片栅栏组织排列紧密、具表皮毛作为扁蓿豆属牧草抗旱的形态解剖指标。在本实验选取的7份材料中,来源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两份扁蓿豆材料较其他来源的扁蓿豆抗旱性强,可作为今后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The control of pathogens, including two bacteria, nine fungi and a virus that cause diseases of soybean seeds and seedlings is discussed. Control methods include gene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biocontrol agents, fungicides applied to seeds and foliage, and thermotherapy.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seed treatment and foliar fungicides are given. The fungicides commonly used are liste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ertain fungicides and Bradyrhizobium inoculant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