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越冬幼虫的过冷却能力和耐寒机制,采用模拟自然埋土法调查越冬幼虫的存活率,用热电偶法测定越冬前后不同深度土层的幼虫过冷却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虫体小分子内含物含量。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自然种群存活率随所处土层深度加深而显著升高,地表、地表下3 cm和8 cm土层的越冬幼虫存活率分别为5.00%、51.14%和91.50%,土层对越冬幼虫起保护作用;按体重分组的越冬幼虫,在相同深度土层中其存活率随体重降低而升高,且大、小幼虫间存活率差异显著。越冬前结茧滞育的大、中、小幼虫过冷却点分别为-14.22、-16.30、-17.64℃,越冬后过冷却点降低,降低幅度随所处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少。在越冬幼虫体内检测到海藻糖、葡萄糖和L-异亮氨酸等10种化合物,海藻糖平均相对含量最高,为60.55%,其次是葡萄糖,为1.68%。幼虫过冷却点与海藻糖相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海藻糖对大豆食心虫越冬具有抗冻保护作用;除甘氨酸外其它7种氨基酸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幼虫过冷却点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6797。表明上述这些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能够调节大豆食心虫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2.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是世界性的果树害虫,以老熟幼虫越冬。由于果树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气候变暖等原因,梨小食心虫寄主植物的适生区扩大。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的耐寒能力,即是否可以随着寄主植物种植范围的扩大而向寒冷地区发生迁移,本试验对不同虫态、不同龄期幼虫、不同性别的蛹与成虫以及来源于不同环境下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测定,进而为判断梨小食心虫是否可以顺利越冬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梨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显著,结冰点和过冷却点表现为幼虫蛹成虫;(2)不同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显著。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12.47±0.27)℃与结冰点(-8.21±0.41)℃最低,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9.23±0.38)℃与结冰点(-5.06±0.37)℃最高;(3)雌雄成虫与蛹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不显著;(4)不同环境下幼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显著,外采幼虫的过冷却点(-24.42±0.69)℃和结冰点(-10.21±0.71)℃最低,室内幼虫经冷驯化后过冷却点降低。因此,在越冬过程中梨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抗寒能力较强,提前经历低温环境可提高其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不同年龄段越冬幼虫的耐寒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二化螟越冬幼虫种群内耐寒性的差异,根据体重将二化螟越冬幼虫分为高、中、低三个年龄段,于2008年1月至3月测定了各年龄段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并分析了其耐寒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在1、2和3月的三次测定中,高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在2月最高,为-9.81℃,中龄幼虫的过冷却点逐渐升高,2月份为-13.35 ℃,而低龄幼虫在2月最低,为-15.64℃,且显著低于高龄幼虫;同一月份,低龄越冬幼虫的含水量和甘油含量最高,中龄越冬幼虫次之,而高龄越冬幼虫最低,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田斌  徐丽丽  王涛  宗世祥 《植物保护》2017,43(5):113-118
以宁夏地区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榆木蠹蛾、沙蒿木蠹蛾和沙棘木蠹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在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同时比较了沙棘木蠹蛾不同虫龄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3种木蠹蛾的过冷却能力基本相似,沙蒿木蠹蛾在3种木蠹蛾中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低温驯化对木蠹蛾越冬幼虫的过冷却能力影响明显,榆木蠹蛾和沙蒿木蠹蛾2013年3月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显著高于2014年1月,两种木蠹蛾表现出耐结冰型昆虫的特征。沙棘木蠹蛾各虫龄阶段之间的过冷却能力差异不显著,但高龄越冬幼虫具有更好的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桃蛀螟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越冬老熟幼虫和蛹过冷却点的测定,初步明确了寄主植物、幼虫体重、性别等因素对其越冬幼虫和蛹抗寒性的影响。取食玉米、高粱和向日葵不同寄主植物的桃蛀螟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幼虫体重与其过冷却点没有显著相关性;幼虫进入越冬状态越早,过冷却点越低;雌、雄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没有显著差异;蛹与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采自不同地区玉米植株上的5个地理种群的越冬幼虫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二点委夜蛾越冬虫态及其在越冬场所的空间分布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二点委夜蛾越冬虫态及其空间分布,为二点委夜蛾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模拟大田自然环境观测区和大田环境下不同类型作物田二点委夜蛾越冬情况的系统调查,明确了二点委夜蛾是以休眠的老熟幼虫结一土茧或叶茧越冬,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是在地表,占越冬幼虫的77%以上,部分叶茧在覆盖物中越冬.棉田、花生田、豆田、药材田、杂草地等多种田块的残留秸秆枝叶覆盖地为其越冬场所.棉田、豆田、杂草地的越冬存活率研究表明,棉田越冬存活率相对较大,秸秆覆盖厚度对存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二点委夜蛾越冬代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点委夜蛾已成为我国夏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目前对其越冬代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研究少见文献报道。本文系统研究了二点委夜蛾越冬代幼虫虫龄结构及老熟幼虫生物学特性,对其寄生性昆虫天敌和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4龄以上二点委夜蛾越冬代幼虫均可做茧休眠越冬,翌年大部分幼虫直接在茧中化蛹,部分幼虫爬出茧外继续取食后化蛹。越冬代老熟幼虫的体长、体重和头壳宽度变化较大,且三者间无显著相关性。越冬代蛹个体间大小差异较大。大多数雌蛾的体长比雄蛾略小,雌虫产卵期可持续5~11 d,卵量平均为277粒/雌,单粒散产,雌、雄蛾平均寿命较主害代长,分别为11.00 d和18.67 d。死亡虫体寄生物分离鉴定发现,5.22%被寄生蜂寄生,发现3种寄生蜂,1种重寄生蜂;从60.29%的死亡虫体中分离出4种真菌,分别为球孢白僵菌、绿僵菌、黄曲霉和青霉;从21.74%死亡虫体中分离出细菌,除黏质沙雷氏菌外,还有一种球菌和一种杆菌。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越冬范围与潜在扩散区,通过调查野外越冬种群及模拟越冬试验分析草地贪夜蛾在江西省南昌市越冬的可能性及其相应的越冬虫态,并通过低温驯化探究草地贪夜蛾对低温的适应性进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南昌市,进入冬季后草地贪夜蛾蛹和3龄幼虫的存活时间较长,可能为草地贪夜蛾的越冬虫态;3龄幼虫可从12月初存活至第2年1月底至2月初,但无法越过完整冬天;前期的低温驯化会显著提高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和6龄幼虫在极端低温(-8℃处理2 h)下的存活率,并显著缩短其在经历0℃处理12 h后的冷昏迷恢复时间,证明其具有低温驯化能力及扩散至较冷地区越冬的潜力,江西省南昌市及相近等温带可能会成为草地贪夜蛾的冬繁区。  相似文献   

9.
椰心叶甲过冷却点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椰心叶甲各虫态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各虫态以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分别为-23.27±0.1℃和-22.59±0.09℃,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虫态;以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为-14.94±0.28℃和-12.87±0.14℃,各虫态过冷却点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卵<1龄幼虫<5龄幼虫<蛹<2龄幼虫<成虫<3龄幼虫<4龄幼虫;雌成虫过冷却点和冰点都低于雄成虫,两者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而冰点呈显著差异;椰心叶甲不同发育期的蛹之间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越冬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小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蛹的低温生存能力和越冬能力。小菜蛾的过冷却现象比较明显,蛹期过冷却点最低(-20.12℃),成虫次之(-16.56℃),幼虫期高(平均为-13.72℃),其中4龄幼虫过冷却点最高(-8.5℃)。表明在不同虫态中,蛹的抗低温能力最强。在-10、-5、0℃和5℃条件下,小菜蛾蛹的LT50、LT90、LT99.9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缩短;蛹死亡99.9%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0.29、21.68、27.77、41.39d,表明在冬季温度连续低于0℃时间超过28d的地区,小菜蛾不能越冬。连续两年冬天的埋蛹试验结果,蛹在北京4个地点的越冬死亡率均为100%。结合我国的气候区划分析,初步确定小菜蛾在北京地区野外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卵孢子在黑龙江省土壤中的越冬存活率及其与所处土壤深度和媒介的相关性,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将培养基及病残体中的大豆疫霉卵孢子分别接种到试验田框栽土壤表层下不同深处,检测其卵孢子的越冬存活率,同时在框栽中定量播种不含任何已知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大豆品种Sloan(rps),苗期调查其发病率。结果表明,大豆疫霉卵孢子在黑龙江省土壤中的适生性较强,可在5~15 cm深度土壤中安全越冬,越冬存活率高达81.67%~96.33%。卵孢子越冬存活率与其所处的越冬媒介关系不大,而与土壤深度有关。在5~15 cm范围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卵孢子越冬存活率增加。处于深层土壤中的卵孢子更容易打破休眠,进入萌发前的萌动状态。各处理间卵孢子越冬存活率的显著性差异并未在发病率上表现出来,说明除了土壤深度外,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不同葡萄品种对越冬代绿盲蝽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对越冬代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的抗性水平,于2012—2014年连续3年系统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上绿盲蝽的为害情况以及越冬卵量,并分析了绿盲蝽越冬卵量与葡萄受害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每年越冬代绿盲蝽对不同葡萄品种的为害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葡萄品种对越冬代绿盲蝽的抗性不同,其中香悦对绿盲蝽抗性最强,抗性指数为5.00,金田美指抗性最弱,抗性指数为1.00;每年绿盲蝽在不同葡萄品种上的越冬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受害指数与绿盲蝽越冬卵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对越冬代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滞育解除的环境影响因子,于室内对不同光周期(10 L∶14 D和16 L∶8 D)、不同温度(17、24和27℃)及10℃低温刺激下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率和滞育解除历期进行对比,并在广州市田间对越冬代日本平腹小蜂自然羽化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均可以解除日本平腹小蜂滞育,但是相对于低温短光照,高温长光照的滞育解除率更高,滞育解除历期更短,其中温度27℃、光周期16 L∶8 D条件下日本平腹小蜂的滞育解除率最高,滞育解除历期最短,分别为98.09%和22.95 d。低温刺激不是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的必需条件,10℃下储存时间越长,滞育解除历期越短。日本平腹小蜂在田间以老熟幼虫越冬,当月平均气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缓慢羽化,在广州市的越冬时间长达4.5~7.0个月。表明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7℃和光周期16 L∶8 D。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枣树嫁接对枣黏虫越冬场所和虫态的影响,调查了枣树主干、主枝、侧枝嫁接部位、主干绑缚防虫带部位枣黏虫的越冬情况。结果表明,在10~15年生枣树(尚未形成老翘皮)的新嫁接区,枣黏虫已向新越冬场所转移,在4个调查部位均有越冬蛹,以主干防虫带处越冬蛹数最高,平均达16头左右,其次为主干和主枝嫁接部位,平均达6~8头,越冬蛹存活率均在60%以上。另发现枣黏虫除以蛹越冬外,在新嫁接处还有越冬幼虫存在,这些幼虫可能会对枣树的新愈伤组织造成危害。本研究表明枣树栽培模式的改变对枣黏虫的越冬场所和越冬虫态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土覆盖、农家肥覆盖处理对甘肃中部地区甘蓝型冬油菜的越冬率、生育期、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处理较露地栽培可缩短总生育期2~11 d,各生育时期也相应缩短。其中地膜覆盖效果最好,可缩短生育期11 d左右,农家肥覆盖与土覆盖处理分别可缩短生育期2 d与5 d。地膜覆盖、土覆盖、农家肥覆盖越冬率分别为95.45%、81.25%、80.77%,露地栽培越冬率为66.67%。覆盖处理较露地栽培的越冬率增加14.1~28.78个百分点。覆盖处理的株高、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以及角粒数等性状优于露地栽培。覆盖处理可提高产量,其中地膜覆盖产量达到5 358.3 kg/hm2,土覆盖为3 854.25 kg/hm2,农家肥覆盖产量为3 704.2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50.94%、8.57%和4.34%。覆盖对提高土壤温度有良好影响,无论地膜覆盖、土覆盖还是农家肥覆盖,土壤温度均高于露地栽培的处理。根据覆盖栽培越冬保苗效果、增产效果以及农事作业的可操作性,建议甘肃中部地区甘蓝型冬油菜栽培以地膜覆盖和土覆盖为主要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6.
The inoculum sources of ascospores of Pleospora allii and of conidia of its anamorph Stemphylium vesicarium were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the brown spot disease epidemiology on pear. Dead and living leaves of three pear varieties (Abate Fétel, Conference and William), seven grasses (Poa pratensis, Festuca rubra, Festuca ovina, Lolium perenne, Digitaria sanguinalis and Setaria glauca) and Trifolium repens, which are used in pear orchard lawns, were inoculated with conidia of Stemphylium vesicarium virulent on pear and incubated under controlled-environment. Stemphylium vesicarium was always re-isolated from dead leaves of the considered plants, but not from symptomless green or yellowish living leaves. The fungus was occasionally re-isolated from leaf segments showing unspecific necrosis. Inoculation of pear leaves with isolates from grass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ungus did not lose pathogenicity. Pseudothecia, ascospores and conidia were produced on all the dead inoculated leaves;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mens were found for phenology of pseudothecia, their density and size, and for the number of conidia produced. Pseudothecia were produced faster in the lawn species than in pear leaves, and their density was higher, especially for S. glauca, L. perenne and P. pratensis. Ascospore maturation and ejection was more concentrated for the pseudothecia developed on pear leaves than for those on F. ovina and S. glauca. All the lawn species produced more conidia than pear leaves.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有效积温、土壤含水量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出土羽化的影响,在室内控制土壤温、湿度的条件下测定了越冬代和第1代各生命阶段的有效积温,于2010—2015年在山西省临县枣园对越冬幼虫和成虫动态进行调查,并对田间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室内越冬幼虫出土积温为258.2日度;而受5月份首次有效降雨日的影响,田间出土积温存在384.2~764.6日度的年度变化。土壤含水量对越冬幼虫出土模式及出土率有显著影响。持续干旱或土壤高湿均可导致双峰现象,土壤高湿的频繁出现还可显著降低幼虫出土率。通过6年田间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越冬幼虫首现日与有效降雨日无显著相关性,而首现日有效积温(y)与降雨日有效积温(x)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7758x+188.16(r=0.997,P0.001)。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我国的迁飞路径和发生区划,基于2014—2018年历史气象资料,利用轨迹分析方法和有效积温模型模拟该虫在我国的迁飞过程和发育进度。结果显示,我国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可划分为4个区域:一是华南南部9~12代区,即常年越冬区,大致在1月10℃等温线以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南部以及海南岛,除了本地越冬种群外,3、4月不断有境外虫源迁入;二是长江以南6~8代区,包括长江以南大部分区域以及云南省大部、贵州省东南部,该区域3月即可出现成虫迁入,主迁入期为4、5月;三是黄淮海及西南3~5代区,包括江淮、黄淮地区、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贵州省大部,其中黄河以南地区4、5月开始由长江以南地区零星迁入,主迁入期为5、6月,而黄河以北地区全年发生3~4代,主迁入期为7月;四是北方1~2代区,包括甘肃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和河北等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以及东北地区,该区域7月才出现成虫迁入。本研究所模拟的我国草地贪夜蛾迁飞过程和时空分布范围,可为该虫的监测预警方案和防控策略制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