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州市沛县张庄镇的大棚西芹生产自1997年开始试验示范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97年引种试验种植0.1334hm2,1998年扩大到13.34hm2,2004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667hm2,2005年达1334hm2。西芹平均667m2产  相似文献   

2.
特种蔬菜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各地从荷兰、美国、日本、以色列等16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的30余科160多种特菜,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的特菜种植面积还在逐年扩大。西芹、青花菜、生菜、荷兰豆等早期引进品种已走进百姓餐桌。彩色甜椒、小型黄瓜、软化菊苣等高档新品种受到宾馆、饭店和超市等中上层消费者的青睐,或作为节日礼品菜。实践证明,在新一轮种植  相似文献   

3.
大棚秋西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芹与普通芹菜相比,叶柄肥厚而富肉质感,实心,纤维少,质脆味淡,从外形到品质均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几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已成为除黄瓜、番茄之外保护地栽培的第三大蔬菜品种.虽然我国种植芹菜历史悠久,但西芹是从国外引进,国内栽培历史较短,在西芹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掌握不透,再加之育秋西芹苗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更增加了生产难度.我们在进行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要想使秋西芹优质高产,必须掌握好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西芹以肥大的叶柄供食用,叶片也可食用,可食率达85%以上。其叶柄肥大,纤维素少,质脆味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西芹品质好、产量高、栽培容易、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在我市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西芹生产上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中,发现我市西芹生产上主要有如下几种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5.
西芹是青海省乐都县蔬菜生产的主栽产品之一,早在90年代已小规模露地种植,由于乐都县西芹品质优、产量高、操作方便、效益好,使西芹的露地种植面积越来越大,2007年全县西芹种植面积达1700(亩)。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先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宁特色蔬菜发展迅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西芹作为特色蔬菜的主要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西芹种植面积200 hm2,经过几年的种植技术改进,西芹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03年平均10 500 kg/667 m2,2004年平均10 025 kg/667 m2,2005年秋茬11 000kg/667 m2,经济收入平均13 200元/667 m2,其中西芹单株最高重量达5.5 kg,较露地秋茬平均8 900 kg/667 m2增加了2 100 kg/667 m2,平均亩产提高24%,西芹在高寒环境条件下,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其产品植株紧凑,叶柄肥大宽厚、质地脆嫩、纤维少,深受省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西芹已成为西宁市的主要订单蔬菜品种,远销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区.现将西宁地区日光节能温室无公害芹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小英  吴治国 《蔬菜》2014,(8):35-36
天水地区春西芹种植面积占到了芹菜生产总面积的85%以上,总结适宜该地区的春西芹栽培管理技术,为规模化生产和增产增收提供参考。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春西芹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玻璃脆芹菜系60年代由广东佛山市引进的西芹与开封当地实杆青自然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因其纤维少,药香味适中,风味佳,叶柄肉质脆嫩,半透明玻璃质,故名“玻璃脆”。该品种兼有西芹与实杆青两者的优点,不仅品质优良,且稳产高产,平均亩产7500公斤,适应性极广。深受广大菜农及消费者欢迎,种植地区仍在逐年扩大。随着栽培面积不断增加,特别是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等保护地芹菜栽培面积迅速发展,而种子又  相似文献   

9.
西芹又叫西洋芹菜,是近几年从国内外引进的大型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产品纤维少,质脆味甜,略具香味,种植简便,产量高,栽培方式多.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出口创汇农业的需要,其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了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理想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我们引进选择了5个有代表性的品种,做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瓜是当地露地及保护地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多生连作,导致白粉病发病逐年加重,对生产危害日益严重。但生产上防治白粉病一般用药单一,防效较差,为解决  相似文献   

11.
胡小朋 《中国蔬菜》2006,1(9):44-45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特色蔬菜发展迅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西芹作为本市特色蔬菜的主要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近几年通过引进新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采用育苗移栽、单株定植、改进栽培密度等措施,西芹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品受到省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12.
秋冬小棚芹菜生产在豫南地区种植悠久,生产面积大,产品销往周边各大城市.西芹小棚种植由于冬季霜冻,风雪灾害,严重影响两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西宁市大力实施"蔬菜立市"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地膜大蒜生产,走蔬菜产业化之路.目前,西宁地区地膜大蒜栽培产量高,效益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种植面积为866 hm2,2006年种植面积为1 533 hm2,2007年种植面积为2 333 hm2.通过品种试验和生产实践,利用规范的栽培技术和创新生产技术,使地膜大蒜抽薹早,抽薹率高,蒜头大且圆整,分瓣少而匀称,蒜瓣排列紧密,外皮紫红色,商品性好,品质优.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冀南地区秋冬季西芹种植面积逾7000 hm2,既丰富了华北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又切实提高了当地菜农的经济收入.该研究介绍了适合当地生产秋冬季西芹的品种,对秋冬季西芹生产的关键育苗技术进行了改良,并对定植、田间管理和收获鲜贮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技术标准体系,对提高冀南地区秋冬季西芹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对其他地区西芹的生产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蔬菜》2016,(5)
正2016年4月,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果蔬茶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出西芹复式种植一体机,在宁夏西吉县开展现场示范会,样机示范效果理想,满足宁夏西吉县西芹机械化种植需求。西芹是六盘山区重要的冷凉蔬菜产业之一,栽培面积大。而西芹种植完全依靠人工作业,近些年随着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西芹种植面临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西芹机械化种植迫在眉睫。西芹种植模式为整地、铺膜、打孔、播种、盖沙,由于宁夏西芹生长环境限制,西芹需播于土表,通过盖沙的  相似文献   

16.
西芹,又名西洋芹、美芹,为伞形花科芹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营养丰富、产量高,逐渐成为人们重视的保健型蔬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受传统施肥习惯的影响,目前西芹种植普遍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等现象,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蔬菜营养失衡、硝酸盐含量超标,极大地影响了西芹的产量和品质[1].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东台市位于苏北黄海之滨,是首批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市)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重茬面积加大,  相似文献   

18.
陈静 《西北园艺》2014,(4):27-28
<正>西芹属伞形花科的二年生蔬菜,但生产上为一年生栽培,其食用器官是肥大的叶柄。近年来,西芹的分布范围和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西芹由国外引进,国内栽培历史较短,尤其在定西大面积栽培才刚刚起步,菜农在西芹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掌握不够,生产上经常出现种子不发芽、先期抽薹、叶柄空心等问题,对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峰 《蔬菜》2001,(11):23-23
西芹又名洋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瑞典等地),近年来从国外引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深受我国广大市民喜爱。 目前,西芹在我市种植面积达1000hm2,成为当地特色蔬菜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我市西芹常见的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软腐病。下面介绍一下这些病害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 一、西芹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或晚疫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初生淡褐色油浸状斑点,后变为紫褐斑,病斑边缘明显,外缘深褐色,内部浅色,病健交界部位有黄色晕圈;…  相似文献   

20.
曹华 《中国蔬菜》2001,1(6):54-55
目前我国各地从荷兰、美国、日本、以色列等 16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的 3 0余科 160多种特菜 ,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有的特菜种植面积还在逐年扩大。西芹、青花菜、生菜、荷兰豆等早期引进品种已走进百姓餐桌。彩色甜椒、小型黄瓜、软化菊苣等高档新品种受到宾馆、饭店和超市等中上层消费者所青睐或作为节日礼品菜。实践证明在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的形势下 ,适度发展特菜生产 ,对于提高人们的饮食质量、满足消费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蔬菜产品比较效益、富裕农民和出口创汇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并且符合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在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