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动国防林的发展,加强国防林的保护,阐述了崇左市国防林资源现状,分析了国防林在国防经济中的地位与应用,国防林效益,提出了国防林的发展保护建议。将对完善国防林保护,促进国防林发展起到示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基于熵值的水源涵养能力相对优异性量化评价模型对云南省玉溪市东风水库集水区板栗林、冈栎林、圣诞树人工林、混交林(云南松与冈栎林混交)和杉木林5种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地形因子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板栗林圣诞树人工林混交林杉木林冈栎林;林冠层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冈栎林混交林杉木林圣诞树人工林板栗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冈栎林圣诞树人工林板栗林混交林杉木林;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圣诞树人工林混交林冈栎林板栗林杉木林。总体来看,各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圣诞树人工林冈栎林混交林板栗林杉木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林窗大小对幼苗更新的影响,以赤水河上游次生林中23个林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窗大小结构、光照强度和土壤化学性质等空间特征及其对森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内形成的林窗以中小型为主,光照强度为林窗>林缘>林内;林窗内光照强度与林窗面积、边缘木平均胸径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边缘木平均高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边缘木平均高度越低则林窗内光度值越高;土壤养分上,80-160 m2林窗较高,<80 m2林窗较低;环境综合指数上,80-160 m2林窗和>240 m2林窗较高,161-240 m2林窗和<80 m2林窗较低;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幼苗在林窗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综合来看,80-160 m2的林窗较有利于森林更新,<80 m2的林窗最不利于森林更新。在森林经营时,根据需要形成合适的林窗能够保持森林的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4.
在对福建省林纸林板企业办原料林基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及契约理论.从微观行为层次揭示了福建集体林区林纸林板企业40多年来林板纸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与障碍等行为机理;得出林纸林板企业林板纸一体化动力的收益最大化机制,分析了企业林板纸一体化历年来主要实施的6种模式的机理及特点,指出阻碍企业实施林板纸一体化的3个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5.
该文用释压法结合经验判断出林隙的年龄,在准确测量林隙面积的基础上,检验了灌木和草本多样性的林隙边缘效应.结果表明:林隙草本和灌木多样性大于非林隙,草本多样性的林隙边缘效应不明显;林隙边缘灌木多样性在林隙形成的前期和后期大于实际林隙,在中期刚好相反.研究还表明:草本和灌木多样性与扩展林隙面积正相关;林隙草本多样性的增大过程是在形成初期迅速完成的,灌木多样性的增加在形成初期有迟滞;在中后期,林隙草本和灌木多样性与林隙年龄负相关;林隙对某些偶见种有安全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秦岭菜子坪林区森林景观格局现状和破碎化特征,为研究区以及秦岭中段南坡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菜子坪林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对菜子坪林区森林景观格局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以边界密度、平均分维数、平均最近邻距离和相似邻接比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其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分为14个景观类型,共1 072个斑块,其中无林地斑块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04%,各景观类型的平均分维数均接近1.00。各森林景观类型的边界密度为:板栗林>落叶松林>华山松林>软阔林>油松林>杨树林>云杉林>硬阔林>铁杉林>桦木林>冷杉林>刺槐林>栎林;相似邻接比指数为:栎林>刺槐林>冷杉林>桦木林>铁杉林>硬阔林>杨树林>云杉林>油松林>软阔林>华山松林>落叶松林>板栗林;平均最近邻距离为:板栗林>落叶松林>桦木林>刺槐林>冷杉林>铁杉林>云杉林>软阔林>华山松林>硬阔林>油松林>栎林。【结论】菜子坪林区森林整体分布的连续性较好,景观类型斑块的边界褶皱程度较低。在各森林景观类型中,栎林的面积最大,破碎化程度最低;板栗林、落叶松林呈小面积零散分布,破碎化程度最高;其余各景观类型的边界密度、相似邻接比指数和平均最近邻距离差异均不明显,破碎化程度相似,均居于适中水平。  相似文献   

7.
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7种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包括林+绿肥、林+农作物、林+笋用小竹、林+茶叶、林+苗木、林+药材、林+畜禽养殖等,分别总结了各模式的特点及其技术要点,以期为优化山核桃生产经营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隙辐射特点与林隙更新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介绍了林隙的一般特征、林隙辐射变化特点和光照对林隙更新的影响.森林发育过程中冠层树木的自然死亡或者受干扰后的死亡都会形成林隙.林隙的形成、大小和分布等是研究林隙特征的重要参数,而林隙最主要的特征是光的变化.一些学者通过数学公式来计算和模拟其变化特征.林隙中光的明显增加对林隙树种组成、林隙生物多样性、林隙树木的侧生长与高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对阳性树种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而影响着林隙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三明常绿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6块样地,分别测定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并分析多样性指数与群落演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内共有植物物种57科109属169种。按乔木的优势种16块样地划分为6种森林类型,分别为米槠林、苦槠林、拟赤杨林、黄樟林、栲树林和枫香林,Simpson指数排序为栲树林>枫香林>拟赤杨林>苦槠林>黄樟林>米槠林。结合主要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将6种森林类型进一步归并为栲类林、拟赤杨林及其他(黄樟林、枫香林)等3种类型。其中,黄樟、枫香林的多样性最高,栲类林次之,拟赤杨林的最小。根据在演替过程中多样性有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将研究区的阔叶次生林划分为3个演替阶段,拟赤杨林为演替的较早期,枫香、黄樟林为中期,栲类林为演替的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杉木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谦  智扬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5,(9):164-165,270
通过对贵州省杉木低产低效林成因的分析,将杉木低产低效林分为次生型杉木低效林和人工型杉木低效林,或者低效杉木防护林和低效杉木低产林。提出了关于贵州省杉木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对策,指出了杉木低产低效林改造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表温度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该文利用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干的表面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昼间林窗边缘和林内树表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林窗边缘与林内树表温的差异、林窗边缘树表温与林窗中央地表温的差异 .指出在林窗区域 ,受太阳直接照射的东侧和北侧林墙中部存在表面温度高值区 ,是林窗区域除林冠面、林窗地面、林内地面之外的新的第 4热力作用面 ,对探讨林窗区域的热量传输、小气候形成以及林窗边缘植物的侧向生长等均有重要意义 .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为研究林窗更新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北京市延庆区低效林现状,分析了低效林形成的原因,同时分析了低效林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效林改造技术,以期为低效林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林分下套种黄精技术及生长量,包括杉木林、毛竹林、猕猴桃林和红花油林等林种。方法:测量不同林种下黄精年株高、地径粗度、叶片数量及块根鲜重,每个林种林下测量10株,连续测量2年,每年于6月中旬进行测量,取2年平均值进行对比。结果:在多种条件一致或几乎一致的情况下,多黄花精生长高低顺序为毛竹林红花油茶林猕猴桃林杉木林,平均株高(cm)依次为30.927.326.118;地径生长速度由快到慢顺序为红花油茶林猕猴桃林杉木林毛竹林,平均地径(mm)依次为3.642.651.781.73;地下块茎重量由重到轻顺序为红花油茶林猕猴桃林毛竹林杉木林,平均重量依次为42.7534.1924.1513.32;叶片数量由多到少顺序为毛竹林红花油茶林猕猴桃林杉木林,平均数量依次为12.910.910.87.4。结论:毛竹林下和红花油茶林下黄精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三明市林产业为例,研究新形势下林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提出提升林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机制,探讨政府在林产业竞争力发展中的推进策略,以促进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国强  李雪芬  邢鲲 《吉林农业》2011,(11):168-168
在森林调查中,将林隙四周的树木统称为林隙边缘木。林隙边缘木的大小和高度是影响林隙内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对林隙内树种的更新有较大的影响。林隙边缘木优势度的增大,导致了林隙内光照指数和温度指数的下降,因此增加了林隙内的适度,为耐阴树种的发茅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划分为8个森林经营类型,分别是马尾松一般用材林、马尾松重点保护林、软阔国防林及水土保持林、杉木国防林及水土保持林、杉木水土保持林国家储备林、杉木重点保护林、湿地松国防林及水土保持林,分别分析了不同森林经营类型的培育目标、造林措施和培育措施,以期为促进宣州区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国有林权属制度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林权属制度在国家林地所有权、国有林用益权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明晰国家职能,健全国有林地所有权;明确国有林下资源归属,充分实现国有林经营者的权属功能;健全与完善国有林用益权制度与国有林流转法律制度;完善国有林担保物权制度;健全国有林权属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对我国国有林和国有林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课题,必须把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到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去进行认真谋划和统筹研究。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形势和需要,对国有林的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以此为基础,解决好"谁来管理国有林"和"怎样管理国有林"两个命题,同时,在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国有林与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相邻的马尾松林地为对照,研究连栽桉树人工林地不同土层、不同代数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变化及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差异。结果表明,连栽桉树林地不同土层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以二代林20~60cm土层最多,其次是三代林20—60cm土层,一代林0~20cm土层最少;除了对照林0—20cm土层硅酸盐细菌数量大于20~60cm土层外,一代林、二代林、三代林和四代林均是20~60cm土层硅酸盐细菌数量大于0~20cm土层。连栽桉树林地不同代数非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以二代林最多,其次是三代林,四代林最少。连栽桉树林地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以二代林最多,其次是三代林,四代林最少;同代林根际土壤硅酸盐细菌数量均大于非根际土壤;连栽桉树林地硅酸盐细菌R/S的大小依次为二代林〉三代林〉一代林〉四代林。  相似文献   

20.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面积的Weibull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林隙面积分布格局是林隙的一个重要特征。林隙的大小不同 ,直接影响着林隙内的生态环境 ,进而对树种生长与更新产生不同的作用。通过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96个林隙面积的调查 ,研究其冠空隙和扩展林隙面积的分布特征 ,用韦布尔 (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冠空隙和扩展林隙的面积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冠空隙和扩展林隙面积分布格局均符合Weibull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