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耐盐碱苜蓿品种中苜1号的生产性能。[方法]以中苜1号为参试品种,对其不同年份在盐碱地上的鲜干草产量、株高、分枝数进行比较。[结果]苜蓿品种中苜1号在盐碱地种植生产性能较高,尤其是在种植以后的3~5年内,其植株株高较高,分枝数较多,地上生物量大,鲜干草产量高。[结论]中苜1号能改良盐碱土壤及恢复环境,同时在盐碱地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作为土壤盐碱地改良的苜蓿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宁夏中卫市半干旱风沙地区引种的7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根长、鲜根质量、株高、侧枝数、叶茎比、干鲜比、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进行分析,并建立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各项农艺性状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叶茎比根长侧枝数鲜根质量干草产量鲜草产量株高干鲜比。在宁夏中卫市半干旱风沙区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是甘农8号和甘农1号,其鲜草产量分别可达1.991 kg/m2和1.761 kg/m2;而皇后的加权关联度最小,综合生产性能较差,其鲜草产量仅0.475 kg/m2,不适宜作为优良牧草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亚热带地区试种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鲜草产量、株高、分蘖数、根长、叶茎比,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紫花苜蓿品种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WL-323HQ在综合评估模型中得分最高,综合生产性能最好,该品种在亚热带地区生态条件下,是最适宜推广栽培的品种.根据对各项指标的权重比较,其权重顺序为:株高>蛋白含量>分蘖数>根长>叶茎比>鲜草产量.  相似文献   

4.
20个苜蓿品种在贵州毕节地区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毕节地区缺乏高蛋白质饲草的现实,为筛选出适合该区的优质、高产苜蓿品种,对20个苜蓿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并测定不同苜蓿品种的株高、分枝数、产草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苜蓿品种在生长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休眠期和刈割期株高最高的均为‘四季旺’,分别为5.1cm和69.7cm;春季生长速度最快的是‘四季旺’,日均增长0.90cm;‘德宝’的分枝数最高,为49枝;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四季旺’,为9.34t/hm2.说明‘四季旺’在毕节地区春季生长中综合表现最好,最适宜在毕节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更深入了解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佳木斯地区生长及生产特性,从而更好地研究其在北方地区的抗寒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产量性状的测定.[结果]播种当年龙牧803植株最高,为66.80 cm;龙牧808单位长度株数、分枝数最高,分别为94株、184分枝,且全区产量最高;各品种在本地区越冬率均为100%;第一茬刈割测定各苜蓿品种产量顺序为龙牧808>龙牧803>驯鹿>敖汉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7;龙牧803种子产量及千粒重最高,比对照肇东苜蓿高20.24 9、0.09g.[结论]以上所供试的品种在佳木斯地区均具有较高的抗寒性;龙牧803和龙牧808既有较高的产草性能,又具备很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对3个国内苜蓿品种、14个国外苜蓿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了田间观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要优越于国外品种,国外苜蓿品种的再生能力则优于国内品种,株高、枝条密度、枝条直径均与产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紫花苜蓿引种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适宜在半干旱风沙区进行种植的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宁夏中卫市东园镇瑞应村进行引种试验。从7个苜蓿品种的根长、根重、株高、主枝侧枝数、茎叶比、干鲜比、产草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甘农4号紫花苜蓿株高、茎叶比、干鲜比均较大,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苜蓿品种(P0.05);鲜草产量则是甘农8号最大,且与株高、主枝侧枝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主成分分析显示,根长、鲜根重、株高和主枝侧枝数对紫花苜蓿的综合生长性状影响较大;3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农3号、甘农4号的得分比较高,各项指标和性状较好,是中卫市瑞应村适合种植的苜蓿品种;皇后的生产性能较差,不适宜在该地区建植多年生牧草地。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研究紫花苜蓿的产量性状、品质特性及品种适应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湘北地区的引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考察指标为干草产量、株高、分枝数、叶茎比、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结果表明,干草产量对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粗蛋白含量;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CW403的综合生产性能表现最优,SIMA575表现最差。这说明CW403较适宜在湘北地区引种种植。  相似文献   

9.
密度对苜蓿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不同株行距处理对苜蓿生长发育、群体结构、结实特征以及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发现株距对苜蓿生长速度、茎粗、分枝数、花序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和种子产量等的影响大于行距的影响.制种苜蓿最佳密度配置方式为行距60 cm,株距30 cm,这一株行距下苜蓿单株分枝数多,枝条粗壮,株丛较矮,不易倒伏,产量达1182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苜蓿品种若干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5个苜蓿品种单株鲜重、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和茎叶比5个性状的田间观测结果,进行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茎叶比与单株鲜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尽管各苜蓿品种的5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品种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茎叶比与单株鲜重的灰色关联度则大致相似。其中以枝条直径最大,株高次之,分枝数与茎叶比又次之。该结果对高产苜蓿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株高95 cm时刈割,留茬30 cm的再生草产量和总能量最高,分别为11.60 kg·m-2(鲜草重)和278 kJ·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CK)与10 cm处理;留茬30 cm再生草的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留茬20 cm,不同时期刈割,株高130 cm与95 cm(CK)的再生产量、总能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株高60 cm处理;但再生草饲用品质以株高60 cm时刈割最佳。比较发现,RGC接近2.5时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最好,对应的刈割方式(留茬30 cm,株高95 cm)可实现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双季晚粳稻稳产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5个不同基因型晚粳稻在不同条件下的栽培,研究了双季晚粳稻稳产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晚粳稻的稳产性存在明显差异。在供试的晚粳稻中,以秀水27的稳产性为最好,其次为秀水11,更新农虎的稳产性居中,秀水48的稳产性较差,矮粳23的稳产性最差,晚粳稻的稳产性与其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及实粒数的可塑性有关,稳产的品种可塑性大。高结实率和高千粒重是高产稳产的有利性状,稳产性好的晚粳稻,其分蘖力中等,单株最高分蘖数和有效穗数相对较稳定,而分蘖成穗率高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高而且稳定,但单株叶面积则表现为相对的可变性。稳产的品种往往具有单茎干重大而且稳定,收获指数高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降水量230mm左右,在旱作栽培的条件下,进行了6个苜蓿品种的正规比较试验。历时三年,以产量、草质、越冬率、生长速度及再生等性状比较,以图牧二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taiva L)阿勒泰杂花苜蓿(M.varia Martyn)石河子杂花苜蓿(M.varia Martyn)表现最好,其次是贝维尔杂花苜蓿(M.varia Martyn)。  相似文献   

14.
紫苏12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1份紫苏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千粒质量、分枝位、二次有效分枝、一级分枝顶穗长、一次有效分枝、株高、顶部第1节间长、茎粗、主花序有效长度、基部第1节间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因此,紫苏高产育种中应注意单株产量以及大粒型、多分枝、长穗型植株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以65份来自种质资源库的水稻品种为材料,根据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产量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介于1.607~2.000之间,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及穗着粒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0.586和0.50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5个水稻材料可聚为22个类群,说明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较远,种质资源分化程度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5.212%,并通过对应的特征向量获得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粒数因子、结实率因子及有效穗数因子,可以作为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每个品种的各主成分排名及综合排名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前5名的水稻材料分别为奥野占6号、R995、油粘8号、丝苗12和R998。在水稻育种中应注意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种质资源,并在亲本选配时选择遗传距离较远且综合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6.
彩色杂交棉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彩色杂交棉组合F1代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彩色棉F1代杂优组合皮棉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衣分>株铃数>果枝数>667 m2株数>铃重>株高>果枝始节>生育期,为选育彩色棉优势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评价指标的关联性是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常遇到且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因素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和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优良野生牧草─—缘毛雀麦种质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缘毛雀麦(BromusciliatusL.)为禾本科雀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短根茎,是易结成草皮的根茎─—疏丛型禾草,产于宝格达山及大兴安岭山地。在我国东北、俄罗斯、蒙古和美国西北部山地也有分布,本野生种采自宝格达山,于1988年开始在呼和浩特地区栽培驯化。在驯化过程中,初步测试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并确定了其染色体数目2n=56。在结实期的于草平均产量为9975kg/hm ̄2;粗蛋白质含量10%,粗脂肪3%,粗纤维33%,无氮浸出物39%,灰分8%。粗蛋白质等养分含量、再生速度和叶量均高于无芒雀麦现行栽培品种。现已筛选出草丛类型各异,生育期不同,籽实保持力较强,可以放牧、刈草或兼用等具有广泛用途的几个生物学类群。  相似文献   

19.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yield traits and yield per plant of total 49 rice cultivars from Ningxia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conditions of water stress and non-water stress so 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trait and yield per plant under water str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relative character and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under water stress and non-water stress. The correlation, grey correlation,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plant height, grain density,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per plant and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total 5 trait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rice, and they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rice in Ningxia. In addition,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rice was graded qualitatively according to the subordinate function value of corresponding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49 rice cultivars from Ningxia,6 rice cultivars were highly drought resistant, and 9 rice cultivars were moderately drought resistant, suggesting that the evaluation method wa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