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杂油2号是用核不育两型系G212A与双低恢复系S15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常杂油2号是用核不育两型系G212A与双低恢复系S15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8187A与双低恢复系8274R配制的双低杂交组合,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较高,中早熟,抗倒,病毒病和菌核病抗病能力与对照德油6号相当。在2009—2011年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17个试点平均产量181.43kg/667m2,比对照德油6号显著增产(4.85%);在2010-2011年度6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71kg/667m2,比对照增产3.32%;种子含油量(干基)40.75%,种子芥酸含量0.45%,硫甙含量31.62μmol/g饼。于2011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油2011007),适宜在四川省平坝及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南油杂1号(代号03杂716)是用不育系南A7、恢复系98R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346.75kg/hm2,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6.9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44%,平均芥酸〈0.05%、硫苷21.5μmol/g(饼)、含油量42.15%;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2009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507.7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6%,平均芥酸含量为0、硫苷20.24μmol/g(饼)、含油量42.22%;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宝油85是利用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3945AB与具有相同品质性状的恢复系D4315R配制育成的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05~2007年国家长江下游区试中,平均产量为271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0.83%;平均产油量为1253.85 kg/hm2,比对照增产5.04%。种子芥酸含量0.05%,菜籽硫甙含量19.6μmol/g(饼),含油量为46.05%。  相似文献   

6.
优质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黄油21号是甘蓝型油菜黄籽不育系2225A与商含油量双低恢复系ZW3115杂交、鉴选出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双低黄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在贵州省油菜区试中的平均产量为175.27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7.00%,区试中最高产量达230.33 kg/667m2.含油量为46.28%、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2.27%、芥酸含量为0.20%、硫甙含量为22.48μmol/g·饼.干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仪征市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仪征市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选用扬油9号、宁杂1818、秦优10号3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其中以秦优10号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产量最高(2 545.14 kg/hm2),其次为扬油9号(2 472.22 kg/hm2),最后为秦优10号(2 309.03 kg/hm2)。宁杂1818和扬油9号均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显著,而且抗倒性较强,是比较好的新品种,可以在仪征丘陵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高油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适应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品种,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01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18R为父本,成功配制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该品种在2010—2012年国家中游区域试验20个试点中18个点增产,2个点减产,2年平均产量162.9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00%;2年平均产油量76.4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61.36kg/667m2)增加13.09%。2年含油量平均为46.80%,芥酸含量均为0,硫甙含量平均18.51μmol/g饼。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中游区域试验并获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2004)。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川油33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高产双低杂交新品种,原品种代号为杂-9,不育系为JA8,保持系为JB8,恢复系为JR8。川油33杂交优势强,综合性状好,双低品质优,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耐)病性强。在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003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350.5kg/h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2.58%(极显著);2004年9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314.5kg/h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9.98%(极显著)。在2003~2004年度组织五点(成都、绵阳、什邡、南充和内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00.5kg/h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6.2%(极显著)。杂交种子芥酸0.1%,硫甙22.89μmol/g饼,含油率(干基)40.81%。商品菜籽芥酸1.02%,硫甙27.82μmol/g饼,含油率(干基)39.0%。中抗病毒病和菌核病。平均全生育日数215d,比CK蜀杂6号早熟1~2d。2004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四川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宝油517是以高油分黄籽双低不育系1528A为母本,黄籽双低恢复系17 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于2008年12月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并获审定。在2006—2008年度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试中的平均产量为168.51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5.91%,比对照增产的点次占75%。在2007—2008年度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73.0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3.53%,较对照增产的点次占50%。  相似文献   

11.
从高产优质高效的角度,通过对延边水果的基本情况、产销现状的分析和延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水果产业的可能性分析,提出水果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树立产业化的指导思想,抓好6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5个棉花品种在同一栽培条件下的调查比较,分析了栽培特点、产量构成及纤维内在品质等因素,结果示范:豫棉15号和中棉所23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品质,较适宜在南疆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与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最少,70年代最多,沿长江、乌江为高温天气多发带;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上下叠加是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析认为,100 hPa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300 hPa等压面上的暖中心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着四川东部及重庆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下层暖高压中心相对应、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是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豌豆鲜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豌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色泽诱人,倍受人们青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是鲜食豌豆生产产量低,效益较差,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豌豆鲜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提出“避免重茬,选用优种,增施农肥,化控除草,适期分批采收”等综合技术,提高了鲜食豌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超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性、稳产性和广适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其品种特性和主要优点,并提出了济麦22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培肥地力、规范化播种、合理施用氮肥、加强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5大项11小项的栽培技术措施,以期对济麦22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不断创新,完善技术手段,以提高东北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北京郊区自然资源和传统的高效种植方式进行了广泛调查、通过要素分解和田间量化试验,组装了7大类25种适合京郊地区不同区域推广应用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建立了与高效种植模式相配套的优良品种资源库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组建了一个覆盖京郊种植业的技术推广体系网络,建成了一批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中心示范区,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益模式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8.
介绍玖两优黄华占在湘北抛秧栽培下的生产优势,并从播种、抛栽、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短期高温热激甜菜幼苗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伸长对热激敏感性顺序为子叶露土期>子叶期>一对真叶期;子叶期35℃热激4 h对下胚轴伸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不同品种之间对热激的敏感性差异明显,新甜6号较其它品种不敏感.短期高温热激促进一对真叶期前的干物质积累,使根系不发达;热激促进下胚轴伸长和一对真叶期前的干物质积累,壮丰安拌种能抵消此作用,并有效防止高脚苗的发生,促进根系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型农业、可持续型农业与现代农业最佳的结合方式是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助于推进传统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该文综述了设施农业的主要应用领域及支撑技术,分析了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