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四方山农场为农垦哈尔滨管理局下属农场,农场耕地均为旱地,主要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在农场耕地地力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农场的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方山农场耕地面积70725亩,基本农田耕地可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地面积为801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34%;二级地面积为5373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98%;三级地面积为896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68%。  相似文献   

2.
在耕地地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和模糊评价法,对八五五农场基本农田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表明,全场旱田33.9967×104亩分为六级,其中,一级地IFI(地力综合指数)〉79.9,面积为1.9445×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5.72%;二级地IFl72.2-79.9,面积为8.5391×104万亩,占早田总面积的25.12%;三级地IFl64.5-72.2,面积11.858×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34.88%:四级地IFl56.8-64.5,面积8.7502×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28.21%;五级地IFl49.2~56.8,面积2.5789×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7.59%;六级地IFI〈49.2,面积O.326×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0.96%。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地力划分,建立起八五五农场耕地地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新疆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库车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在GIS支持下,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库车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7 352个,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3个方面12个影响因子,[结果]全县 73 553.52 hm~2耕地可分为6级,其中一级地7 713.07 hm~2、二级地20 526.13 hm~2、三级地14 621.53hm~2、四级地11 987.8 hm~2、五级地11 302.33 hm~2、六级地7 402.53 hm~2,分别占库车县耕地总面积的10.49;、27.91;、19.88;、16.3;、15.37;和10.06;.[结论]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吉林省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耕地地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和模糊评价、层次分析和综合指数法等,对吉林省九台市基本农田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市17.60万hm2基本农田耕地可分为6级,其中,1级地IFI(地力综合指数)>0.85,面积为2.07万hm2,占总面积的11.8%;2级地IFI0.8~0.84,面积5.72万hm2,占32.5%;3级地IFI0.75~0.79,面积4.50万hm2,占25.6%;4级地IFI0.70~0.74,面积2.49万hm2,占14.2%;5级地IFI0.65~0.69,面积1.84万hm2,占10.4%;6级地IFI<0.65,面积0.98万hm2,占5.5%。并采用归纳法,建立起九台市耕地地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北部农牧复合区耕地地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北部农田精确质量评价结果,采用ARCGIS平台、DELPH(特尔斐)模型与AHP结合专家经验对选取的1988个土壤样本进行了质量评分,并根据累计曲线法划分地力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1级耕地占总面积的5.13%;2级耕地占22.45%;3级耕地占44.98%;4级耕地占22.62%;5级耕地占4.82%。为准确地反映了该研究区域耕地土壤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现代耕地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大量数据进行补充,用GIS软件建立了定安县1:50000耕地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排涝能力、轮作制度、成土母质、土壤侵蚀类型、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耕层厚度、障碍层状况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叠加土壤图、基本农田保护块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到2411个评价单元。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采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加法模型计算出耕地地力综合指数,运用等距分级法形成耕地地力等级。在此次以水稻土为主的定安县耕地调查中,查出耕地总面积66729.47hm2,按综合指数分级方案划分的地力等级结果表明,二级地2241.60hm2、三级地27261.27hm2、四级地26065.93hm2、五级地11160.67hm2,分别占定安县耕地总面积的3.36%、40.85%、39.06%、16.73%,没有一级、六级、七级和八级耕地,面积较大的耕地属于三级和四级地,将其归入全国耕地地力体系后,定安耕地整体在全国处于中等级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凤山县耕地地力等级情况,以凤山县测土配方施肥和第二次土壤普查等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凤山县耕地地力等级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凤山县耕地地力等级可分为六个等级,一、二级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15%,是高产稳产耕地;全县耕地地力等级以三至六级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86.85%,是凤山县粮食、水果和经济作物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主要的中低产耕地。  相似文献   

8.
永福县耕地地力等级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永福县耕地地力分为6个等级,一、二等级耕地面积为4 4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1%,是永福县高产稳产田;三、四等级耕地面积为12 40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6%,是永福县中产田;五、六等级耕地为5 11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3%,是永福县主要的低产田。结合实际,提出改良栽培措施、规范管理、合理轮作、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地力等级等具体措施,以期促进永福县耕地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江苏省溧阳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苏省溧阳市为研究区域,以耕地地力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应用平台,用GIS技术将各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处理与整合;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结合耕地的自然要素选择12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评价、层次分析等数学分析原理,构造层次结构、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模型及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建立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采用累积曲线法来确定耕地地力等级数目以及划分等级界限,将全市56251hm2耕地,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一级地1309hm2,占2.30%;二级地20689hm2,占36.78%;三级地31097hm2,占55.28%;四级地3136hm2,占5.60%;五级地20hm2,占0.04%。研究结果表明,地力等级的划分和各等级的比重确定比较科学和客观,评价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内耕地地力的状况,基本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表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对耕地地力评价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对科学管理耕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青海省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青海省乐都县耕地地力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全县24 982.44hm2耕地可分为5级,其中,一等地IFI(地力综合指数)>0.814,面积为858.29hm2,占总面积的3.44%;二等地IFI 0.660~0.814,面积3 621.80hm2,占14.5%;三等地IFI 0.455~0.660,面积8 002.61hm2,占32.03%;四等地IFI 0.390~0.455,面积9 236.56hm2,占36.97%;五等地IFI<0.390,面积3 263.85hm2,占13.06%。并采用归纳法,建立了包含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和土壤管理等地力要素的乐都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CLRMIS的大洼县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CLRM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1∶1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选取成土母质、有机质、灌溉保证率等12个评价因子,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对大洼县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将大洼县耕地划分成五个等级。经实地调查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耕地地力的河南省耕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耕地地力为基础 ,根据粮食单产、种植面积、粮经比和复种指数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和耕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得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下的河南省 2 0 1 0年和 2 0 3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粮食产量、人口及人均消费保持现有增长水平及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提高耕地地力等 ,河南省粮食生产总量完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并有一定剩余。  相似文献   

13.
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区域,选取大于10℃积温、剖面构型、排水能力、耕层厚度、地形部位、灌溉能力、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 H、海拔、成土母质、抗旱能力这1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Arc GIS软件,利用各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评价单元,从评价单元中获取数据,计算所选因子权重,采用累加法等方法对各黔东南州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耕地总面积425 806.1 hm2,分为8个地力等级,一级地面积16 605.2 hm2,占3.90%;二级地面积37 157.1 hm2,占8.73%;三级地面积57 481.5hm2,占13.5%;四级地面积81 065.4 hm2,占19.04%;五级地面积94 845.4 hm2,占22.27%;六级地面积941 405 hm2,占14.74%,七级地面积890 504.0 hm2,占13.94%,八级地面积16 524.3 hm2,占3.88%。  相似文献   

14.
在对辽宁省耕地质量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耕地质量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衡东县耕地的地力状况,选取5 891个土样进行养分含量检测,与1980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衡东县耕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适宜,速效钾的含量偏低,与1980年相比,pH值有所下降,其他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6.
屠伟杰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71-73,84
对北仑区各乡镇(街道)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北仑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速效养分有效磷总体过量,区域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全区土壤酸化程度严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普遍偏低,保肥能力差。同时,笔者提出了实施酸性土壤改良,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轮作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化验,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通州区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对通州区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建立了本区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分析了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对种植业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为通州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地力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庄浪县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在GIS支持下,利用行政区划图、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性状以及立地条件等11个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指数等方法将庄浪县71 079.3 hm<'2>耕地分为5级,并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19.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利于推进嫩江县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有利于促进耕地质量建设,发展可持续农业,促进粮食穗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于2009年结合农业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嫩江县耕地地力进行调查与评价,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下降,氮、钾等养分也相应减少,土壤肥力逐年减退;土壤水蚀、风蚀严重.人们在生产经营中注重用地,不注重养地,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县域耕地地力的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智  张学俭 《贵州农业科学》2012,(3):217-219,223
为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耕地地力状况,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耕地地力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进行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宁县耕地总体水平较好,现有耕地共划分为1~6等,其中,一等地面积为70 585.9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71%;二等地面积为219 047.67hm2,占30.15%;三等地面积为230 101.46hm2,占31.67%;四等地面积为132 079.65hm2,占18.18%;五等地面积为39 328.14hm2,占5.41%;六等地面积为35 502.53hm2,占4.89%。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指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和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