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测定三门峡烟区159份烤烟样品总氮含量和238份土壤样品氮含量,分析两者的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门峡烟区烤烟总氮含量适宜,平均为1.46%±0.35%,变幅为0.85%~2.53%,43.39%的烟叶样品总氮含量落在1.50%~3.00%之间;不同等级烟叶总氮含量变化规律是B2F>C3F>X2F。三门峡烟区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76±0.15 g/kg,变幅为0.37~1.58 g/kg,有6.38%的土壤样品全氮含量高于1.00 g/kg;土壤碱解氮含量适宜,平均值为66.41±16.70 mg/kg,变幅为34.90~132.74 mg/kg,有3.36%的土壤样品碱解氮含量高于110 mg/kg,不同县市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规律是灵宝>陕县>卢氏>渑池。烤烟总氮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碱解氮和烤烟总氮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烤烟总氮含量随着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分析2010—2017年云南保山5个主产烟区(昌宁区、龙陵区、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3个主栽品种(K326、云烟87、红花大金元)的上、中、下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指标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烤烟主要化学指标存在一定的变异,烟叶氯、钾氯比、糖碱比属强变异,稳定性较差,总糖、还原糖属弱变异,稳定性好。保山不同烟区之间烤烟化学指标的差异显著,龙陵区糖碱比最适宜(10.67),钾含量较其余4个烟区高7%~26%;氮碱比总体偏低,施甸县最低(0.65),腾冲市、昌宁区最接近优质烤烟化学成分适宜范围;隆阳区氯含量较其余4个烟区高36%~60%。烤烟品种间钾、还原糖、钾氯比、氮碱比差异显著,红花大金元还原糖含量较云烟87、K326分别高出4%、15%。B2F烟碱含量较X2F高56%,X2F的钾含量(2.35%)显著高于B2F、C3F。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广西中烟基地烟叶钾、氯含量状况,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等6省(区)24个广西中烟烟叶基地采集2010~2012年生产的上、中、下3个部位的初烤烟叶样品210份,分别参照YC/T 217-2007和YC/T162-2011标准测定样品的钾、氯含量,计算钾氯比值,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样品钾含量范围在0.82%~3.83%,均值为1.98%,超过50.00%的样品钾含量小于2.00%;样品氯含量范围为0.04%~1.54%,均值为0.37%,有35.36%的烟叶样品处于适宜的氯含量范围;钾氯比在1.15~58.99,均值为10.27,有72.40%的样品钾氯比大于4.00.不同产地中以湖北恩施的烟叶钾含量最高,达2.23%,其次为湖南邵阳(2.20%);云南产区、湖南邵阳和广西贺州的烟叶氯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0.41%、0.40%和0.44%;各产区烟叶钾氯比较适宜,其中以湖北恩施的钾氯比最高,为23.56,其次是重庆奉节(20.22).下部烟叶钾含量均值最高,为2.42%,中部叶次之;不同部位烟叶钾氯比较适宜.[结论]广西中烟各基地产区下部烟叶钾含量均值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上部烟叶钾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部、中部烟叶钾氯比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部烟叶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保山烟区烤烟总糖与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山烟区烤烟上、中、下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22%,30.65%,25.45%,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都较高。3个部位总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是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变异系数在14%~25%之间,其中下部叶的变异系数较大。保山各县区烟叶总糖含量的高低顺序是:昌宁县(29.72%) > 施甸县(28.46%)> 隆阳区(27.42%)> 腾冲县(26.68%) > 龙凌县(25.94%)。保山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平均为(32.43±12.38)g/kg,变幅为150~14810g/kg,存在广泛的变异,其变异系数达33.34%。除腾冲县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20~25 g/kg 的土壤样品数量最多,腾冲县土壤有机质含量>50g/kg 的土壤样品数最多,占其样品总数的53.39%。总体来看,保山各县(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施甸县、隆阳区、昌宁县较为适宜。分析保山烟区土壤有机质和烟叶总糖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和中部烟叶总糖含量符合二次曲线关系(y = -0.0124 x 2 + 0.801 x+ 17.187,R2 = 0.6583**)。  相似文献   

5.
湖南烤烟营养元素含量与总糖和烟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湖南烤烟矿质元素的适宜含量范围,为烤烟的营养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湖南8个烟区的61份C3F等级烤烟样品的营养元素及总糖、烟碱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营养元素与总糖及烟碱含量间的关系。【结果】当烤烟烟叶中的氮、磷、钾、钙、镁、硫、氯含量分别为15.0~20.0,1.5~4.0,15.0~30.0,22.13~27.38,1.50~2.50,5.50~7.00和3.00~4.40 g/kg,铜、锰、锌和硼的含量分别为17.69~18.34,140~168,34.36~54.31和11.87~40.00 mg/kg时,烟叶总糖和烟碱含量较为适宜,糖碱比为8~10,有利于吃吸味间的平衡。【结论】湖南烤烟营养元素在各烟区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氮、磷、钾、钙、锌、硼、氯含量适中,镁、铜、锰含量较低,硫含量较高,各烟区应根据烟叶矿质元素含量的状况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云南烟区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样品5 893份,采用连续流动法检测烟叶钾含量,分析了云南烟区烤烟钾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云南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钾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6%、1.8%、2.1%,主要分布范围和样本频率分别为1.25%~2.0%、1.25%~2.25%、1.5%~2.5%和76.4%、81.9%、73.4%,各部位烟叶钾含量大于1.5%的样本频率分别为61.0%、75.8%、91.7%.各部位烟叶钾含量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主栽品种烟叶钾含量表现为‘红大’>‘K326’>‘云烟87’>‘云烟85’;不同生态种植区域烟叶钾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滇西南烟区烟叶的钾含量最高,滇东北烟区最低.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主产烟区和津巴布韦共107份烤烟样本为材料,研究了烤烟叶片中磷含量的分布特点,并重点分析了烤烟磷含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主产烟区烤烟磷含量平均值为(0.43±0.08)%,变幅为0.25%~0.66%;津巴布韦烤烟磷含量为(0.53±0.05)%,变幅为0.45%~0.67%;②不同地区烤烟磷含量的变化为:津巴布韦(0.53%)>东南烟区(0.49%)>长江中上游烟区(0.45%)>西南烟区(0.42%)>黄淮烟区(0.41%)>北方烟区(0.39%),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随着烤烟着生部位的升高,烟叶磷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④烤烟磷含量与烟碱、钾和氯含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氮碱比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和钾氯比的相关关系不显著;⑤基于烤烟磷含量的聚类结果和不同磷含量水平下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结果可知,中、高磷含量类群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较为适宜,指标间协调性较好,烟叶可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对保山烟区烤烟总糖与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山烟区烤烟上、中、下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22%,30.65%,25.45%,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都较高。3个部位总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是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变异系数在14%~25%之间,其中下部叶的变异系数较大。保山各县区烟叶总糖含量的高低顺序是:昌宁县(29.72%)>施甸县(28.46%)>隆阳区(27.42%)>腾冲县(26.68%)>龙凌县(25.94%)。保山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平均为(32.43±12.38)g/kg,变幅为1.50~148.10 g/kg,存在广泛的变异,其变异系数达33.34%。除腾冲县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20~25 g/kg的土壤样品数量最多,腾冲县土壤有机质含量>50 g/kg的土壤样品数最多,占其样品总数的53.39%。总体来看,保山各县(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施甸县、隆阳区、昌宁县较为适宜。分析保山烟区土壤有机质和烟叶总糖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和中部烟叶总糖含量符合二次曲线关系(y=-0.012 4x2 0.801x 17.187,R2=0.658 3**)。  相似文献   

9.
中国烤烟含钾量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深入了解中国烤烟钾含量的区域特征和分布情况,2003~2006年连续4年在全国主要烟区进行调查取样,利用调查获取的2 712份烤烟样品数据,对中国烤烟钾含量的基本统计特征、地区差异、品种差异和部位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烤烟钾含量普遍偏低,钾含量1.0%的烤烟样品占2.36%,钾含量在1.0%~2.0%的烤烟样品占57.08%;我国烤烟钾含量在烟区、品种、部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现为南方烟区烤烟钾含量高于北方烟区,不同品种在不同烟区的钾含量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部位烤烟钾含量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钾含量偏低的烤烟和钾含量极低的烤烟主要分布在北方烟区和南方烟区中的云贵烟区,分别达77.52%和96.88%。  相似文献   

10.
贵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在贵州省主产烟区采集了73个烤烟烟叶样品,对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与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适宜;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与各评吸指标间相关性显著,氯含量与各评吸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与各外观指标间相关性显著,烟碱、氯含量与各外观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烤烟氯素营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调查研究、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01—2002年对重庆市烟区土壤、烟叶含氯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于2003—2004年进行了不同施氯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氯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氯在土壤中的残留.结果表明:重庆植烟土壤含氯量低,平均为13.4mg/kg,严重缺氯的土壤(Cl≤2mg/kg)样本占19.2%;可能缺氯的土壤(Cl≤10mg/kg)占50%.重庆市烟叶含氯量很低,平均为0.70g/kg,有99%的烟叶样本含氯量低于优质烟叶要求的含氯下限(3g/kg),烟叶含氯量低已成为影响烟叶质量的限制因素.烟叶含氯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直线或指数相关.施氯量在0~45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氯量的增加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产值、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施用适量氯(30~45kg/hm^2)能降低烟叶烟碱及总氮含量;施木克值、K2O/Cl、总糖/烟碱以及烟碱/总氮比趋于合理,协调了烟叶各化学成分的比例,改善了烟叶品质.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及其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重庆烟区的最佳推荐施氯量为30~45kgCl/hm^2.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9个植烟县为对象,采集了上、中、下部叶烟叶样品共86个,分析了辽宁各烟区化学成分状况,对辽宁烟区烟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辽宁烟叶总体呈现"糖高、碱高、氯低"的特点。其中糖含量以辽北的西丰、开原和辽东的凤城地区部分烟叶样品表现较高;烟碱含量以宽甸各部位烟叶较高;辽东和辽北地区烟叶钾含量优势较明显,其他地区烟叶钾含量适宜;中上部烟叶总氮含量略偏低。从协调性来看,上部叶糖碱比较协调,中下部烟叶糖碱比相对较大;各部位烟叶氮碱比均小于1;3个部位钾氯比较大。(2)各地区中部叶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依次为:凤城>宽甸>建平>彰武>昌图>开原>阜蒙>西丰>北票。凤城和宽甸烟叶总体来讲化学成分较协调,其次为建平和彰武。与20072、008年相比,2010年辽宁各产区烟叶化学成分综合评级结果降低。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烤烟烟碱含量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连续流动法检测分析了云南烟区B2F、C3F、X2F 3个部位6 948份烤烟样品烟碱含量特点.结果表明:云南烤烟烟碱含量均值及其主要分布范围较适宜,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烟碱含量分别为3.26%、2.44%、1.75%.烟碱含量的主要分布范围为上部叶2.0%~4.0%、中部叶1.5%~3.5%、下部叶1.0%~2....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其相对含水率提高幅度介于12.03%~91.88%,烤烟产量增幅为12.29%~31.26%。烤烟套种甘薯以紫薯产量最高,块根产量达29400 kg/hm 2,且单薯质量大于100 g占总薯重的比例在紫薯中最高。烤烟套种甘薯提升了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总氮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烤烟套种甘薯降低了上部烟叶含梗率,但增大了上部烟叶叶面密度,以烤烟套种紫薯表现突出。烤烟与紫薯套种,可作为一种烟田增产、烟叶增值和烟农增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重庆烟区海拔高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重庆植烟区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重庆不同海拔烟区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海拔800~1 300m的最高,而烟碱、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钾含量则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感官评吸结果显示,海拔800~1 300m的烟叶评吸质量最高。因此,重庆烟区的烟叶品质以海拔800~1 300m最优。  相似文献   

16.
毕节不同海拔条件下烤烟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毕节烟区8个烟叶主产县的31个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区烤烟钾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偏低,烟碱含量偏高,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处于适宜水平。聚类分析将31个样品分为3类,第Ⅰ类平均海拔1 369.1 m,其化学成分含量特征为中碱中糖;第Ⅱ类平均海拔1 632.2 m,其化学成分含量特征为高碱中糖;第Ⅲ类平均海拔1 838.5 m,其化学成分含量特征为低碱高糖。其中,第Ⅲ类烤烟表现出明显的清香型烟叶特征,且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百色烟区土壤含氯状况及烟叶氯素特征,为指导该烟区土壤平衡施肥及优质特色烟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PS定位技术,在烤烟尚未施用底肥和移栽前采集耕层20 cm土样,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氮素含量特征。同时选取对应植烟地块烟叶C3F烤后样本,采用莫尔法测定其氯素含量,并对氯素营养丰缺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百色植烟土壤含氯量较低,平均为19.80 mg/kg,且集中分布在10~30 mg/kg范围;不同土壤类型氯含量依次为红壤>黄壤>水稻土>石灰土,且有75%以上的土壤样本氯含量分布在10~30 mg/kg范围。百色烟区烟叶含氯量平均为0.10%左右,且变异程度在30%以上;各植烟县烟叶含氯量大多处于低~缺范围,其中隆林、田林、西林、乐业4县缺乏程度高达90%以上。【结论】百色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量均较低,不利于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建议加强含氯肥料施用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以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百色烟区土壤含氯状况及烟叶氯素特征,为指导该烟区土壤平衡施肥及优质特色烟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PS定位技术,在烤烟尚未施用底肥和移栽前采集耕层20cm土样,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氮素含量特征。同时选取对应植烟地块烟叶C3F烤后样本,采用莫尔法测定其氯素含量,并对氯素营养丰缺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百色植烟土壤含氯量较低,平均为19.80mg/kg,且集中分布在10~30mg/kg范围;不同土壤类型氯含量依次为红壤〉黄壤〉水稻土〉石灰土,且有75%以上的土壤样本氯含量分布在10~30mg/kg范围。百色烟区烟叶含氯量平均为0.10%左右,且变异程度在30%以上;各植烟县烟叶含氯量大多处于低-缺范围,其中隆林、田林、西林、乐业4县缺乏程度高达90%以上。【结论】百色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量均较低,不利于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建议加强含氯肥料施用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以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川渝烟叶糖碱比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渝中烟公司库存的2000~2006年的705份烤烟为材料,系统检测了不同产区不同部位不同年份不同等级烟叶样品的糖碱比。结果表明:西南烟草种植区相同部位不同年份之间烟叶的糖碱比波动较大;东南烟草种植区上部上等烟叶的糖碱比都在适宜值范围之外,中部上等烟叶的糖碱比都在适宜值范围之内;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上部中等烟叶的糖碱比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其中部叶发生后50、55、60、65、70、80 d时分别取样,测定不同成熟度叶片的物理特性和叶片中烟碱、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结果]65 d叶龄的叶片烘烤后平衡含水率和填充值最大,分别为18.33%和3.58 cm3/g,其他物理性状也较好。鲜烟叶中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烘烤后烟叶中烟碱含量略有下降,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增加。鲜烟叶中总氮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烘烤后略有下降。65 d叶龄的叶片总氮与烟碱含量之比和钾、氯含量之比比较适宜。[结论]烤烟中部叶片的最佳采收时间是65 d叶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