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香紫苏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紫苏醇为原料合成了7个香紫苏醇衍生物,采用波谱技术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香紫苏醇衍生物对供试病原菌的菌丝中长及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活性比香紫苏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A-PAGE技术对来源于全国12个地区的13份紫苏材料的醇溶性种子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紫苏材料的醇溶性蛋白具有丰富的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0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可分别电泳出2~9条谱带,平均4.6条;2条电泳条带为所有材料共有。因此,紫苏醇溶性种子蛋白可作为评价紫苏遗传多样性的生化标记。不同紫苏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56~1.000,平均值为0.751。聚类结果表明,在GS值为0.751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2大类,其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正香紫苏即南欧丹参,又名莲座鼠尾草,属唇形科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香紫苏经济价值表现突出,近年来开始引种新疆,其鲜草可初加工提炼精油,残渣深加工后可提取浸膏、醇、内酯等。由于香紫苏引种地区的气候、地力条件与原产地不同,需采取叶龄管理模式。结合近年来香紫苏实际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4.
紫苏为药食同源一年生草本植物,内含丰富的活性物质,生理活性广泛。为紫苏的临床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紫苏的抗氧化、抗过敏、抗抑郁、抗肿瘤、抗衰老、抗炎、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生理活性的前沿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香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香料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引入国内后主要在陕西渭北到延安以南的部分县区栽培.香紫苏花萼中含有香紫苏醇、鲜花序中含有香紫苏油,二者都是珍贵的琥珀--龙涎形香料,经济价值极高.近年,在产区出现了一种严重危害香紫苏生长的新病害--菌核病.随着栽培面积扩大和重茬面积的增加,病害逐年加重,已成为严重影响香紫苏种植业正常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由于病因不明,农户面对病害束手无策或盲目投药.菌核病主要危害油菜、大豆、向日葵、茄子等作物[3].为有效防治该病.从1998年起笔者对该病进行了调查试验和综合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6.
香紫苏醇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紫苏(Salvia Sclare L.)又名南欧单参、莲座鼠尾草,是鼠尾草属唇形科香料植物。原产于欧洲,现在主要产于法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我国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引入该植物。香紫苏醇又名硬尾醇,它是一种半日花烷(labdane)类二萜二叔醇,广泛分布于自然界,1928年Volmar首次从香紫苏  相似文献   

7.
紫苏既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原料,也是民间常用的烹饪调料、食物原料,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价值。国外很早就对紫苏进行了深度的开发利用,我国紫苏资源丰富,但对其研究利用却远落后于国外。文章就紫苏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以综述,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紫苏,别名赤苏、白苏,是唇形科。紫苏是以嫩叶及种子为食的一年生草本植,原产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苏的根、茎、叶及种子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紫苏种子中的蛋白质高达25%,氨基酸既丰富又平衡,种子还可榨油,紫苏油既是高级工业用油也可食用。紫苏中所含的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有特异芳香,并具防腐作用。紫苏除食用外还可人药,其味辛、微温、无毒,具解毒散寒,理气化痰,安胎润肠之功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用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总离子图,经数据系统处理并采用总离子图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组分的相对含量,然后用NIST107和NIST21质谱谱库检索及人工谱图解析,以可信度>85%的标准确认各色谱峰的成分,鉴定出紫苏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醛(92.13%)、柠檬烯(2.86%)、1,6,10十二碳三烯,7,11二甲基-3-亚甲基(2.24%)、1,6-辛二醇-3-醇,3,7-二甲基(0.79%)等1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紫苏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药食两用型油料作物,在医药、食品、油料及景观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紫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紫苏的主要成分、药食价值、资源分布、栽培区域及品种选育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紫苏种群划分以及关键性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紫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紫苏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柴子涵    张敏    李岚    张成    段一凡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107-113
‘胭脂红’(Osmanthus fragrans‘Yanzhi Hong’)是近几年报道过的一个桂花新品种,其花色为特殊的胭脂红色。为探究‘胭脂红’的特殊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初花期S1、盛花期S2和末花期S3)‘胭脂红’花瓣中代谢物的种类和积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胭脂红’花瓣中共检测到304种代谢物。其中6种环烯醚萜类和1种黄酮类药用化学成分是首次在桂花中检测到;从S1到S3,苦杏仁苷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连翘酯苷E、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连翘酯苷和大车前苷的相对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桃叶珊瑚苷和金雀异黄酮的相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所测代谢物中有34种与花香有关的香气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紫苏醇,其次是3,4-二羟基苯丙酸酯、香叶酸和茉莉酮酸甲酯等。KEGG富集分析显著富集到与花香有关的苯丙氨酸和α-亚麻酸代谢途径,以及与花色有关的类单萜生物合成途径。综合分析,‘胭脂红’有着特殊的药用化学成分、独特的香气成分组成和花色,作为桂花的新品种,有着重要的药物开发和经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经历了传统的格氏试剂间接合成法、利用金属锡和卤代烃的直接合成法两个时期。研究工作由早期的主要侧重于合成、推测结构,到20十世纪80年代的侧重于结构的表征及生物活性的有效利用。有机锡化合物研究工作的长足发展是近几年的工作,被用于醇醛缩合及醇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有机锡化合物与酸催化剂相比,具有用量少、无污染、不腐蚀仪器设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醇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烯醇(PVA)因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浆膜强韧性和耐磨性而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之一。因此PVA的降解也受到了关注,对PVA降解微生物的采样环境和筛选方法、降解微生物的存在形式和降解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疏理,分析降解微生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并对今后PVA降解微生物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肽是一类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的抑制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因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杀菌机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综述了天然抗菌肽的活性机制及其在畜(猪)、禽、反刍动物和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抗菌肽的功能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药虎杖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d.etZucc.)为蓼科植物。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具有活血镇痛、清热利湿、止咳化痰、入肺经等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防治心脏病、抗癌、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作用。虎杖提取物已广泛用于医药、健康品、化妆品等多种行业,综合开发前景广阔,笔者对其研究与应用开发近况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糖蜜酒精废液(MAW)是糖厂生产糖蜜酒精中的废糟液,具有丰富的养分。将不同稀释倍数糖蜜酒精废液在菜心生长的3~4叶、7~8叶和抽苔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糖蜜酒精废液喷施对菜心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50倍处理产量最高,较清水对照增加14.83%;10倍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70.89%;10倍处理硝酸盐含量最低,降低幅度为58.47%。说明糖蜜酒精废液在生产上能够变废为宝,降低菜心施肥成本,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农用方面有一定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曼尼希碱、丙炔醇、乌洛托品、OP-10为原料,利用复配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抑止和减缓缓速酸对金属的腐蚀速率。结合对N-80钢片在缓速酸中的缓蚀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复配方案,研制出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适于土酸酸化用的复合缓蚀剂。  相似文献   

18.
上杭县耕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普遍较低,其中低于50mg/kg的面积占比达到43.5%。为探讨糖醇镁与其他常用镁肥在水稻上应用比较效果,指导晚稻科学施用镁肥,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设置对照、7水硫酸镁、氢氧化镁和糖醇镁4个处理,三次重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 糖醇镁和7水硫酸镁对水稻缺镁黄化矫治效果达极为显著;施用镁肥可以增加水稻产量,且施肥效应糖醇镁>七水硫酸镁>氢氧化镁,比CK产量分别提高14.9%、7.7%和7.4%。  相似文献   

19.
复合酶法提取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黄酮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研究利用复合酶法结合醇提法提取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通过对不同酶的添加、酶的添加量、酶的配比、作用温度、pH、时间等单因素对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复合酶处理条件,即纤维素酶添加量为50 U/mL,果胶酶100 U/mL,反应pH 6.0、温度55℃,作用120 min,最终得率达到2.25;.较直接醇提,用该法甘草渣中黄酮得率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木薯酒精生产中厌氧消化液的回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厌氧消化液作为生产用水回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分别用自来水和厌氧消化液作为配料水进行试验,观察厌氧消化液对酵母生长、糖化、液化及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厌氧消化液对糖化、液化过程没有抑制作用。以厌氧消化液作配料水得到的完全糖化液为底物测定酵母的生长曲线,平衡期酵母数量达到1.24亿个/ml,比以自来水作配料水的对照样的1.01亿个/ml多22.8%。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消化液样的残总糖和残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97%和0.32%,自来水样的残总糖和残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78%和2.07%,前者比后者的残糖含量分别降低了50.8%和84.5%。[结论]厌氧消化液可以做为配料水进行回用可以促进酒精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