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贵州茶园土壤肥力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茶园主要土壤类取样进行分析测定的结果表明,贵州茶园土壤一般有机质含量不低,但有效养分含量缺乏,磷钾含量尤其少,缺磷的土壤占85%左右,严重缺磷(痕量)的占60%以上,缺钾的约占1/3;砂页岩黄壤,硅质黄壤和肥力较高的第四纪红色粘土,理化性状较好,是高产优质的茶园土壤,今后发展茶园主要应选择这类土壤,基性母岩发育的黄壤呈虽然也能夺得高产,但茶叶品质滋味欠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了解优质农作物生长与不同岩石背景土壤养分的关系,科学指导农业种植,对两种不同岩石背景土壤中矿物与土壤主要矿质养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背景区土壤粉粒矿物中长石、云母含量较碳酸盐岩背景区土壤中的高,土壤粘粒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碳酸盐岩背景区土壤中的高,高岭石含量较低,土壤风化程度较低,持续释放矿质养分的能力较强,土壤养分相对充裕;而碳酸盐岩背景区土壤粉粒矿物中长石、云母含量较碎屑岩背景区土壤中的低,土壤粘粒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碎屑岩背景区土壤中的低,高岭石含量较高,土壤风化程度较高,持续释放矿质养分的能力弱,土壤养分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3.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的烤烟质量,采集了149份土壤样品(包括5种土壤类型、8种土壤质地)及对应的149份云烟85(C3F)烟叶样品,对其烟叶样品的10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对其烟叶样品化学成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中,土壤类型间有6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质地间有5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项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在土壤类型和质地间的表现不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土壤类型间的表现为: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潮土;在8种土壤质地间的表现为:粉壤>粘壤>粘土>粉粘土>壤粘土>壤土>粉砂粘壤>砂质粘壤。  相似文献   

4.
山地黄壤是发展种植茶叶的最适宜之地,由于新开垦的山地黄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有效养分贫乏,肥力水平低,新植茶叶树生长不良。为此,我们采取种植绿肥措施来培肥土壤,为摸清山地黄壤新垦茶园种植绿肥的用种量,为播种绿肥提供依据,进行了本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市山地黄壤新垦茶园种植绿肥(箭舌豌豆)每667m~2播种量为4-5kg。  相似文献   

5.
 对红云集团3省23基地县(区)植烟土壤的质地和pH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质地均为壤土或轻粘土,壤土占85%以上;3个基地省中,以福建质地最砂,云南居中,贵州最粘;23县(区)中,以福建明溪质地最砂,贵州江口最粘;②借助聚类分析,基地县(区)土壤质地由砂到粘被分为5类,第1类为轻中壤型,后4类为中重壤型,仅在中重壤所占比例上存在差异;③有4134%的植烟区属pH55~75的适宜区,有572%属极强酸性和强碱性等不适宜烤烟生长的区域;④基地县(区)pH状况经聚类分为3类:一是强酸、微酸、中性、微碱均衡并存型,二是强酸为主,极强酸、微酸均势并存型,三是强酸、微酸型。  相似文献   

6.
贵州茶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贵州省18个主要产茶县具有代表性茶园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提出的肥力分级标准,对贵州茶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州茶园土壤各养分含量大多处于适宜或最适宜之间(Ⅲ级和Ⅳ级),比较适宜茶叶生产;茶园土壤普遍缺磷和钾,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处于缺乏或很缺乏(Ⅴ级和Ⅵ级)的均占抽样总数的40%以上.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布不均衡,各个地区土壤各养分含量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临沧市主要茶叶产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笔者通过对2006-2015年采集的972个具有代表性的茶园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临沧市主要茶叶产区茶园土壤p H值平均值为5.15,适宜茶叶生长;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态锰含量较高,有利于茶叶生长;有效磷、有效钾、交换性镁含量中等;硫、硼、锌普遍缺乏;不同土壤类型及县区之间养分含量极不均衡,含量差异较大,在茶叶栽培管理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茶树营养的基本来源。山地土壤是由岩石风化成了土壤母质,再由母质—自然土壤—农业土壤或母质方式形成,是经漫长的发育过程演变而来的。土壤中含有多种茶树需要的大、中、微量元素,构成土壤养分,成为茶树生长的基础。为了保证茶叶生长的产量和品质,需要根据茶园土壤特性和茶树需求对土壤进行培育管理。一、山地茶园土壤主要特性我省山地土壤多为红壤、黄壤,局部地区有紫泥土,或棕色森林土,一般土层较深厚,质地  相似文献   

9.
红壤地区土壤母质发育程度对红壤持水供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同一种土壤母质(玄武岩)的红粘土和棕泥土的持水和供水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粘土和棕泥土由于风化和淋溶程度不同对土壤质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对土壤的持水供水特性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要明显大于同一种土壤如棕泥土或红粘土由于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不同所引起的土壤持水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沙县"百里茶廊"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数学、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县"百里茶廊"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酸化程度严重,碱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养分状况存在广泛变异,各项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为24.2%~90.9%。通过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的聚类分析,茶区土壤肥力分为高、中等、较低及低4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高、中等)土壤肥力茶园所占的比例为61.6%,茶园土壤肥力质量总体水平属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湖北五峰主茶区3个不同绿茶茶园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不同土壤质地和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性质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质地为沙质壤土的茶园1,其茶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最高,与其土壤各项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脲酶活性均较佳有关。天然茶园2的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含量较高、沙粒含量较低,有利于维持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粉沙质壤土的茶园3的茶叶品质与茶园2的茶叶品质相当,可能是茶园3的土壤pH偏低、土壤磷素不佳、微生物活性不够导致。建议对茶园3的土壤pH进行调节,改善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同时增施磷肥,改善土壤磷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紫色土的粘土矿物组成与粘粒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云南、贵州、四川和安徽等地的石灰性紫色土粘粒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类型,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粘土矿物组成较黄壤丰富;紫色土含多量水云母和石英。不同土壤分别还含有高岭石、蒙脱石、蛭石等。黄壤则主要含高岭石和石英。还研究了紫色土的粘粒活性;分析了其与粘土矿物组成类型的关系以及对土壤肥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质地土壤主要养分动态变化及其对烤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质地贵州黄壤主要养分在烤烟生长发育周期内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将威宁粉壤土、开阳壤粘土同置于开阳气候下,采用统一栽培措施种植烤烟.研究发现,与高等肥力的壤粘土比较,中等肥力的粉壤土矿化率更高,无机氮、有效磷含量更高,利于保存施入的铵态氮,烟叶氮素、钾素浓度更大,烟叶钾氯比更大,烟叶产量更高.而高...  相似文献   

14.
取沙、壤、粘3种质地的潮土,采用盆栽试验,应用Bremmner法测定黑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含量。结果表明,3种质地的土壤氮素主要以酸解氮为主,占土壤全氮的70%以上,在酸解氮中,氨基酸氮和酸解未知态氮为主要成分,其次为氨态氮,最低为氨基糖态氮。黑麦生长过程中,在无氮肥投入条件下,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处在动态变化中,而且变化趋势相似,3种质地的氨基酸氮和酸 未知态氮相对变化率较氨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大,说明质地不能改变酸解氮及各组分氮的变化趋势,但可以改变其变化程度;同样水平的全氮量,而质地不同的土壤供应速效氮的能力是沙土>壤土>粘土,但在无氮肥投入情况下,土壤氮素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贵州和安徽等地的紫色土无机胶体 (<0 0 0 2mm粘粒 )的含量状况和矿物学组成特征作了初步探讨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紫色土 <0 0 0 2mm胶粒含量均小于贵州的对照土壤———黄壤的胶体含量 ;紫色土含较多 2∶1型黏土矿物和间层型矿物质、含较少的 1∶1型黏土矿物和胶粒中含较多石英。对照土壤———黄壤则主要含 1∶1型黏土矿物和石英。并且分析了无机胶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山地黄壤和砂岩黄壤中施用不同肥料种类,了解对茶园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和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的相关性较强,与全磷、速效钾的相关性较差;土壤真菌、放线菌与速效磷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茶叶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棉花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质地土壤对花铃期棉花根际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采用池栽方式,以‘鲁研棉21’为材料,研究不同质地土壤(砂土、壤土、粘土)种植棉花在花铃期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花铃期棉花的生长发育,3种质地土壤的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呈低-高-低动态变化的单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发育最盛的盛花期和盛花期后11 d。在土壤微生物数量方面,砂土整个花铃期3种微生物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壤土和粘土;而壤土中的微生物数量仅在初花后11 d低于粘土,其他时段均高于粘土。酶活性方面,砂土整个花铃期3种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壤土和粘土;壤土在初花至花后22 d时高于粘土,其余时段低于粘土,但差异均不显著。综上,棉花花铃期根际微生物活性受生长发育进程和土壤质地的双重影响。研究为棉花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徽茶园土壤的母土类型主要有黄红壤、黄壤、棕红壤和黄棕壤。1、黄红壤、黄壤型茶园粗骨特征明显,土壤PH4.1—5.0,盐基饱和度小于40%,交换性铝4.00—9.00厘摩尔(+)/千克土,呈酸化趋势。应等高种植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2、棕红壤型茶园质地粘重,物理性状差,雨季土壤滞水严重,土壤PH4.7—5.9,盐基饱和度多小于40%,交换性铝3.6—6.0厘摩尔(+)/千克土。应开好田间三沟,消除雨季积水,施用生理酸性、中性肥料和深耕。3、黄棕壤型茶园粗骨特征强,质地轻,固水保土作用弱,土壤PH5.5—6.5,盐基饱和度30%—50%,交换性钙2.30—40.00厘摩尔(+)/千克土,交换性铝0.28—3.42厘摩尔(+)/千克土。应实行等高梯地种植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三类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钾缺乏,有效硼、钼不足,可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城市土壤的肥力质量,服务于城市土壤健康管理。以京北城区环线公路绿化带附近的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表层0~10 cm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养分指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其含量高达71.74%,黏粒含量仅为4.04%,土壤质地主要为砂土及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土壤pH值在8.01~8.97范围内,属微碱性到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81 g.kg-1,全N平均含量为0.81 g.kg-1,有效P平均含量为29.16 mg.kg-1,速效K平均含量高达252.22 mg.kg-1;土壤养分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不同,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有效P>速效K>NH4+>NO3->全N>全P>全K;不同环路区域的土壤养分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北二环路区域除全K和速效K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由市中心向外辐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草地土壤中的全N、有效P及全K含量显著高于空地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