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建立银耳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银耳样品经纯水蒸煮提取,3%乙酸沉淀蛋白质后,低温离心,上清液依次过C_(18)小柱、Ag柱、Na柱,经滤膜过滤净化后,由电导检测器检测样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硝酸盐(以NO_3~-计)和亚硝酸盐(以NO_2~-计)分别在0.2~2.0和0.02~0.20 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 6。该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出限分别为0.4和0.2 mg/kg,硝酸盐的回收率为89.8%~96.1%,亚硝酸盐的回收率为85.1%~95.3%。[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银耳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碱性大棚土壤剖面上pH值与盐分的相关性,对定点试验基地的54个剖面样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电导率(EC值)、全盐量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含量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pH值、HCO_3~-含量则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耕层(0~2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NO_3~-、SO_4~(2-)、Ca~(2+)、Na~+,而下层土壤(20~8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HCO_3~-、NO_3~-、SO_4~(2-)、Ca~(2+)、Na~+。pHw值(去CO_2去离子水浸提测定的pH值)与EC值、全盐量、离子含量总和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离子的含量均具有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而pHCa值(0.01 mol/L Ca Cl2浸提测定的pH值)与各盐分指标的相关性总体弱于pHw值;在整个剖面上,HCO_3~-含量与EC值呈显著负相关,与pHw值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pH值与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且HCO_3~-含量与pHCa值可综合反映碱性大棚土壤剖面的酸化与次生盐渍化状况;尽管大棚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现象明显,但目前更应关注次生盐渍化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大河煤矿废弃煤矸石山周边的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典型分析的方法,研究与种植香根草区域不同距离地表水中各项水样环境质量指标的变化,从而验证种植香根草对煤矸石山周边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1)煤矸石山水体主要污染物为SO_4~(2-)、NO_3~-、Fe和Cu,其中丰水期时SO_4~(2-)、NO_3~-、Fe和Cu浓度分别高达869.45 mg/L、35.16 mg/L、26.06 mg/L和40.85 mg/L,已远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与种植香根草区域150~200 m处水体pH值均处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范围内,呈现均一性特点,表明香根草具有调控水体酸碱性作用。(3)与种植香根草区域不同距离地表水中Fe、Mn、Cu、SO_4~(2-)、NO_3~-等指标均呈现出距离种植香根草越近,被吸附效果越好,水质净化作用越明显,其中Fe、Mn、Cu最佳浓度均为0mg/L,远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饮用天然矿泉水监管质量,以界限指标-锶为例,分析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界限指标-锶测定过程中会影响结果真值的各分量因子,对各分量因子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当界限指标-锶的浓度为0.071m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0mg/L(k=2)。  相似文献   

5.
针对吉林省抚松县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的现状,利用课题组2016年采集的40组矿泉水样品,采用数理统计、水化学分析、单一指标及综合指数评判法,分析抚松县天然矿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对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抚松县天然矿泉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Na型、HCO3-Ca-Mg型水,且偏硅酸平均含量为41.14 mg/L,属于高偏硅酸性矿泉水;研究区矿泉水资源的形成以岩石风化作用机制占主导,主要是碳酸盐岩矿物风化发生水岩交互作用形成,并以含钙、镁的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为主;抚松县矿泉水资源pH、总硬度(以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以及偏硅酸含量4项单一指标均表现优秀;健康指数、可口指数2项综合指标均表现良好,长期饮用对人体有益.  相似文献   

6.
以耐抽薹意大利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yidali")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以常规营养液(7.5 mmol/L NO_3~-)、叶面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在75 mmol/L NO_3~-胁迫下,通过叶面喷施0 mmol/L(T1)、3 mmol/L(T2)的蔗糖,研究外源蔗糖对NO_3~-胁迫下叶用莴苣生长及矿质元素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NO_3~-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叶用莴苣生长,降低了P、Mg、Fe的含量,但增加了K、Ca的含量;外源喷施蔗糖有效缓解了NO_3~-胁迫对叶用莴苣的抑制作用,其中植株地上部分鲜质量提高了20.94%,同时显著提高了植株中P、Mg、Fe的含量,降低了植株中Ca含量。NO_3~-胁迫下,P、K、Ca、Mg、Fe的积累量均显著降低,外源蔗糖可以提高植株中P、K、Ca、Mg、Fe的积累量。外源蔗糖通过影响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缓解NO_3~-胁迫对叶用莴苣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以柚子白皮为原料制得果胶,在模拟人体胃环境下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柚皮果胶对NO_2~-的吸附效果,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同时以市售果胶为对照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柚子白皮果胶对NO_2~-的吸附效果与胃环境的pH值、NO_2~-质量浓度、模拟胃蠕动的时间和果胶添加量有关,果胶添加量为0.8g/L,pH值为1.5,NO_2~-质量浓度为30 mg/L,420 min可达吸附平衡,此时柚子白皮果胶对NO_2~-的吸附量为17.65 mg/g,去除率为56.21%.动力学研究表明,颗粒内扩散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柚子白皮果胶对NO_2~-的吸附过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O—H以及C=O(羧酸和/或酯)等基团参与了果胶吸附NO_2~-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悬浮培养福建金线莲丛生芽中酚和黄酮积累的适宜培养基,对MS基本培养基浓度、苄基腺嘌呤(BA)、激动素(KT)及萘乙酸(NAA)浓度的4因素8水平及蔗糖、磷和氮浓度3因素7水平利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2组均匀设计的不同组合处理对福建金线莲丛生芽中酚和黄酮积累的影响。同时,对培养基中NO_3~-和NH_4~+浓度比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酚和黄酮的最高含量和生产量出现在3/4 MS+BA 2.0mg/L+KT 0.2mg/L+NAA 0.5mg/L组合和蔗糖35g/L+磷0.93mM+氮45mM组合。培养基中总氮浓度为45mM的条件下,对NO_3~-和NH_4~+浓度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NO_3~-和NH_4~+浓度分别为30和15mM时,最利于酚和黄酮积累,总酚和总黄酮生产量分别达到112.7和87.9mg/L。因此,在福建金线莲丛生芽悬浮培养时,将3/4MS培养基中的总磷浓度调节为0.93mM,NO_3~-和NH_4~+浓度分别调节为30和15mM,加入BA 2.0mg/L,KT 0.2mg/L,NAA 0.5mg/L和蔗糖35g/L时可获得较多的酚和黄酮。  相似文献   

9.
研究化感物质对羟基苯甲酸对烟草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以烟草K326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设置对羟基苯甲酸浓度分别为5 mg/L(T1)、15 mg/L(T2)、45 mg/L(T3)、0 mg/L(CK)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对烟苗NO_3~-、H_2PO_4~-、K~+的吸收曲线、烟苗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及分配的影响,以及对木质部、韧皮部中NO_3~-、NH_4~+、游离氨基酸、磷、钾含量的影响。与CK比较,对羟基苯甲酸对NO_3~-吸收曲线没有明显改变,但却明显改变H2PO4-、K+的吸收曲线。烟苗根茎叶中氮磷钾的积累量上,根部氮积累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高于CK,茎部、叶部低于CK,总量也低于CK,地上部氮积累量所占比例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低于CK;根茎叶中磷积累量,且地上部磷积累量比例均处理低于CK;根茎叶中钾积累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低于CK,但地上部钾积累量比例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与CK变化不显著。木质部及韧皮部中NO_3~-、NH_4~+、游离氨基酸、磷、钾含量均为T3处理最低。表明对羟基苯甲酸抑制烟草对氮磷钾的吸收,对磷、钾的抑制作用更强,并且抑制氮和磷向地上部运输,但对钾的运输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我国梨产区灌溉水矿质元素含量,以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14个试验站78个灌溉水样品为试材,测定了pH、NH_4~+、NO_2~-、NO_3~-、PO_4~(3-)、K~+、Ca~(2+)、Mg~(2+)、SO_4~(2-)、Fe、Mn、Cu、Zn和B的含量,并对其分布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水pH平均值为7.74,pH大于7.5以上碱性水占供试样品的75.64%。参照GB5084-2005对农田灌溉水质的规定,灌溉水pH有4个样品不符合要求;在选择性控制项目中,灌溉水B含量有5个样品不符合要求。灌溉水中pH值与Cu呈极显著负相关。NO_3~-与Ca~(2+);K~+与Ca~(2+)、Mg~(2+)、SO_4~(2-);Ca~(2+)与Mg~(2+)、SO_4~(2-);Mg~(2+)与SO_4~(2-)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13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tested from 38 reaches of 34 counties in Guizhou whe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 distributed over the past 30 years. Dissolved oxygen and pH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in recent years (P<0.05). There was no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distribution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in rivers with dissolved solids of greater than 415 mg/L, conductivity of greater than 639 us/cm, salinity of greater than 0.31 ppt and total hardness of greater than 150 mg/L.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 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o it could be used as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Eutrophication, chemical fertilizer, pesticides and inorganic pollutants may be one of reasons driving wild CGS into extinction.  相似文献   

12.
13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tested from 38 reaches of 34 counties in Guizhou whe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Andrias davidianus) distributed over the past 30 years. Dissolved oxygen and p H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in recent years(P<0.05). There was no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distribution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in rivers with dissolved solids of greater than 415 mg/L, conductivity of greater than 639 us/cm, salinity of greater than 0.31 ppt and total hardness of greater than 150 mg/L.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 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o it could be used as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Eutrophication, chemical fertilizer, pesticides and inorganic pollutants may be one of reasons driving wild CGS into extin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方法]2006~2010年连续5年在河北省11个地区采集2 550个地下水样品,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幅为0~203.06 mg/L,平均为8.02 mg/L。以不同作物种植类型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10 mg/L)比较,春玉米〉菜地〉小麦玉米〉其他〉果树〉棉花。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以及超标率随着地下水埋深加深而明显降低,埋深大于100 m地下水最好,30~100 m次之,最差的是地下水埋深小于30 m。[结论]按照我国饮用水标准,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超标率为9.37%,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低于5 mg/L的优良饮用水占总样品的57.69%,基本符合我国饮用水质量标准(Ⅲ类≤20 mg/L)。  相似文献   

14.
大鲵水霉病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大鲵数量日益锐减,为了保护其资源,一方面对栖息地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进行增养殖以有效地扩大其资源。在大鲵的增养殖过程中,水霉病是危害大鲵的一种常见病害。通过对养殖大鲵水霉病的外形观察和镜检,对养殖设施的考察,探究大鲵水霉病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分别提取4育龄汉中人工流水养殖和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测定其营养元素、氨基酸含量及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仿生态养殖大鲵较人工流水饲养大鲵肌肉更具开发价值。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的平均粗蛋白含量高于人工流水饲养大鲵3.85%;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含有大量优质蛋白,EAA/TAA较人工流水饲养大鲵高11.37%,且矿物质含量丰富。由此看出,4育龄仿生态养殖大鲵具有更重要的市场价值,具有高蛋白及脂肪的特点,口味鲜美,应对其进行重点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病毒病初步调查及检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贵州省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病害发生情况,鉴定出贵州省马铃薯易感病毒种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S-ELISA)对在黔南州、黔东南州及毕节地区采集的805份马铃薯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结果]805份马铃薯样品中检出有29份马铃薯X病毒(PVX)为阳性;41份马铃薯Y病毒(PVY)为阳性;285份马铃薯S病毒(PVS)为阳性;23份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为阳性,带病毒率46.95%。[结论]对贵州马铃薯危害较重的病毒种类依次为: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  相似文献   

17.
王亚维  刘世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38-6541
综述了贵州省黔南州45个科90种杀虫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黔南州常见植物性土农药的种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闸述了黔南州常见的30种植物性土农药的分类、形态特征、化学成分以及它们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红星  沈建忠  赵虎  王启军  王中乾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82-3283,3286
对大鲵(A ndrias davidianus)的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RH-A2和HCG催产效果较好,经人为调控可使大鲵性腺成熟度状态良好;人工孵化时通过严格控制水温18~21℃、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光照度300 lx以下,给予适当的流水刺激,孵化率可达76.4%.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泛素结合酶UBE2L3基因在大鲵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克隆大鲵泛素结合酶基因(cgsUBE2L3),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qRT-PCR对其组织分布及免疫刺激下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cgsUBE2L3基因,该基因全长包含一个46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54个氨基酸,预计蛋白分子量为21.2 ku;cgsUBE2L3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很高,与非洲爪蟾的同源性高达97.4%;此外,qRT-PCR结果显示,cgsUBE2L3基因在大鲵组织中广泛分布,且被LPS感染的大鲵多个免疫组织中cgsUBE2L3的mRNA水平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cgsUBE2L3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特征,其组织分布具有特异性且参与大鲵抵抗LPS刺激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