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提高江西烟叶工业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适用下部烟叶摘除法对江西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等级结构、经济性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1 d摘除下部叶,第10叶位(中部叶)和第16叶位(上部叶)烟叶的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其他摘叶时间。同一摘叶时间下,摘除5片下部叶时烟株叶片单叶重、上等烟比例均高于摘除2片叶处理,上部叶比例增加1.8%~3.2%。随着摘除下部叶时间推迟,上部叶比例降低,而中部叶和下部叶比例增加。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时,C3F和B2F等级烟叶的评吸质量最好。综合烤烟生长及产质量性状,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适宜作为生产中优化烟叶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田间摘除不适用鲜烟叶对烤烟化学成分影响的模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邵阳烟区优化烟叶结构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摘除叶片数和摘除时期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优化烟叶结构后的烤烟烟碱和总氮含量略有提高,但化学成分更协调。(2)对烤烟的烟碱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摘除顶叶时期和叶片数;对烤烟的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摘除下部烟叶时期;对烤烟钾含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摘除顶叶时期;对烤烟氯含量和钾氯比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摘除下部烟叶片数。总体来说,影响烤烟化学成分的主要因子是摘除下部烟叶片数。(3)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以打顶时摘除下部2片烟叶和倒数第1烤时摘除顶部烟叶1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最佳摘除数量和时期,采用下部叶摘除片数和时期、顶叶摘除片数和时期等4因素L9(34)正交试验和多指标模糊分析方法,研究了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消除处理方法对烤烟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烟叶结构后,烤烟单叶重、含梗率、叶质重和平衡含水率增加;影响烤烟物理特性的主要因素是摘除下部叶片数;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以打顶时摘除下部2片烟叶和倒数第1炉时摘除顶部烟叶1片为最佳。采用效果测度模型对烤烟物理特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和加权指数和法计算物理特性指数,寻找最优组合,使复杂问题简化。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下部叶不同处理方式对烟株营养分配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2014年在赣州市瑞金基地单元科技示范园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时间,摘除2~3片叶处理叶片发育较好,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常规化学成分更趋协调,感官评吸质量得分较高;处理叶片数相同的情况下,以打顶当天处理各指标表现较好。综上分析,在打顶当天打掉2~3片下部叶更能均衡烟株营养,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5.
福建特色烤烟品种的采摘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恩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04-13007,13025
[目的]探讨福建特色烤烟品种CB-1和F1—35的最佳采摘成熟度。[方法]选取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进行试验,每个部位设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原烟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CB-1和F1-35品种的最佳采摘成熟度不同,下部烟叶,2者均以XM3处理最好;中部烟叶,CB-1以CM3处理最好,F1-35以CM2处理最好;上部烟叶,CB—1以BM2处理最好,F1-35以BM3处理最好。[结论]不同烟叶品种的最适成熟度采摘时间存在差异,适当提前采摘时间能有效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除下部叶对不同肥力水平烤烟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高肥力和低肥力地块上下部不适用鲜烟叶优化数量,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外观品质、化学成分、香气物质、上等烟比例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施氮地块中,烟叶外观质量以T3为最高、T2次之、CK最差;随摘除下部叶片数的增加,糖分、总氮、总植物碱和淀粉含量逐渐增加,钾离子含量逐渐减少;致香物质总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以T3最高。高施氮地块中,烟叶的外观质量以T1最好、T3最差;烟叶糖分、钾离子和淀粉含量与摘除叶片数呈负相关关系,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与摘除叶片数呈正相关关系;T1处理烟叶的致香物质总量、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最高。因此,综合分析外观品质、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认为,在重庆武隆生态条件下处理下部不适用烟叶时,低肥力土壤上以摘除4片叶为宜,高肥力土壤上以摘除2片叶为佳。  相似文献   

7.
烤烟上部叶的品质决定了其卷烟工业的可用性,而上部叶的品质则与上部叶的采收方式关系密切。为提高上部叶的综合质量和可用性,寻求烤烟上部叶的最优采收方法,本文将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云烟87作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比较4种不同采收方式获取烟叶的物理特性和内在化学成分差别,并对烤烟上部叶品质与采收方式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处理T1(先采收4~6叶位再采收1~3叶位)、T2(先采收5~6叶位再采收1~4叶位)、T3(6片叶一次性采收)均有助于提升烟叶成熟度,改善烟叶物理特性,降低烟碱和氯含量,提高糖含量和钾含量,以6片叶一次性采收效果最佳,改善程度最大。因此,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处理对烤后烟叶质量提升效果最佳,改善了上部6片叶的物理特性,一定范围内解决了烤烟上部叶普遍存在的总氮和烟碱含量高以及糖含量低的问题,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也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滇南低山丘陵某烟叶主烟区云烟87上部烟叶合理的采烤成熟度,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不同采烤成熟度(工艺成熟前10 d一次性采烤、工艺成熟时一次性采烤、工艺成熟后推迟10 d一次性采烤)对烤烟上部6片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部6片叶在工艺成熟时采烤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最佳;其次为上部6片叶工艺成熟后推迟10 d采烤,烟叶成熟度达到完熟-过熟,烤后烟叶糖碱比值更适宜,蛋白质、烟碱等含量较低,工业可用性好于工艺成熟前10 d采烤处理。综合考虑上部叶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以及工业可用性,滇南低山丘陵烟区云烟87上部6片叶采烤时期应选择在上部顶4~6叶达到完熟、顶1~3叶达到成熟时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江西烟区摘除下部烟叶的时间和打叶数量对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养分含量和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打叶时间下,摘除5片叶处理的中部叶和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低于摘除2片叶的处理,氮、烟碱含量高于摘除2片叶处理。打顶后第1天摘掉下部叶的处理,下部和上部烟叶的氮含量最高,但打叶时间对中部叶氮含量影响较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摘除下部2片叶处理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质量较好,而打顶后第1天摘除下部叶有利于协调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提升烟叶质量。综合中、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打顶后第1天摘除下部2片烟叶的生产模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处理不适用烟叶,提高烤烟质量,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处理上部不适用烟叶对烤烟生长、产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留叶(16~18片叶)(对照)相比,打顶后进行不适用烟叶处理不利于上部烟叶的伸展,但对下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影响较小。打顶后进行不适用烟叶处理,烟叶产量比正常留叶降低了6.14%~13.17%,但是增加了上中等烟叶比例。打顶后30 d进行上部不适用烟叶处理的产值最高,2年的产值分别较正常留叶增加了11.40%和4.24%。综合看来,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打顶后30 d进行上部不适用烟叶处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产质量和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及成熟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验证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的作用,确定适合云南省实际的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特征和标准,设置了移栽后105±5 d、115±5 d、125±5 d、130±5 d等4种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处理,进行一次性采烤上部烟叶成熟度及成熟特征与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顶部1~3叶叶面绿黄至淡黄,叶面落黄60%~80%,主脉变白2/3以上,叶面黄色程度接近顶4~6叶,栽后120~130 d,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为20~30,而且顶2叶和顶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时,就是云南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最佳的田间成熟度和成熟特征。此时采烤的烟叶,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工业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田间摘除脚叶和顶叶对烤烟不同叶位单叶重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田间鲜烟叶处理措施、优化烟叶结构及提升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参试品种,设3种打叶模式处理,处理1(T1,CK):团棵期(移栽后约40 d)打掉底部奶脚叶,现蕾期烟株第一朵中心花开时(移栽后约60 d)打顶,将花枝连同其上多余叶片一同打去,留叶数18片;处理2(T2):在T1基础上,打顶时多打掉最下面的2片叶,留叶数16片;处理3(T3):在T2基础上,打顶后20 d再打掉最上部的2片叶,留叶数14片.对各处理不同叶位叶片挂牌标记,按生产标准采收烘烤,逐片分级、称重,计算单叶重、产量、产值、均价及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随着烟株留叶数的减少,平均单叶鲜、干重均逐渐增加,表现为T1T2(2734.5 kg/ha)>T3(2583.0 kg/ha);T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最高,分别为90.18%和61493.1元/ha,与T1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T3.[结论]打顶时多摘除2片脚叶可适度增加单叶重,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损失较轻,产值较高;但打顶后20 d再多摘除2片顶叶会导致中、上部叶位单叶重偏重,质量等级下降,对产量、产值造成较大损失.田间进行打叶操作时,建议采用打顶时多打掉2片脚叶的方法,根据烟株长势和营养状况谨慎选择是否在后期再打除2片顶叶.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可溶性糖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4种采收成熟度处理,对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可溶性糖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和成熟度的提高,总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某一高点后,随着烟叶的衰老及合成能力的下降,总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又降低.烟碱含量也是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和成熟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特别是当烟叶生长时间过长,成熟度过高时,烟碱有较大幅度增高.在4种水溶性糖分中,葡萄糖占比最大、为33%~40%,果糖次之、占32%~38%,蔗糖较低、占20%~27%,麦芽糖最低、占5%~8%.综合分析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可作出如下结论:下部叶栽后70(±3)d,中部叶栽后90(±4)d,上部叶移栽后125(±5)d采收的处理为优;上部5~6片烟叶一次性成熟采收的成熟特征是,顶部l~3片叶面绿黄至淡黄,叶面落黄6~8成,主脉变白2/3以上,叶面黄色程度接近顶4~6叶,栽后120~130 d.  相似文献   

14.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过程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烟叶采收方式是影响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常规采收(T1)、一次采收(T2)和带茎采收(T3)等3种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叶烘烤过程中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叶片水分含量总体上呈相同的下降趋势,T3烟叶水分含量高于T1和T2。不同处理的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烘烤时间推进呈下降趋势,烘烤过程中T3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降解较慢,烤后含量最低,分别占鲜烟叶含量的3.24%和35.7%。T3烟叶的淀粉酶、转化酶活性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烘烤过程中,转氨酶活性呈现不一致性;GOT活性T1>T2>T3;GPT活性T3>T1>T2。此外,上部叶带茎采收适当延长了烟叶变黄时间,有利于内含物质的降解,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经济效益。总之,上部叶带杆采收烘烤处理的生理生化特性对烤后烟叶品质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烤烟上部叶的可用性.[方法]以烤烟云97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采烤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烘烤成本的影响.[结果]上部烟叶带茎采烤的烟叶成熟好,容易烘烤,烤后烟叶外观品质明显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其他采收方式.[结论]烤烟上部叶带茎采烤具有一定的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效果,可以应用在烟叶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凉山烟区不同采收方式对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6片叶成熟后集中一次性采收和带茎采收烤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常规采烤,其中,以打顶后65 d带茎采收处理表现最优,与对照相比,打顶后65 d采烤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可提高钾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质量高,中上等烟比例增加7.10百分点,均价可提高9.91%,产值可提高24.62%。  相似文献   

17.
成熟度是影响烟叶质量的中心因素,与烟叶的色、香、味关系密切,上部烟叶组织紧密、杂气较重、刺激性较强、可用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成熟度不够。通过开展烤烟上部叶不同成熟度采收及其烘烤工艺试验发现,推迟上部烟叶采收时间,使上部叶片发育较好,开片较好,烤烟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疏松度增加,胞间空隙率变大,叶片组织结构相对疏松,更符合烟叶可用性对组织结构的要求,并且顶部1~6片叶间物理性状差异缩小,改善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上部叶一次性带茎采烤技术优于常规逐叶采烤技术,有利于促进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提高经济效益;当一次性带茎采收910成黄上部烟叶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强,烘烤耗能成本低,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和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以上部烟叶为试验材料,对密集烘烤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定色期升温速度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烟叶的烤后外观质量和提高烟叶品质,其中以处理T2(42~47℃以1℃/2 h升温,47~54℃以1℃/2 h升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烤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综述了影响上部叶可用性的因素,并从遗传因素、生态条件、烤烟生产中的育苗、移栽、平衡施肥、打顶留叶、后期水分管理、打顶留叶数、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式、化控措施及烟叶调制等方面提出降低上部叶比例,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