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重庆江津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抓住茧丝绸市场复苏的大好时机 ,决定用3~5年时间建成0.67万hm2 优质高产桑园。这样 ,每年蚕农可增加经济收入1.3亿多元 ,人均近200元 ,增加森林覆盖率5.6%。现已新栽桑树1亿株 ,建成桑园0.47万hm2。又讯 ,江津市贾嗣镇今年2500张春蚕种仅半天时间就被一抢而光 ,没买到蚕种的农民还纷纷赶到别的乡村去买。到4月底 ,该市已向当地农民发放蚕种1.3万张。江津是重庆市5个蚕桑重点县(市)之一。去年养蚕3.1万张 ,产茧达84万kg,蚕…  相似文献   

2.
夏秋蚕品种夏7×夏6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要素是与之配套的强健、好养、茧丝质优及繁育系数高的蚕品种。以此为选育目标,采用杂交育种的系统选择法育成了中系品种夏7和日系品种夏6。于1998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1 亲本来源夏7(限性普斑)为中中杂交固定种,母本为秋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父本为芳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夏6为日日杂交固定种,母本为白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父本为白云(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12 选育方法及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3.
塑料拱型大棚养蚕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实行规模经营 ,是推进蚕业向高效、优质、产业化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现蚕业现代化的关键。蚕桑生产由于其生产属性及生产要求的特殊性 ,在推进规模经营 ,提高规模效益的过程中 ,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尤其是在养蚕用房、养蚕劳动力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在前几年多点试验的基础上 ,2001年春我们在富仁镇富三村张富金户 ,进行了塑料拱型大棚养蚕技术试验研究 ,获得了初步的成功。现报告如下。1塑料大棚的建立1.1地块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高燥 ,排水通畅、交通方便、四周无污染源、桑园边的地块。1.2搭建大棚用料…  相似文献   

4.
蚕桑产业是安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早在汉代就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绢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县蚕业经历了衰败、发展、徘徊、复苏阶段,现在蚕业初具规模,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如何加快我县蚕业发展是摆在蚕业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笔透过蚕业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开发高新技术推广雄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的繁育与推广是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经济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二十一世纪蚕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迅速提升我县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世纪我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站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引进繁育、试养与推广了雄蚕品种,到2000年晚秋蚕止,共计繁育了雄蚕品种1800余张。其中饲养了第一代雄蚕种夏5×平2、夏4×平1。第二代雄蚕种夏华×平8共三对品种计323张。1 推广雄蚕品种的主要实绩2.1 雄蚕品种(尤其是第二代)具有强健好养、食…  相似文献   

6.
周华初 《蚕桑通报》2002,33(2):46-47
嵊州市是浙江省蚕业生产的重点县(市)之一 ,现有桑园2255hm2,年饲养蚕种6万张 ,蚕业经营收入近4000万元 ,共有1.6万余户农户从事蚕业生产。近年来 ,我市的工业经济特别是个私经济发展迅猛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给传统的蚕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经营分散 ,规模小、效益差的劣势日益凸现 ,使蚕业生产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要摆脱嵊州蚕业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缺乏竞争力 ,生产规模日渐萎缩的局面 ,必须实施蚕业规模经营战略 ,提升蚕业经营层次 ,提高蚕业经营效益。为此 ,就蚕业规模经…  相似文献   

7.
刘屹东 《蚕学通讯》2000,20(3):44-45
中国即将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国家六部委退耕还林(草)优惠政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这些接踵而来的机遇为重庆蚕业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但是,一些历史的和当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却依然严重地制约着他的发展,如不认真解决,将会错失良机。1 重庆蚕业现状 1994年重庆蚕业创历史最好水平,有桑31.1亿株,年养蚕244万张,产茧5.13万吨,蚕农茧款收入6.2亿元,是我国蚕桑主产区之一,年产茧居全国第四位,蚕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到1999年桑树仅存14亿株,年养蚕不足94万张…  相似文献   

8.
涂为森是我县远近闻名的蚕桑重点户,家住全南县小慕乡涂屋村田中间村小组。全家4口人,两个劳动力,共有耕地0.733hm2;1989年冬利用旱地种植杂交桑0.167hm2,次年收入2100元,初步尝到了种桑养蚕的甜头;1992年发展了0.113hm2的水田桑,随着桑品种结构的调整,1997年冬又新增湖桑0.053hm2。在1994~1997年的四年中,涂为森的0.28hm2杂交桑,共计养蚕76.5张,产茧2713kg,交纳蚕茧农特税1280元,蚕茧总收入37048元。平均每年养蚕19.1张,产茧67…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姜堰市蒋垛镇地处黄桥老区 ,辖17个行政村、5.6万人。该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动农民栽桑养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为了使蚕桑生产成为致富一方农民 ,振兴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 ,2000年该镇提出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利用2~3年时间 ,将全镇桑园面积发展到1333hm2,逐步建成集栽桑、养蚕、缫丝、丝织加工于一体的茧丝绸一体化经营的路子 ,此方案被列入泰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程之一。1组建蚕桑产业化合作社的构想与初步实施方案长期以来 ,蚕桑生产作为政府扶贫的重点项目之一 ,形成了由政府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0.
五龄条桑斜面一日一回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银飞  孙瑞明 《蚕桑通报》1995,26(3):38-38,21
五龄条桑斜面一日一回育技术马银飞,孙瑞明,缪叶德,童长美,高义和江苏省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我县自1987年开始试验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技术》,到1990年1—2龄小蚕共育已基本实现立体育化;1989~1991年期间,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研究并成功了...  相似文献   

11.
桐庐县蚕桑的简要回顾桐庐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据史料考证,宋朝时就有以绢绸作贡赋之记载。解放以前全盛时期的1933年(即民国二十二年)全县有桑园820hm2,年产鲜茧278t。但以后由于战乱与灾荒,蚕桑生产一度濒临灭迹。至1949年原分水县仅剩桑园面积20hm2,年产茧量仅1.5t。解放后,在政府的重视下,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84年后蚕桑生产连续10年大幅度增长,1994年拥有桑园1265hm2,饲养蚕种54274张,总产鲜茧2017.2t,总产值4695.6万元,平均667m2桑…  相似文献   

12.
东台市注重蚕桑规模经营,形成蚕茧资源优势,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1994年,桑园面积达到1.42万hm2(公顷),年产茧1.625万t,1/5hm2(亩)桑收入达到1850元。该市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蚕桑生产,抓蚕桑基础建设,优化养蚕布局,加强产、加、销衔接,搞好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我国柑桔生产最适宜区或适宜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柑桔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水果生产进人了商品化生产阶段,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1广西柑桔生产的现状 据1998年统计,广西柑桔类果树总面积19.7万hm2,总产量109.1万t;其中宽皮柑桔类面积10.59万 hm2,占 538%,产量 72万 t;甜橙类 3.57万hm2,占18%(脐橙0.67万hm2,占3.6%),产量17.7万t(脐橙0.7万t)柚类5.5万hm2,占28%,产量1…  相似文献   

14.
蒲小东 《四川蚕业》2002,30(1):47-48
<正> 嘉陵区是个栽桑养蚕大县,每年发种均在8万张左右。近年来,嘉陵区紧紧抓住蚕业经济面临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蚕桑产业优势,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公司+基地+农户”入手,创新蚕业生产经营模式,着力培养了一大批蚕桑业主,加快了蚕业产业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市养蚕布局的调整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养足春蚕,多养夏蚕,少养中秋,增加晚秋蚕的饲养量,但夏蚕由于受时间、桑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饲养量难以增加,无法达到布局调整的目的。为此,我们通过改变桑树夏伐模式和肥培管理措施、来解决夏蚕桑叶产量不高的矛盾,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部分结果整理如下:1 试验地点与方法1.1 供试桑园 新沂市港头镇赵圩村一块长势一般、11年树龄、面积3hm2、平均667m2栽1000株的桑园为试验田,桑树品种为湖桑32号。1.2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正常夏伐区…  相似文献   

16.
影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原因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技术服务不到位、产业化程度不高、蚕茧深加工能力薄弱等现状和存在的各环节互不协调、工业废气污染严重、蚕区劳动力缺乏等问题;提出健全蚕业管理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蚕业产业化水平、深化蚕桑产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蚕桑产业布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蚕桑综合利用等发展玉林市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苗道平 《蚕桑通报》2000,31(3):55-56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 ,乡镇蚕业站作为基层蚕桑生产部门 ,及时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树立创收意识 ,走出一条创收与服务并举的路子 ,是适应事业单位“财政断奶”新形势 ,保证蚕桑技术队伍稳定及蚕桑科技进步的根本保障。1我县乡镇蚕业站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我县现有的4900h 桑园 ,主要分布在23个乡镇。1995年为适应建立茧丝绸一条龙体制的需要 ,将各乡镇蚕桑站与茧站合并 ,成立乡镇蚕业站 ,全县共有21个乡镇成立了蚕业站。由于茧站隶属于供销社 ,故其产权也同时由县丝绸公司一次性买断 ,茧站人员也并入县丝绸公司。由于受茧…  相似文献   

18.
在淮阴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可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蚕桑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地改变目前我县蚕桑生产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造成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经营水平,促进我县蚕桑生产产业化发展。1我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的可行性我县是工业小县、农业大县,种桑养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曾为推动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1995年蚕桑生产达到我县历史上最高峰:桑园面积13.5万亩,年养蚕发种31万张,年创产值1.5亿元之多。但是在上几年低潮冲击下,也…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发展蚕业,组织生产,振兴蚕桑经济,已成为我们蚕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蚕桑产业化工作,在我国山东等地,已经有了若干年的实践,都有自己的创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通过南召县多年来的尝试探索,我们认为:走蚕桑产业化之路,是蚕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典型调查的方法,对渭源县北部冷温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荒坡的地沙打旺系统的生态效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一,二和三年沙打旺地上部分风干草平均产量依次是834.0,3901.5和8920.5kg/hm^2,粗蛋白质平均产量依次是166.5,621.0和1053.0kg/hm^2,产出能依次是1.346,6.518和14.728×10^1^0J/hm^2,光能利用率分别是0.053%,0.254%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