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郑麦9023为试材,研究25%氰烯菌酯SC、70%甲基硫菌灵WP、50%多菌灵WP、250 g/L戊唑醇EW和250 g/L嘧菌酯SC 5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施用25%氰烯菌酯SC 562.5 g a.i./hm2和250 g/L嘧菌酯SC 250 g a.i./hm2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在86%以上,无显著性差异。施用250 g/L戊唑醇EW 120 g a.i./hm2对小麦赤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82.26%。增产效果以25%氰烯菌酯SC 375 g a.i./hm2与SC 562.5 g a.i./hm2较好,理论增产率为11.30%和13.57%,其次是250 g/L戊唑醇EW 120 g a.i./hm2和250 g/L嘧菌酯SC 250 g a.i./hm2,理论增产率分别为9.69%和9.00%。这3种杀菌剂的防效和理论增产率均优于70%甲基硫菌灵WP 1 050 g a.i./hm2和50%多菌灵WP 750 g a.i./hm2。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在湖南稻区应用的实际问题,在湖南大通湖地区进行了不同除草剂对水稻出苗率和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施药25 d后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噁草酮36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水稻成苗率最高,分别为87.6%和82.3%,五氟磺草胺3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30%丙草胺585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水稻成苗率约为79%,对水稻出苗安全。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上对水稻苗数的要求。播种前用种衣剂处理8 h提高种子出苗率2.1%~23.8%,因此播种前采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可以作为"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有效的配套应用技术。噁草酮36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25 d后,对稗草、千金子、节节菜和莎草防效均在90%以上,达到优良水平,表明这两种除草剂组合可以采用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在湖南双季早稻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温室大棚内随机区组小区试验,以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植物源农药20%丁香酚水乳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菌剂20%丁香酚水乳剂300、375 g a.i./hm2对草莓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875 g a.i./hm2,同时对草莓生长安全;第3次施药后,20%丁香酚水乳剂225 g a.i./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0 g a.i./hm2防效极显著高于20%丁香酚水乳剂300 g a.i./hm2处理(P0.01),表明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能够在较低药剂浓度下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  相似文献   

4.
48%毒·辛乳油对韭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在山西太原进行了48%毒.辛乳油防治韭菜韭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韭蛆发生期,用48%毒.辛乳油以1 440~2 160g.a.i./hm2剂量顺垄根部喷淋防治,药后3d的防治效果为85.3%~92.9%,药后7~14d的防治效果为83.1%~98.9%,等于或略好于对照农药48%乐斯本乳油1 440g.a.i./hm2,40%辛硫磷乳油3 000g.a.i./hm2和80%敌敌畏乳油2 400g.a.i./hm2处理的防效,持效期可达14d。  相似文献   

5.
植物源除草剂壬酸除草活性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30%壬酸EW对23种供试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30%壬酸EW 11 250、15 000、22 500 g a.i./hm2 3个剂量对供试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剂量越高,防除效果越好;阔叶杂草防效优于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明显优于株数防效.田间应用效果趋势同室内一致.在20 000 g a.i./hm2和25 000 g a.i./hm2 剂量下,田间用水量以750 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差异显著.3 750 g a.i./hm2剂量以上对麦子、油菜、水稻、草坪、花生、马铃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剂量越高,药害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6.
选用低毒农药15.00%阿维·毒死蜱EW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进行药效试验,在20.25~23.60 g a.i./hm2施用量下,总防效与对照药剂40.00%毒死蜱EC324.00 g a.i./hm2处理防效有显著性差异,可有效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  相似文献   

7.
3%氯氟吡啶酯乳油防治机直播稻田杂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氯氟吡啶酯乳油对机直播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氯氟吡啶酯乳油杂草谱广,施药35 d,36 g a.i./hm2处理及27 g a.i./hm2混配10%氰氟草酯(112.5、225.0 g a.i./hm2)处理能有效防治机直播田千金子(Euphorbia lathyris)、耳叶水苋菜(Ammannia arenaria)、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和莎草(Cyperus rotundus),植株密度防效均为100%。  相似文献   

8.
60 %环·敌可湿性粉剂在甘蔗田使用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0%环.敌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不同施药方式进行对比试验,探讨该除草剂在甘蔗田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从施药时期看,以甘蔗生长2~4叶期施药比芽前施药或6~8叶期施药较安全;从施药方式看,以相对定向喷雾比直接封顶喷雾安全;从剂量看,以900 g a.i./hm2造成的药害轻且容易恢复,而2700 g a.i./hm2不仅药害重且不易恢复,1800 g a.i./hm2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对亚麻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40;福星EC、43;好力克SC和40;信生WP等对亚麻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0 d,40;福星EC 30 g a.i./hm2,43;好力克SC 64.5 g a.i./hm2和40;信生WP 30 g a.i./hm2对亚麻白粉病的防效分别可达85.60;、78.29;和74.06;.  相似文献   

10.
3种药剂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进行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种药剂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效,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71.4 g a.i./hm2处理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效明显高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49.6 g a.i./hm2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95.0 g a.i./hm2处理,且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孙云沛方法测定了扑草净与噁草酮混配的联合毒力作用,利用盆栽试验的方式,以球茎繁殖的野慈姑为靶标,采用二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筛选了二者混用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扑草净与噁草酮混用具有增效作用,对球茎繁殖野慈姑1:0.9配比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最佳用量范围为:扑草净(361.05~440.325 g a.i./hm2)+噁草酮(340.7~393.5 g a.i./hm2);扑草净与噁草酮混用对球茎繁殖野慈姑防效的最佳配方为:扑草净(440.325 g a.i./hm2)+噁草酮(393.5 g a.i./hm2),对野慈姑的防效为82.33%;二者任意配比混用均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大豆田芦苇有较好的防效,对芦苇的生长抑制及鲜重防效明显高于株数防效。施用时间为大豆苗后2-3片复叶时、开花前,施用121.5 g a.i./hm2,在芦苇密度较大地块可提高剂量即每公顷145.8 g a.i./hm2,对水375 L/hm2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冬麦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的化学药剂及其使用剂量,并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测定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小麦收获时测定各试验小区的产量,评价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药后35 d,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冬麦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4;以上,鲜重防效在99;以上.小区产量测定,除40;唑草酮WG30 g a.i./hm2处理的平均产量较对照略低外,其它各药剂处理产量均有增加,增加幅度在8.59;~13.06;.[结论]选用40;唑草酮WG 12 g a.i./hm2+ 10;苯磺隆WP 15 g a.i./hm2、10;苯磺隆WP 22.5 g a.i./hm2、40;唑草酮WG 24 g a.i./hm2和7.5;啶磺草胺WG 11.93 g a.i./hm2,采用二次稀释方法进行配药,对水量675kg/hm2,在冬麦拔节期前使用,可有效防除冬麦田阔叶杂草,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瘿螨田间防治效果及适宜应用的药剂量,评价该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检测药剂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采用药害评价法测定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生长使用安全性。[结果]喷施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5 d后,剂量处理16.65 g a.i./hm2、11.10 g a.i./hm2、8.33 g a.i./hm2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44%、68.93%、61.56%;10 d后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9%、61.22%、55.41%。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树的叶、花、果实均无药害产生,田间使用安全。[结论]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在枸杞瘿螨发生初期防治效果较好,建议使用剂量以11.10~16.65 g a.i./hm2为宜。试验药剂各处理对枸杞树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防治胡麻白粉病药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对杀菌剂防治胡麻白粉病的药效及其对胡麻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后20 d,32%锰锌.腈菌唑WP 288 g a.i./hm2、40%福星EC 24 mL a.i./hm2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分别可达50.00%和47.78%,较清水对照分别增产36.61%和41.30%。  相似文献   

16.
氟吗啉·锰锌50%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宫香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48-16649,16658
[目的]验证氟吗啉.锰锌50%WP对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内随机选择3个试验点,于2008和2009年连续2年进行氟吗啉.锰锌50%WP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研究。[结果]在各供试处理中,氟吗啉.锰锌50%WP(3次,1125 g a.i./hm2)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80%),氟吗啉.锰锌50%WP(3次,750 g a.i./hm2)和霜脲.锰锌72%WP(3次,1 080 g a.i./hm2)的防效相当(平均防效均〉75%),也表现出对抗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各供试药剂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氟吗啉.锰锌50%WP(3次,1125 g a.i./hm2)的增产率最高,2008年平均增产率为19.51%,2009年平均增产率为21.08%。[结论]氟吗啉.锰锌50%WP不仅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保证马铃薯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17.
茶黄素是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友好型植物源农药,为了探讨其对茶园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该研究采用茶黄素6.5%悬浮剂162.53g a.i./hm~2、97.5g a.i./hm~2、48.75g a.i./hm~2与茶园常用化学农药联苯菊酯2.5%乳油18.75g a.i./hm~2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茶黄素6.5%悬浮剂对茶园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较佳,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特点,对茶树安全,对茶园天敌昆虫无明显不良影响,97.5g a.i./hm~2和48.75g a.i./hm~2药后1d、7d、10d,对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持效期在7~10d左右,可在无公害茶叶生产特别是有机茶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剂对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棉铃虫的防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棉铃虫在新疆南疆棉区严重发生,给新疆棉花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生产上滥用农药现象严重,造成防治效果不稳定,棉铃虫抗药性增强.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为害,降低棉铃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方法]试验选择几种类型、作用方式不同的化学药剂,于2007、2008年在新疆莎车县进行了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棉田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采用棉田自然虫口基数的基础上接虫进行田间试验.[结果]45;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EC 540~675 g a.i./hm2、40;丙溴磷EC 540~600 g a.i./hm2、5;氟铃脲EC 75 g a.i./hm2、40;毒死蜱EC 720 g a.i./hm2和1.8;阿维菌素EC 18.9 g a.i./hm2等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棉花安全,优于35;硫丹E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 2对照药剂的防效或与其效果相当.[结论]防治棉铃虫,可采用以上几种化学农药及用量在当地替代常用药剂或与其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1%蛇床子素微乳剂对枸杞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对不同剂量1%蛇床子素微乳剂防治枸杞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蛇床子素微乳剂防治枸杞白粉病,使用有效剂量为27.0g a.i./hm2处理时,对枸杞白粉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75.07%,与对照药剂相比防效相当;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为22.5~27g a.i./hm2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5%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用对春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环磺酮90 g a.i./hm2与38%莠去津570、1 140 g a.i./hm2与38%莠去津570、1 140 g a.i./hm2混用进行春玉米播后杂草防除处理,施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4.7%~96.3%、94.0%~96.3%,对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7%~95.7%;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5.3%~96.3%、93.3%~97.3%,对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3%~96.3%;防效优于5%环磺酮单剂和对照药剂,对玉米无明显药害。因此,环磺酮与莠去津混用可在春玉米田杂草防除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5%环磺酮90 g a.i./hm2混用进行春玉米播后杂草防除处理,施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4.7%~96.3%、94.0%~96.3%,对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7%~95.7%;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5.3%~96.3%、93.3%~97.3%,对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3%~96.3%;防效优于5%环磺酮单剂和对照药剂,对玉米无明显药害。因此,环磺酮与莠去津混用可在春玉米田杂草防除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5%环磺酮90 g a.i./hm2+38%莠去津570 g a.i./hm2+38%莠去津570 g a.i./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