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揉太阳穴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七八圈,再逆揉七八圈,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大减轻。梳摩痛点将双手的10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梳摩,每次梳摩重复100次。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3分钟,头痛便可缓解。腹泻、胃痛。用双手拇指揉患者的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下3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并可改善胃肠功能,使腹泻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3分钟,头痛便可缓解。腹泻、胃痛。用双手拇指揉患者的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下3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并可改善胃肠功能,使腹泻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往往会在各种不良的诱因下并发各种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应积极防治。平时除注意情绪调节和药物治疗外,自我按摩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措施。推头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揉动,由太阳穴揉到风池穴,然后改用两手拇指继续揉风池穴,以产生酸胀感为度。干梳头取坐式,双手十指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次数不限,但至少10遍。抹前额取坐式,双手食指弯曲,用食指的侧面,从两眉间“印堂”穴沿眉外抹到“太阳”穴处,至少10遍。按揉上肢用右手从左肩部按揉至左手背,做10遍,再用同样方法按揉右上肢。  相似文献   

5.
圈白蘑是东北长白山山脉森林中特产,生于草色深绿的万年青草丛中,形成蘑菇圈。大圈直径10~20d,小圈直径1~2d,圈宽度30~40cm,呈椭圆形蘑菇圈,白蘑簇生,故称圈白蘑,每年白露前后7d左右时间雨后长出。随着山地植被的逐渐破坏,加之掠夺式的采收,野生圈白蘑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圈白蘑人工栽培技术的成功填补了国际国内食用菌领域的空白,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乌龙头鲜叶为原料,参照一般红茶生产技术,通过对鲜叶切丝、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初步确定乌龙头叶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为:摘叶→分拣→切叶→萎凋→揉捻→发酵→初干→绝干→提香九道工序,其工艺参数为:乌龙头鲜叶切成6~7 mm,38℃下经40~45 min和20~25 min2次萎凋,萎凋叶减重率达31%~34%时进行2次揉捻,当揉捻叶含水量为58%~62%时,在31℃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通风发酵8~10 h,在38~50℃下将发酵叶通风初干和微波绝干后,90下提香2 h,可得到成品率为24%~30%的品质优良、具有保健功能的乌龙头红茶。  相似文献   

7.
用于贮藏的西瓜要求果形端正,成熟度7成,无机械损伤,采收时带瓜柄摘下或带蔓10厘米以上一起摘下。采收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8~9时或傍晚,轻采轻搬,采收前7天用0.1%托布津喷雾消毒。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京411为背景的含有不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小麦近等基因系为材料,通过1年3点试验,研究了HMW-GS与小麦SDS-沉降值、揉混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Glu-D1,Glu-B1,Glu-A1位点对沉降值和揉混特性的影响顺序为Glu-D1> Glu-B1> Glu-A1.2)各个位点对沉降值的贡献表现为,在Glu-A1上,N=1;在Glu-B1上7+8-17+18;在Glu-D1上,5+10>2+12.3)各个位点对揉混特性的影响表现为,在Glu-A1位点上,N>1;当Glu-B1位点为17+18亚基,Glu-D1位点为2+12亚基时,但N亚基与1亚基的揉混特性没显著性差异,但是当Glu-B1位点为7+8亚基,Glu-D1位点为2+12亚基时,N亚基的揉混特性明显优于1亚基;当Glu-A1亚基都为1,Glu-D1亚基都为2+12时,Glu-B1位点上7+8亚基与17+18的揉混特性无显著差异,但当Glu-A1亚基都为N,Glu-D1亚基都为2+12时,Glu-B1位点上7+8亚基的揉混特性优于17+18亚基;在Glu-D1上,5+10>2+12.4)组合为N,7+8,5+10的小麦无论是在耐柔性上还是在面筋强度上都是最好的.研究还发现,Glu-D1位点对谷蛋白含量及揉混仪参数的加性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9,(20):56-56
江苏省扬州市孔先生来电询问:我今年44岁,前段时间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每天头痛3~4个小时,两侧太阳穴部位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 能否在1米~2的占地面积内饲养出两头以上肥猪?如果按照传统的建圈和饲养方法,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因为我国南方农户养猪建圈一般都是在坑上架圈,单层喂养,多猪一圈;一个猪圈小的3~4米~2,养猪1~2头,大的7~8米~2,养猪3~4头,很少见一个圈养5、6头以上的;猪圈不是建在高大的屋内,就是建在有较高空间的屋盖下。由于猪圈本身而积只占整个屋(或盖)总而积的1/2强,那么每头猪平均占地面积均在4、5米~2以上,所以老式建圈和饲养  相似文献   

11.
为迎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曲毫→曲毫→曲毫、包揉→曲毫→曲毫、包揉→包揉→曲毫以及包揉→包揉→包揉等4种造形工艺组合对颗粒形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揉造形的颗粒形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茶黄素含量和茶红素含量分别比曲毫造形工艺高0.77%~4.57%、2.67%~5.33%、1.85%~4.70%、2.78%~6.16%、1.62%~1.89%和1.29%~2.04%,其茶褐素含量比曲毫造形工艺低0.41%~1.02%.感官审评表明,包揉造形为主的红茶外形颗粒紧结,滋味浓醇,甜香高长,汤色红明,优于以曲毫造形为主的产品.因此,综合评价颗粒形红茶的较优造形工艺组合为包揉→包揉→曲毫或包揉→包揉→包揉.  相似文献   

12.
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将鲜叶、萎凋叶在-17℃冰箱速冻2h,然后解冻、揉捻、发酵、干燥制成工夫红茶.结果冰冻的茶鲜叶与萎凋叶的茶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32.9%和33.3%,冰冻萎凋叶揉捻后细胞损伤率增加到99.3%,发酵时间由4h缩短到2h.冰冻处理的工夫红茶茶多酚含量减少8.4%,水浸出物、茶黄素(TFS)、茶红素(TRS)合量分别增加7.9%,25.8%和38.3%,而氨基酸只增加0.7%.萎凋叶的冰冻处理明显提高了红茶品质与水浸出物的泡出速率.  相似文献   

13.
绿茶揉捻过程中成条率和细胞破损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绿茶揉捻中,成条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曲线方程为:y=5.6277x-0.077x^2-17.1439;细胞破损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曲线的变化规律,曲线方程为:y=85.3e^-11.9/x。为了提高绿茶品质,揉捻时间宜控制在30~40min。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06,(10):51-51
1、主产区价格走势:震荡上涨。 如图,9月份(第37周)国内生猪主产区猪价震荡上涨。四川泸州活猪价涨至7元/公斤左右.湖北7.4~7.8元/公斤,江苏6.8~7.6元/公斤。黑龙江7.2元/公斤左右,河南7.6元/公斤左右.湖南7.8~8元/公斤,广东8.1~8.4元/公斤.浙江8.2元/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精选猪后腿肉的股四头肌为主要原料,研究2种滚揉方式即连续滚揉和间歇滚揉(滚揉15 min,暂停15 min),4种有效滚揉运行时间(4、6、8和10 h)对猪肉火腿系水性(蒸煮损失率、压榨失水率、杀菌失水率)、质构特性(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滚揉方式对猪肉火腿的蒸煮损失率无显著性影响,连续式滚揉制得的猪肉火腿的压榨失水率和杀菌失水率显著大于间歇式滚揉制得的,而间歇式滚揉制得的火腿的系水性则优于连续式滚揉制得的。间歇式滚揉制得的火腿的咀嚼度、亮度值(L*)显著大于连续式滚揉的。滚揉方式对其他质构指标和红度值(a*)影响不大。间歇式滚揉所制得的火腿的感官总接受性分值大于连续式滚揉制得的。短时间滚揉(4 h)或长时间滚揉(10 h)均不利于火腿保水和质构的改善。当滚揉时间为8 h时,火腿的蒸煮损失率和杀菌失水率均最小,系水性最好,同时具有最好的质构特性、红度值及感官品质。采用间歇式滚揉,有效滚揉运行时间为8 h(总时间16 h,滚揉15 min,暂停15 min)时,猪肉切片火腿具有最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醉蟹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原料选择。选用体健、膏肥、脂满的河蟹,规格为每千克8~16只。螃蟹先用竹篾圈于湖区暂养20天,继而装入篾篓或编织箱中饲养7~10天。待其肠胃的内污物排尽后取出,在蒲包中静置5~6天,刮毛和揩干水分。  相似文献   

17.
成虫体长7毫米-8毫米,身体浅灰色,前翅灰白色,中部近前缘有一蓝黑色近似三角形斑。卵为深红色,近圆桶形,顶部略宽。卵面密生小点,卵顶周围有2~3圈“Y”型刺毛,卵大小约是比针尖略大的红色小圆点。发生特点:桃小食心虫越冬代幼虫从5月份出土,在地面结纺缍形夏茧化蛹,13天~14天羽化成虫,成虫发生的高峰期约为6月中、  相似文献   

18.
以2011年秋季生产发生白死卵的云蚕7B原原种卵圈(试验区1)、同批生产的无白死卵发生的云蚕7B原原种卵圈(试验区2)以及同期其他批次的无白死卵发生的云蚕7B原原蚕种(对照区)为试验材料,按蚕种繁育技术规程进行催青、收蚁、饲育、制种、保种处理,调查后代白死卵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区1和试验区2的白死卵卵圈发生率分别为50%和19.08%,卵粒发生率分别为8.01%和3.26%,且随着蚕种保护时间的延长,白色卵发生率持续增加,而对照区无白死卵发生,表现出云蚕7B发生的白死卵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茶树桂热1号品种的特性,对其加工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制定桂热1号优质绿茶的最佳生产工艺,优化后工艺关键技术为萎凋时间5h,摊叶厚度3 cm;热风杀青温度300℃,杀青时间4 min;揉捻加压9圈,揉捻20 min;直条形造型含水量40%,造型9 min.  相似文献   

20.
不同揉捻方式对绿针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比较了冷揉、余热揉、热揉3种揉捻方式对绿针名优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揉处理的茶叶外观品质和茶多酚等4种成分均较其余2种揉捻处理的茶叶为优,这说明热揉是较为理想的揉捻方式。结合试验结果,作者还对余热揉和热揉的含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