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酿酒葡萄“贵人香”为试材,连续两年研究了模式化修剪保留不同叶幕厚度处理对葡萄果实产量、品质和枝条贮藏营养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葡萄简化修剪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幕厚度90cm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60cm处理,两者无显著差异,30cm处理最低。叶幕厚度60cm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90cm处理,30cm和120cm两个处理最低。可滴定酸含量表现相反趋势。叶幕厚度60cm处理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其次为90cm和30cm处理,120cm处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叶幕厚度60cm、90cm和120cm三个处理枝条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30cm处理。2014年叶幕厚度60cm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为90cm处理,两者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120cm和30cm处理,30cm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综合分析,在辽宁省朝阳市气候条件下,模式化修剪叶幕厚度保留60cm时,“贵人香”葡萄表现最佳,其次为90cm处理,30cm和120cm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弗莱维赫牛与巍山西本杂交牛的杂交效果,用弗莱维赫牛冻精对巍山西本杂交经产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并对弗西本杂交牛初生、2月龄、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弗西本杂交牛平均体重为:初生33.78kg,2月龄87.40kg,6月龄178.15kg,12月龄253.65kg,18月龄391.00kg;平均体高为:初生70.88cm,2月龄85.60cm,6月龄126.00cm,12月龄137.60cm,18月龄145.90cm;平均体斜长为:初生60.03cm,2月龄87.60cm,6月龄117.90cm,12月龄140.10cm,18月龄144.80cm;平均胸围为:初生74.25cm,2月龄107.75cm,6月龄147.15cm,12月龄154.60cm,18月龄161.75cm;平均腹围为:初生74.90cm,2月龄110.60cm,6月龄150.75cm,12月龄169.00cm,18月龄192.55cm。表明弗西本杂交牛前期生长缓慢、12月龄后生长较快,体型好,杂交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 对木奶果嫁接苗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株高和茎粗作为该水果嫁接苗分级的质量指标, 得出了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H≥67cm,D≥1.26 cm;Ⅱ级苗:67 cm>H≥59 cm,1.26 cm>D≥1.11 cm;Ⅲ级苗:59 cm>H≥52cm,1.11cm>D≥0.89cm。  相似文献   

4.
取长17cm、宽4cm、厚4cm木质较疏松的木板1块,在一边离边0.2cm处画1条直线,用钢锯片从一端沿直线锯到另一端离2cm处止,即不完全锯开。平放木板,在其两端各离1cm处钻上小孔,以此用钉子钉在蜂箱巢门上。在平面上下两边各留0.2cm,两侧各留3cm,画成一方框,即方框长11cm、宽3.5cm。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3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连续5年研究了不同限根宽度处理对葡萄产量指标、果实品质指标、枝条贮藏营养指标等的影响,明确了埋土防寒区巨峰葡萄最佳的限根栽培宽度。结果表明,与不限根对照相比,限根宽度40 cm处理单穗重下降,产量降低,其他处理无显著影响。限根100 cm处理有增大果粒的趋势,80 cm处理对单粒重影响不大,40 cm和60 cm处理有减小果粒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大体均表现为限根宽度100 cm和80 cm处理最高,不限根对照次之,40 cm和60 cm处理最小,可滴定酸含量表现相反趋势。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大体表现相同趋势,限根100 cm、限根80 cm和不限根对照三处理显著高于限根60 cm和限根40 cm处理,而限根100 cm、限根80 cm和不限根对照三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上,限根宽度100 cm和80 cm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拜城油鸡的生产性能与良凤花鸡的肌肉品质,取得杂交优势,本研究利用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鸡进行杂交、回交和本交,得到杂交三代油麻鸡F3A型,并测定其屠宰性能和体尺性状。结果表明,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为87.88%、79.17%和60.10%,公鸡分别为88.96%、81.15%和61.94%;体尺性状包括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胸围、胫长、胫围和背宽,母鸡平均分别为22.40 cm、13.00 cm、6.20 cm、6.24 cm、26.00 cm、10.54 cm、4.60 cm和71.50 cm,公鸡平均分别为25.20 cm、14.40 cm、7.48 cm、6.99 cm、30.10 cm、13.32 cm、5.40 cm和86.00 cm。研究表明,油麻鸡F3 A型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都有明显的变化,高脚和体长的特性得到表现且屠宰性能有所提高,杂交有利于拜城油鸡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油梨嫁接苗的分级标准。分析得出以苗高和茎粗为油梨嫁接苗的分级质量指标,将油梨嫁接苗分为三级,即Ⅰ级苗:苗高≥74cm,茎粗≥1.13cm;Ⅱ级苗:74cm>苗高≥66 cm,1.13cm>茎粗≥0.93cm;Ⅲ级苗:苗高<66cm,茎粗<0.93cm。  相似文献   

8.
明确旱区作物根系生长与行距的关系可为合理选择种植密度提供依据。以梯田种植第7年的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于2016年4月和10月对0~150cm土层进行根系取样,比较研究了3种种植行距下(20cm,40cm和60cm)柳枝稷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柳枝稷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20cm和40cm行距下0~20cm土层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60cm行距(P0.05);在40~150cm土层,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20cm行距下最低。行上与行间根系生物量均随种植行距增大而增大,均以40cm行距下根长密度较高。细根(d≤0.5mm)根长密度为40cm行距下显著最高,20cm行距下最低(P0.05)。总体表明,40cm行距下柳枝稷根系生物量较高,平均根长密度与细根根长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规律,选择同期出生、体重相近的羔羊,在自然放牧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白山羊公羔初生重1.75 kg±0.15 kg、母羔1.72 kg±0.11 kg;成年公羊体重37.46 kg±2.97 kg、体高56.43 cm±3.06 cm、体长61.19 cm±4.01 cm、胸围70.85 cm±3.82 cm,成年母羊体重34.13 kg±2.45 kg、体高54.36 cm±3.15 cm、体长59.48 cm±4.80 cm、胸围72.12 cm±3.21 cm;9月龄公羊体重23.29 kg±1.21 kg、体高48.46 cm±2.79 cm、体长51.14 cm±3.14 cm、胸围59.04 cm±3.36 cm,分别达到成年公羊的62.17%、85.88%、83.58%和83.33%;9月龄母羊体重21.24 kg±1.71 kg、体高47.64 cm±2.81 cm、体长50.09 cm±2.96 cm、胸围61.69 cm±3.07 cm,分别达到成年母羊的62.23%、87.64%、84.21%和85.54%。说明贵州白山羊公、母羊均应选择9月龄为适宜配种繁殖年龄。  相似文献   

10.
对2组60只体况相近的初生欧拉羊母羔羊采取不同方式培育,通过对饲养18月龄以来体重、体尺等主要表型性状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初生到18月龄生长发育呈持续增长态势。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15 kg、5.58 kg、6.31 kg、6.86 kg,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体高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15 cm、2.24 cm、2.16 cm、2.37 cm,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体长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68 cm、3.17 cm、3.41 cm、4.16 cm,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胸围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63 cm、2.72 cm,3.78 cm、4.43 cm,除断奶平均胸围指标差异显著(P<0.05)外,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差异均极显著(P<0.01)。胸深、胸宽两项指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12 cm、1.27 cm、1.35 cm、1.29 cm,1.84 cm、1.60 cm、1.10 cm、1.89 cm,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断奶成活率、周岁成活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羊主要生产性能达到《欧拉羊》DB62/T490品种标准中特、一级羊水平,种用价值高,培育效果显著,对照组羊主要生产性能只达到3级羊标准,不能选留为种用。因此,“放牧+有效补饲”培育是高寒牧区藏羊资源优化利用较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在养蚕过程中试验推广和使用了一种木制式蚕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和规格木条:将木材加工成厚2 cm、宽4~5 cm的木条,并锯成长100 cm和76 cm两种规格。编织布:将编织布或编织袋加工成长110 cm、宽90 cm的长方形布块。木块:将木条加工成直角边长为4~5 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木块。铁钉:购买6~8 cm和4~6 cm大小两种规格的铁钉。绿纱:将绿纱剪成长110 cm、宽90 cm的纱块。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草皮生产的适宜基质厚度,本研究以草炭土为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5种基质厚度(1cm,2cm,3cm,6cm,10cm)对青绿苔草生长和草皮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厚度显著影响青绿苔草生物量、根系、草皮外观质量和重量,基质厚度从1 cm增加到10 cm,其干重、草...  相似文献   

13.
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在行株距为60 cm×60 cm、70 cm×70 cm、80 cm×80 cm、90 cm×90 cm、100cm×100 cm 5个不同栽培密度下的鲜草产量、株高、分蘖和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鲜草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分蘖数无明显差异;营养品质在行株距为80 cm×80 cm时,粗蛋白、粗灰分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各处理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在实验地区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最适栽培密度为行株距80 cm×80 cm。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杜泊羊与湖羊杂交一代羊(以下简称杜湖F1)的生长性能及羊毛品质,以30只杜湖杂一代母羔为试验羊,测定其初生、断奶(45日龄)、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等指标,并采集其不同部位(肩部、侧部、股部)的毛样进行羊毛品质分析。结果表明:①初生杜湖F1体重3.1 kg±1.2 kg,体长33.2 cm±2.9 cm,体高36.5 cm±1.3 cm,胸围38.1 cm±2.7 cm;断奶杜湖F1体重12.6 kg±2.5 kg,体长45.8 cm±3.4 cm,体高47.1 cm±1.8 cm,胸围50.4 cm±2.2 cm;6月龄杜湖F1体重37.5 kg±2.7 kg,体长61.3 cm±2.0 cm,体高54.2 cm±2.4 cm,胸围68.4 cm±3.1 cm;12月龄杜湖F1体重59.3 kg±2.4 kg,体长76.8 cm±1.3 cm,体高70.3 cm±1.8 cm,胸围99.2 cm±1.5 cm。杜湖F1初生到断奶的日增重206.5 g±2.3 g,断奶到6月龄日增重183.1 g±5.6 g,6月龄到12月龄日增重101.7 g±4.0 g。②初生杜湖F1羊毛长度2.93 cm±0.63 cm,细度7.62μm±0.54μm,净毛率61.21%;断奶杜湖F1羊毛长度3.71 cm±0.84 cm,细度14.08μm±1.21μm,净毛率58.29%;6月龄杜湖F1羊毛长度3.75 cm±0.77 cm,细度18.54μm±4.26μm,净毛率57.33%;12月龄杜湖F1羊毛长度4.12 cm±0.79 cm,细度36.17μm±15.16μm,净毛率57.70%。该试验初步探究了杜湖F1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羊毛品质,为湖羊生产和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47头周岁含野血牦犊牛和21头当地同龄牦犊牛进行了体尺测定,结果:一岁含野血牦犊牛平均体高90.20cm,平均体长96.90cm,平均胸围117cm,平均管围12.70cm,平均活重93.40kg;一岁当地牦犊牛平均体高86.70cm,平均体长93.30cm,平均胸围115.90cm,平均管围13.00cm,平均活重88.20kg。表明一岁含野血牦犊牛的生长性能优于本地同龄牦犊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江边鸡的种质资源状况,笔者采用入户调查与测定主要经济性状的方法对江边鸡的种质特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公鸡体斜长(24.2 cm±1.7 cm)、龙骨长(16.7 cm±1.7 cm)、胫长(13.0 cm±1.2 cm)、胫围(5.3 cm±0.6 cm),大于母鸡的体斜长(21.8 cm±0.5 cm)、龙骨长(13.9 cm±1.9 cm)、胫长(10.6 cm±0.7 cm)、胫围(4.5 cm±0.3 cm),差异极显著;公鸡体重有大于母鸡的趋势(分别为2.36 kg±0.32 kg和2.11 kg±0.20 kg),但差异不显著。公鸡胸宽为7.5 cm±0.8 cm,母鸡胸宽为7.0 cm±0.8 cm;母鸡的胸深为9.2 cm±1.8 cm,有高于公鸡(8.4 cm±1.0 cm)的趋势。母鸡屠宰率为91.8%,公鸡为86.0%,母鸡屠宰率有高于公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公、母鸡半净膛率均为73.9%,公鸡全净膛率59.0%,母鸡全净膛率58.2%。蛋重为54.8g,平均蛋形指数为1.33±0.05,蛋壳厚度为0.53 mm±0.06 mm。江边鸡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产肉性能好,繁殖力高,对高海拔适应性好,具有较高的遗传潜力和保种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山地草原植物群落夏季CO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山地草原群落CO2排放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表明,CO2排放通量日变化与气温和5cm、10cm地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4和0.9173、0.8526而与15cm和20cm、25cm地温相关性较小,说明在新疆山地草原气温和5cm、10cm地温是影响草原群落CO2排放的关键性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在极端干旱风沙环境中适宜种植行距,本研究在塔里木盆地南缘风沙活动强烈地段设置30 cm,60 cm,90 cm,120 cm等4个种植行距,分析了行距对油莎豆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饲草与块茎产量随行距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株密度与饲草、块茎及根系生物量均在30 cm行距下最大,在90 cm行距最低,但在60 cm与120 cm行距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30 cm行距下,块茎和根系的氮、磷、钾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应的其在0~20 cm土层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P<0.05);油莎豆种植后显著降低了20~40 cm土层盐分累积(P<0.05),但在0~20 cm土层,90 cm和120 cm行距处理的盐分累积却显著增加(P<0.05),且达到轻度盐渍化水平。综合来看,种植行距为30 cm时,油莎豆的生长表现及土壤盐分环境均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该区域的推荐种植行距。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控制试验探究醉马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埋藏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醉马草出苗速率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1cm和2cm埋藏深度时出苗速率最大,同时发芽势(86.67%、72.22%)和萌发指数(1.83、1.66)均显著高于其他埋藏深度(P<0.05);醉马草种子在0~8cm埋藏深度范围内萌发率均在66.67%以上,但是出苗率在1cm和2cm埋藏深度时最高,分别为90%和88.78%,当埋藏深度≥4cm时会抑制出苗,埋藏深度9cm时不再萌发;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醉马草茎长、幼根长和幼苗总长都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总茎长在4cm埋藏深度时最长(116.71cm),幼苗总长在2cm埋藏深度时最长(192.23mm),幼根长度在1cm埋藏深度时最长(97.37mm),而根茎比则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总之,醉马草种子萌发出苗最适埋藏深度为1~2cm,当埋藏深度为9cm时种子不再萌发。  相似文献   

20.
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是一种特殊的极度濒危动物,但其生殖系统结构一直未被描述。本文通过对在华南师范大学穿山甲人工救护与保育研究基地死亡的雌性马来穿山甲DY7进行大体解剖,对其生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DY7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唇和阴蒂组成。子宫类型为双间子宫,纠正了以前其为双角子宫的说法。DY7左右两卵巢重均为0.30 g,长径分别为1.080 cm和1.026 cm,短径分别为0.860 cm和0.800 cm;左右输卵管长分别为3.150 cm和2.930 cm;左右子宫角长分别为5.472 cm和5.226 cm,子宫体和子宫颈长分别为0.470 cm和0.582 cm;阴道和尿生殖前庭长分别为1.990 cm和1.720 cm。本文对于了解马来穿山甲的繁殖习性、提高圈养马来穿山甲繁殖管理水平、发展人工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