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处不同环境条件的基因库中115个杨树无性系,以苗木整齐度、高度,保存株数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与生产上所使用杨树品种类型一致。认为,以基因库的形式,在苗期(建库至多3年)即可对无性系的适应性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大力开发杨树叶粉饲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为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树种的统称。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我省天然林区分布的杨树主要是山杨(Populus davidiana)。河西走廊沙区边缘有胡杨(P.euphratica)。人工林的杨树种类则主要是青杨(P.cathayana)、小叶杨(P.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杨树一直是华北平原农村绿化的主要树种,在杨、柳、榆、槐四大用材树种当中,杨树毋庸置疑居于首位。新中国成立前,中原地区主要栽植的杨树品种是以毛白杨(白杨派),小叶杨(青杨派)为主的乡土树种;50年代初,以钻天杨(美洲黑杨)取代中原地区的小叶杨,很快由于光肩星天牛的猖獗危害而被欧美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所代替;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同样的原因,欧美杨被中原地区本地选育的大官杨(小叶杨×美杨)所代替,大官杨广泛推广的结果,使中原地区的  相似文献   

4.
我省的杨树基因库胡毅,赵建才张掖地区林果业研究所,针对我国杨树资源基因漂移、分散的现象,积极引进良种,收集、整理种质基因,在荒漠半荒漠区建成杨树基因良种库。这一基因库的建立,将对荒漠半荒漠地区种群基因的保存、研究、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今后如何对...  相似文献   

5.
1 目的意义锦县小钻杨(populus×Xiaozuanica W. Y. Hsu et Liang cv. 'Jinxian')又名锦新杨,该品种是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利用树木杂交,在锦县大凌河下游河滩的天然杨树群落中,通过选优,建试验圃,人工提纯,复壮、繁育出来的一个天然优良杂种。与当地老品种小叶杨、小青杨比较,具有明显的速生特性,和外地引进的优良杨树品种沙兰杨、健杨、大  相似文献   

6.
《林业实用技术》2009,(6):63-63
随着连日来融雪性水源的浇灌,新疆额尔齐斯河我国惟一天然杨树基因库的珍稀树种得到了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7.
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从1964年Guha等人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成功地获得曼陀罗花粉植株以来,世界一些国家和我国相继开展了杨树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我们于1975年春开始杨树花药培养的研究,5、6月份开始进行器官分化,当年12月获得了杨树小植株。1976年春移入苗圃,通过几年的工作,诱导成功的有小叶杨×美杨+旱柳、小叶杨×黑杨(P.simonii×P.nigra)、P15A、北京杨、中东杨(P.berolinensis)、美杨、美杨×青杨(P.nigra.var.italica×P.cathayana)健杨、欧洲黑杨、美杨×欧洲黑杨(P.nigra var.italica×P.nigra)、箭杆杨×欧洲黑杨(P.nigra var.thevestina×P.nigra)、银白杨×小叶杨(P.alba L×P.simonii)、欧洲黑杨×小叶杨(P.nigra×P.simonii)、胡杨14种杨树花粉植株,已移入苗圃九百余株,三年生最高3.9米。小叶杨×滇杨、香杨、合作杨、山海关杨(美洲黑杨)、草杂杨(小叶杨×美杨天然杂种)、加杨、格鲁德杨和新疆杨都已进行过器官分化,其中部分未能从小芽抽茎长成植株,部分在试验中因污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009项目”杨树抗病育种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述了杨树抗病育种的基础上,即建立和保持遗传基础丰富的杨树群体。阐述了杨树抗病育种战略及制定“009项目”杨树抗病育种战略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从抗病育种角度探讨了杨树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方法,在抗病育种初期,应建立遗传基础丰富的杨树抗病无性系基因库,通过种源试验,子代测定和家系选择等手段,为不断选育速生、抗病力强的杨树无性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杨树吉丁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IOLYPHAGA),叩甲总科(E Iateroidea)吉丁虫科(Buprestidae)吉丁亚科(Buprestinae),杨树吉丁虫(Poeci Ionota uario Iosa(Payk),也叫杨树锦蚊吉丁虫。一、分布与为害杨树吉丁虫在我场主要分布在小叶杨幼林内,对小青杨,品种杨也有较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 我所于1963年克服了小叶杨、胡杨间远缘杂交的困难,获得了小叶杨×胡杨的胡杨类型和小叶杨类型的二种F_1杂种,并于1978—1979年利用15年生的小×胡F_1(小叶杨类型)进行了回交、自交及和其它速生杨树的较为广泛的杂交,产生了大量的第二代杂种。按表型观察不仅小×胡F_1的胡杨类是真正杂种,并且经回交证明,小叶杨类型也是真正杂种。小叶杨类型还是一种具有能育,易于繁殖和易于和其他杨树杂交的育种学重要特性的杂种。幼苗盐土锻炼及盐培鉴定证明若干杂种二代较现有杂种杨如小×钻等具有了更大的耐盐性。因而在具有胡杨遗传因素的速生原始材料中,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