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是赤峰市玉米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通常每年造成产量损失8%左右.因此,应弄清玉米螟发生规律,制定出科学的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田的重要害虫就是玉米螟,其危害程度日趋严重,文章通过对玉米螟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发生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玉米螟的防治方法,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2004,(5):1
根据病虫越冬基数调查、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气象台2004年春夏季短期气候预测、病虫发生规律及病虫历年发生情况分析,预计200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地螟、蝗虫、常发区的粘虫、通辽市和赤峰市南部的玉米螟、局部地区的地下害虫、麦蚜等发生危害形势依然严峻。具体预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凤  王宏鸣  王俏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87-187,189
介绍了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和对玉米的危害症状,分析了玉米螟的发生规律,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玉米螟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锦州地区玉米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是锦州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但因种植结构过于单一又连年重迎茬,玉米螟危害加重。总结了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锦州地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甜玉米上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和危害,并探讨了利用赤眼蜂等措施综合防治玉米螟的方法,以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连续多年对天水地区玉米螟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探明了为害天水玉米的主要虫害为玉米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天水地区的发生情况、危害程度及生活史。在掌握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试验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提出了在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前,采用白僵菌封垛,减少虫源基数;在玉米螟成虫发生期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在成虫产卵初期、盛期连续2次释放赤眼蜂的绿色防控措施。通过绿色防控方法适期集成应用,达到绿色防控玉米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朱正兵  姚桂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68-169,189
甜玉米在沿江、沿海蔬菜产区发展较快,已成为南通地区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作物.由于甜玉米大面积种植历史较短,对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甜玉米上玉米螟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为本地甜玉米田玉米螟的进一步研究和正确指导菜农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总结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结合当地实际,分析玉米螟重发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2003年、2005年在沈阳市大发生。针对玉米螟在沈阳市的发生规律,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