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2008~2012年宁夏玉米高产潜力研究示范中产量突破15 000 kg/hm2的54个品次高产田群体产量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玉米高产田群体平均产量为16 927.01 kg/hm2,平均收获穗数为9.78万穗/hm2,穗粒数为524.38粒,千粒重为357.01 g。高产田61%品次收获穗数9.25万~10.75万穗/hm2,平均收获密度9.97万株/hm2,属高密度种植。高产田在宁夏引、扬黄灌区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引黄灌区周边及中部干旱带扬黄新灌区,高产田46.48%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属中晚熟品种。高产田各品种花前干物质生产平均占整个生育时期总物质生产的41.7%;群体叶面积指数均为单峰曲线变化,吐丝期达峰值。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增穗、稳粒数、增加粒重”、增加花后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是高产突破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1,他引:34  
2006~2007年全国出现39块玉米超高产田,绝大多数集中在北纬40°~43°的高海拔地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是79725~84630穗/hm2,每穗560~588粒,千粒重347~359g,穗粒重200g左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生态条件优越地区,采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及时灌溉。  相似文献   

3.
旱地玉米秋施肥可有效地蓄积丰富的秋水供春用,改善土壤墒情,为玉米种子的萌动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秋施肥后,玉米苗全、苗壮,单位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增加.秋施肥较传统施肥水分利用率提高0.5%~3.8%,增加玉米产量432.0~1003.5 kg/hm2,增加纯收入348.6~935.3元/hm2。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结果证明,夏玉米基施或苗期追施普利复合生物肥450~1500kg/hm2,均有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达极显著增产的作用。其中以基施或追施1500kg/hm2效果最好,分别增加穗粒数147粒、99粒;千粒重提高21g、18g;增产34.2%和33.8%。并比基施或追施975kg/hm2、450kg/hm2的处理,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密度对高油玉米298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王璞  王伟东  王启现 《玉米科学》2002,10(2):049-052
以高油玉米298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高油298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高油298的产量和含油率有显著影响,随密度增加,高油298的穗粒数、百粒重、子粒的含油率降低;吐丝期光合速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成熟期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子粒产量均在一定范围内先升后降.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最高子粒产量的密度为60 000株/hm2,产量为7 472.4 kg/hm2,子粒含油率为9.84%,综合考虑子粒产量和含油率二因素,密度为60 000株/hm2时油产量最高,为643.2 kg/hm2。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2个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在5个密度种植条件下的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部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并且行粒数整齐度、穗粒数整齐度、穗位高整齐度均在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两个密度条件下最高;先玉335产量在9.0万株/hm2条件下最高,7.5万株/hm2时次之;郑单958产量在7.5万株/hm2密度下最为突出;两个品种的穗位高整齐度和行粒数整齐度均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行粒数整齐度和穗位高整齐度作为选择高产品种和采取适宜栽培措施的一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耐密玉米杂交种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郑单958和先玉335在山西长治地区生态条件下的种植密度效应,分析了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郑单958的适宜栽培密度为7.50万~9.0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13 056.0~13 526.0 kg/hm2,叶面积指数在抽雄至蜡熟期为4.2~6.2,蜡熟至完熟期保持在2.6左右,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67.53%,全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为7.2~8.3 g/(m2·d);最佳产量结构为单位面积穗数7.50万~8.82万穗/hm2、穗粒数524~466粒、千粒重332.0~329.0 g。先玉335的适宜栽培密度为7.5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13 714.5 kg/hm2,叶面积指数在抽雄至蜡熟期4.0~5.2,蜡熟至完熟保持在2.6左右,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66.42%,全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为7.9 g/(m2·d);最佳产量结构为单位面积穗数7.50万穗/hm2、穗粒数538粒、千粒重339.9 g。  相似文献   

8.
早熟玉米新玉9号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斌  王友德 《玉米科学》2002,10(Z1):073-076
对新玉9号的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玉9号产量水平达到9 837.3 kg/hm2,适宜密度为82 500株/hm2,产量结构为82 500穗/hm2,穗粒数441,千粒重270.4 g,经济系数0.50左右.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为前慢,中快,后衰缓.总光合势(LAD)201.2万m2·d/hm2,净同化率(NAR)全生育期平均为7.49 g/m2·d,干物质积累总量19 659.8 kg/hm2,全生育期平均群体生产率为173.94 kg/hm2·d.  相似文献   

9.
内单4号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勇  侯旭光 《玉米科学》2000,8(1):063-066
以内单4号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方案,通过建立相应的产量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主要栽培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生产条件下,内单4号公顷产量11250kg的优化栽培措施为:密度6.885~7.065万株/hm2,种肥N 30kg/hm2,种肥P2O596.75~108.15kg/hm2,种肥K2O 66.75~74.4kg/hm2,拔节肥N 131.85~145.65kg/hm2,穗肥N102.0~117.3kg/hm2;产量构成为:公顷穗数(68250±750),穗粒数(505±10),百粒重(34.8±0.5)g。  相似文献   

10.
山区半紧凑型玉米生育、生理特性和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S9914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黔西北山区生态条件下适宜种植半紧凑型玉米S9914,大面积单产可达9 052~10 717.5 kg/hm2;小面积单产可达11 797.8~12 994.6 kg/hm2.密度试验显示,S9914适宜密度范围为每公顷61 500~85 500株.产量结构:每公顷59 603~78 035穗;穗粒数475~444粒;千粒重347~312.5g.最大叶面积系数4.27~5.48,生物产量17 205~21 876 kg/hm2,经济产量9 559.5~10 639.5 kg/hm2,经济系数0.6 ~0.49.生育期中对主要生育特性和生理特性即生育期、株高、总叶数、叶面积、干物质、光合势、净同化率、叶绿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进行了调查、测定和分析.并对相关气候资源和田间小气候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同时研究了半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和组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春玉米高产纪录的创造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在新疆奇台创造24 948.75 kg/hm~2的玉米产量,刷新全国玉米高产纪录。研究团队采取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条件下,4月14日播种,宽窄行70 cm+40 cm配置,播种密度135 000株/hm~2,产量最高的品种是MC670,收获穗数129 630穗/hm~2,穗粒数549.4粒,千粒重378.0 g,单穗粒重193 g。本文总结高产纪录玉米田生产过程的主要管理环节和高产群体的主要指标,为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新海  赵格 《玉米科学》2003,11(2):059-061
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山东省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增加了穗粒数、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生育期和抗病性.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公顷产量、株高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小斑病和大斑病基本呈平稳发展趋势,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生育期的变化则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超高产田(15 000 kg/hm2)和高产田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性和灌浆速率等指标差异,探索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夏玉米较高产田增产15.6%,穗粒数多3.7%,百粒重增加8.9%,超高产主要依赖于百粒重的增加;吐丝后超高产田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高产夏玉米田,吐丝后10~40 d超高产夏玉米田子粒干物质阶段积累速率较高,吐丝50 d后,高产夏玉米田植株衰老,超高产夏玉米子粒仍维持一定的灌浆速率。超高产田夏玉米具有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叶绿素含量高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14.
春玉米果穗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5~2016年,选用耐密、适应性广的高产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KX3564为试验材料,设置从15 000~180 000株/hm~2不同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果穗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产量均随着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关系。由拟合方程得到最高产量为19 259.55 kg/hm~2,低于实际最高单产,3个品种连续两年在90 000株/hm~2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相关分析显示,单穗粒重、行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密度的升高,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单穗粒重下降,秃尖长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与密度呈一般线性关系,且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保证合理密植条件下,通过协调好穗长与行粒数、穗粗与行粒数、百粒重与穗行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当前密度下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植物光合生物增效剂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扬  刘亚亮  周奕含  张治安 《玉米科学》2012,20(4):86-89,94
以玉米和植物光合生物增效剂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植物光合生物增效剂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50 g/hm2和300 g/hm2植物光合生物增效剂对玉米子粒产量增加不显著;喷施450~750 g/hm2植物光合生物增效剂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比对照产量提高8.3%~12.0%,主要表现在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增加;还能显著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喷施600 g/hm2植物光合生物增效剂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主要参试品种的产量、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轴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和单株粒重等性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重>穗粗>出籽率>轴粗>茎粗>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因此,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要注重选择单株粒重高、穗比较粗、出籽率比较高和茎比较粗的品种,而对于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可适当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延波  赵海岩 《玉米科学》2015,23(5):124-129125
2006~2014年,辽宁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组在辽西项目区开展玉米高产潜力探索及小面积超高产田创建工作。对经过严格测产且产量达到和超过15 000 kg/hm2的32个地块的地理分布、种植品种、种植密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创建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纬度看,高产田均出现在40.82°~42.07°N范围内;从海拔看,高产田出现在1 000 m以下。玉米高产田的平均产量为16 630.5 kg/hm2,75%以上高产田块的种植密度超过6.75×104株/hm2,收获穗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辽单565产量为15 025.5~18 822.2 kg/hm2,收获穗数69 800~93 200穗/hm2,穗粒数453~510粒,千粒重422.5~463.9 g,穗粒重190.3~233.6 g。高产关键技术是采用耐密型高产稳产品种,合理提高密度,充足的水肥供给,科学管理和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平原北部高产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浚单20、丰玉4、京单28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黄淮海北部平原区有限光热资源条件下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夏玉米种植密度,提高收获穗数,从而提高收获总粒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但密度增加必导致群体过大,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叶片衰老严重,影响吐丝后光合势增加和干物质积累,因此有效减缓高产群体吐丝后的叶片衰亡是实现夏玉米产量的重要保障。黄淮海北部平原区产量突破11 250kg/hm2的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为: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达到5.80以上,后期下降缓慢,到收获时仍维持在3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达到370(万m2.d)/hm2以上,吐丝后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0%以上,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总量为20 562kg/hm2以上,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61%以上。高产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为收获总穗数不少于76 500穗/hm2,穗粒数不少于500粒/穗,总粒数达到3 900万粒/hm2以上,千粒重350g以上,经济系数在0.5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