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应用除草剂防除草地狼毒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沈景林  孟杨 《中国草地》2000,(4):48-50,F003
为有效灭除草地狼毒,应用2种复合剂进行了3年的化学防除草地狼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灭除狼毒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生长点坏死,灭除率达90.0%以上。死亡狼毒的根部腐烂坏死,返青率为0.0%~2.3%,达到整株灭除。优良牧草含量和产量提高,分别增加6.0%和1.4%~9.1%。  相似文献   

2.
狼毒的化学防除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新纹 《草业科学》2005,22(4):88-90
应用化学除草剂对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在狼毒现蕾期至初花期用43.2%灭狼毒超低容量液剂商品量1.05~2.10 L/hm2原液喷雾,对狼毒防效可达95.29%~99.08%,灭除当年狼毒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生长点坏死,翌年返青率仅为0.31%,且对大部分优良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安全,解决了草地取水不便的难题,尤其适用于干燥草原杀灭狼毒.  相似文献   

3.
草地狼毒化学防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1997年6月进行了5种除草剂共20种处理的化学防除草地狼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3、A4、B1、B5、B6灭除率分别为90.2%、90.2%、92。3%、95.8%、81.0%,并且5种处理均以2.4-D成分为主。其他处理效果不明显。灭死狼毒第2年返青率为零,且根部腐烂坏死,达到整株灭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瑞香狼毒脂质体包封率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醚注入法制备脂质体,进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出瑞香狼毒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凝胶柱层析法能有效分离脂质体与瑞香狼毒,柱回收率和柱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9%和98.35%.瑞香狼毒线性范围为0.160~24.048μg·mL-1(r=0.9998),测得包封率平均值为36.12%,RSD为1.18%.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瑞香狼毒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棘豆、狼毒化学防除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棘豆、狼毒是海北藏族自治州草原上危害严重的有毒植物,分布面积约261.1万亩。笔者1989—1990年选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使它隆、甜安宁进行小区灭除试验结果:2—3ml/L的草甘膦灭除棘豆,3—4ml/L的草甘膦灭除狼毒和0.3—0.5ml/L的使它隆灭除棘豆,0.5—0.8ml/L的使它隆灭除狼毒的灭效均为100%,而甜安宁灭效不佳。同时观察到,使它隆对单子叶植物(禾本抖牧草)无害,对双子叶植物(圆穗蓼等)有抑制作用,草甘膦对众多植物有抑制。在小区试验基础上,于1990年7—8月(盛花期)在刚察县吉尔孟乡进行定向叶面喷雾的大面积(4.9万亩)灭除试验结果,对棘豆、狼毒的灭除率均在90%以上,对人、畜(未隔离)安全,证明采用使它隆、草甘膦灭除棘豆、狼毒,投资少,见效快,是有效的实用技术,建议尽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除草剂"狼毒净"超低量剂43.2%和"灭棘豆"超低容量液剂54.9%对草地毒草狼毒和棘豆进行灭治,灭效分别可达97%和95%,说明该型化学除草剂能有效控制狼毒和棘豆的繁殖蔓延,提高牧草生产力,为青海省互助县乃至西北地区的草地毒草灭治提供较佳的化学灭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草地狼毒化学防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针对近年来青海省海晏牧场草地狼毒面积成倍增长,对家畜毒害日益严重的问题,于1997年6月进行了5种除草剂共20种处理的化学防除草地狼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A3,A4,B1,B5,B6)的灭除率分别为90.2%、90.2%,92.3%,95.8%,81.0%,并且5种处理均以2,4-D成分为主,其他处理效果不明显,因此,2,4-可在生产中用于大面积防除狼毒。  相似文献   

8.
野牛沟乡棘豆 狼毒灭除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1年6月14日至7月30日在祁连县野牛沟乡边麻四社的冬春草场黄草梁地区,用30%草甘磷(Glyphosata)灭除急弯棘豆(Oxytropis deflexa)、甘肃棘豆(O·kansuen-sis)、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共10万亩。平均灭效,棘豆达97.15%,狼毒达99%。  相似文献   

9.
以祁连山北坡亚高山地区2000年化学灭除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毒草型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灭除狼毒的对照草地相比,狼毒重要值极显著降低(P<0.01),草地群落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未发生变化。自由放牧草地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围栏轮牧草地土壤理化特征变化态势与自由放牧草地基本相反;土壤碳氮比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研制的新型除草剂———43.2%'灭狼毒'超低容量制剂在狼毒盛花期采用1.05l/hm2的施药量叶面喷雾,可使受药狼毒的死亡率达到95%以上,死亡狼毒植株次年返青率不足1%,而且能有效抑制草地狼毒群落,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对草地可食牧草和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