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为了探明滁州地区玉米粘虫发生情况,2013—2014年连续2年5—9月设玉米粘虫性诱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定期进行田间普查,得出滁州地区玉米粘虫最佳测报方法为性诱剂及灯诱,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效果最佳,后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效果变差,必须用田间剥查的方式,预测玉米粘虫发生程度。利用几种测报方法相补充的方式,更好地在滁州地区开展玉米粘虫测报,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是北方重要稻作区,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依据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基于近5年黑龙江稻瘟病乡村监测点调查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的方法,分析黑龙江稻瘟病重点发生区县和核心发生区域,提取稻瘟病重点发生乡村监测点。结果表明,近5年黑龙江稻瘟病发病面积占调查面积的7.3%,发病等级以1级为主,整体发生较轻,稻瘟病重点发生区域主要分布在松花江上游地区哈尔滨市的阿城、尚志、方正、延寿、通河、依兰沿线和松花江下游三江平原地区佳木斯市的富锦、同江一带,以及嫩江流域大庆市的肇源县和齐齐哈尔市的讷河市以及呼兰河流域绥化市北林区,并提取了98个叶瘟和47个穗颈瘟重点监测点。上述结果为黑龙江稻瘟病调查监测区域和监测点的布局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稻瘟病测报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专家大讲堂     
《新农业》2014,(6):24-27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研判,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36.8亿亩次,比2013年扩大10%左右。据农业专家分析,受境内外越冬基数偏大及华南稻区春季降水偏多影响,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程度重于上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昆明市烟草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中烟草蚜虫、烟青虫、金龟子、小地老虎的发生观测研究,浅析了2011-2013年昆明市4种烟草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发生特点。在系统观测圃,烟蚜在2013年的发生较为严重,最高发生率为26.53%,蚜量指数12.19,而2011和2012年发生较为轻微;烟青虫、金龟子和小地老虎3年的发生均较轻。系统普查测报观测点,2011年4种虫害的发生均为中度程度危害,2012和2013年4种虫害在辅助测报观测点的发生均明显下降,发生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5.
褐飞虱2005年在江山市大发生,发生程度为有测报资料记录以来之最,根据田间系统调查,分析大发生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褐稻虱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十多年来,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为了有效地控制褐稻虱的发生为害,1973年初全国曾制订了统一的测报办法,但由于当时没有摸清褐稻虱长距离迁飞的特性,因此在测报工作中,常常不能正确反映实际发生动态,防治工作往往陷于被动。1977年起,建立了全国联合测报网,开展全国性的联合测报,以指导各地短期测报及大面积防治。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联合测报不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性诱剂在玉米螟测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研究表明新疆玛纳斯县发生的玉米螟种类为亚洲玉米螟;使用玉米螟诱芯监测能提高测报准确率。配备自动计数器后误差率较小,能客观反映玉米螟发生代数、发生量、发生程度,使用不受地域限制,能大幅度降低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未发现对玉米及其它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研判,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36.8亿亩次,比2013年扩大10%左右。对此,农业部10日要求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病虫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受境内外越冬基数偏大及华南稻区春季降水偏多影响,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程度重于2013年。其中,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长江流域等  相似文献   

9.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从1968年起,大多数稻区病虫测报站开始把褐稻虱的观察和测报列入工作内容,1973年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测报办法。但由于当时没有摸清褐稻虱远距离迁飞的特性,在测报工作中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预报,使防治工作陷于被动。有鉴于此,自1977年起建立了全国联合测报网,互通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全面分析各地虫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指导各地短期测报和大面积防治;同时比较年度间的发生特点,以促进迁飞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江苏省建湖县水稻纵卷叶螟达大发生程度,通过对其发生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测报、防治工作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江苏省建湖县水稻纵卷叶螟达大发生程度,通过对其发生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测报、防治工作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玛纳斯县发生的玉米螟种类为亚洲玉米螟,每年发生两代。经试验得出: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与成虫整个活动周期的2个高峰期峰线基本吻合,峰值发生时间和频次基本吻合。该测报系统在测报中具有使用简便、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等特点,性诱监测情况与田间危害情况基本对应,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大田玉米螟的发生期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龙稻18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到国标一级。肇源县自2014年引进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为发挥其特性,要把好五关,实施五项关键技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临夏县冬小麦种植情况,分析了冬小麦锈病的测报和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选用系统调查、普查和越夏区调查相结合的测报方法,可以提前预测第二年冬小麦锈病的发生程度,为下一步的防治做好准备。采用多样化的防治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最终达到冬小麦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0—2013年玉米螟越冬期和化蛹期气象数据分析,分析玉米螟化蛹进度与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玉米螟测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临夏县蔬菜种植情况,分析了常见病虫害的测报方法。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测报方法,可以提前作出病虫害发生程度的预测,为下一步的防治做好准备。采用多样化的测报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最终达到蔬菜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判断,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比上年扩大10%左右。2月12日,河南省农业厅要求全省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病虫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专家判断,由于冬前菌源充足,作物抗病性普遍较差,小麦条锈病预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30%;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流行程度重于  相似文献   

18.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判断,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比上年扩大10%左右。2月12日,河南省农业厅要求全省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病虫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专家判断,由于冬前菌源充足,作物抗病性普遍较差,小麦条锈病预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30%;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流行程度重于  相似文献   

19.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研判,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2.45亿hm2次,比2013年扩大10%左右。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玉米粘虫等迁飞性害虫发生重于2013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流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棉大面积推广种植后,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发生了较大变化,棉铃虫、红铃虫的发生程度显著减轻,而次要害虫棉盲蝽、斜纹夜蛾等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均增加。为探索棉田害虫适合的诱集光源,于2010年、2012—2014年在太湖县棉田分别用佳多频振12号、佳多频振16号、佳多频振18号、佳多绿光灯及佳多黑光灯等进行了棉田害虫的诱集效果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棉田鳞翅目害虫对黑光更敏感,黑光灯对主要扑灯害虫诱集力强,同时对半翅目害虫黑盲蝽、绿盲蝽也有较好的诱集效果,适合于棉田害虫测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