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牡丹叶斑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牡丹主要病害、叶斑病危害症状、防治方法等,通过分析不同的药剂对牡丹叶斑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探讨牡丹叶斑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牡丹主要病害、叶斑病危害症状、防治方法等,通过分析不同的药剂对牡丹叶斑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探讨牡丹叶斑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也是山东省花生发生面积最大的病害。叶斑病主要在花生中后期为害叶片、茎秆等,而花生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叶斑病的发生和为害直接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本文简述了花生叶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防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代森锰锌、丰产素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效果赵庆荣(济宁市郊区廿里铺镇农技站272153)花生叶斑病通常是圆斑病和褐斑病的总称,是花生常发性病害,近几年发生较重,造成花生提前落叶,果实不饱满,减产20%以上。因连续使用多菌灵进行防治造成叶斑病菌抗性增强,防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田叶斑病的发生种类,对近年来发病较重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表现症状、发病规律进行简述,并探讨了玉米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菊花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叶斑病、枯萎病等,每种病害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7.
玫瑰叶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述了玫瑰叶斑病的危害症状、侵染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发病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玫瑰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花生叶斑病早发、重发的趋势,将当地常规防治技术与吡唑醚菌酯加代森联和氟环唑结合防治技术相比较,系统分析了吡唑醚菌酯加代森联和氟环唑结合防治技术对花生叶部病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有效结合可显著提高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稳定叶面积系数,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芹菜叶斑病是芹菜生产上常见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芹菜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芹菜叶斑病在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较重,发生严重时,使植株倒伏,轻者减产20%-40%,重者减产60%,严重影响芹菜的种植效益。该文通过对芹菜叶斑病发病的症状、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几种防治方法,以期为芹菜种植户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病害症状、侵染循环、生长特性、病害防治和互作关系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绿豆尾孢菌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及培育绿豆抗病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2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程度为中偏重,并将这2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三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并将2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两种抗病类型。此外,还利用柱形图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病程度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主要是品种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首次报道了万年青细菌性叶斑病和叶枯病在我国的发生。对分离到的4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电镜形态观察,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初步确定引起万年青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为Erwinia herbicola(Lohnis)Dye,叶枯病的病原为Pseudomonas pseud oalcalig enes subsp.rohdea。  相似文献   

13.
毛竹叶斑枯病的化学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野外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pubescens)叶斑枯病 (Coccostroma arundinariae)野外化学防治以 1 2 .5%烯唑醇 50 0倍液或50 %多菌灵 50 0倍液高压喷雾防治为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2 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为中偏重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3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2种抗病类型。分析了影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发生的因素,表明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外,还受到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和光照时数)、播期和种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葡萄旁枯病、褐斑病、栓皮病、扇叶病、蔓枯病和白纹羽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提出防治这些璃害应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方法。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毛竹叶斑枯病野外化学药剂防治应以烯唑醇和多菌灵500倍液高压喷雾为主。在营林措施防治中,进行抚育间伐以适当调整林分结构,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在深翻的基础上施适当比例的N、P、K肥,以增强毛竹的抗性,防治病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茄子菌核病、棒孢叶斑病、拟黑斑病、赤星病、煤斑病和褐色圆星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指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茄子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兰花上常见的叶斑有炭疽病和叶枯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经过比较鉴定,认为兰花炭疽病的学名,根据V.Arx对刺盘孢属分种原则,应归在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s Penz.)。叶枯病由一种柱盘孢霉(Cylindrosporium sp.)真菌引起。  相似文献   

19.
 草莓在广州附近的主要病害为轮斑病(Phomopsis obscuran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灰斑病(Cercospora fagarina sp.nov.)、叶霉病(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基腐病(Rhizoctonia solani)、软腐病(Rhizopus stolonifer,R.sexualis)和褐斑病(Pestalotiopsis adusta)等7种,尤以第一、二种危害严重,Cercospora fragarina是个新种,Rhizopus sexualis是国内新纪录,草莓在广州附近虽试种成功,今后扩大栽培,不可不注意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辣椒几种真菌性病害——早疫病、褐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立枯病、黄萎病和根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指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取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