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方葡萄T型小拱棚避雨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析了南方葡萄(Vitis spp.)避雨栽培的现状,针对南方多雨特点,在葡萄篱架栽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计了葡萄简易T型小拱棚栽培方式。进行了避雨与露天栽培的对比试验,摸索了一套小拱棚避雨栽培技术,对南方葡萄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避雨栽培是扩大南方葡萄适种范围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文章分析了避雨设施栽培在南方葡萄生产上的主要优劣势,并针对缺点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湖南山坡地刺葡萄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栽培技术在南方各省的鲜食葡萄种植中已经普及,但在山坡地刺葡萄种植中运用较少。对刺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与露天栽培模式下进行物候期的观测、果实品质分析、霜霉病病情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模式下刺葡萄的物候期整体延后,避雨栽培比露天栽培条件下果实完熟期延后了20 d,落叶期延后了33 d;避雨栽培模式下的刺葡萄较露天栽培的果实品质更优,其中果实增重11.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39.74%,果皮变薄17.65%;避雨栽培的病情指数最低为0,低于露地栽培0.75,最高为27.57,低于露地栽培46.37。以上结果表明山坡地避雨栽培是非常好的刺葡萄栽培方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9,(9)
(四)避雨栽培的栽培要点避雨栽培是一种只在大棚顶部覆膜(不用裙边,保持四周通风),避免雨水直接侵袭葡萄的简易大棚栽培方式。避雨栽培既集合了促成栽培与露地栽培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的弊端。这是南方栽培高品质欧亚种葡萄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有效,易为广大农户接受的栽培方式(表2)。在南方,晚熟品种必须采用避雨栽培,早中熟品种既适于促成栽培,也适于避雨栽培(先封闭催芽,发芽后至现花序,再转为避雨栽培),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权衡选用。避雨栽培在管理上与促成栽培还存在以下区别:(1)覆盖时期避雨覆盖一般在萌芽前完成,可用  相似文献   

5.
葡萄避雨栽培可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根据笔者葡萄避雨栽培的实践经验,本文重点介绍葡萄的避雨设施合理构建、优良品种的选择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葡萄标准化避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葡萄园地和品种选择、园地建设、立架建棚、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与疏枝、果实套袋、病虫防治,采后处理等方面阐述了葡萄标准化避雨栽培关键技术。为南方葡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在桂北地区避雨葡萄架下套种冬莴笋技术研究,集成并制定了桂北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技术规程,规定了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的产地环境、避雨栽培设施结构、品种选择、套种时间、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标准,以期为桂北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葡萄的生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作为北方水果的葡萄在南方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直接导致了葡萄在南方市场的供不应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方一些地区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本文以巨峰葡萄避雨设施栽培为例,分析这一栽培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并总结了这一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吴伟  卢德全 《广西热带农业》2006,(1):F0003-F0003
葡萄栽培见效快,效益高,市场俏销.南方地区近年葡萄发展较快,成功的效益极高,但失败的也很多,主要是品种选择不当.北方表现良好的欧亚种,大部分在南方露地栽培不适应;避雨栽培也要坚持先试验、再扩大的原则,不可盲目引进.今推荐几个在南方露地栽培表现良好、种植经济效益极高的葡萄新品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葡萄栽培见效快.效益高.市场俏销,南方地区近年葡萄发展较快,成功的效益极高,但失败的也很多,主要是品种选择不当北方表现良好的欧亚种,大部分在南方露地栽培不适成;避雨栽培也要坚持先试验、再扩大的原则.不可盲目引进。现推荐几个在南方露地栽培表现良好、种植经济效益极高的葡萄新品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一年两熟葡萄栽培的气候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广西种植葡萄的气候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广西充足的光热资源可进行一年两收葡萄栽培,每年可收获夏冬两造葡萄;反季节的冬果生长期是在广西的旱季,符合葡萄专家们提出的葡萄适宜区的各项指标,是葡萄栽培所需的最佳气候环境,能生产出最优品质的果品供鲜食和酿酒;一年两收葡萄栽培模式,既解决了南方葡萄休眠期低温不够的难题,又能提高南方光热资源和土地利用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云南绿汁江河谷是云南省最早开展葡萄延迟栽培的产区,该技术已辐射到宾川、建水、元谋等干热河谷区。本技术规程规定了绿汁江地区延迟栽培的品种与苗木选择、园地选址与规划、种植方法、棚架结构、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简述苗木的选择,具体介绍了栽培沟的准备、苗木的准备、苗木的栽植及栽植后的技术管理等棚室采摘葡萄的栽培技术,旨在为我国北方的采摘葡萄的工作发展提供一份助力,从而提升我国北方寒地棚室采摘葡萄的栽培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强迫休眠条件下葡萄生长发育规律,为延长葡萄采摘期、丰富都市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升温时间分别为10月15、30日及11月15日。[结果]利用冷库贮藏和温室栽培可使葡萄采摘期提前4个月以上。强迫休眠后葡萄的生育期较露地常规栽培推迟,因此,要保证在设定时期上市,其解除休眠的时间应比露地所需时间早10~15 d。[结论]该研究可为强迫休眠葡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肖婷  郭建  吴祥  吉沐祥  杨敬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26-11727,11733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为鲜食葡萄的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句容地区主要品种巨峰、夏黑、美人指、金手指、贵公子、贵公主、红乳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性.[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贵公子、美人指、红乳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均表现高抗,夏黑、贵公主表现感病,金手指在室内完整叶片接种法和离体圆片接种法2种不同测定方法上表现不同的抗病性.室外调查结果表明,巨峰和夏黑多为露天栽培模式,发病率较高,其余避雨栽培品种霜霉病发病率较低,而且树龄较高的葡萄新枝发育较少,霜霉病发病率较低.[结论]根据不同葡萄品种合理设计栽培模式和修剪方式,能够防止病菌侵染,合理避过感病时期.  相似文献   

16.
在南方利用塑料大棚进行一年两收葡萄栽培不仅可以提早上市,也更利于休闲观光采摘。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开展一年两收葡萄套种蔬菜的栽培技术研究,详细介绍了南方塑料连栋大棚一年两收夏黑葡萄夏季套种菜心、冬季套种莴笋的栽培技术,包括连栋大棚的设计、品种的选择、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促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葡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葡萄设施观光栽培在甘肃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是观光农业推广应用的主要树种之一。为给甘肃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葡萄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经过多年试验实践,从观光葡萄栽培设施类型、设施观光葡萄品种选择以及观光葡萄的主要树形与整形修剪、花果精细化管理、土肥水管理、设施温室内的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阐述了甘肃设施观光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孙恩虹  张凯  韩旭  武强  叶坤  张建平 《农学学报》2021,11(12):80-86
在以重庆为代表的夏季高温高湿地区,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关键生育期的生长微环境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布局葡萄产业发展、合理制定果园管理措施、增强其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监测了2016—2017年葡萄果实成熟期的温度、湿度、日照等气象因子及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可提供更适宜的湿度环境,葡萄叶片湿度为256~275。避雨栽培的最高温度28℃(雨天)~38℃(晴天)远低于露地栽培最高温度32℃(雨天)~42℃(晴天)。避雨栽培的光照强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棚遮光率26.5%~37.8%。避雨栽培下,‘夏黑’、‘红富士’、‘维多利亚’、‘户太八号’等4个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可以减少湿度大幅变化,以及高温、强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更有利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形成和积累,适合重庆等夏季高温多雨地区葡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葡萄(Vitis)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间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年美人指葡萄、郑麦366为试材,比较葡萄小麦间作与葡萄单作不同种植方式对果园土壤水肥状况及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与葡萄单作比较,葡萄小麦间作0~20、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月份与8月份比较,葡萄小麦间作的速效氮、速效钾比葡萄单作降低的幅度大,葡萄单作的速效氮含量基本没有变化,速效钾含量降低了20.8 mg/kg。与葡萄单作相比,4月上旬葡萄小麦间作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3.53个百分点,0~20、20~40 cm土层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了1.32~3.61、1.20~1.57个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葡萄优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优质果园土壤和科学合理集约化利用耕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水分调控对夏黑葡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灌水量对夏黑葡萄生长的影响,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分别设置4个水分调控处理,观测各处理生长期内葡萄的生长指标:新梢长度、新梢节间长度、新梢粗度、百叶鲜重、叶面积等。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成龄葡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葡萄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叶面积的生长变化在不同栽培模式下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且露地栽培下生长量比避雨栽培下生长量大。在露地栽培下,夏黑生长量为灌3次水处理>灌2次水处理>灌1次水处理>不灌水处理。在避雨栽培下,灌3次水加覆膜能满足葡萄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