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日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点篮子鱼规模化繁育与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项目集成熟化了点篮子鱼亲本培育、催产、苗种土池培育等技术,完善了点篮子鱼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年产苗种200万尾以上,育苗成活率23.9%。  相似文献   

2.
《江西饲料》2014,(6):46-46
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锈斑蟳人工亲蟹培育与苗种繁育。10月14日,项目现场验收会在东海所海南琼海研究中心召开。与会专家们实地查看了锈斑蟳亲蟹培育和  相似文献   

3.
正斑点叉尾鮰产于北美洲,是一种较大型淡水鱼类,也是美国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由于斑点叉尾鮰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鲜美、易养易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岱岳区积极引进斑点叉尾鮰,并对其进行苗种培育,目前市场鮰鱼种的市场价22元/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该鱼的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角鲂规模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7~2001年催产三角鲂亲鱼12批,平均催产率92.0%、受精率95.2%、孵化率86.1%,繁育出水花苗1.58亿尾。生产推广夏花鱼种18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72.2%的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生产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97~2001年催产三角鲂亲鱼12批,平均催产率92.0%、受精率95.2%、孵化率86.1%,繁育出水花苗1.58亿尾.生产推广夏花鱼种1 8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72.2%的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生产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江西饲料》2014,(3):48-49
正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主持的市科技兴农项目《淀山湖鲌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了专家验收。课题建立了淀山湖鲌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蒙古鲌、青梢鲌、红鳍原鲌等的人工繁育,并在淀山湖中开展增殖放流,丰富了淀山湖地方特色渔业资源。淀山湖是本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陈毅老市长曾赋诗《过淀山湖》"主人船上出佳馔,鱼虾  相似文献   

7.
正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鮰鱼,隶属鲶形目,鲶科。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而深受养殖者的青睐,笔者在岱岳区温泉水产养殖试验场对池塘培育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了多年培育,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苗种池的选择苗种培育池面积0.2~0.33 hm~2为宜,水深1.5 m左右,备有进、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8.
《江西饲料》2013,(6):46-47
9月1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的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篮子鱼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9.
《江西饲料》2013,(5):48-48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朱新平研究员主持的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美洲鲥工厂化苗种培育及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同时《美洲鲥繁育及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嘉善县净水渔业种苗基地基于2013年的成功经验,2014年繁育沙塘鳢苗种技术进一步成熟,苗种繁育数量可观,除自留养殖部分外,截至日前,已出售沙塘鳢苗种90多万尾,主要销往江苏、嘉兴等地。嘉善县净水渔业种苗基地是该县首家沙塘鳢繁育基地,该基地技术力量雄厚,并与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沙塘鳢的规模化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并采用生态化养殖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本地水蛭苗种缺乏的难题,笔者对宽体金线蛭的规模化繁育技术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收购野生亲蛭53.68万只,产茧800.1 kg,繁殖蛭苗2 043.84万只,孵化率83%。网箱育苗面积3 400 m2,幼蛭放养密度约6 000只/m~2,经过1个月的培育,养成幼蛭1 600.61万只,培育成活率78.3%,平均规格3 300只/kg。本试验通过引进野生亲本,大棚内产卵,室内控温控湿孵化,科学放养,微流水网箱培育技术,成功提高了蛭苗成活率,为本地苗种供应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12.
试验中共催产条斑星鲽雌亲鱼38尾,获产35尾,共采受精卵2 380 mL;共孵化仔鱼18.8万尾,孵化率达43.8%;完成变态13.9万尾,变态成活率74.5%;培育成5 cm以上苗种10.5万尾,苗种培养成活率75.5%.该研究结果为比较鲆鲽鱼类早期发育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同时揭示作为冷温性鱼类,条斑星鲽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殊规律,从而为该鱼种进一步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分布在帕米尔高原雪鸡的人工养殖,总结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雪鸡的整套繁育技术,重点研究了种雪鸡选择、种雪鸡育种、雪鸡卵人工孵化技术,并对影响卵孵化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为雪鸡规模化人工养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泥鳅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大力推广,稻鳅综合种养的技术模式,已成为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本文介绍了台湾泥鳅亲本培育技术,又从亲鳅的选择及雌雄鉴别、亲鳅的人工催产、产卵及受精、卵的孵化等方面阐述了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2015年3月,选择发育成熟且同亲缘的3龄雌红白锦鲤和2龄雄红白锦鲤,雌雄分开进行强化培育,在4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A组;5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B组;选取10尾雌红白锦鲤、20尾雄红白锦鲤不对其进行催产,不流水刺激,且雌雄分开,做第二年春季未产卵亲本为C组。于2015年8月,分别再对A组、B组、C组红白锦鲤进行再次人工催产。试验结果表明,红白锦鲤秋季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与春季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孵化率高于春季,且秋季绝对产卵量约为春季的1/2。红白锦鲤秋季繁殖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6.
鲤鱼作为宁夏渔业养殖当家品种,近年来其养殖优势有所减弱,面临种质退化、品种混杂等问题,加之饲料价格和投喂系数偏高,使养殖成本逐年加大,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养殖效益和信心。新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科技型、创新型"区级龙头企业,近年来,不断完善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切实提高苗种繁育能力,共储备各类亲鱼5 000余组,年苗种繁育达2.15亿余尾。为满足贺兰县水产苗种需求量,推动水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江西饲料》2012,(5):46
8月21日,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密云县聚河源养殖场召开了"新疆江鳕引进、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现场会,展示了北京市首次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养江鳕的成果。据悉,今年5月23日,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新疆引进江鳕3-5cm鱼苗5000尾,分别在怀柔区渤海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通州区鹏娜水产养殖场、密云县聚河源养殖场进行养殖。江鳕是鳕科鱼类中唯一的淡水鱼类,此次引进,为  相似文献   

18.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并具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利尿壮阳之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泥鳅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下面简要介绍其技术要点,供广大养鱼户参考。1亲鳅的选择与培育亲鳅可以  相似文献   

19.
21.品种名称:斑点叉尾(鱼回) 亲本来源:1984年从美国引进 选育单位: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该品种是一种大型淡水鲶类,为杂食性鱼类,生长速度比其它种类的鲶鱼快。自引进我国后已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西、黑龙江、辽宁、海南等地推广养殖。遗传性状稳定。已成为我国淡水主要养殖种类。斑点叉尾细适应性强,既可池塘单养,又可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工厂化养殖和家庭小水体养殖。斑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在5口池中设置19口面积均为8m^2的网箱饲养斑点叉尾鮰鱼苗,在3口面积均为4002m^2的塘中培育大规格鱼种,采取健康养殖方法,取得成功。结果为:19口网箱放苗38万尾,经25d饲养,共产斑点叉尾鮰夏花鱼种29.67万尾,平均体长2~3cm、成活率78.1%;3口育种试验塘放夏花鱼种28.26万尾,经150d培育,共产斑点叉尾鮰鱼种239530尾、11214kg,成活率84.7%,个体均重46.8g,每667m^2平均产量623kg、每667m^2利润3063元,投入产出比1:1.59。本文探讨了斑点又尾鮰苗种高产健康培育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