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cuciforus)和盾叶粗筒苣苔(Briggsia longgipes)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滤纸搭桥培养皿内萌发方法研究了其种子萌发特性;发现吊石苣苔在萌发过程中种皮颜色逐渐变淡,胚根的顶端优势不明显;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可消除二者萌发过程中的霉变现象;吊石苣苔种子成活率最高为9500%,盾叶苣苔的4500%。并观察了二者的染色体数目;吊石苣苔的为2n=32,盾叶粗筒苣苔的为2n=34,其中盾叶苣苔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提取时间对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浸提2次,在该条件下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为5.152%。[结论]该工艺可为吊石苣苔的进一步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43-14644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浙皖粗筒苣苔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浙皖粗筒苣苔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比较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浙皖粗筒苣苔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浙皖粗筒苣苔总叶面积、单叶面积明显减小;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幼苗期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呈降低趋势;水分胁迫引起幼苗期浙皖粗筒苣苔叶片气孔数显著增多,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显著减少。[结论]在水分胁迫下,浙皖粗筒苣苔幼苗叶片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理特性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刘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108-108
为了开发利用吊石苣苔这一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本文重点介绍了吊石苣苔的利用价值、繁殖方式以及肥水管理、株形控制和对栽培环境的要求,为吊石苣苔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利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不同基质对吊石苣苔扦插繁殖及生长的影响,为药用植物吊石苣苔繁殖、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及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吊石苣苔为研究对象,采用扦插方法研究2种插穗[有顶芽(A1)和无顶芽(A2)]在5种基质[珍珠岩(B1)、草炭土(B2)、蛭石(B3)、蛭石+草炭土(B4)及珍珠岩+草炭土(B5)]中扦插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基质成分与插穗生长的相关性,筛选出吊石苣苔扦插繁殖的最佳条件。【结果】吊石苣苔2种插穗在5种基质上均能生长,地下茎数为2.00~3.95条,A2B1最多,A1B2其次,A1B5最少,在珍珠岩(2.25条/3.95条)和草炭土(3.50条/2.50条)中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地下茎长为4.84~11.00 cm, A1B5最长,A  相似文献   

6.
对苦苣苔科植物光照度适应性进行研究,以提高苦苣苔盆栽花卉品质,并推动其在园林中的合理配置应用。测定蚂蝗七、牛耳朵、银色鹿角、纤细半蒴苣苔、革叶粗筒苣苔、吊石苣苔、粉绿异裂苣苔7种苦苣苔科植物在不同遮光情况下的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观察其生长量。综合分析比较表明,7种苦苣苔科植物都有较强的耐阴性,在光照度为2 000~8 000 lx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对光照度的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吊石苣苔、粉绿异裂苣苔、银色鹿角、革叶粗筒苣苔、蚂蝗七、纤细半蒴苣苔、牛耳朵。  相似文献   

7.
福建苦苣苔科一新记录属——粗筒苣苔属Briggsia Crai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福建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粗筒苣苔属(Briggsia Craib.)。  相似文献   

8.
4种报春苣苔属植物叶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池报春苣苔(Primulina hochiensis)、线叶报春苣苔(P.linearifolia)、永福报春苣苔(P.yungfuensis)、尖萼报春苣苔(P.pungentisepala)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3种扦插方式和3种扦插基质对4种报春苣苔属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报春苣苔属植物在珍珠岩:草炭=1∶1(V/V)基质中的扦插效果最好,形成的子株数最多(19.67~29.67),不定根发生时间最短(28.33~41 d),不定芽发生时间最快(63.67~79.67 d);河池报春苣苔以全叶插方式繁殖效果最好,线叶报春苣苔、永福报春苣苔、尖萼报春苣苔以半叶插方式繁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苗药吊石苣苔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体外微生物敏感试验,测定吊石苣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正丁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显著,其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39 mm和3.2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受试细菌均具有抑菌效果,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显著,其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31 mm和0.8 mg/ml;而石油醚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弱抑制作用;水浸提物除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有抑制作用外,对其他菌株也无抑制作用.[结论]吊石苣苔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体外抑菌活性部分主要分布在正丁醇、乙酸乙酯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寿城报春苣苔(Primulina shouchengensis)和龙氏报春苣苔(P.longii)的无土栽培试验,比较了5种营养液配方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方处理对寿城报春苣苔和龙氏报春苣苔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综合各营养液处理对2种报春苣苔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的影响,英国休伊特营养液(T_4)是寿城报春苣苔的最佳营养液配方;日本园试配方(T_5)是龙氏报春苣苔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佳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1.
以尖萼报春苣苔(Primulina pungentisepala)、永福报春苣苔(Primulina yungfuensis)、翔鸟报春苣苔(Primulina‘Flying Wings’)和启明星报春苣苔(Primulina‘Venus’) 4种报春苣苔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自然干旱法比较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延长,仅尖萼报春苣苔干旱30 d时初始荧光(Fo)显著降低,其他3种植物Fo无显著变化。尖萼报春苣苔、翔鸟报春苣苔和启明星报春苣苔最大荧光(Fm)与0 d相比均无显著变化,而永福报春苣苔Fm则在干旱45 d显著低于0 d。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尖萼报春苣苔和翔鸟报春苣苔分别在干旱30 d和15 d显著上升,启明星报春苣苔在干旱45 d显著下降。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基本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永福报春苣苔、翔鸟报春苣苔与启明星报春苣苔均在干旱15 d与45 d显著下降,而尖萼报春苣苔在干旱15 d与30 d显著下降。非光化学淬灭(NPQ)呈先升高后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尖萼报春苣苔在干旱15 d和30 d显著上升,干旱45 d则显著下降,永福报春苣苔在不同干旱时间内均显著上升,翔鸟和启明星报春苣苔仅在干旱15 d与45 d显著上升。光化学淬灭(qP)的变化趋势中,尖萼报春苣苔与永福报春苣苔无显著变化,翔鸟报春苣苔和启明星报春苣苔则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特性,为同类植物的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床扦插,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对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进行叶插试验,调查不同种的不定根和不定芽性状.[结果]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生根属愈伤组织生根型,不定根发生为15~36 d,不定芽发生为56~85 d;生根率在90.00%以上的种有百寿唇柱苣苔、融水唇柱苣苔、粗齿唇柱苣苔和荔波唇柱苣苔,寿城唇柱苣苔的生根率较低,为69.33%,心叶唇柱苣苔的生根率最低,仅为40.00%;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最大根长为3.09~5.25 cm、宽为27.17~30.73 cm,最大叶长为7.52~12.97 cm、宽为6.59~12.69 cm,不定芽数为1.0~2.4个,叶片数为2~4片.[结论]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不定根和不定芽发育时间差异较大,但生长良好,大多数种的生根率高,均适宜叶插繁殖.  相似文献   

13.
云南特有圆叶唇柱苣苔Henckelia dielsii (Borza) D.J.Middleton & Mich. Mller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岩石造景和庭院盆栽。研究比较8种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NAA 02 mg·L-1+6 BA 20 mg·L-1的增殖效果最好,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组织快繁的培养基;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均不发生增殖,生根效果均较好,其中1/10MS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的离体保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以濒危植物辐花苣苔(Oreocharis esquirolii)及同属植物紫花粗筒苣苔(O.elegantissima)和都匀马铃苣苔(O.duyunensis)为研究对象,在同等保育生境中进行叶光合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比较,探讨辐花苣苔与同属2种植物光合能力与叶生理结构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辐花苣苔的叶绿素a及(叶绿素a+叶绿素b)显著低于其他2种苦苣苔(P<0.05),叶绿素初始荧光显著高于紫花粗筒苣苔和都匀马铃苣苔(P<0.05),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光学活性、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在3种植物中为最小;在光合日进程中,3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呈现出较一致的双峰曲线特点,胞间CO2浓度趋势均呈“W”型,气孔导度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蒸腾速率随时间推移呈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再下降的趋势,3种植物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且各指标均呈现出辐花苣苔最低的特点;在光响应中辐花苣苔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2.24μmol/(m2·s),显著较低,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均值分别为1.14μmol/(m2·s)和51....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报春苣苔属植物在新品种选育上的进展,开展了品种统计分析工作。查询了1991—2019年获世界苦苣苔科植物协会授权的登录品种,从品种授权的时间与空间变化、品种的育成方式、杂交品种父母本的杂交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报春苣苔属的品种育成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国内的品种登录有112个,占比为77.78%,国外的品种登录有32个,占比为22.22%,国内的品种登录数量为国外的3.5倍,品种选育由国外转向国内,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新品种选育的主流国家;登录品种的育成方式以杂交为主,有127个品种通过杂交获得,占比为88.19%,尤其是以原生种进行种间杂交获得的品种最多,数量达99个,占比68.75%;在杂交品种中,黄花牛耳朵作母本的杂交频率最高(9次),硬叶报春苣苔作父本的杂交频率最高(11次)。  相似文献   

16.
以5种唇柱苣苔属植物为材料,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在晴朗天气下分别测定其成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参数、光响应参数和CO2响应参数等,探讨其光合特性的异同。结果表明,5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光合日变化参数不尽相同,不同物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叶表温度、大气湿度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5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分别为蚂蝗七钟冠唇柱苣苔大根唇柱苣苔药用唇柱苣苔弄岗唇柱苣苔;其光饱和点(LSP)都在600~800μmol/(m2·s)之间,差别不大,但也明显低于一般植物;CO2补偿点(CCP)都介于80~125 mg/m3之间,而CO2饱和点(CSP)均在1 100 mg/m3以上,最高的钟冠唇柱苣苔甚至达到1 637 mg/m3。  相似文献   

17.
以叶片为外植体,对条叶唇柱苣苔(Chirita ophiopogoides)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0.1 mg/L 6-BA+0.1 mg/L NAA适用于初代培养中的芽诱导和植株再生;培养基MS+0.5 mg/L 6-BA+0.1mg/L NAA+10%香蕉+5%马铃薯和MS+0.5mg/L 6-BA+0.5 mg/L NAA+2%香蕉分别适用于继代增殖和壮苗培养,繁殖系数分别为7.9倍/60 d和5.6倍/60 d;培养基MS适用于生根培养,培养30 d后生根率达到100%;以腐质土为基质,将条叶唇柱苣苔生根试管苗移栽到大棚,成活率达92.5%。根据上述快繁技术,理论上每株试管苗每年可繁殖条叶唇柱苣苔种苗20 176株。  相似文献   

18.
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与植物光合产物运输、种子耐脱水性、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和自我保护等生理生化过程密切相关。基于刺齿报春苣苔(Primulina spinulosa)转录组测序数据,获得(鉴定)1个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347 bp(GenBank登录号为MG521418),开放阅读框(ORF)为1 008 bp,共编码335个氨基酸。进一步基于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8.05 ku,理论等电点为5.09,为亲水性蛋白,含有1个与糖基转移酶家族蛋白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刺齿报春苣苔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与同科的旋蒴苣苔(Boea hygrometrica,FJ222452)的相似性高达90%,两者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1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刺齿报春苣苔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给苦苣苔科植物的药用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苣苔科4属40种植物的毛蕊花糖苷与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40种苦苣苔科植物中有30种含有毛蕊花糖苷,其中只有半蒴苣苔属11种植物全部含有,吊石苣苔属不含有毛蕊花糖苷,且半蒴苣苔属在4个属间分布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0.078%;吊石苣苔属分布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0.004 4%。40种苦苣苔科植物中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为0.31%~7.84%。报春苣苔属、半蒴苣苔属、吊石苣苔属和芒毛苣苔属的黄酮含量分布均无明确规律,含量高低差异较大。其中,半蒴苣苔属植物毛蕊花糖苷和总黄酮平均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078%和4.53%。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报春苣苔属植物扦插繁殖的影响,以物种类型、IBA浓度、基质、叶片部位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4因素对生根率、子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苞报春苣苔叶片中部经200 mg/L的IBA溶液处理后,在泥炭、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2∶1∶1的混合基质中扦插,可获得较多子株数,扦插效果最好。4个因素对扦插测定指标的影响为:物种种类对扦插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叶片部位,最后是IBA浓度以及基质,且在物种种类中,三苞报春苣苔的叶插较褐纹报春苣苔、网纹皮草的容易,叶片中部较叶片上部、下部容易生成子株数。三苞报春苣苔叶片中部经300 mg/L的IBA溶液处理后扦插在泥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3∶1∶1的基质上,可获得较高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