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遮光胁迫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8个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玉米苗期到成熟期遮阴(遮光率为90%),研究玉米自交系的耐阴性及其在遮光胁迫条件下的植株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材料耐阴湿的程度从高到低为:06CIn967-11>06CIn892-2>06CIn967-4>06CIn892-11>06CIn891-4>06CIn891-15>06C984-2>06C9 84-8,其中,同一来源的自交系耐阴性差异不显著,不同来源的自交系耐阴性有一定差异;在弱光下,玉米材料的雄穗分化、植株和叶片的生长受到了极显著抑制,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植株性状对遮光的反应也不同;遮光对不同性状的影响不同,对雄穗分化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材料性状的变化来筛选耐阴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利用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杂交构建的F2:3家系为材料,在春播环境条件下对8个植株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F1各植株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或高于双亲;F2:3家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并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株高与穗位高、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穗位高与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分枝数,顶高与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穗上叶片数与叶面积、雄穗分枝数,叶面积与雄穗长,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顶高/株高与株高、穗位高、叶面积、雄穗分枝数,穗上叶片数与雄穗长,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五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株高、穗位高、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叶夹角和叶面积等八个株型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种之间,八个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不同自交系之间,八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种株型相关性状存在的差异是由其亲本株型相关性状存在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了24份中国南瓜农家品种资源的种子和幼苗的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农家资源的种子和幼苗呈现遗传多样性的特征,种子长度、宽度、百粒重、幼苗子叶长度、幼苗子叶宽度、下胚轴长度等6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种形指数和子叶指数变异系数较小.说明种子和幼苗子叶的大小呈现遗传多样性,而种子和幼苗子叶的形状差异较小.呈现出中国南瓜物种的稳定性.种子和幼苗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大小与幼苗子叶的大小显著相关,但与幼苗的高度和下胚轴粗度相关不显著.此研究为中国南瓜的种质创新和育种中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反交效应,为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种的组配提供依据。以1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 Ⅲ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10个组合,观测杂交种的单株产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开花期等7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并对上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反交效应进行估算。供试材料除雄穗主轴长的特殊配合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Z3和JZ6两个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值,两对组合JZ9×JZ2和JZ2×JZ9、JZ6×JZ3和JZ3×JZ6的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正向SCA效应值,分别为40.68 g和35.24 g。单株产量的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部分自交系的反交效应方差较大。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开花期、穗位高、抽丝期、单株产量和雄穗主轴长;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穗位高、开花期、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性状的显性遗传方差占比最大,狭义遗传力最小,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对该性状的选择适宜在晚代进行;单株产量性状具有显著的反交效应,故部分自交系需严格控制正反交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正反交杂优效应,以9份西南地区骨干玉米自交系组配的72份单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自交系及其正反交杂种F1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反交效应对不同玉米自交系杂种F1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不同;T检测表明,大多数玉米自交系正反交杂种F1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不显著。玉米自交系海9-21、5003、478正反交杂种F1代在穗粗、百粒重、单穗粒重、穗下茎节强度及穗位高等性状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由此得出,不同自交系正反交杂种F1代在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上具有不同的杂种优势,其中穗位高/株高具有负向杂种优势。由于玉米穗位高/株高具有负向杂种优势,即杂种F1代穗位高/株高值较自交系有所降低,因此在自交系选育时,不宜对亲本材料过分追求低的穗位高/株高。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鹤壁458030) 摘要:选用综合性状较好的12个母本和6个父本自交系,按照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了72个杂交组合,对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等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6个相关性状在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上差异极显著。B2等母本自交系和A1等父本自交系的雄穗主轴长、雄穗分枝数的GCA相对效应值为较高负值或正值,且杂交组合的SCA相对效应值为较高正值以上自交系进行组配,更利于减少雄穗养分竞争,保证完全授粉。A5等自交系可以显著降低杂交组合的株高,B3等自交系可以显著降低杂交种的穗位高,B1等自交系可以增加杂交组合的茎粗,利用以上自交系进行组配更利于选育出株高适中、茎秆粗壮、低穗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杂交组合。单株产量比对照增产较高的两个组合B6×A5、B6×A6综合性状均较好,无明显的缺点,且符合当前中高秆品种的选育目标,可以作为优势杂交组合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66个杂交组合.分析了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也有显著差异,穗粗、容重、子粒行数等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遗传力较高,可以在早代选择.而单穗粒重、产量、每行粒数等性状则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优良的玉米自交系,从而培育优良的玉米新品种,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11 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11 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并与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比较,从而筛选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自交系间除第一层气生根数呈显著差异外,其余均为极显著差异;各植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雄穗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99%,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4%;聚类分析将211 份自交系划分为9 个类群,G1~G4 类群包含192个自交系,占91%;与优良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比较,筛选出14 个植株性状优良的自交系。总之,本研究采用的211 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材料之间遗传差异大,代表类型丰富,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11 个植株性状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筛选出14 个植株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可为优良植株性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改良478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14个(478×外引系)后代选系与国内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8个骨干自交系杂交组配的56个测交组合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南斯拉夫自交系9804、9805、9806改良478是可行和有效的,在14个(478×外引系)优良后代选系中,有3个选系的GCA为显著和极显著正值,具有较高的直接组配利用价值。在56个测交种中,有13个单株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K 3.85%~33.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