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夏季利用遮阳网,可栽培小白菜、夏菠菜等;延长黄瓜、番茄、辣椒等春播菜生长期,增加产量,改善淡季蔬菜供应状况;进行花椰菜、芹菜、甘蓝、莴苣等覆盖育苗,可提高出苗率;覆盖栽培平菇,能延长供应期;早秋覆盖遮阳网可使莴苣、茼蒿、早萝卜、大白菜、芜荽、花菜、甘蓝等提前播种,提早定植和上市;晚秋则可推迟花菜、大白菜等秋播菜的上市时期;覆盖韭菜、生姜等喜凉蔬菜,可使其正常生长,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甘芳 《今日农村》2004,(5):29-29
夏季利用遮阳网,可栽培小白菜、夏菠菜等;延长黄瓜、番茄、辣椒等春播菜生长期,增加产量,改善淡季蔬菜供应状况;进行花椰菜、芹菜、甘蓝、莴苣等覆盖育苗,可提高出苗率;覆盖栽培平菇,能延长供应期;早秋覆盖遮阳网可使莴苣、茼蒿、早萝卜、大白菜、芜荽、花菜、甘蓝等提前播种,提早定植和上市;晚秋则可推迟花菜、大白菜等秋播菜的上市时期;覆盖韭菜、生姜等喜凉蔬菜,可使其正常生长,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夏季利用遮阳网,可栽培小白菜、夏菠菜等,延长黄瓜、番茄、辣椒等春播蔬菜生长期,增加产量,改善淡季蔬菜供应;进行花椰菜、芹菜、甘蓝、莴苣等覆盖育苗,可提高出苗率;覆盖栽培平菇,能延长供应期。早秋覆盖遮阳网可使莴苣、茼蒿、早萝卜、大白菜、芜荽、花菜、甘蓝等提前播种,提早定植和上市;晚秋则可推迟花菜、大白菜等秋播菜的上市时期;覆盖韭菜、生姜等喜凉蔬菜,可使其正常生长,增产增收。1、合理选用网型遮阳网的型号较多,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遮阳网,遮光率和降温效果不同;不同种类的蔬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所以…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冷凉地区塑料拱棚冬瓜栽培,采用三层膜覆盖技术栽培,可提前定植20天以上,并有效克服了低温等不良天气影响,延长了生育周期,促进了增产增效,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研究了草莓双层覆盖保护地栽培效应,并对草莓保护地栽培方式及其效果作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表明:草莓二道膜保护地栽培较普通露地栽培提早成熟期70天,延长供果期50天左右,弥补了浆果不耐贮运、上市集中的不足;同时,因上市早、价格高,可提高经济效益二倍多。草莓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是选择浅休眠品种,按时定植,适时开始保温等。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覆盖栽培是指利用农用覆盖新材料来调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防治病虫害等方式,以获得农作物生长发育适宜条件的方法。它可使农作物在不利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生长季节进行正常生产,以延长或提早生长季节,提高产量的品质,或通过防虫网覆盖栽培,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覆盖栽培农业主要有以下方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干旱地区寻找较好的烤烟配套栽培措施,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地膜覆盖(ck)、稻草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稻草覆盖+保水剂、前膜后稻草覆盖、麦秆覆盖、裸栽+保水剂7个处理,研究了覆盖栽培对宁洱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稻革覆盖+保水剂、前膜后稻草覆盖,可改善烟株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湿、保肥、增温效果明显,有效降低烟株生育前期的干旱胁迫,促进烟株早长快发;麦秆覆盖和单施保水剂,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抗旱作用力减弱,稻草覆盖可有效降低烟叶底烘现象的发生.综合表现以稻草覆盖和稻草覆盖+保水剂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不织布覆盖栽培应注意的问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乔立文不织布的覆盖方式,按覆盖类型可分为温室(大棚)内不织布二道幕覆盖、不织布小拱棚覆盖、不织布浮动覆盖、不织布夹带小拱棚覆盖、不织布护根覆盖等;按栽培目的不同,可分为低温季节保温防冻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72-74
通过对大棚春播胡萝卜进行覆盖黑地膜、普通透明地膜和未覆膜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黑地膜、普通透明地膜比未覆膜分别提前13,6 d达到商品根质量,延长了在地时间,增加了产量,且根表皮更光滑;为尽早上市,大棚春播胡萝卜栽培应覆盖地膜,且优先选择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10.
李雅杰 《河南农业》2014,(13):50-51
<正>番茄是南阳栽培面积和消费数量较大的一种蔬菜,其栽培模式很多,按栽培方式来分,有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按栽培季节来分,有早春茬栽培、秋延栽培和温棚越冬栽培等。温棚越冬茬无公害番茄栽培,效益高,收入每667m2均在万元以上。一、地块选择栽培用地要选在空气、水源、土壤等条件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地块。二、棚室要求棚室以透明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一般棚高2.5~3m,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农技服务》2009,26(3):18-18
通过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普通翻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比普通翻耕栽培可增产10%。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具有保温、保湿、防渍,确保苗齐、全、匀、壮,培肥地力,省工、省力、操作简单,增产增收增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以中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冬作早熟马铃薯抗旱防寒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显著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双膜覆盖栽培可比未覆膜对照增温3~5℃,土壤湿度提高5~9百分点。不同栽培模式出苗时间差异较大,覆膜栽培能提早出苗,且出苗整齐度比较一致。其中,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出苗最早,较对照提早了11 d,比黑膜覆盖栽培提早了5 d;植株长势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且收获时间提早了11~17 d,生育期缩短了6~9 d。另外,双膜覆盖栽培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比未覆膜对照增产和增效23.9%和42.5%;黑膜覆盖栽培次之,分别比对照增产和增效18.4%和40.4%,但二者之间经济增效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起垄后采用黑膜覆盖避开晚霜时间播种,栽培简单省力,能有效累积地温、防寒保湿,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有效延长早熟马铃薯的生长期,使早熟马铃薯能在早稻播种前充分、快速地生长,增产增效明显,可作为冬作早熟马铃薯抗旱防寒高效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黔东南地区早熟马铃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人工打孔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的二级种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和露地栽培4种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率、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出苗率差异较小,均为95%左右。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为64~73d,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生育期最长,为73d;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67d;其余2种栽培方式最短。商品薯率为91.2%~94.9%,并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各种栽培方式的产量为2 259.0~2 362.5kg/667m~2,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产量最高;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2 343.3kg/667m~2;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方式最低。经济效益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纯收入为1 817.0元/667m~2,用工量最少,为2.68个工/667m~2;比其余3种栽培方式增收22.0%~34.2%。在机械化利用率、杂草抑制效果及商品薯率提升等方面,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优于其余3种栽培方式。在黔东南地区,采用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种植早熟马铃薯,具有省工、省力、绿色、高产和高效等优点,在生产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金铁锁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笔者采用白色农膜覆盖、黑色农膜覆盖、不覆盖任何农膜(CK)研究了金铁锁种子直播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用地膜覆盖栽培比不盖膜栽培第1 年可明显提高保苗率,增加根重;第2 年保苗率明显降低,根重无明显差异;第3 年保苗率和根重都明显降低。种植第1年可用农膜覆盖,种植第2、第3年不能再盖膜。3年连续盖膜栽培可导致金铁锁最终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拱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实现无花果安全越冬,提早成熟、延长采收期,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拱棚多层膜覆盖栽培采用低主干树形,秋季修剪,早春拱棚内行间遮光面积小,适宜套种生长周期短的经济作物。西瓜12月育苗、2月定植、5月收获,充分利用无花果拱棚栽培行间,增加复种指数。本文作者从无花果果园建设、冬季管理、西瓜早春栽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无花果拱棚早春套种西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1马铃薯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介绍马铃薯多层覆盖栽培是相对于马铃薯地膜栽培来讲的,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滕州市分校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称为一层覆盖,将二层、三层等覆盖形式统称为马铃薯多层覆盖栽培。2多层覆盖栽培技术效益比较多层覆盖栽培种植模式已被滕州农民广泛接受,2011年滕州市春季马铃薯栽培面积在48万亩,其中多层覆盖栽培面积达33万亩,占总面积的72.9%,较2010年增加5万亩。  相似文献   

18.
藜蒿人工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藜蒿的采集多以春季为主.通过人工驯化栽培的藜蒿,为延长其供应期,可采用露地栽培和大中棚覆盖栽培两种方式.其栽培季节又分冬春藜蒿栽培和伏秋藜蒿栽培两大类.藜蒿于4~7月均可以露地栽培繁殖,夏秋收获.8~9月分株繁殖,冬季和翌年春收获.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对提高食荚豌豆的商品性及延长采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食荚豌豆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可预防高温对食荚豌豆的负作用,提高商品性,延长采收期6~8 d,产量提高6.1%~9.51%,透光率70%遮阳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 地膜覆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