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各有关专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证。为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农产品对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 ,按照自然生态环境和区域比较优势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将多方面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应对策略是 :处理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的关系 ,充分关注各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取向 ,基本农田建设规划中充分关注土地整理措施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应对WTO挑战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跨入了新阶段,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全面的对外开放,国外大量的绿色农产品将会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也必然会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国际贸易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1.1积极影响(1)可以享受50多年来关贸总协定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尤其是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可取得大多数成员方的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为我国有效利用世界农业资源与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  相似文献   

4.
入世以来,江苏省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农业在大进大出、竞争日趋激烈的开放市场格局中经受着各方面的考验和挑战。农产品质量建设更是成为各地应对农业入世挑战的主动出击和有效实践。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效和仍然存在的不足,对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构想进行了阐述,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出口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0 — 2015年我国农产品(谷物、蔬菜及水果、畜及水产品)出口状况进行分析,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出口呈总体向好趋势,但2015年有小幅回落。农产品出口在全部商品出口中所占比重维持在3.1%左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突破贸易壁垒;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协作机制,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设大型农业基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建设工程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建设工程档案作为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对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水土保持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特点,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应以控制水土流失、建立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为目标 ,实行以中、小流域为单元的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在保证农村粮食自给的前提下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强水土保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基本农田不能转为非农用地。要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水土保持投入 ,建立健全科技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莉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111-113
10多年来,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水土流失面积仍十分严重,部分地区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且人为新的水土流失未能得到根本遏制,水土流失已成为西部地区的头号环境问题,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通过98特大洪灾灾后再一次反思,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对于四川的生态安全,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长江中下游的长治久安和三峡工程安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生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是我省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济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严格按生态规律办事.没有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就不会有投资环境的根本性改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处在于,变过去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关系为协调关系,要找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面对西部大开发、我国加入WTO等这一历史机遇,我国的市场经济要纳入国际大市场中,入世后农民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高低、目前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和模式、竞争的规范化、管理水平高低、竞争实力的强弱、人才的培养和提高,都将直接影响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应认清形势,肩负重任,开拓进取,以生态优先,树立"大封禁,小治理"的思路,发挥自身优势,立足主管部门,狠抓特色产业,创新机制,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探索治理模式与治理方式,突出坡面水系建设,运用科技推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已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水土保持事业的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硬件靠资金投入,软件靠队伍素质.但目前水土保持行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这一事业的发展壮大.所以,笔者认为,要使水土保持事业迅速发展,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狠抓行业职工队伍建设,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强化并落实水土保持行业职工教育,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下面就此问题谈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个地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国家对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安排了一系列工程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依据1986-2005期间的统计与调查资料,对该区水土保持投资来源、使用方向与效果,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1)该区水土保持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政府对该区水土保持累计投资5.50×10.元,群众投劳折资1.09x1010元;(2)水土保持投资主要用于造林、种草与基本农田建设等,投入经济林建设资金由8.2%上升到20.1%,由粮食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粮、果、林、草的多元结构.(3)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达7.02×101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也随之增长了1 894.2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是我国水土保持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问题。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讨论了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的概念、范畴、框架构想及技术标准编制的现状与任务 ,并对技术标准编制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政策对农业产业、农业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路径的影响,选择典型代表县域陕西省吴起县,基于农户行为的视角构建了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首先设定水土保持政策、农户行为、农业资源环境、农业产业发展、耦合状态的5个潜变量及其所对应的观测变量,根据对研究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关系的感性认识,提出了9个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关系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揭示研究区水土保持背景下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关系。模型运行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政策显著改善了区域农业资源环境条件(路径系数为0.62),政策与其生态目标相吻合,但对农户资源利用及产业经营的正向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路径系数为0.22),政策与农户行为间存在着激励不相容。在系统耦合过程中,农户行为不仅直接影响系统耦合状态(路径系数为0.42),同时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而间接影响耦合状态(间接路径系数为0.61×0.35=0.21),农户生产决策行为构成系统耦合关系中重要的中介,成为影响系统耦合的关键;由于政策对资源利用的强制规定以及对农户行为的抑制作用,农业资源环境对农业产业发展未起到支撑作用(路径系数为0.24),二者之间存在局部相悖。基于以上结果,在黄土丘陵区区域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实现农业产业与资源的优化耦合。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供求失衡的根本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电子商务是缓解农产品滞销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信任度较低;大数据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导致产生农产品供求失衡。提出由政府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特色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政企合作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和品牌建设、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培育农村大数据人才,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农业技术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农业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候变化在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并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用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实施保护性耕作、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应对效果。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并针对这两个重点领域从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综合调控水源和完善监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茶果园 加快治理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泉州市人多地少,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应大力开发山地种植茶果。但由于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加上资金儿技术的限制,造成广种薄收和水土流失的现象相当严重,这一状况巳严重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要加快治理茶果园的水土流失,建设生态茶果园,达到茶果园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茶果单产和品质,应对我国加入WTO对农业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我国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不断扩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然而在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受到人为、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现象频繁出现,这就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对多方面因素加以全面考虑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法,从而有效改良和保护水土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生态环境,涪陵区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移民迁建、产业结构调整及基层水利单位和广大群众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新修梯田(土) 1. 46万hm2,形成了以柑橘、梨、蚕桑套种榨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人口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8.
为不断增强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引导全社会关注水土保持事业,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扩大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氛围,进一步确立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加入WTO的需要,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经过努力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农产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伞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土保持不仅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也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涵江区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因各类开发区,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人为破坏水土资源较为突出。1998年被全省市一级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加大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城市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涵江越变越美。本主要探索总结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做法,成功经验和治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