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驼兼有肉、毛、乳、役四种用途,适应于干旱少雨、风沙大、气温变化剧烈的荒漠气候。能充分利用植被稀疏、植株矮小、植物种类少、质地坚硬有刺的灌木和半灌木及有浓厚异味的菊科、黎科植物为主的草场。我省有广阔的荒漠、半荒漠草场,发展养驼业有很大的潜力。为了摸清我省骆驼的资源分布及生产性能,为驼选工作提供依据,1982—1983年进行  相似文献   

2.
加大驼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养驼业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1.4%。其气候干燥,雨量稀少,风大沙多,植被稀疏,只有骆驼能很好地生存和适应。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骆驼曾达到64万余峰,其中内蒙古42万余峰。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养驼效益比较低下,养驼头数大幅度下降。为了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必须加大骆驼绒毛、驼肉、驼奶以及驼皮等驼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养驼效益,使养驼户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牧民养驼积极性,从而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  相似文献   

3.
加大驼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养驼业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1.4%.其气候干燥,雨量稀少,风大沙多,植被稀疏,只有骆驼能很好地生存和适应.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骆驼曾达到64万余峰,其中内蒙古42万余峰.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养驼效益比较低下,养驼头数大幅度下降.为了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必须加大骆驼绒毛、驼肉、驼奶以及驼皮等驼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养驼效益,使养驼户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牧民养驼积极性,从而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养驼业地区。目前,骆驼存栏总数约为16万峰,占全国骆驼存栏总数的64%。但我区由于养驼业重视不够使养驼业发展缓慢。本文将对新疆骆驼现状、种类、分布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骆驼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行为特征张映宽(甘肃省安西县畜牧站736100)骆驼能够在严酷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生活,对干旱、多风沙恶劣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耐热、耐饥渴、抗风沙的特殊功能。在自然草地上散牧的骆驼,多数是夜不归牧,一天...  相似文献   

6.
正骆驼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特有畜种资源,它对荒漠地区的生态条件有特殊的适应。因此,发展养驼生产是充分利用荒漠地区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我国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及内蒙古西部地区,总面积有130.8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6%。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将土壤深部的盐碱等矿物质带到表土,留在地表,因而这些地域的土壤,水分、植物含盐量均高,水和植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荒漠草地资源 大力发展养驼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驼是荒漠地带特有的畜种 ,我国大西北是很重要的牧业基地。骆驼是这一地区经济价值较高的畜种资源。尤其西北五省区的荒漠地带 ,发展骆驼养殖业是当地主体产业经济。近几年 ,在北方驼肉以其与牛肉极为相似的营养价值也越来越受欢迎。驼肉是极好的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瘦肉型食品 ,加之骆驼耐粗饲 ,成本低 ,效益高 ,具有毛、肉、乳、役、皮等多种用途 ,使养驼业由过去单纯的自然经济向皮、毛、绒、肉综合利用的商品经济发展。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复杂 ,草地资源总面积为 1 930 0 6万hm2 ,可利用草原面积为 1 6 1 89 79万h…  相似文献   

8.
安西骆驼的放牧和饲养管理樊标林(甘肃省安西县畜牧站736100)安西位于甘肃西端,大部分草场为荒漠、半荒漠戈壁,生长着红柳、黑柴、梭梭、红沙、骆驼刺、黑果、白刺等上百种,为农户饲养骆驼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1骆驼的放牧管理1.1规模放牧骆驼是合群性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已形成产业且衍生出更多商机,作为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大县的富蕴县的驼业逐渐成为农牧们主要经济来源以及改善民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来成为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饮料之一,骆驼奶及相关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需要传统养驼业由现代羊驼业来代替,此外,有经验的老养驼户数量减少而较为年轻养驼户经验不丰富,总之,发展羊驼业需要丰富的养殖经营知识。  相似文献   

10.
河西双峰驼的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张映宽甘肃省安西县畜牧站(736100)甘肃河西走廊一带饲养的骆驼被称为"河西双峰驼"。它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如性情温顺、易调教、好管理、耐粗饲、抗病、抗寒、耐饥渴和抗风沙.并能利用其它家畜不能利用的荒漠草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几十年养驼业的现状,阐述了国内外目前对骆驼的营养消化特点、胃的结构等的研究状况,分析了造成现在养驼业低迷不振的原因,并对骆驼的饲养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骆驼养殖既是历史悠久古老产业,又是随着多元消费和草原旅游而兴起的现代的产业。张掖北部荒漠草原区群众发展骆业积极性高涨发展势头正旺,自然条件适宜,以驼毛、驼绒、驼奶、驼肉等为产品的养骆产业链正在形成。本文对张掖市骆驼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河西养驼业的措施张映宽(甘肃省安西县畜牧站736100)赵忠(甘肃省畜牧科技开发中心)甘肃省是全国主要产驼区之一,养驼数量居全国第三泣。骆驼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武威三个地区。该地区养驼业最高年份1981年曾达6.72万峰,1982年后...  相似文献   

14.
血液蛋白的多态性在驼科动物,尤其是在双峰驼(Bactrianus Camel)上的研究报道很少。到目前为止,仅有W.J.Willer等人(1985)对原驼(Lama guanicoe)、马驼(Lama glama)及其杂种的运铁蛋白的多态性以及Cabannes(1963)对美洲驼的血红蛋白的多态性作了报道。 双峰驼广泛分布在我国甘肃河西走廊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上,为该区主要畜种之一。为了摸清该地区双峰驼的种质资源,为保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甘肃酒泉地区安西县和武威地区民勤县136峰骆驼(公母各半)的血样,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后白蛋白(Pa)和血清运铁蛋白(Tf)。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养驼有3 000多年的历史,作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特有的畜种,多年来骆驼既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特别是它的役用性能在边陲地区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生产环境、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骆驼由过去单一的役用功能正向多方面功能不断拓展。目前骆驼产品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我们已经在充分  相似文献   

16.
<正> 种公驼较母驼、(马善)驼有强的脂肪贮集能力和发达的肌肉,如双蜂高大,臀部和股部肌肉发达。这些均难以影响体斜长,胸围数值。而不分性别对体重与体斜长、胸围回归关系的分析会产生较大差异。认为,骆驼因不同性别形成的这种特殊性应分别进行分析为妥。 一 目的 随着骆驼育种工作的发展和深入,种公驼的鉴定、评比,等级评定和发放种公驼使用证等均涉及体重。而养驼区骆驼群分散,面积辽阔,地磅设置有限,骆驼过秤不方便故难以推广。 为了适应养驼业的需要,根据每年种公驼鉴定评比的资料,对阿拉善种公驼体重与体斜长、胸围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海西州双峰驼生理生化常值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驼是适于在荒漠、半荒漠草原繁衍生息的特殊畜种,是我省重要的畜种之一,关于骆驼的生理生化常值,国内对新疆驼、宁夏驼曾进行过颇多的研究,而对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青海双峰驼研究甚少。我们应《柴达木骆驼品种资源调查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课题的要求,于1983年11月对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地区双峰驼的生理生化常值进行了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是全国双峰驼重点保护地,素有"驼乡"之称。随着养驼业的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广泛流通,骆驼疫病防治成为畜牧业的重中之重。如该地区存在狂犬病、炭疽、胃肠道梭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症、疥螨等内外寄生虫病等等困扰着骆驼养殖的发展。骆驼感染链球菌在阿拉善盟尚属首次。探索诊断防治方法,对今后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0月13—18日,应蒙古国“金驼中心”的邀请,我们参加了蒙古“国际骆驼研究会和金驼日活动”,并就蒙古养驼业及有关研究做了短暂的考察。 50年代,蒙古曾有双峰驼89.3万峰,现在已下降到41.5万峰。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养驼业自身产品单一、经济效益差、每年宰  相似文献   

20.
骆驼口疮病是一种危害养驼业的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以1例典型骆驼口疮病为例,介绍了本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同时小结了本病的相关知识,为生产实践中诊断和治疗本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