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对长治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程度进行了调查,并对8份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进行了丝黑穗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①土壤环境中有无病原物及其数量多少是玉米发病及发病程度高低的直接原因;②玉米品种(系)间存在较大的发病差异,生产上有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的品种;③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丝黑穗病最根本、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是黑龙江玉米生产的常见病害,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该文在介绍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症状、发病条件等病理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综合措施,对提高玉米产量,增强玉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现状 据初步调查,2008年海城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面积约0.8万公顷,严重发病面积约0.4万公顷,平均发病率15%,因病减产粮食450余万千克,(如望台镇严重发病面积110公顷,平均发病率15.7%;耿庄镇种植的6个玉米品种普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发病面积近700公顷,发病率1.4%~83%;南台镇发病面积近550公顷,平均发病率为10%左右,其中二道村近50公顷沈单16玉米生产田中,玉米丝黑穗病平均发病率达58%).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玉米感病品种不断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严重病虫害为玉米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玉米黑穗病的发病症状,针对性的指出了相关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此后玉米种植作业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1玉米丝黑穗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在苗期侵入,属于系统性的侵入病虫害问题,会严重危害雄穗与雌穗,且一旦发病会直接影响整株的健康生长,为种植人员带来了经济损失。一是果穗症状,玉米除了苞叶,发病的整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技术,以为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及对抗病育种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 :①选育和推广抗丝黑穗病玉米杂交种是当前抗御晋东南地区玉米丝黑穗病既经济又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杂交选育中 ,应尽可能用优质高抗自交系作亲本 ,决不能用高感材料。②带菌土壤是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侵染源 ,药剂拌种可有效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③玉米丝黑穗病是土壤、粪肥传病 ,土壤中病菌厚垣孢子越多 ,发病越重 ,因此因地制宜采取栽培措施 ,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并有效地减少侵染来源 ,可减轻发病。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是北方春玉米常发生的病害,尤其是冀北丰宁满族自治县,玉米丝黑穗病时常发生,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近些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情况,总结了其发生特点,依据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规律,分析了发生原因,并结合丰宁县实际提出了今后的防控对策,以期为确保玉米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又称作乌米、哑玉米,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春季持续低温,且土壤湿度较大,如种子在土中出苗时间拉长,势必增加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机率,加之品种抗病性弱,导致丝黑穗病发病更加严重。一、发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病菌称黍轴黑粉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品种的更新,玉米病虫害得到一定的遏制,但玉米病虫害防治仍是玉米稳产高产的重中之重。玉米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等。1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1.1.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症状明显,从玉米第4-5叶期开始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条纹,最终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不断蔓延、加重,局部地区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本文就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玉米丝黑穗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玉米丝轴黑粉菌,属于担子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