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醉药是指能使动物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麻醉药的应用也是减少动物疼痛,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手段。根据麻醉药作用范围可将其分为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根据其作用特点和给药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非吸入性麻醉药。笔者在多年的小动物临床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常用麻醉药的药效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供兽医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吸入性麻醉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比较安全,使用吸入麻醉药有2个优点:①能通过呼吸有效地调节血中麻醉药浓度(或分压),特别是能迅速将吸入麻醉药从体内“洗出”;②通过测定呼气沫浓度可估计吸入麻醉药在其作用部位(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分压)。心血管麻醉中使用吸入麻醉药有如下目的,提供麻醉,吸入麻醉诱导和维持全麻;消除术中记忆;协助肌松;控制血压;其他,如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吸入麻醉药,特别是强效的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在心血管麻醉中使用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3.
科学合理使用麻醉药,可以提高麻醉质量。而麻醉监测是合理用药和提高麻醉质量的基础,是保障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的诊断手段。在整个麻醉过程中要持续监测动物状况,才能了解动物麻醉的深浅程度、麻醉动物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是否在它的耐受范围之内,从而保证诊疗和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吸入麻醉药在麻醉药中较为特殊,它由肺吸入,大部分又经肺排出。由于其麻醉深度易调节,所以广泛应用于动物麻醉。但是在临床和实验室动物麻醉中存在很多变量,这些变量影响药物的药效学,可引起动物出现不同于在标准化条件下研究的个体的反应。这些复杂的变量包括物种、麻醉持续时间、有害刺激、机械通风、并发症、联合用药、极端年龄等。因此,选择吸入麻醉药需要慎重考虑其对动物各系统生命器官功能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动物手术中尽管使用了麻醉药,依然会出现疼痛反应,此时,多数人认为麻醉浓度不够而盲目提高麻醉浓度或是使用更多的镇痛药,增加动物全身器官的负担。下面,笔者结合临床,谈谈疼痛管理过程中术前、术中和术后对疼痛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人们对于理想麻醉的标准不断提高,单一的麻醉药物或麻醉方法往往不能满足理想麻醉状态的要求,而合理应用两种或多种麻醉药物或者麻醉方法进行复合麻醉却能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1])。舒泰和速眠新是常用的临床麻醉药,但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进行麻醉时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试验联合应用舒泰和速眠新进行复合麻醉,并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成年中华田园犬15只,体重为(5.0±0.5)kg,  相似文献   

7.
<正>麻醉药是野生动物临床医学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操作,在散养状态下的野生动物的应用极为广泛和频繁。临床上由于不同动物对同一麻醉药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各不相同,进行麻醉时应根据药物的特性、野生动物生理特点、病况等选择正确的用药量。目前用于野生动物麻醉药物较多,而且一种麻醉药对不同的野生动物又表现出不同的麻醉效果。因此,需要从中筛选出适合各种野生动物麻醉的最佳药物及其用药剂量,为野生动物安全有效地应  相似文献   

8.
动物麻醉是动物诊疗及手术过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爬行动物由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差异,导致其麻醉方法与哺乳动物也存在差异。爬行动物常见的麻醉方法分为吸入麻醉和注射麻醉,注射麻醉包括肌肉或皮下注射麻醉、静脉注射麻醉等。每种麻醉方法都有各自对应的麻醉药物,吸入麻醉常使用异氟醚和七氟醚,注射麻醉可使用替来他明、氯胺酮、阿法沙龙等药物。论文从爬行动物常见的麻醉方法及各种方法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速眠新注射液(846合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种新的动物麻醉药,是由二甲苯胺噻唑(静松灵)、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酸二氢埃托啡(DHE·HCL)和氟哌啶醇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本品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家畜、医学实验动物和部分野生动物的保定或麻醉、效果优良。用于犬、猫等小动物麻醉更为方便,其剂量小,肌注或皮下注射方法简单,无兴奋期,诱导快而顺利、麻醉平衡,镇痛效果确实,可根据需要追加用量而延长麻醉期,为目前小动物诊疗上最常用的国产麻醉药品。但在临床使用中,我们多…  相似文献   

10.
初探速眠新和水合氯醛对家兔生理体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用的动物全身麻醉药有速眠新、氯胺酮、舒泰、水合氯醛等,其中速眠新价格便宜、使用较多。为了证实麻醉药对家兔生理影响,我们分别用速眠新和水合氯醛对家兔进行全身麻醉,分别从麻醉2min和15min等阶段,记录它们对呼吸、脉搏、体温、瞳孔、痛觉等生理体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学合成工艺的飞速发展、麻醉药品结构以及麻醉机理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逐步阐明,麻醉药品的更新换代日益频繁,麻醉药品种类繁多,但时至今日,仍未找到一种在各个方面均符合要求的麻醉药.为了减少麻醉药的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麻醉效果和扩大安全范围,常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品进行复合,为满足临床实践的要求,动物复合麻醉的研究和应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研究,动物麻醉药物正沿着复合麻醉的方向进展。单独应用一种麻醉药物常存在某种药理缺陷。理想的麻醉药物反应具备镇静,镇痛和肌松三大要素。使药物本身不仅对动物是一个良好的化学制动剂,而且应适合于全身各部位的手术麻醉。据报导,兽医大学军马卫生研究所研制成的保定宁(静松灵、EDTA)用于手术麻醉,效果确实适于各种情况手术的进行,为此,我们在临床上推广试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2,6-二甲苯胺噻嗪(Rompun.Xylazine),商品名称为隆朋,属于化学保定药(也称制动药),是1962年德国拜耳公司合成的一系列苯胺噻嗪取代物中的一种,起初用于医学临床作为降压药,后发现其为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剂[1],具有确切的中枢性镇静、微弱的镇痛和肌松作用,被推广到兽医临床作为麻醉药应用,广泛用于马、牛、羊、犬、猫、兔等多种动物的麻醉.  相似文献   

14.
眠乃宁作为一种廉价的麻醉药 ,已被广泛用于梅花鹿、马鹿等鹿科动物的麻醉保定并具有良好的松肌、镇痛等效果 ,是一种对鹿科动物较为理想的麻醉保定药物。对于熊、猴、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等 ,药品生产厂家提供了推荐剂量 ,也有应用效果观察的报道 ,但在非洲羚羊类动物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野生动物的管理、防疫和治疗中,麻醉都是实施的保障和基础.但麻醉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长期连续麻醉对动物的影响更加严重.为了了解长期连续麻醉对动物机体的影响及长期连续麻醉的适合药物和方法,试验选择4只恒河猕猴分别应用4种常用麻醉药物进行连续麻醉,并对麻醉过程进行监测,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了解连续麻醉对猕猴的影响和适合猕猴的麻醉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使用麻醉药,提高麻醉质量,使患者进入恰当的麻醉状态,是手术成功和使患者最大恢复健康的关键,而麻醉深度监测是合理用药和提高麻醉质量的基础。目前,关于动物麻醉深度监测的文献较少,文章结合人医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揭示麻醉深度的可靠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认为麻醉药的效应随其药理作用消失而消失,一旦药物消除,靶器官将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使用麻醉药后可出现长期甚至永久的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改变~([1])。进入到老年的动物都是在全身麻醉下,特别是在吸入麻醉下进行手术,尽管目前不能提供确凿的临床资料证明全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但许多临床前试验表明,老龄动物吸入挥发性麻醉剂后会引起数天乃至数周的认知功能障碍~([2])。近年来麻醉及术后认知障碍逐渐成为临床  相似文献   

18.
846合剂是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卫生研究所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研制的一种新的动物麻醉合剂,该药具有镇静、高效镇痛和肌肉松弛的良好作用。是一种麻醉效果好,用量小,毒副作用低,安全系数大的理想动物麻醉药,为兽医临床广泛应用。我们自1993年3月至1...  相似文献   

19.
氯胺酮静松灵复合麻醉对犬脑电图影响的研究王洪斌,王云鹤,王统石,刘云(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氯胺酮和静松灵都是兽医临床中常用麻醉药物,因为该两种药物成本低,使用方便,既可肌肉注射,又能肌肉和皮下用药,而且适于多种动物的化学保定、...  相似文献   

20.
麻醉是感觉(或敏感性)消失,局部麻醉是用药局部的感觉消失,全身麻醉是意识和全身感觉暂时可逆的消失。在进行动物实验,特别是手术等操作时,为减少动物的挣扎和保持其安静,醉,麻醉可分为5个阶段:诱导前、诱导、维持、恢复、麻醉后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药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